幼儿园图书区材料投放的现状分析
2020-03-03冀小爱
冀小爱
摘 要: 图书区是幼儿阅读活动的重要场所,材料是实现图书区功能的物质载体,对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有重要意义。当前幼儿园普遍存在图书材料投放主观性强,更换周期长,材料形式单一等问题,且教师对辅助材料的投放不够重视,主要因为教师专业不足,幼儿园经费短缺。对此,幼儿园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调整:一是投放主体多元化,二是投放种类多样化,三是投放材料及时调整,改进的关键在于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
关键词: 图书区 材料投放 辅助材料
图书区是幼儿在班级中进行阅读活动的主要场所,材料是实现图书区功能的物质载体,对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有重要意义。图书区材料包括图书和其他辅助材料,关于辅助材料,蒋恩博在《幼儿园图书区创设标准及存在问题探析》中提出:“我们认为图书区的辅助材料有三类:一是柔软材料,如地毯、靠垫、坐垫、泡棉、布套、软枕、小沙发、布偶、柔软玩具;二是操作材料,如纸、笔、剪刀、卡片、磁带、随身听;三是存放材料,如小书柜、书架、图书插袋。”[1]圖书区应该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生活化和一些动态的材料,使幼儿有可能在图书区进行“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给幼儿以多感官的刺激,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
一、图书区材料投放现状
1.材料投放的来源。
(1)家长提供。随着家园合作的不断推进,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参与越来越深入。调查发现,家长提供是幼儿园班级图书区材料投放的来源之一,教师会根据当月主题的变化让幼儿从家中拿相关的书籍,并将其投放于图书区中。此外,一些幼儿园会定期举行“读书日”的活动,幼儿将自己的图书带来幼儿园与同伴交换,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阅读,活动结束后,教师有选择地把一部分书添加到图书区中。充分利用家庭资源,既丰富了班级图书的种类,又加强了家园联系。
(2)自制材料。图书区的自制材料主要指的是自制图书,是幼儿在理解图书内容的基础上,发挥丰富的想象,结合生活经验,运用绘画、剪贴等美术技能制作图书的一种活动,是图书区活动的一部分[2]。自制图书活动普遍受到幼儿和教师的喜爱,在活动过程中,既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又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幼儿阅读自己制作的图书兴致更高涨。幼儿园的自制图书活动多在中班和大班进行,内容一般随主题活动而调整,也可以是幼儿对自己生活的记录,活动形式主要是绘画、折纸、粘贴等。制作完成后,教师还可以帮助幼儿附上简单文字加以说明,然后投放至图书区内作为阅读材料。
(3)幼儿园配发购置。幼儿园自主购置是图书区材料投放的主要来源。幼儿园按照相关政策文件的要求,结合各班教师的建议,配备一定数量和种类的图书及地垫、桌椅、靠枕等辅助材料,满足幼儿早期阅读的需要。
除此之外,图书区材料投放的来源还有很多种,如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兴趣需求或主题活动自费购买,也有一部分来自社会人士的捐赠。
2.材料投放的种类。
现阶段幼儿园图书区材料种类齐全,丰富多样,包括认知类、社会生活类、传统文化类、绘本故事类、益智类、科普类等,为幼儿认知技能和情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准备,基本能够满足各年龄段幼儿的阅读需求。但观察发现,除图书材料外,幼儿园图书区中辅助材料种类普遍较为单一,多为坐垫、桌子、书架、靠背、布娃娃、识字卡片等基础设施,个别班级有图书登记册,除此之外,较少见到其他种类的辅助材料。在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幼儿园应该紧跟现代化步伐,运用数字化设备为幼儿创造智能的阅读环境。
3.材料投放的更新。
材料更新主要指教师对图书的部分更换而不是全部更替。教师以激发幼儿阅读兴趣为主要目的更换图书。图书更换周期的长短会直接影响幼儿的阅读体验,长时间呈现相同的图书,会明显降低幼儿主动选择图书区的意愿。通过调查得知,幼儿园图书更换间隔大多在半个学期左右,大班的更换周期稍短,约一个月。总体来说,教师更换图书的周期较长,势必影响幼儿前阅读能力的发展势。此外,幼儿园的辅助材料一般不会更换,只是破损时有所修补和调整。
综上所述,目前幼儿园中图书材料来源较为多样,种类丰富,为幼儿开展阅读活动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不足之处在于图书更新不及时,且幼儿园对图书区辅助材料的投放较少,教师普遍对辅助材料不重视。
二、图书区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材料投放的主观性强。
尽管多数教师能意识到,图书区的投放材料应该基于科学的理论指导,综合考虑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教育教学目标等,但事实上幼儿园采购时,多由园长决定最终要购买的图书,购置图书之前几乎没有任何形式的会议商讨,只是依据决策者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积累选择。园长的行政工作负担重,无法及时向教师深入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兴趣和特点,最后采购的图书往往是主观臆断的,可能不符合幼儿的阅读倾向,且统一购买还会受一些其他因素影响,如资金、合作商等,使最终投放的图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2.材料形式单一,缺乏辅助材料。
图书区向来是幼儿光顾最少的地方,除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在这里受到限制外,图书区的材料单一,活动单调,对幼儿吸引力小也是重要原因。在幼儿园经常能听到幼儿这样的抱怨,“老师,我觉得看书好没意思啊”“我不想去图书区”……幼儿的这些话表明,当前幼儿园的图书区,教师并没有创造幼儿真正想要的环境,也没有能够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进行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
主要因为教师缺乏对幼儿阅读的正确认识。通过与教师的交流可以发现,一些教师仅把幼儿阅读形式局限于看书,忽视故事创编、表演等多种多样的阅读活动,而且教师把图书区材料等同于图书。贺红、蒋蕙将材料定义扩大化,他们认为“凡是摄入儿童眼中的各种动态和静态的、带有文字、符号的视觉信息均可以作为早期阅读的材料,是谓‘多元化早期阅读材料”[3],不仅仅是图书。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开发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关注辅助材料的教育价值,为幼儿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
3.图书更换周期长,更换依据不够充分。
总的来看,幼儿园普遍存在图书更换周期长的问题。大部分幼儿园2个—3个月更换一次,有的班级甚至一学期,与目前研究成果与要求相差甚远,而且多数教师表示看到图书区的书有破损时才会想起更换,这些都是图书投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幼儿园经费的限制。幼儿阶段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园的工作应该首先保证幼儿的安全性问题,所以幼儿园首先将大部分资金用于设备投放和维护,以及幼儿园环境创设。图书多为开学前一次性购买或社会人士捐赠,后期较少考虑图书补充,也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购买现代化的电子设备供幼儿使用。二是教师专业素养不足。一些教师不重视阅读活动,在图书投放到图书区后不加以指导,也没有观察幼儿活动情况的意识,使图书区无法完全发挥功能。其次,教师在图书更换方面的知识和认识相对浅显,对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的兴趣和需求无法及时做出反应,失去教育的最佳时机等。长此以往,幼儿长时间看一样的书,肯定不满意。再者教师对图书区材料的认识片面,将图书区材料等同于图书,认识不到辅助材料的功能,限制了图书区可开展的活动和幼儿在图书区的体验。
三、对图书区材料投放和使用的建议
1.投放主体多元化。
材料投放的主体主要指材料投放的决策者,要让投放主体多元化就必须从这一方面入手改变。园长是幼儿园的领导者,拥有最高决定权,难以对图书区材料投放这一领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幼儿园投放材料时应该多听不同人的建议,综合考虑,尤其是家长和教师,他们是平时与幼儿接触最多、最了解幼儿的人,对于幼儿的需求最有发言权,所以,他们也应该参与材料投放的决策。可通过不同的形式让他们加入图书区材料投放商讨中,例如决定投放图书前,可以开教师会议商讨讨论,平时与家长交流等。不仅能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还能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参与感,家长的参与利于家园合作进一步深入。最后,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例如投放图书材料时,可以准备几套主题不同的丛书让幼儿选择,既能让幼儿参与材料投放,又能增加幼儿读书的兴趣和欲望。
2.投放种类多样化。
教师除了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提供多种题材和种类图书外,更要投放多元化的阅读材料,即辅助材料,让幼兒提高阅读兴趣,在玩的过程中阅读和学习,更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幼儿对色彩丰富、画面形象生动的电子读物表现出极浓厚的兴趣,希望教师投放相关电子设备。如教师可以投放与图书区人数相等的电子阅读器等产品,并为幼儿提供耳机,以避免相互干扰。使用前,教师应教给幼儿电子设备的正确使用方式,并制定使用规则。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区域活动中播放轻缓的纯音乐作为背景音乐,使幼儿以更轻松的心情阅读。总之,教师应该尽可能为幼儿提供多种阅读材料,丰富图书区的活动形式。
3.投放材料及时调整。
图书区材料的更换主要是图书的更新。由于图书数量较多,不可能实现短期内全部更换,因此图书区材料更换即材料调整,是在原有图书基础上做部分增添和删减。教师可以将图书区的读物分层,分别放置于普通书架和流动书架上。普通书架上一般放置有利于本学期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书,由教师在学期开始之前投放,可在一个月或两个月时做调整。流动书架则更换周期较短,建议教师2个—3个星期根据幼儿兴趣、当前主题活动调整,大班还可以参考实事热点做出更换。对于之前呈现过的书,教师可以选择恰当的教学时机再现,让幼儿在原有经验上获得新的体验。
教师还可以每周举办读书会,让幼儿把家中的书带来幼儿园交换阅读,建立一种班级图书流通制度。通过活动,教师可以了解班级中的幼儿对图书种类的喜好。同时,幼儿能接触到不同题材、不同种类的读物,提高对图书的兴趣。与此同时,班级与班级间可以互通有无、资源共享,让材料真正为阅读服务。
参考文献:
[1]蒋恩博.幼儿园图书区创设标准及存在问题探析[J].学前课程研究,2009(09).
[2]姜丽.幼儿自制绘本活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2(09).
[3]贺红,蒋蕙.多元化早期阅读材料的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