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入情才能入理,激情方能启思
——中专生理课情感教学的研究

2020-03-03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生理学生理创设

徐 锦

(台州护士学校,浙江 台州 317000)

古希腊学者普鲁塔戈在3000年前就指出:“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1]而情感教学便是一种能有效激发学生大脑的教学手段。

“所谓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含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 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潭湖水,那么教师通过有效的情感式教学便可能让学生先入情后入理,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生理学为何要进行情感教学

生理学是一门医学基础学科,相对于解剖学,是一门偏向于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学科,正是由于这样的学科特点,使得很多生理学教师一直以来都未重视情感在教学中的体现,只关注学生的认知因素,导致课堂缺乏活力,造成学生“学而无乐”。

然而在课堂教学中,这看似“无情”的生理学其实更需要教师情感的投入。因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没有情感教育的生理课,只剩下“知”和“理”,是“有理无情”的,是没有生命力的,知识教育也很难达到最好的状态。而在积极情感的驱使和作用下,教师则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思维、善于探究。

此外,心理学研究亦表明,情感体验是构成认知活动的动力系统。爱因斯坦曾说:“情感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现代教育论也提出:“课堂教学既要有知识对流的主线,也要有情感对流的主线。”故在生理学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情知互动,将认知线和情感线相结合,做到“动之以情,寓理于情,寓情于教”,使学生达到情感与认知的和谐统一,从而取得“学乐俱得”的效果。

二、如何充分挖掘生理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现阶段很多教师和学生都会简单错误地认为生理学就是一门研究机体功能活动的学科,与情感教学似乎不相关,其实不然,生理学作为研究生命的科学,在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我们注重充满情感的渗透。那么如何充分挖掘生理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呢?这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显性和隐性情感因素,从而让生理学变得有血有肉。

首先,教师在讲解新章节之前可以先从生理学的发展历史入手。比如在讲解《血液循环》这章时,可以向学生介绍1628年英国医生哈维发表的名著《动物心血运动的研究》一书,告诉学生这是历史上首次以实验证明了心脏是血液循环的中心。这样便能在课堂的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而会对后续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期待,而不是无目的的被动接受状态。

其次,教师可以向学生阐述生理学在医学中的重要性,比如跟学生介绍诺贝尔生理学奖,尤其是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在该领域所取得的骄人的成果,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例如告诉学生在2015年10月8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学奖的中国人,让学生在兴奋和激动的情绪下去探索和学习新知。

再次,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生理教材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例如在学习“明适应”和“暗适应”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中进出电影院的体验来展开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亦藏着生理知识,藏着学问,生理不再是深不可测,而是触手可及,这样学生便不会感到生理这门课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生理的情感因素也会被真正的调动起来。

最后,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生理教材中可动手操作的知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到生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比如在学习“血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动动手,使得教材中抽象的生理知识在自己的动手操作中得以最直观的展现,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产生热爱学习生理的快乐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情感教学的目的。

三、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生理学的很多概念知识都是抽象晦涩的,如果将之强加于学生,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而“创设情境”便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学习生理学,体验和理解生理学,使得抽象的生理学知识形象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让教学活动由动态的生活情境开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需求,紧扣教学内容,从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实际中选取为学生关注的话题,有计划性、有针对性地创设出一个个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具有现实感和时代感的教学情境,让静态的生理学知识变得鲜活起来。比如在讲解“红细胞凝集反应”时,教师可以描绘这样一个情境:小明因车祸受了严重的外伤,失血过多,需要输血,假设小明的血型是A型,结果护士小红不小心给他输了B型血,请问会发生什么事?这样的情境肯定会立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教师再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引发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如此知识便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而后再提出一个问题进行情感的升华:如果以后你们碰到需要输血的病人,会不会像小红这么马虎?如此便更能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共振效应,达到情知结合的目的。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做到入境、入情、入理,抓住生理学学科本身的内在特性,设计出贴近学生情感发展实际、能有效激发学 生情感的积极的教学情境,多层次、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的内驱力,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能真正让课堂充满活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倡导并重视情感式教学,在生理教学过程中充满情感的渗透,不仅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也要不断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由情入理,以情载理,以情启思,情知互动,实施全方位的情感教学,引导学生多方位体验情感,让学生在情感的氛围中学习生理,并由感及悟,自觉地投入到探求新知的学习活动中,从而达到“以情促明理,情通则理达”的教学目的。

猜你喜欢

生理学生理创设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打破生理“平衡”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