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地方发展视角下的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以山东政法学院为例

2020-03-03毕文娟

关键词:政法学院英语专业法治

刘 艳, 毕文娟

(山东政法学院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化和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程度不断加深,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我国涉外法治建设也面临许多挑战。涉外法治专业人才短缺严重阻碍了我国在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的步伐(1)李凤霞,张法连,徐文彬.国家战略视域下的法律英语人才培养[J].外国语文,2015(2):134-137.。因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建设通晓国际法律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涉外法治人才队伍;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动依法处理涉外经济、社会事务,增强我国在国际法律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9-11-28].https:∥m.guancha.cn/politics/2014_10_28_280526.shtml.。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加快推进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加强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3)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EB/OL].[2019-11-2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02/25/c_1124161654.htm.。随后,司法部、教育部等13个部门召开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第二次联席会议,研究部署涉外法律服务工作。可以说,涉外法治专业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涉外法治建设的重要保障。

一、新时代涉外法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要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2019-11-29].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739/s6550/201810/t20181017_351892.html.。为落实《纲要》的培养目标,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联合发布《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将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作为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并将培养涉外法律人才作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突破口。为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家对外开放的需要,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涉外法律人才(5)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EB/OL].[2019-11-1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739/s6550/201810/t20181017_351892.html.。由此可见,培养高端涉外法治专业人才是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重要内容和核心目标之一。

为响应国家号召,促进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的发展,专家学者也不断深化对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及其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研究,提出“涉外法律人才、涉外法治人才与涉外法治专业人才的核心素养是一致的,它们的关系应当是相互包含的”(6)张法连.李文龙.我国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J].语言与法律研究,2019(1):27-30.。且将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目标总结为:“涉外法律人才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能够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竞争的高端复合型法律人才。涉外法律人才需要具备两方面的能力:一方面,具有国际视野,能熟练运用外语,能在国际事务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并进行有效的交流与谈判,即精通外语(尤其是英语);另一方面,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维护国家利益。简言之,涉外法律人才即精通外语(尤其是英语)、明晰法律的 ‘精英明法’高端复合型人才。”(7)张法连.新时代背景下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机制新探[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8(1):57-67.

山东政法学院始终关注涉外法律服务业新变化,聚焦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目标与任务,联系山东省实际,因地制宜,特色办学,探索并实践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以期能够积累经验,有效提升涉外法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山东政法学院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的历史演变和需解决的问题

(一)历史演变

山东政法学院始建于1955年,建校以来始终坚持将人才培养与满足国家和地方需要紧密结合,积极培养高质量法学人才。在培养涉外法治专业人才方面同样做出了许多有益探索。1999年,学院开始招收应用英语(法律)专业专科学生,山东政法学院由此开始探索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在之后近二十年时间里该专业稳定发展,并向社会输送了大量涉外法治专业人才。2010年,山东政法学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和创新性,对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进行分方向改革。法律英语专业方向应运而生并于当年招生。2010级法律英语专业方向的毕业生如今均已走上工作岗位,超过80%的毕业生从事涉外法律服务工作,专业方向分流效果显著。但原培养模式课程单一化和实践教学环节缺失等一系列问题仍需解决。

(二)存在的问题

1.涉外法律人才极为短缺。山东省作为我国传统出口大省,涉外经济贸易活动数量巨大。同时,作为国企相对集中的省份,山东省近年来对外投资激增,涉外法律人才绝对数量上的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根据山东省律师协会2019年6月发布的《全省涉外法律服务情况调研报告》,目前山东省88.46%的40人以上的律师事务所设有涉外业务部门,但真正从事涉外法律服务的人数却较少。即便是设有专门涉外法律业务部门的律师事务所,从事涉外法律服务的律师也仅有1~5人,超10人以上的仅占10%。根据司法部公布的《全国千名涉外律师人才拟入选名单》,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共计988位律师入选,其中山东仅入选59人,占总人数的5.97%。由此可见,山东省目前从事涉外法律服务的律师在数量上、人才层上和参与的法律服务领域均有较大局限性,山东省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2.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8)杨军.“一带一路”法治人才需求与我国法治教育的冲突与调适对策[J].法学教育研究,2018(2):73-85.。一方面,每年法学专业和英语专业毕业生大量涌入社会;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却招聘不到合格的涉外法律服务人才。二者形成巨大反差。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山东政法学院联合某大型律师事务所连续两年在山东省进行以企业、律师事务所和政府机关为对象的山东省涉外法律服务状况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约67%的企业设有专职或兼职法务人员,但法务人员整体外语水平不高,只有少部分具有国外教育经历,法务人员大多无法正确理解外文合同,更难以起草规范的外文文件。在遭遇涉外法律纠纷时,囿于国内律师英语水平和涉外法律服务水平,多数企业选择聘用国外律师或不予应诉。由此可见,当前培养模式下,适应市场需求、满足国家和地方发展需要的高端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凤毛麟角。涉外法律服务业呈现出供非所需的局面。

3.人才培养模式僵化滞后,课程体系设置亟待完善。我国对于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最早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80 年代。法律英语最初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教材多为将英美法律制度进行简化改编,作为法学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后续补充课程,即所谓的“用专业学外语”(9)张法连,朱洁.论以市场为导向的涉外法律人才培养——以法律英语教学为突破口[J].中国ESP研究,2017(11):15。此种模式虽简化了英美法学教材内容,但缺乏原汁原味的教学素材,达不到应有的英语教学效果。有的将法律英语教学纳入法学专业课教学过程,采用原版英美法案例等教学素材开展法学双语课程。上述两种模式均割裂了法学与英语的有机联系,无法实现“培养学生使用专业英语提供法律服务”的目标。同时,法律英语仅作为一门课程,而非一个课程体系,也不能实现“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目标。

三、山东政法学院创新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山东政法学院外国语学院经过近20年的教改探索与实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培养“有理想、有抱负、有良好职业道德、有鲜明涉外法律服务技能‘亮点’的复合型、应用型涉外法律服务人才”为目标,创立“法律+英语”为培养特色的“立格班”并初步建立起了一套适合于我校的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法律英语专业(“立格班”)。

(一)“立格班”的创立

2017年,“立格班”(法律英语专业本科班)开始筹备,前期通过专业调研、专家论证以及市场需求调查等多种方式对专业设置方式、培养方案的编写以及招生录取模式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证。2018年3月确定培养方案定稿,并于2018年4月通过我校教学委员会评审,正式进入招生筹备阶段。2018年8月,确定“立格班”的招生预录取方式。2018年11月2日,山东政法学院首届“立格班”开班仪式顺利举行,“立格班”顺利实现首届招生。2019年9月,第二届“立格班”招生顺利完成。

(二)“立格班”的培养方案和创新战略

1.创办宗旨:“育英达人,润泽律法”。法律英语专业的设立本着我校“特色办学,错位竞争”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法学专业的学科优势,确立了“育英达人,润泽律法”的办学宗旨,在传统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基础之上,整合法学课程和“法律+英语”的衔接课程以及法律写作等相关技能型课程,以期实现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培养模式:专业+方向。“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标志,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与综合日益加大,许多重要成果产生在传统学科的交叉边缘之处,而且人类社会的许多问题需要多学科的协同才能解决,具有跨学科专业背景的人才日益重要。”(10)卢晓东.中美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1(2):19-24.山东政法学院法律英语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涉外法律服务的复合型应用型本科毕业生”,因此采用“专业+方向”设置模式,在英语专业基础上结合法学甚至经济类学科课程,在培养过程中以英美法基础知识为基础,重在法律英语语言技能培养,强调英语专业属性的同时强化“法律”的方向性。

3.课程体系: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门类的排列顺序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山东政法学院“立格班”顺应本科教育的国际发展趋势,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开展专业教育,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整体性和专业性。“立格班”通过课程体系设置,确立了学生每一学年的学习重点。

“立格班”第一学年的专业必修课程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完全相同,从而确保“立格班”学生在入学之初能够通过英语专业通识教育形成外语学习的良好习惯并掌握英语语言的基本技能。第二学年为从英语专业通识教育向专业方向过渡阶段,课程设置上以专业方向基础课程如《法律英语泛读》和法学专业相关课程为主。第三学年为专业技能提升阶段,主要学习内容以法律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如《法律英语写作》《法律英语翻译》和法学相关课程为主。第四学年主要以实践课程、考试指导性选修课程为主,不再开设英语专业必修课程。在课程体系建设上,“立格班”充分利用外国语学院的优质课程平台资源,将选修课程分为“语言文学模块”“商务英语模块”和“法律英语模块”,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相应模块中的课程,并为将来从事涉外法律服务提供相应的专业背景知识,如能够为学生从事商务谈判中的法律服务提供有效指导的《商务谈判》课程。同时“平台+模块”的课程设置在保证本专业核心课程修读的同时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

4.教学特色:英语专业通识课程+法律英语专业课程+法学课程。英语专业通识课程由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承担。法律英语专业课程由法律英语教研室教师集体备课并轮流授课,一方面有利于快速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整合和优化;同时,根据法律英语课程涉及案例多、阅读量大等特点,积极开发线上线下课程,录制微课程视频,以便学生在课前就可先行学习与课程相关的背景知识,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化。法学课程由具有留学背景的法学专业课老师承担,以保证学生的法学课程学习与英语学习有效衔接。

5.管理模式:“辅导员+专业导师”双轨制管理。“立格班”学生管理采用“辅导员+专业导师”双轨制管理。除辅导员老师日常管理外,专业导师从学生入学之初到毕业全程参与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每名导师指导4~5名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并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就业。通过双轨制管理,“立格班”学生在专业学习、课堂参与度以及学业就业方向认知度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也证明了导师制的全程指导的有效性。

6.创新之处:时代性 +完整性 +多样性。“立格班”培养模式创新之处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下开设法律英语方向,体现英语专业的灵活性和时代性,是改变英语专业“千校一面”、人才培养同质化的有效尝试;其次,借助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平台和相关课程模块,保证学生英语专业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法学与英语衔接课程的开设有效地避免了法律、英语学习“两张皮”的问题,可以将法学课程和英语课程有效衔接,使法律英语真正成为学生的有效语言技能;再次,学校可借助法学学科优势和双学位制度,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四、“立格班”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和发展前景

(一)组建情况

“立格班”的选拔对象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新生入学后按照“学生自愿+择优录取”的原则选拔组班。以2019级“立格班”为例,2019级“立格班”计划招生36人,自愿报名69人,本着自愿原则,结合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和“立格班”面试成绩,择优录取37人。

(二)实施效果

2018级“立格班”第一学期基本课程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相同,均为通识类课程。从课程考核成绩来看,“立格班”学生与其他两个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基本相当。第二学期开始开设法学专业基础课和英美法律文化课程。从二年级开始,“立格班”学生已体现出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初步的法律思维。2019年,首届“立格班”31名同学中18名同学报名参加全国法律英语演讲大赛,他们均能做到独立选题并撰写演讲稿,选题内容涉及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刑事案件、法学前沿理论问题研究等,体现出“立格班”学生应有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三)发展前景及面临的挑战

1.发展前景。根据山东省律师协会2019年6月发布的《全省涉外法律服务情况调研报告》,2019年山东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655家,同比增长10.6%;实际使用外资37.4亿美元,同比增长5.1%。以上两项数据的增长主要缘于高科技服务业及新增大项目投资。同时2018年山东省所属企业和公司经历国际贸易摩擦案件的数量有所增长。国外贸易救济调查案有71起,涉案金额31.2亿美元,涉案企业4 842家,分别增长0.29倍、1.8倍和1.6倍。从全国情况看,我国遭受的贸易摩擦案件有66.4%涉及山东省企业,涉案金额占全国的10%。其中美国是贸易摩擦主要发起国。美国贸易霸凌主义引发连锁反应,为保护本国产业,各主要经济体频频对山东省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无论从投资安全角度,还是应对贸易摩擦考虑,涉外法律人才的需求都呈明显上升趋势,这为法律英语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广阔前景。

2.面临的挑战。山东政法学院对法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虽然起步较早,但总体而言,法律英语专业在全国仍属于新兴专业,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问题。同时,由于法律英语专业课程内容新、难度大、跨学科,往往需要数倍于大学英语课程的备课时间和精力,教师多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这对于师资力量本就薄弱的法律英语专业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这一方面不利于本专业的规模扩大,同时也限制了法律英语专业教师科研工作的推进。师资力量和科研成果的薄弱已成为专业发展的障碍。

山东政法学院恢复建校40年来,法律英语专业从无到有,从专科到本科,不断发展壮大,从未停下探索和前进的步伐。“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以及《关于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的意见》这一纲领性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培养的新机遇,法律英语专业建设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我们将把握住这个机遇,以推动山东省涉外法律服务业发展为己任,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的涉外法律人才培养贡献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政法学院英语专业法治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Desires and Wealth in Sister Carrie and The Age of Innocence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The Color Purple
Anglo—Saxon Women’s Life and Rights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