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家“进城”与“十七年”京津冀文学的区域性

2020-03-03宁,贺

关键词:孙犁河北文艺

王 宁,贺 莹

(廊坊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京津冀地区的文学与文化是当下的一个热点话题。不少学者对明清两代的河北、天津与北京的文学与文化进行了深入探讨,对1949 年以后的京味文学、津门文学、燕赵文学也各有精彩、深入的研究,唯独将京津冀作为一个文学区域的研究是欠缺的。值得注意的是,“十七年”(1949—1966)期间,在特定的历史机缘下,北京、天津、河北三地①本文中北京、天津、河北的地域范畴大致以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1949—1966)为准。的文学呈现出鲜明的区域协同发展特征。党的领导人及文艺界领导人多次到河北、天津指导工作,多次重要会议在北戴河、保定、天津召开,京津两地和京津冀三地的文艺座谈会、联名纪念活动、捐款活动几乎每年都有数次,三地作家出版合集、三地出版社交互出版作家作品的现象也是常见。这对三地的文学创作、刊物出版、文学批评、高校教学都产生了直接影响。而河北作家的“进城”对“十七年”京津冀文学的区域化更是起到了促进作用。

抗战时期,晋察冀是最早的抗日根据地,包括了河北的冀中、冀西、冀东和张家口地区。1941 年,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成立,包括了冀南地区。抗战胜利后,两个根据地连成华北解放区。从根据地到解放区,整个河北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与磨砺,并培养了一大批文学工作者,主要有丁玲、田间、孙犁、方纪、梁斌、魏巍、王林、陈辉、康濯、阮章竞、杨朔、秦兆阳、邵子南、钱丹辉、袁静、傅铎、郭小川、胡可、曼晴、张志民、邢野、杨沫、杜烽、徐光耀、雪克、李英儒、鲁煤、柳溪、路一、远千里、萧也牧、刘艺亭、冯至、刘流、管桦、柳杞、杨润身等。这些作家的创作是解放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从内容到风格都与河北大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进城”,绝大多数是就近到北京或天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京津冀文学的区域化。

一、“进城”作家的两种情况

具体而言,“进城”的河北作家主要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有些作家在河北出生、成长,曾在晋察冀或晋冀鲁豫边区参加革命,在华北解放区从事革命与创作活动。他们的写作具有鲜明的河北地方色彩和解放区文学的特征,生活方式、处理人事的态度与方法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相互之间有着或多或少的交往与情谊。新中国成立前后,这些作家或到天津、或到北京工作,以下8位作家具有代表性。

孙犁,河北安平人。1937年在冀中区参加革命,做过河北抗战学校的教官,曾在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边区文联、晋察冀日报社、《平原杂志》编辑部做过编辑,在华北联合大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做过教师。新中国成立前夕到天津工作,主编《天津日报》副刊(后改名《文艺周刊》),曾任中国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主席,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协第一至第三届理事、顾问,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

方纪,河北束鹿人。解放战争时期任热河省文联主席、《冀中导报》编辑。新中国成立前夕到天津工作,曾任《天津日报》编委、文艺部主任,天津市文化局局长,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天津市文联党组书记。

王林,河北衡水人。抗日战争期间在冀中平原根据地工作,任冀中文建会副主任、火线剧社第一任社长、冀中文协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到天津工作,曾任天津市文联和中国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

管桦,河北丰润人。1940 年在冀东抗日部队做宣传干事,后来在冀东区党委机关报《救国报》做随军记者,在尖兵剧社从事文艺创作,曾任冀察热辽军区文工团副团长。新中国成立后到北京,在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央乐团、北京市作家协会工作。

李英儒,河北清苑人。抗日战争时期在保定参加救亡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军区政治部敌工部科长、中共中央华北局联络部第一处处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天津陆军医院政委兼党委书记,解放军总后勤部文化部副部长、宣传部副部长,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创作组组长。

雪克,河北献县人。1940 年参加革命工作,曾任献县文教部长、县委秘书,中共冀中八地委宣传部干事,《冀中导报》《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记者。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国务院文委党委办公室主任、中国文联办公室主任、天津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天津市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

鲁煤,河北望都人。1946 年到华北联合大学学习,在华北大学文艺研究室文学组做创作员。新中国成立后到北京工作,任中央戏剧学院创作室、文化部艺术局创作室编剧,《戏剧报》《剧本》月刊编辑,中国戏剧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

柳溪,河北献县人。1945 年任《冀中导报》编辑、冀中军区司令部秘书,1947 年在饶阳地区开展土改和征兵工作。1952 年到中央电影剧本创作所做编剧,1957 年调天津工作,任天津作协党组负责人、副主席,全国作协理事。

其二,有些作家非河北籍,但是参加革命后长期在晋察冀边区、晋冀鲁豫边区以及华北解放区工作。他们在河北大地上战斗、成长,已经深入到河北的乡村,熟悉了河北大地上的风土人情。他们的写作题材以河北农村的故事居多,笔下的人物有着河北人民的地方性格和风采。新中国成立后,这些作家中的一部分来到北京、天津。后来,又有一部分回到河北,如康濯、田间和袁静。

康濯,湖南湘阴人。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边区抗日联合会秘书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工人日报》《时代青年》主编,晋察冀边区区委副书记、土改工作和青年团负责人。建国前夕在北京参与筹备全国第一届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历任《文艺报》常务编委,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创作委员会主任等职。

田间,安徽无为人。1938 年到晋察冀边区做战地记者,曾任文协副主任、边区参议员、冀晋边区《新群众》杂志社长兼主编、张家口市委宣传部长、察哈尔省文联主任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到北京工作,曾任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创作部部长,《诗刊》编委,全国文联研究会主任,中央文学研究所秘书长兼研究员。

袁静,江苏武进人。1947 年到晋察冀边区从事创作。新中国成立后,任《人民日报》副刊编辑。1957 年调天津工作,任天津市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

这些作家的“进城”,不仅促进了京津冀三地之间的人事交流,而且更重要的是,“进城”的河北作家将解放区文学创作的题材与范式带到了北京和天津,促进了京津冀文学区域的形成。

二、创作理念与内容、风格的“进城”

新中国成立前后,一大批作家从河北到北京、天津工作。他们往往不单纯是作家,而是还担任编辑工作,或者在文化部门任职。他们带来的解放区的文艺思想,在文学活动中占据主流的、强势的地位。很快,他们的写作和文学活动促进了京津冀地区文艺思想、创作内容、写作风格的交融。京津冀地区迅速成为全国文学的中心。

在这些作家中,孙犁是具有代表性的。1949 年1 月,孙犁和方纪骑着自行车从胜芳到天津,筹备《天津日报》的创刊。《天津日报》由解放前的《群众日报》《冀东日报》《冀中导报》等合并组成,方纪、孙犁任副刊科的正、副科长。孙犁多年亲自审稿,是实际的主要负责人,他在晋察冀、解放区形成的创作理念、编辑理念对《天津日报》副刊(50期后增设《文艺周刊》)的影响很大。孙犁在建国前有《论通讯员及通讯写作诸问题》《文艺学习》等理论著作,表达了政治性的文学观与现实主义的追求。并且,早在1946年就在《〈平原杂志〉征稿简约》中申明杂志为“通俗的综合性的文化杂志,它的主要对象是小学教师、中学高小学生、村剧团、工农干部”①孙犁:《〈平原杂志〉征稿简约》,《孙犁文集》(第8卷),百花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373页。,从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文艺思想对他的影响。在编辑《文艺周刊》的时候,孙犁继续秉承这些理念。他强调了培养新人、办出风格、发扬现实主义等理念,强调《文艺周刊》“是一个强调现实主义的文艺刊物”,需要“有生活、有感受、手法通俗”的作品。②孙犁:《我和〈文艺周刊〉》,《孙犁文集》(第8卷),第267页。孙犁还进一步适应形势,将“为工农兵服务”的着重点落实到工人。他注重工人的工厂速写和文学短评,认为“在天津,文艺工作主要是为工人服务”,并且谈到对工厂文艺的重视从革命年代就开始了,“十年内战时期,很多革命的作家,到工厂去接近工人”,强调工人文艺的时代性,“八年的抗日战争,我们主要建设了乡村的艺术活动。今天,进入城市,为工人的文艺,是我们头等重要的题目”。③孙犁:《谈工人文艺》,《孙犁文集》(第5卷),第376页。通过编辑《文艺周刊》,孙犁培育了一大批新人,形成了“荷花淀派”的写作风格,客观上也影响了天津的文学界。孙犁的“进城”也是他在河北形成的文艺思想的“进城”。在新中国成立后从河北到北京、天津的大批作家中,他只是一个代表。这批作家的文艺思想很快在京津冀地区占据了主导地位。

“进城”的作家还将河北的题材带进了北京、天津。这批作家在“十七年”期间的写作内容多是表现河北的革命历史和农村建设。其中,表现革命历史的占据多数。如:1950年9 月22 日,孙犁的长篇小说《风云初记》第一集开始在《天津日报》连载,至1951 年3 月18日载完;1954 年,李英儒的长篇小说《战斗在滹沱河上》由作家出版社出版;1957 年,梁斌的长篇小说《红旗谱》第一部分第四卷中的部分内容在《蜜蜂》1月号上开始连载,至同年第3 期止;1958 年,雪克的长篇小说《战斗的青春》由新文艺出版社出版。以此为代表,这些作家的革命战争小说仍然是对河北战火纷飞岁月的追怀与纪念,并且带有明显的河北文化色彩。河北记忆的书写、燕赵风骨的彰显甚至贯彻于这些作家之后所有的写作中。以李英儒为例,无论是作为战士,还是作为八一电影制片厂顾问,他的小说《女游击队长》《还我河山》《上一代人》《燕赵群雄》《虎穴伉俪》《女儿家》《魂断秦城》都极具河北风采。这样,在内容与风格上,“进城”作家带动了京津冀文学的区域性发展。

解放区“进城”作家的文艺思想和创作在“十七年”文学中占据主流的地位。由于河北有着晋察冀、晋冀鲁豫边区的文学传统,有着多样的报刊杂志,聚集着众多的作家,所以较为突出地实践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而从河北到京、津的这批作家,文学活动与创作仍然保留着在河北形成的思想内容与精神气质,这直接促使“十七年”期间的京津冀成为了一个文学区域。虽然“十七年”文学的中心城市是北京,但主流作品的文艺思想与创作内容、风格却往往与河北有着重要的关联。加之地缘与人事的因素,重要的文学活动也往往发生在京津冀区域内。因此,在“十七年”的文学版图中,京津冀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核心的区域性存在。

三、“进城”作家影响下的文学新人

“十七年”期间,不仅“进城”作家的写作代表着解放区文学的方向,而且由于他们做着实际的文艺领导工作、报刊编辑工作,因此很快影响了一批新的作者。这在全国都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但是,真正因创作理念、内容、风格的影响形成流派的,只有赵树理影响下的“山药蛋派”和孙犁影响下的“荷花淀派”。相比之下,虽然“荷花淀派”往往被认为“山色有无中”,却切实地促进了京津冀文学的区域化,并在当代文学中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因而,可以把孙犁当作一个代表,来探讨从河北到京津的作家如何通过影响新人来促进京津冀文学的区域化。

孙犁以书写硝烟炮火下冀中水乡纯净的人性美与优美的自然风光知名,在他的培养下,从维熙、房树民、刘绍棠、韩映山、冉淮舟、贾大山等年轻作家将诗情画意的笔触拓展到通州的运河滩、天津的水乡泽地和保定的乡村。刘绍棠的《晚秋》《伏暑》《大青骡子》《运河滩上》,韩映山的《瓜园》《船》《除麦》《凤儿的亲事》,从维熙的《七月雨》《夜过枣园》《红林和他的爷爷》《故乡散记》,房树民的《夏夜》《花花轿子房》《莲子和她的妹妹》等小说,都是京津冀自然风光与纯美人性的书写。此外,这些作品关注主流文化又拉开一点距离的立场、现实主义的美学追求、女性人物的精细描画等,无不显现出孙犁的影响。对于这一点,韩映山曾真切地谈到:“五十年代初,开始写作时,由于受作家孙犁同志的影响和指导,知道文学是要写生活、写人的。……美是应该追求的,但美不应该是孤立的,它是和时代环境相关联的。”①韩映山:《绿荷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35页。刘绍棠也表示:“孙犁同志把《文艺周刊》比喻成苗圃,我正是从这片苗圃中成长起来的一株树木。饮水思源,我多次写过,我的创作道路是从天津走向全国的。”②刘绍棠:《忆旧与远望》,《天津日报·文艺周刊》1983年5月5日。在相似的成长道路与风格追求的基础上,青年作者有了进一步的合作,如1953 年,短篇小说集《运河滩上》由华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内收从维熙、刘绍棠、韩映山、房树民等人的小说共9篇。这些作家深受孙犁影响,他们的写作具有京津冀地区的地域色彩,已然很难区分三地各自的特色。

在写作内容与风格趋近的同时,他们中的一部分因“进城”到北京、天津,而进一步为三地文学的密切交流做出贡献。如:从维熙是河北玉田人,195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曾任北京市文联专业作家、作家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韩映山,河北高阳人,曾任河北省文联编辑、天津市文联编辑、保定市群众艺术馆创作员、保定市文联主席;刘绍棠和房树民都是通县人(通县在1958 年划归北京前隶属河北省),刘绍棠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房树民曾任《中国青年报》文艺部编辑、副主任、主任,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此外,冉淮舟,河北高阳人,196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曾任天津文联干部,《新港》月刊编辑,《天津文艺》编委、编辑部副主任,铁道兵文化部创作组创作员,组长兼文化科长,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教师。

这些被称为“荷花淀派”的作家,在“十七年”文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铁凝的成长也受到孙犁的影响①张莉:《孙犁、铁凝的文学传承与当代文学的发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第11期。,她的写作带着河北乡村的质朴与北京胡同的韵味,从“荷花淀”风格走向了深远。

结 语

作家的“进城”对“十七年”京津冀文学的区域化起到了重要的促动作用。但是,之所以能够快速地产生效果,三地相通的历史文化基础不可忽视。北京、天津、河北地缘相接,早在战国时代,就开始形成燕赵文化的共同体。从辽代开始,北京成为“南京”,此后基本连续保持首都(或陪都)的地位。燕赵文化因而发生裂变,而裂变的结果是三地文化的并在与交织。北京以皇城文化为内核,天津以漕运文化为特征,而深层的文化渊源都是燕赵文化。河北在继承燕赵文化的同时,则深刻地烙下畿辅文化的印痕。不言帝都,何来畿辅?交互的作用、影响、镜借体现在行政区划、官吏宦游、文人社团、物质交流、经济合作、民间丧葬嫁娶等方方面面。所谓三者关系的“交互”性,既不是简单的根源与裂变,也不是单向的辐射与接受,而是互为存在、彼此形成。这是区域整体性之下颇富意味的关联。元明清三代,北京与天津、河北在燕赵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京畿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天津、河北整体的地域范围变化不大,但河北与北京、天津的区域范围多次变更。如原属河北省的昌平、通县、顺义、大兴、良乡、房山、平谷、密云、怀柔、延庆都是在20 世纪50 年代划归北京市的。天津则不仅和河北有着地域的交叉,而且在1958 年至1967 年曾作为河北省的省会。种种变化也恰恰说明了三地的文化同源,并进一步促进了交流。

可见,建国“十七年”京津冀文学的区域化是在三地地缘相接、历史交互、文化同源的基础上实现的。这一时期三地文学的密切关联也说明三地在今后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共建的可能性。尽管现代社会没有畿辅制度,但是传承千年的畿辅文化还在,首都与周边协同发展的现实需求迫切。发掘文学、文化上区域化的历史存在有助于消解“隔阂”,推进心理认同,并为未来的区域合作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孙犁河北文艺
爱书惜书的孙犁——读《书衣文录全编》有感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1942,文艺之春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孙犁装外行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文艺范
孙婷婷
晚年孙犁
游移于隐藏与揭示之间——论孙犁的“芸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