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背景下国外高校产教融合模式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启示
2020-03-03赵睿
赵 睿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工商管理系,广西南宁,530022)
2013年,德国政府发布《“工业4.0”战略建议书》,2014年又发布《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正式将“工业4.0”作为国家的一项发展战略。日本在2014年颁布了《日本再兴战略》,提出了日本“工业4.0”战略,确定把发展机器人产业作为新产业经济战略的发展目标。美国提出了《先进伙伴制造计划》《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等“工业4.0”的发展目标。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于2015年也提出了被视为中国版“工业4.0”的《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工业4.0”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在全球范围推进。
“工业4.0”的实施,将为企业带来众多的创新机会,模式、业态、产品、技术、组织等各方面的创新都将层出不穷,这也将为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更高的要求。
一、“工业4.0”给高校职业教育带来的挑战
伴随着“工业4.0”的浪潮,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先后制定了支撑本国“工业4.0”的教育及科技计划:德国出台了《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这将对德国科技人才的培养产生巨大的影响;日本制定了《以3D造型技术为核心的产品制造技术》,提出加快培养尖端领域,包括大数据、互联网、软件等高科技所需要的人才。同样,《中国制造2025》也提出了要大力培养制造业“急需的科研人员、技术技能人才与复合型人才”。
“工业4.0”的推进将促进传统工业带来深刻变革,诸如生产形式、生产模式、工艺流程、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变化。这一浪潮还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国家教育体系、劳动力结构,甚至是经济结构和公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作为教育类型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职业教育,在“工业4.0”的浪潮中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首当其冲的挑战就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以德国为例,随着“工业4.0”的推进及带来的经济增长,到2025年,在63个经济部门中的54个职业领域里,“工业4.0”将为德国带来43万个新的工作岗位,而原有的49万多个工作岗位将会消失。[1]日本学者预测,到2030年,日本49%的劳动力可能会因为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而被机器人、人工智能等设备所替代,社会对低技能劳动者的需求将会大大减少。[2]据统计,我国目前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仅占工人总数的5%左右,而发达国家高级技工人数占比高达40%。我国一些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虽然比较广泛,但专业的设置与企业的技术需求匹配度不高,与产业对接不完整,难以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这将严重影响我国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以及“工业4.0”战略的整体实施。[3]
在这一背景下,日本2016年就提出“工业4.0”将会引发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革,日本应该早做准备,及时构建起新的能够适应“工业4.0”所需的教育系统,劳动方式的灵活化和多样化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职业教育为所有人提供实践生涯将成为必然。因此,日本政府提出要强化职业院校与企业的产教融合,以培养适应日本“工业4.0”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德国实施“工业4.0”战略后,以往只掌握单一职业技能、专业知识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各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日渐提高,要求学生在掌握某种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掌握更多的职业技能,同时还要有在岗再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应对“工业4.0”对岗位技能和技术创新的要求。
如何应对挑战,培养能够适应我国“工业4.0”的发展、具有多方面技能的高技术人才,是摆在我国高职院校面前必须解决的问题。高职院校不仅要找准定位,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方向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教学手段的创新,还要加强产教融合,与企业联手,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利用企业自身擅长和具有竞争力的领域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所需的先进设备和技术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和就业竞争能力。
二、国外高校产教融合的现状
(一)开展时间较早
早在18世纪末期,德国就已经开始尝试“双元制”教育。为了发展手工业,德国鼓励和支持工厂对从业人员进行操作培训,从而诞生了最早的“学徒制”培训,这就是德国“双元制”教育的前身。此后,伴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德国不断完善管理办法和法律规章,使“双元制”模式逐渐规范、完善和成熟,并于1969年确立了“双元制”在德国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4]
20世纪80年代,为了应对经济低迷,日本政府于1981年提出《科学技术立国战略》,之后日本文部省于1983年和1987年先后颁布《产学共同研究政策》和《大学设立地区共同研究中心》政策。日本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密集出台这些政策,目的是鼓励大学与企业进行产学合作,进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1995年,日本《科学技术基本法》的颁布实施,则是以“产学官”模式为代表的合作教育的正式开端。进入21世纪,日本的合作教育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各大学纷纷与企业合作建立了地区共同研究中心,推动与企业的合作与创新。
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906年,美国教授赫尔曼在辛辛那提大学进行教学改革实验,他把学生分成两个组,组织学生在学校和工厂之间交替学习或工作,直到课程结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而拉开了美国合作教育的序幕。经过艰难创始、不断传播、急速扩张、稳定发展四个阶段,合作教育逐渐为美国高校和社会所认可,最终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5]
(二)形式多样,模式成熟
国外高校产教融合模式比较成熟的是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有以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模式。
1.德国“双元制”模式
“双元制”是学校教学与企业实习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学校的职责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传授,企业的职责是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场所及设备、选派专业技能高超和工作经历丰富的技术人员为学生传授实践技能。通过这种模式,学生既能够学到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能够熟练掌握新型技术装备、操作智能化机器、完成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智能化生产环节,在提高了企业的产品质量、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操能力和社会竞争力。可以说,“双元制”解决了“工业4.0”对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仅影响着德国职业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还促进了德国职业教育领域技术人才培养方式的改变,从而维持德国产品在国际上具有的产品先进、技术含量高、质量上乘的优势。
2.日本“产学官”模式
从字面上理解,“产”是指行业企业,“学”是以大学为代表的研究机构,“官”是政府部门。“产学官”模式的具体特点如下: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制订计划和给予政策支持;学校和企业根据政策、自身优势和特色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学校和企业双向交流,把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企业的创新技术、产品研发结合起来,达到共同研究开发新技术、开创新产品的目的。在“产学官”的实施过程中,学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既可以丰富学校的课堂教学,开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也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促进高职院校培养出适应“工业4.0”需要的高质量人才。与此同时,学校在这一过程中也提高了美誉度和知名度。企业通过“产学官”模式,将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统一起来,把学校的创新和科技成果运用于企业,通过共同研究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质量,带动企业提高创新能力,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3.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
美国合作教育模式以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合格员工为目标,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注重实践教学,提倡教学相长,师生互动。同时,美国合作教育模式建立起大学、学生和企业三者的合作关系,将课堂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由于美国政府长期对合作教育持鼓励和支持态度,在政策、法律法规、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促进了合作教育的发展,大学、学生和企业三者在合作中也各自受益匪浅。通过合作教育,大学的人才培养更加适应企业和市场的需要,人才培养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同步提升,就业机会普遍增多。企业也可以从中选择优秀学生转化为企业员工,企业的员工通过合作研究接触高新技术进行自我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研发效率普遍提高,新技术和新产品更具竞争力。
总的来说,国外产教融合及校企合作开展得比较早,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一系列管理机制,具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保障机制健全、企业特色显著、职业教育体系较完善等特点。这样的机制保障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职业院校的办学注入了活力。
三、国外高校产教融合对我国职业院校的启示
(一)高职院校要发挥优势,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我国高职院校要以《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扩大社会服务范围,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加快学校具有特色和竞争型专业设置的步伐,加大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力度。首先,高职院校要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积极改善传统的教育方式,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一是提高学生在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方面的理论知识,打好基础理论的功底;二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对学生实践环节的指导,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真正做到职业教育更好地为《中国制造2025》服务。其次,高职要发挥自身优势,结合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机制,设立社会迫切需要的热门专业和优势专业,创立属于学校的特色品牌,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专业课程,帮助高职院校的学生提升实践操作技能和就业水平,培养出更加契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二)探索“学习—实践—再学习—就业”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
“学习—实践—再学习—就业”的学校与企业交替培养方式可以满足学生一边完成在学校的理论知识学习,一边在企业实践并提高专业技能的需求,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深受企业欢迎。高职院校教学与企业实习实践的结合,充分发挥了高职院校和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打破了学校和企业的空间界限,实现了“学习和工作”“学校和企业”的深度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三连跨”,即跨学校、跨技术、跨部门,实现了学习和成长。一是跨过学校与企业的隔阂,把在学校学习的各类专业知识,包括信息、智能、制造以及管理学、经济学等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并运用到实习实践中,为成为企业的智能生产管理师打下基础;二是跨过技术的隔阂,把学校学习和实习实践融会贯通,掌握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为成为企业的数字工程师打下基础;三是跨过部门的隔阂,利用企业的平台学习研发、营销、采购、生产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掌握各部门之间的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为成为企业的营销能手打下基础。
(三)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建产学研基地
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一直是高职院校的短板。高职院校要联手龙头企业,以自身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为依托,整合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资源共同建设产学研基地。首先,在基地开设具有融研发、设计、加工、营销以及培训于一体的部门,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研究,实际解决企业生产中存在的技术和设备等难题;其次,革新生产领域,整合高职院校与企业的精兵强将,进行技术攻关,创新产品,将技术创新与技术产品转化结合起来;再次,以合作为契机,高职院校与企业联手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水平。
(四)联合打造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过硬技术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只有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超强的动手能力,才能为高职院校培养出适应“工业4.0”所需的高技能人才。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存在“双师型”教师不足、高技能实训教师缺乏的问题。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一起探索建立教师双向聘用机制。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有组织、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兼职或挂职锻炼,承担企业的某一项工作,到企业的生产一线共同完成实践项目,在技术岗位上进行实操性锻炼。这样,教师在帮助企业完成技术工作的同时也练就了过硬的技术本领,增强了操作及动手能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聘请企业高质量的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这些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与生产一线零距离,具备丰富的生产实践和管理能力,能够解决企业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能够为学生开设高质量的实习实践课。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教师双向聘用机制,满足了学校对高质量高技能实训课教师的需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校实训经费不足的问题。
(五)政府部门要加大对产教融合的支持力度
各级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要大力支持高职院校和企业开展产教融合,制定支持和鼓励产教融合的法规,出台规范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中双方的义务和权利的政策,例如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产教融合以大力支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能够依法享受税收减免等优惠待遇,鼓励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或派出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设立校企合作研究专项项目,包括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政府部门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提高高职院校和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常态化,形成高职院校与企业进行合作的良性循环,实现学校、企业、社会三方共赢,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一技能的学生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要为《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提供人才支撑,就需要政府、学校、企业三方的紧密合作与协调配合。政府要从政策法规、保障机制上给产教融合以实质性的支持;高职院校要发挥自身优势,探索适合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要主动参与产教融合,与高职院校共同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高技能高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