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学前儿童汉语言教育活动现状与对策
——以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为例
2020-03-03汤志刚李春忠刘应彪
汤志刚,李春忠,刘应彪
(1.普洱学院,云南普洱,665000;2.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小学,云南普洱,665700)
入学语言准备是幼儿未来获得学业成就以及学校适应的重要预测指标。有些少数民族学前儿童受本民族语言影响,在入学语言准备方面,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言都明显不足,而学前儿童未来学业成就以及学校适应的状况,都与入学语言的准备密切相关。入学语言准备不足将对儿童早期读写、认知方面有明显影响,对他们以后的正常学习和知识积累有阻碍作用,容易造成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跟不上、厌学等情况的发生,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
在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西盟县),学前教育的地域性和民族的多样性突出,从学前儿童开始进行汉语言教育是西盟县的一项重要任务。西盟县学前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佤族、拉祜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的学前儿童,教育目标之一是提高少数民族学前儿童的汉语言水平,为其进入小学时入学语言达标做好必要的准备。让少数民族的学前儿童做好充分的入学语言准备,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西盟县在学前教育阶段普及汉语言是其短板,它直接影响该县少数民族儿童的汉语运用水平,导致儿童入学语言准备不足,进而影响西盟县民族教育水平的提高。因此,分析西盟县少数民族学前儿童学习汉语的影响因素,探讨培养汉语言能力的方法,系统地研究西盟县少数民族学前儿童的汉语习得的规律和特点是很有必要的。
本研究运用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抽取西盟县部分乡镇一线学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对部分教师进行访谈,并实地观察,以了解西盟县在学前汉语言教育方面的一些具体要求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此次调研涵盖了西盟县一所县域幼儿园,以及勐梭镇、勐卡镇、岳宋乡、力所拉祜族乡4个乡镇的8所幼儿园。
二、研究结果与问题分析
(一)基本情况
研究显示,76%的教师认为应该把西盟县少数民族学前教育纳入教育扶贫中。93%的受访教师认为,在少数民族学前汉语言教育中应该采用电化教育方式。88%的教师认为,应加强汉语言环境的营造,以促进少数民族学前儿童汉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正迁移。研究发现的主要问题如下:第一,西盟县学前教育活动面临师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仅占46%,其余的为非学前教育专业以及转岗的教师,教师老龄化严重,语言教育活动质量不高。第二,在双语教学中,能正确认识到普及普通话教学目的的教师占65%,一些教师对双语教学的认识不足,导致教学活动中存在一定的偏差。第三,西盟县少数民族学前儿童在汉语言习得环境影响方面和语言训练方面明显不足,汉语言教育活动的有效性不高。
(二)师资问题
据调查,目前西盟县学前教育教师的总体情况如下:第一,教师年龄偏大,导致学前教育活动缺乏活力,对幼儿的吸引力不强。第二,部分转岗教师的知识、技能不能满足幼儿需要,而具备学前教育资质的教师面临教学知识技能退化、不适应的问题。第三,学前教育教师对语言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对自身使用普通话的要求不高,无法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汉语言学习氛围。调查发现,幼儿园里的少数民族教师多为本地人员,外面引进的教师少,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数量不足。
根据教育部2013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规定的配比数量,西盟县学前教育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教师短缺问题折射了一系列问题。虽然西盟县教育部门采取了引进外地学前人才和“定向培养”的方式,有计划地选拔骨干教师去高校学习汉语言教育知识和学前教育知识,但仍然不能满足当地的学前教育需求。西盟县应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更好地为本地少数民族学前儿童的汉语言教育服务,为少数民族学前儿童的入学语言教育做好准备。
(三)双语教学问题
双语教学是教师使用两种语言同时教学的教育体制,双语教学有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为以少数民族语言为主,加授少量汉语言。由于年纪较大的少数民族幼儿教师汉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汉语言教学能力欠缺,因此偏向于在教学中用本民族语言。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很多少数民族学前儿童的汉语言入学准备不达标。
第二种类型是少数民族语言教学和汉语言教学并行。在教学中两种语言同时使用的目的是让少数民族学前儿童的民族语言和汉语言都能够得到发展,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忽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少数民族语言教材等问题,因此,效果不尽如人意。
第三种类型是以汉语言教学为主,少数民族语言教学为辅。这种类型的双语教学旨在提高少数民族学前儿童的入学语言准备水平,从而让学生在接受基础教育时能够更加顺利。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西盟县的学前双语教师虽然在师范学校系统地学习了汉语言教育教学知识,但并未接受过少数民族语言的培训,少数民族语言是教师的短板,尤其是佤族语。云南省内只有临沧市的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开展少量的佤族语和汉语双语进修培训,这意味着很多学前教育教师并没有机会接受佤族语和汉语双语进修培训,对佤族语的学习不足。因此,面对西盟县人数较多的佤族学前儿童进行汉语言教学时,很多教师不会使用佤族语,不能向儿童解释清楚汉语词汇的含义,不能和佤族学前儿童进行交流和沟通。
针对这一状况,当地教育部门一方面对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普通话的远程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增加佤族语和汉语双语教学的普通话远程培训以化解西盟县学前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另一方面依托佤族语和汉语双语专业培训基地,对入职西盟县各所幼儿园的学前师范生进行佤族语培训,使其能够胜任西盟县的学前教育工作,为西盟县少数民族学前儿童进入小学时汉语言准备达标服务。
(四)语言环境方面的问题
语言学研究表明,第二语言的习得受第一语言负迁移的影响,但西盟县各幼儿园没有重视这一问题。调查显示,西盟县各幼儿园没有把幼儿语言教育放在教育的首位。语言教育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幼儿园忽视语言学习环境的打造,没有鼓励幼儿使用汉语言。第二,幼儿园与家长沟通不畅,没有在汉语言教育方面与家长达成共识。第三,有的幼儿园忽视语言习得关键期在第二语言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没有为提高儿童的汉语言能力制订合理的语言教育计划,也没有组织相关的教育活动。
“2—3岁是幼儿语言发展最快速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幼儿的语音意识形成和发展起来了,使得幼儿学习语言的活动成为自觉主动的活动,到3岁左右幼儿基本掌握了本民族中最基本的语言。”[1]在西盟县,汉语言对学前儿童来讲是第二语言,很多学前儿童在佤族语的基础上学习汉语,汉语言是儿童进入小学时的入学准备语言,汉语言的水平影响儿童的小学以及中学的学习。
儿童掌握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规律是一致的,但学习的途径却有很大不同。儿童第一语言的掌握主要通过习得这一途径,即学习常常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儿童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一种语言,他们在日常交际中学习和运用语言。第二语言的掌握主要通过有意行为,在一种创设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儿童必须通过成人有意识的强化才能了解语言的基本语音、语义、语法规则等,因此,儿童第二语言的学习称为正式的学习或非自然的学习。语言相互作用观认为,“和他人交流强烈愿望的先天能力与丰富的语言、社会环境联合起来,帮助儿童发现语言的功能和规则”[2],这种相互作用观是纠正西盟县少数民族学前儿童在汉语言习得方面问题的理论基础。
西盟县少数民族学前儿童受家庭影响,在乡寨中和家庭内主要使用佤族语等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交流,本民族语言是儿童的第一语言。虽然在对外交流的增多以及电子音像媒介的影响下,西盟县少数民族学前儿童学习了一些汉语,能听懂一些简单的汉语,但在理解和表达方面,本民族语言更流利,学前儿童在交流和表达方面更喜欢使用本民族语言。
三、进行适宜的语言教育活动的策略
(一)幼儿园和家长要注重创设汉语言环境
为了提高西盟县学前儿童的汉语言水平,幼儿园要在园内创设一定的汉语言环境帮助学前儿童学习,并加强和家长的沟通,让家长帮助儿童学习汉语言,促进儿童在生活中运用汉语,通过潜移默化的学习,积极促进第一语言向第二语言的正迁移。
(二)教师要提高双语教学能力
教学内容要联系学前儿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选取具有本地特色的地理、人文知识,用双语讲授,加深儿童的理解,促进儿童的语言学习。少数民族学前儿童学习汉语言发音时靠模仿,以形成言语反应,须经过许多次系统的重复训练才能掌握。在汉语言语音学习方面,教师可采取电化教学的方式,电化教学可以让教师教授正确语音的同时带领儿童反复跟读和进行语音强化。
学前儿童的好奇心强,但注意力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较差,因此,教师可利用小段时间安排教学活动。对于语言教学活动,教师可先安排示范和讲解,规范正确的发音,然后采用游戏的方式帮助幼儿复习和巩固。语言游戏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让幼儿根据已学的汉语词汇、句子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对话交流加深已学内容。
语言教学活动的组织应该坚持自由与规范的统一,既要注意为幼儿提供自由说话的机会,又要引导幼儿运用规范语言进行交流,既要坚持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又要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操作主体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