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教育专业教师实践指导的行动障碍研究
——基于对X学院21位教师的访谈

2020-10-29

教育观察 2020年28期
关键词:障碍院校高职

粟 怡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绵阳,621700)

一、研究缘起

早期教育一般是指对0—3岁婴幼儿进行的养护、保育和教育等活动。早期教育专业以培养热爱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事业、关爱0—3岁婴幼儿、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掌握扎实专业知识、具备过硬专业能力的专门早教人才为目标,是一个多学科结合的综合性交叉专业,也是实践性要求极高的专业。2010年,我国初建专科层次的0—3岁早期教育专业,其专业培养方案均体现 “实践取向”的培养特色。2017年,全国高职院校0—3岁早期教育专业的开设工作开始升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行之有效的实践指导行为直接关系到学生教育实践的效果,也决定着0—3岁早期教育专业办学的质量。

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高职院校0—3岁早期教育专业教师的实践指导行为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明确指出,师范生教育实践仍存在目标不够清晰、内容不够丰富、形式相对单一、指导力量不强、管理评价和组织保障相对薄弱等问题。本文所关注的问题是在0—3岁早期教育“实践取向”的专业要求下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指导是否存在行动障碍,如果存在行动障碍,具体有哪些行动障碍,这些障碍又是如何制约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实践指导行为的。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法,根据目的抽样原则,选取了X学院教授0—3岁早期教育专业相关课程的21位教师为研究对象。X学院2010年申报设立0—3岁早期教育专业,是全国首批拥有0—3岁早期教育专业的院校之一。

本文综合年龄、性别、职称、职务、所属部门等因素,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21位教师进行研究,个案特征如表1所示。在个案资料整理方面,本文对每一个访谈对象进行了如下编码:A表示男性,B表示女性,T表示教学岗,FT表示管理岗(含“双肩挑”),数字代表访谈对象序号。如A-T-01,表示访谈的第1位是教学岗位的男教师。

表1 个案特征(个案总数:21)

本研究以扎根理论为基础,采用半结构化深度访谈,在受访教师自愿的基础上,围绕事先拟定的访谈提纲,进行一对一、面对面访谈。访谈主要围绕“您认为在0—3岁早期教育专业的学生实践指导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行动障碍有哪些,为什么”这一问题进行,并根据脑海中自动浮现的相关主题进行追问和对话,对体验及思考深入的个案进行多次回访,在征得访谈对象同意的前提下进行录音。最后,根据编码进行分析、对比和归纳,形成研究发现。

三、研究发现与讨论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处理数据,将21个访谈对象的录音资料进行编码,并设置自由节点和树状节点,进行编码处理。在分析过程中,访谈数据、文献资料和研究者的经验持续进行循环互动。本文共得到1个核心编码,即行动障碍,3个关联编码,分别是个人层面、学校层面、社会层面,10个开放编码,分别为实践意识淡薄、知识结构难调整、实践素养欠缺、时间和精力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支持体系缺失、评价机制单一、行业标准不明、准入门槛偏低、商业行为过重。归纳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高职院校0—3岁早教专业教师实践指导的具体行动障碍

受访的21位教师均认为,在0—3岁早期教育专业的学生实践指导过程中,存在较大的行动障碍,相比该学院的其他专业,这种行动障碍表现得更加明显。对于该专业的学生实践指导,所有受访教师都对其必要性持肯定态度,但当继续追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您对该专业学生的实践进行了多少指导”时,受访教师的回答却多是“不敢指导”“无从下手”等。追究这种观念和行为矛盾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个人层面:实践指导行动障碍的内在阻力

0—3岁早期教育专业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较短,目前开设早教专业的主要是高职院校,且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自身也还在不断地学习和摸索中。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已经积累了大量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学术型师资,这些教师基本上毕业于研究型大学,所接受的训练是学术导向的,其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也是学术型的。学术和理论发展已经成为这些教师的行为定式,而这会直接影响其实践素养的形成,包括实践观念、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早教专业作为新增专业,很多教师缺乏0—3岁早期教育专业知识结构背景,教师的教研、科研成果积累得还不丰富,“双师型”教师比例不高。

由于定式和背景知识的限制,教师实践指导的意识薄弱。而改变定式除外部环境的刺激之外,更需要个体的主动投入。但高职院校的教师教学和科研任务较重,无暇深入一线进行实践。访谈中很多教师自嘲是“开会老师”“填表册老师”,教师的时间和精力被分割成碎片,无法由内而外地产生改变定式驱动力。这就导致教师很难产生实践行为,从而造成其个体专业实践素养欠缺。同时,个体实践素养的欠缺反过来又进一步加深习惯,循环往复,成为教师实践指导行动的障碍。

(二)学校层面:实践指导行动障碍的主要原因

本文研究发现,学校是制约教师实践行动的最大障碍。在21个被访者的访谈材料中,无论是访谈对象的人数,还是他们涉及的主题词频数,都指向学校给教师实践行动带来的限制。

多数0—3岁早期教育专业教师在缺乏专业背景和实践能力的情况下,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提升实践指导能力。在此情形下,教师希冀自身的付出能获得相应的回报和认可。这就需要学校层面给予多样化的支持,包括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更完善的软硬件条件、更合理的评价制度、更全面的支持体系等。一方面,相对于很多传统专业,0—3岁早期教育专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处于专业建设初创阶段,诸多方面都缺乏参考和经验,很多学校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无法有效满足教师的需求。另一方面,学校对该专业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整个专业从目标到达成的制度不够完善,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材选用、师资力量以及实训基地等建设都远远无法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没有真正从制度、措施和行动等方面加以落实和完善。而这些问题与不足,其根源都与高职院校自身对0—3岁早期教育专业办学定位、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有关,使多数教师产生观望态度和消极的实践指导行为。

因此,学校必须厘清0—3岁早期教育专业的定位问题,梳理早教人才培养的目标,明晰早教专业教师的实践指导行为,继而在制度建设、经费保障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给予相关的支持,最大化地有效促进教师与组织保持高度同步,达到提高教师实践行为的目的。

(三)社会层面:实践指导行动障碍的深层缘由

本文研究发现,社会层面的障碍最少被谈及,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因素对教师行动的影响不大。社会因素很可能是制约当前高职院校0—3岁早期教育专业定位及教师实践指导行动的深层次原因。

社会因素中行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会直接影响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相关保障机制的建立,直接影响教师在专业培养方面的相关投入。第一,早期教育行业还处于“野蛮生长”阶段,虽然国家已出台相关政策不断规范此行业,但政策引导无法在短时期内直接改变早期教育行业的现状。第二,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很多0—3岁早期教育行为带有极强的商业色彩,导致整个行业无法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第三,0—3岁早期教育行业准入门槛过低,导致高职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上思路不清晰,学生就业方向不明朗。这些“不明确”实际上给学校和教师的实践行为带来很大的不安感。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庞丽娟教授日前在婴幼儿早期发展、托育服务在家庭育儿中的支持论坛上指出的那样,社会必须重点关注和研究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建设、督导评估和奖励规范制度等七大关键政策问题。国家必须尽快做好相关顶层设计,在关键问题上明确导向,促使整个行业规范发展。

0—3岁早期教育教育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但在发展过程中,作为实施教育核心的教师在进行实践指导时却面临诸多行动障碍,这势必严重影响该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整个行业的发展。要有效提高0—3岁早期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学校就必须有针对性地清除教师实践指导中存在的相关障碍。总之,教师的实践指导行动是相关高职院校实现0—3岁早期教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关乎0—3岁早期教育人才培养和整个行业未来发展。这就需要国家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高职院校也要根据自身情况,制订适宜的支持教师实践指导行为发展的制度和措施,相关教师要克服自身障碍,以适应高职院校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猜你喜欢

障碍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跟踪导练(四)2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