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6岁幼儿良好习惯的分类及其养成困境与策略

2020-10-29王柳苏

教育观察 2020年28期
关键词:不良习惯生活习惯良好习惯

王柳苏

[中央军委机关事务管理总局红星幼儿园(黄寺园),北京市东城区,100010]

习惯是个体自动且经常反复出现的行为,社会学家布迪厄将习惯定义为一种动态的、开放的、自我运行的系统。[1]习惯对于一个人一生的生活、健康与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十分重要。3—6岁时期是幼儿身心尤其是大脑结构与机能发展最快速的阶段,这一阶段各方面可塑性强,是良好习惯养成和不良习惯纠正的关键期。因此,良好的习惯必须从幼儿时期培养,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2]本文将3—6岁幼儿应该且能够养成的习惯划分为生活习惯、社会性习惯和学习习惯,这些习惯对于幼儿行为和性格的塑造、幼儿长远的发展具有奠基性意义。然而,在现实中,3—6岁幼儿良好习惯养成面临来自家庭、社会、幼儿园及幼儿自身的多重困境,针对这些困境,本文基于实践经验与思考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一、3—6岁幼儿良好习惯分类及其重点行为表现

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关键期,个体良好习惯的养成也存在关键期。根据关键期理论,个体的成长发展过程在关键期内对某些能力和知识的获取十分敏感,可以用相对较少的精力促进某些行为,提升某种能力,关键期外则需付出更多的努力,还可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3]3—6岁是幼儿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身体上表现为精细动作有较大发展,心理上表现为认知、理解、思维能力发展迅速,3—6岁也是幼儿规则意识、秩序感建立的关键期。幼儿在3岁时从家庭步入幼儿园,开始集体生活和学习,经历出生以来第一次成长环境的重大变化,这对幼儿的生活、社会交往和学习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3—6岁不仅是幼儿身心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期,还是幼儿生活、学习、文明等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所形成的习惯将对个体一生的生活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幼儿这一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为满足幼儿在新环境下成长活动的需要,我们将3—6岁幼儿应养成的良好习惯划分为生活习惯、社会习惯和学习习惯三类。生活习惯养成是为了有效帮助幼儿形成独立自主的能力和健康的生活行为。生活习惯是幼儿首先应该养成的习惯,且是基础的习惯。[4]社会性习惯养成是利用关键期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塑造良好性格、培养规则意识和文明行为的需要,是需要重点培养的习惯。学习习惯养成能够有效服务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幼小衔接和幼儿进入正规学习阶段打下良好基础,是3—6岁中后期习惯培养的侧重点。

在明确3—6岁幼儿应养成生活习惯、社会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基础上,为了明确培养重点,增强教育的适宜性和针对性,我们需进一步明确每类习惯在这一阶段的重点行为表现。习惯的行为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且不同年龄阶段表现的类型和重点有差别。通过观察幼儿的日常行为表现,结合相关文献,研究者梳理生活习惯、社会习惯和学习习惯的良好行为表现(见表1)。具体来看,生活习惯包括独立进餐、正确穿脱衣裤鞋袜、独立大小便、整理玩具物品、个人卫生等8项主要行为表现,是家长和教师认可且认为在3—6岁阶段必须养成的基本的生活习惯。社会习惯包括控制与表达情绪、礼貌交流、守时不拖沓、乐于分享、与同伴友好相处等10项主要行为表现,这也是教师和家长认为的在3—6岁对幼儿社会性教育、性格塑造及习惯培养的重要方面。学习习惯包括正确翻看图书、坚持阅读、做事专注、好问、主动探索动手操作等8项行为表现。学习习惯的培养重点应放在认知、思维、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品质奠基上,减少对身体动作姿势等的过多关注。

表1 3—6岁幼儿三类良好习惯重点行为表现

二、3—6岁幼儿良好习惯养成面临的困境

3—6岁幼儿的生活环境比3岁前的环境复杂,受到来自家庭、幼儿园、社会的影响,每个幼儿的生活习惯、社会习惯、学习习惯都打下了深深的生活环境的烙印。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对幼儿习惯的影响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因此,3—6岁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面临多方面的困境。

(一)家庭成员间教育观念的不一致

家庭是对幼儿各方面成长产生重要影响的场域,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对幼儿习得什么样的行为习惯、形成什么样的性格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于3—6岁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来说,来自家庭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家庭成员之间教育观念的不一致,这让幼儿对一个行为的理解容易出现矛盾。在隔代抚养情况下,幼儿的祖辈与父母存在很多教育观念的不一致,不少祖辈“以爱之名”对幼儿溺爱和顺从,虽然父母对幼儿的权威大于祖辈,但祖辈与幼儿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因此,许多祖辈“惯出来”的行为很容易受到强化,让幼儿日积月累地形成许多不良习惯。在社会性习惯养成上,溺爱容易导致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和规则意识的养成。另外,在父亲与母亲之间也存在教育观念不一致的情况,一方过于随意或一方过于严厉,这不仅不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还会让幼儿形成一种“当面一套,背面一套”的印象。

(二)重幼儿知识学习而忽视习惯培养

过于重知识的倾向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不利的,不仅影响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而且影响家长的目标追求。许多家长抱着“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的想法,希望幼儿能够学习认字、背诗、识数、算术等,在这样的追求下,家长期待幼儿园能够多教知识而不是“玩”。很多幼儿园在社会重智育的大背景下,受到来自家长的压力,过于重视幼儿的知识学习而轻视习惯培养。重结果的知识化学习会直接导致良好社会习惯和学习习惯的缺失。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只要在“教会幼儿知识技能”的目标的引导下,就会减少花费在幼儿习惯培养上的时间,忽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甚至对幼儿的不良习惯视而不见。另外,许多幼儿要上算数、识字、书法、钢琴等各种课外班,基本的吃饭睡觉都由家长安排,虽然习得了一定的知识技能,但容易出现厌学情绪,这会限制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三)幼儿容易受环境影响形成不良习惯

3—6岁的幼儿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发展都不成熟,虽然认知发展迅速,但认知理解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5]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社会交往范围逐渐扩大,除了在家里和幼儿园,还会在其他各种公共场所出现。幼儿能接触到的人和事更多,受到的影响也更多。幼儿会模仿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在幼儿园受同伴的影响,也可能受公共场所某些人行为的影响。幼儿的学习模仿行为可能随时随地发生,身边人的不良行为会对幼儿产生消极影响。例如,父母在闲暇时喜欢玩手机,作息不规律,会直接影响幼儿的生活和作息习惯。再如,幼儿园有幼儿挑食,不吃蔬菜,有幼儿做事拖沓,有幼儿不会分享等,都可能会影响其他幼儿形成不良行为习惯。另外,社会上有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不遵守公共秩序,他们闯红灯、插队、乱扔垃圾、大声喧哗等,这对于善于观察学习的幼儿来说,容易受到不良影响。环境的复杂性、幼儿判断能力的有限性给幼儿的良好习惯养成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四)教育方式不当使幼儿不良习惯难以纠正

受环境和他人的影响,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会形成一些不良习惯,如吃饭边吃边玩、做事拖拉磨蹭、遇事任性哭闹、不愿意承认错误或道歉等。[6]面对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家长和教师的反应和处理至关重要,这直接决定了幼儿的不良行为能否得到有效纠正。然而,很多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很难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甚至有的不当方式不仅没有帮助幼儿消除不良习惯,反倒影响了亲子关系或师幼关系,或者给幼儿带来了其他负面影响。有两种教育方式非常普遍:一是“包办代替”。这是很多家庭或幼儿园经常出现的情况,如幼儿自己吃饭吃不好,家长或教师就习惯性地喂,幼儿收拾玩具物品拖拉,家长或教师就替幼儿快速收拾整理,幼儿不愿意给人道歉,家长就自己道歉以息事宁人,幼儿的不良行为在这种教育方式中反而很容易受到强化,容易形成一些不良习惯。二是反应过激且缺乏耐心。一些家长或教师发现幼儿有不良习惯后,会直接对幼儿表现出愤怒的情绪,且急于短时间内纠正幼儿的行为。这样容易激发幼儿的恐惧心理和逆反心理,往往也很难使幼儿的不良习惯得到纠正。

三、3—6岁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策略

(一)发挥家庭的基础性作用,为幼儿良好习惯养成奠定基础

家庭是幼儿从出生就一直身处的环境,一个人对自我、社会、世界的认识起源于家庭。家庭是教育的起点,是人生的第一讲堂,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7]为了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特别是生活上、规范上、文明礼貌上的良好习惯,家庭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发挥家庭的基础性作用。首先,家庭成员要统一教育观念,创造习惯养成的良好环境。一方面,祖辈与父母之间需要就幼儿的教育方式、相处交往方式达成一致,在纠正幼儿不良习惯和错误行为上要态度一致,让幼儿在家庭生活中对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认识与判断。另一方面,父母要统一教育观念,对幼儿的习惯培养要担起教育者的职责,关注引导幼儿的各方面行为。父母的态度和行为要保持一致,避免幼儿产生信息矛盾,确保幼儿对某一行为认知与理解的一致性。其次,家长以身作则,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树立榜样。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有关行为的观察模仿学习和对行为结果的强化的论述,对幼儿良好习惯养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幼儿的行为方式、性格习惯受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各种习惯的形成与模仿家长的行为是分不开的,不仅好的行为习惯会被学习,而且不好的行为习惯也会影响幼儿。因此,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必须以身作则,给幼儿树立榜样,正强化幼儿的良好习惯。

(二)发挥幼儿园的促进作用,为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搭支架

幼儿园是3—6岁幼儿生活成长的又一重要场域,进入幼儿园是幼儿首次步入集体生活的标志。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离不开幼儿园的助力,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要让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就要充分发挥幼儿园教育的支架性作用。首先,幼儿园要将幼儿习惯培养纳入幼儿一日生活常规中,充分利用一日生活的非正式教育活动环节,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在幼儿用餐环节,培养幼儿独立进餐、健康饮食等的习惯,在组织幼儿喝水、如厕等过程中培养幼儿健康喝水、如厕、个人卫生等习惯,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规律作息和正确穿脱衣物等的习惯。利用好这些环节,能够有效强化幼儿的行为习惯。其次,在各领域的教育活动中,幼儿园要加强对良好习惯在意识与行为上的培养渗透。在健康、社会、艺术、语言等领域的教育活动中,教师既可以设计开展专题的习惯养成主题活动,利用儿歌、童谣、图片、视频等进行各类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幼儿积极、正向的习惯养成意识,也可以在非习惯养成活动中渗透各类习惯,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形成专注、好问、主动探索等的学习品质,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以各种游戏活动为载体,培养和强化幼儿良好的行为,重点培养幼儿的社会性习惯。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也是幼儿同伴交往、社会性发展、学习的有效途径。幼儿园可以通过室内室外各种游戏活动,让幼儿在与人交往、遵守基本规则、交流表达等多方面得到锻炼。

(三)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抓住良好习惯培养的契机

幼儿是自身成长发展的主体,也是自己习惯养成的主体,无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都只是外力,可以起到帮助和支架作用,但不能替代幼儿的自主体验和成长。因此,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根本上要发挥幼儿自身的主体作用。首先,成人要给予幼儿体验和经历的空间,尤其要避免事事“包办代替”。杜威认为教育即经验,他十分反对“过分强调训练和其他方法,牺牲个人的理解力,以养成机械的技能”[8]。习惯的养成必定要基于幼儿的自身经验,生活习惯养成要基于幼儿在生活环境中的重复体验,社会习惯要基于幼儿融入社会交往活动的经历,学习习惯要基于幼儿在学习性的活动中的经验。因此,在家庭和幼儿园的生活中,家长和教师要避免“包办代替”,给幼儿充分的自主空间,让幼儿在体验中逐渐养成良好习惯。其次,在发挥幼儿主体作用的同时,家长和教师并非完全的“局外人”,而是幼儿经验的指引者、促进者。[9]在幼儿主动尝试过程中,教育者要观察并抓住习惯培养的契机,基于幼儿的需求进行正向引导,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及时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当幼儿在日常生活、游戏和学习活动中向成人寻求帮助时,家长和教师要耐心地提供支持和帮助;当幼儿行为表现好时,家长或教师要给予赞赏和鼓励,强化良好行为;当幼儿出现不良行为时,家长和教师要善用方法,及早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对于已经形成的不良习惯,家长和教师要采取多方面措施,循序渐进地纠偏。

猜你喜欢

不良习惯生活习惯良好习惯
养蚕消毒防病的不良习惯及应对
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胃病的影响
当心!这些生活习惯 正在摧毁你的听力
浅谈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幼儿午睡良好习惯培养之我见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小学生学习英语良好习惯培养策略
饭后不良习惯有害健康
良好习惯与成功人生
听妈妈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