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合作取向下科学幼小衔接的现状与对策
——以承德市为例
2020-03-03王冬岩
王冬岩,丁 坤,刘 云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河北承德,067000)
一、问题的提出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两个学段的交叉阶段。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高质有效的幼小衔接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幼儿科学、平稳地度过幼小衔接期,对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1]可见,幼小衔接工作应系统规划,综合考量幼儿、家庭、幼儿园、小学和教育行政部门等多个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多方合作中任何一方的缺位或错位,都会影响幼儿的终身发展。
笔者对承德市15所幼儿园及幼教机构深入调研,结果显示,该市幼小衔接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成绩,公办幼儿园基本实现了“去小学化”,能够实施较为科学的保教工作。然而,很多家长在幼儿大班时将幼儿送入各种良莠不齐的幼小衔接班。本次调研涉及的所有民办园出于稳定生源的考虑,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以“小学预备教育”为噱头,为迎合家长需求而提前教授小学知识的现象。这些问题反映了主要利益相关者在儿童观和幼小衔接教育观方面的分歧,也反映了多方合作的缺失。
二、合作缺位下的幼小衔接现状
(一)利益相关者“各自为政”的入学准备
幼小衔接也被称为入学准备,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从行为主体,幼小衔接都关涉各个主体。笔者调研发现,在入学准备方面,家长和幼儿园是最积极的参与方,小学、社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切度相对较低。
幼儿方面,儿童视角的缺失是幼小衔接根本的问题。本研究对1020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9.46%家长承认幼儿上小学前接受过“知识教学”性的入学准备教育,有的幼儿甚至参加过五六个辅导班。各种超前学习,并不符合该年龄段幼儿的生理和心理成熟水平,让幼儿苦不堪言,甚至过早产生厌学情绪。
家长方面,由于缺少科学育儿知识、担心幼儿跟不上小学教学进度及攀比心理,多数家长倾向于选择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幼小衔接班。这种对知识或显性成果的盲目追求,使家长忽视了支撑幼儿适应小学生活的非智力性因素,如学习兴趣、动机、情绪、态度、价值观等。家长投入了大量的金钱、时间和精力,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幼儿园方面,虽然公立园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的教学,但这些在多数家长眼中等同于“总是玩,学不到东西”。在落实国家“严禁(幼儿园)小学化”的政策时,公立园大班生源严重流失。民办园和培训机构趁势打出“基础班学一年,加强班学半年,突击班学习三个月,冲刺班拔尖提高”的招生广告。本次调研显示,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重点在公立园,对社会机构开设的幼小衔接机构缺乏科学引领和深度管理。
小学一方面需要贯彻国家《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工作十项规定的通知》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教学进度上不得不兼顾基础、起点不一的学生,因而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左右为难。小学一年级教师普遍反映,提前学习小学知识的幼儿在拼音的拼读、书写姿势、数学思维、学习习惯、规则意识等方面存在错误或不系统、不扎实的问题,教师需要费力归零再教育。一般情况下,一年级开学的前两个月,甚至整整一学期,师生都是在艰难纠错,培养正确习惯。重新培养习惯,比零起点还难。
总的来说,幼小衔接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很多,各群体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层次不一。成人利益凸显,幼儿主体性被消解,成人尚未从幼儿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实施入学适应方案。
(二)成人取向的知识本位幼小衔接教学模式
由于知识本位的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幼儿全面、科学发展及幼小协同教育并未完全在课程和教学实践中落实。抢跑心态、“为升小学”而准备的狭隘目标说明,很多家长和幼教机构存在错误认知,即只要提前学,幼儿就能获得“读小学”的能力。实际上,单纯的学业准备不仅无法帮助幼儿全面适应小学生活,还有可能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蒋叶晨等人的研究显示,幼小衔接阶段幼儿承受着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这些压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学业规则、成人奖惩、同伴关系、环境适应、个体需求。[2]显然,过分强调知识教学危害幼儿心理健康。本次调研显示,小学教师对一年级新生期望最高的是“学业适应”(品德与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规则意识等),其次是“独立性”,而家长颇为关注的“知识储备”则远远排在后面。
这种不对等的准备(知识本位的幼小衔接)与需求(真实的小学生活),充分暴露了以知识授受为核心的幼小衔接教育模式的片面性以及教育观念与实际操作层面的差距。片面的知识衔接不仅不能为幼儿提供全面的学习保障,还会阻碍幼儿身心发展。首先,超前学习损害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幼儿,其大脑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快速但还不完善。长时间静坐、聆听和书写,大脑容易疲劳,还容易引起骨骼、肌肉变形,导致幼儿近视、驼背等,对幼儿造成生理系统的伤害。其次,超前学习影响幼儿心理的健全发展。超前的知识教育不符合幼儿的认知、思维、动作发展水平,违背幼儿的学习特点与方式,幼儿很容易产生压力和挫败感,形成“习得性愚笨”。最后,超前学习只能让幼儿抢先一时。访谈中,多位小学教师表示,提前学习大量小学知识,不仅会增加教师的负担,而且容易让学生养成“吃老本”的习惯,对学习缺乏兴趣,扰乱课堂秩序,形成不动脑、不探索、不专注、死记硬背等不良学习品质。这会让幼儿赢在一时,输在长远。
(三)合作意识不足,引起幼小双向衔接缺位
根据德国教育学家哈克的断层理论,幼儿在幼小衔接阶段面临六个方面的心理断层:关系人的断层、学习方式的断层、行为规范的断层、社会结构的断层、期望水平的断层和学习环境的断层。[3]跨越这些断层显然无法由幼儿园或任何一种学前教育机构独立完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小学、家庭、社区等多方协同开展的工作。《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在第二章第22条提出:“了解幼小和小初衔接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帮助小学生顺利过渡的方法。”[4]显然,幼小衔接问题不是幼儿园、家庭一头热就能解决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各方对“谁应准备,谁在准备”并无仔细考量,幼儿园和家长成为幼小衔接的主力军甚至独立军。调研显示:大多数小学、幼儿园曾通过开主题家长会或网络平台进行幼小衔接政策宣传;只有三分之一的幼儿园主动与小学建立合作关系,零星地组织过“校园开放日”“我进小学教室”“如何做小学生家长”等主题活动;仅有一所幼儿园定期安排幼小衔接工作沟通会。由此可见,幼小衔接最为薄弱的合作环节是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小学在幼小衔接中的作用被低估了,社区和行政机构更是甚少参与。
三、多方合作推动科学幼小衔接的行动路径
(一)利益相关者应统一观念,形成“幼儿本位”的科学幼小衔接观
幼儿是幼小衔接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其他各方所做的准备都应以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幼儿本位首先要考虑幼儿的能力水平和经验水平,其次要考虑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从幼儿的角度讲,科学幼小衔接至少应当做到以下两点:第一,综合提升幼儿的认知、情感和能力,认知不可单纯地局限于“知识授受”;第二,认同“幼小衔接”是“幼儿”向“小学生”的角色过渡。这种过渡涉及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同伴关系的适应等,不能仅仅锁定为“学习内容”。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国家宣传力度的增大,部分家长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调查中,在问到“需着重培养孩子的哪方面能力”时,68.89%的家长选择“培养学习动机及学习习惯”,84.44%的家长认同应“引导孩子从心理、习惯等方面逐步适应小学”。
(二)各司其职,建立幼儿园、家庭、小学合作长效机制
调查显示,53%的受访对象认为幼儿园(含其他幼教机构)在幼小衔接中的作用最重要,24%的受访对象认为家长在幼小衔接中的作用最重要,23%的受访对象认为小学在幼小衔接中的作用最重要。被访者态度不一,这恰巧说明幼小衔接的复杂性和综合性。调查发现,幼小合作存在以下问题:合作意愿不强、合作条件不成熟、合作形式单一、合作效果不佳。各利益相关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整:第一,幼儿园重点做好幼儿科学入学准备,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小班开始,进行全程、全面发展“和谐式”的教育。幼儿园要帮助幼儿做好生活适应、学习适应、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入学准备,帮助幼儿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幼儿园要用游戏的方式帮助幼儿提前了解一年级的有关知识,初步培养幼儿对前书写及前阅读的兴趣、能力和习惯。第二,小学要做好“适应性过渡”。小学应在教学方式上与幼儿园衔接,放慢学习进度,减缓坡度,平稳过渡,不让新生进行竞争性或追赶性的学习。例如,杭州市胜利实验学校针对幼小衔接的现状特别推出“幼小衔接九月课程”,将小学新生的适应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周是环境适应课程,第2—4周侧重学习适应课程。体验式课程模糊学科的边缘,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取整体的校园生活经验,帮助幼儿顺利实现幼小转换。该校同时推出奖励卡、日常激励和参与式生活展,开展入学月的适应性评价。[5]除了调整课程和教学,小学还应大力宣传“幼儿超前学习知识”的危害,坚持一年级零起点,开足拼音等教学课时,打消家长担心幼儿跟不上课的顾虑。第三,在明确各自职责的基础上,幼儿园、小学要加强双向衔接,帮助幼儿和教师做好幼小衔接准备,既确保幼儿在认知、情感、习惯等方面的过渡,也加强两个学段教师在理念、教学方法等的沟通。教师方面,幼儿园和小学可以互相参观、共同研发幼小衔接项目、建立幼小衔接专项激励措施等。幼儿园应定期举办幼儿体验小学生生活的活动,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交流。
(三)构建多元化的幼小衔接体系
目前,我国幼小衔接原则上由幼教机构和小学分别承担。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曾广泛推广小学附设学前班,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重要的幼小衔接模式。2006年始,小学附设的学前班,因小学化趋势越发明显而逐渐被取缔。小学附设学前班并不罕见。以美国为例,很多州实行幼儿园与小学一、二年级的K-3学制,0—8岁儿童只要符合条件就可免费就读相应小学的附属幼儿园。英国幼儿5周岁进入义务教育阶段,两年后才能正式进入初级学校。因此,小学附设学前班仍有价值,只要能充分贯彻科学幼小衔接的精神,它仍不失为一种可行模式。此外,公立幼儿园要适度、适当、科学地对幼儿开展学业准备,教育行政部门应对民办园和社会办学机构进行充分督导。
(四)教育行政部门应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搭台引领、严格督导
近年来,教育部始终强调小学零起点教学、禁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政策落地时却遇到很多现实问题,如很多幼儿园在组织活动时碰到知识性内容便束手束脚,怕被戴上“小学化”的帽子。零起点绝不等于“一张白纸”或“零准备”,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在师资培养与聘用、学段划分、评估监察、课程衔接等方面出台政策。调查显示,就“是否需要对教师进行入学准备(幼小衔接)专项培训”这一问题,91.11%的被访对象认为这很有必要。一线教师的迷惘和对科学幼小衔接的需求显而易见。
目前,教师资格证考试并未对幼小衔接阶段教师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做出明确规定,客观上导致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无据可依。师范院校应该提供幼小衔接方面的教学安排,确保未来的幼儿园教师掌握一定的小学低年级内容。小学教师应适当掌握幼儿及幼儿园的相关知识,保证两个学段的教师更好地开发适合幼儿的活动或课程,实现幼小双向衔接。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对民办园及其他社会幼小衔接办学机构的监管和引领,对违反规定实施超前教育、提速教育的幼儿园和辅导机构给予严肃处理。
科学幼小衔接,不仅包括知识方面的衔接,还涉及幼儿角色的重构。良好的教育效果需要幼儿园、家长、社区、教育行政部门等各方协调步伐,通力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幼小衔接环境,使幼儿平稳适应小学生活,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