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动学生情绪,打造幸福班级

2020-03-03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初级中学潘德顺

关键词:积极情绪意志力品格

■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初级中学 潘德顺

20世纪8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创立了积极心理学,这门新兴科学的研究重点是人性的光辉面,如快乐、幸福及人类优势。我们不仅要关注和研究心理疾病,还要研究人类的幸福感、品格优势和个人潜能。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是“满意”“希望”“乐观主义”“愉悦”和“参与感”,关注的是友爱、勇气和创造性以及美德等积极的特性。积极心理学最终是要让人们获得“持续的幸福感”。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教师应结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积极心理学建设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初中班级管理强调关注班级中全体学生的潜能,将学生的潜能和内在积极向上的力量充分挖掘出来,加以引导和训练,最终让学生获得“持续的幸福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运用积极心理学思想进行初中的班级管理,可尝试从以下措施着手。

一、调动学生积极情绪,营造充满活力的班级氛围

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森研究指出,消极的情绪会让我们的关注点、思想和行为变得狭窄,甚至最终限定于特定的自我保护行为,如愤怒会诱发打斗的欲望;而积极的情绪则可以鼓励探索性的、创造性的思维及行为。长时间形成积极情绪下的行为系统,可以提升解决问题能力,提升身体素质,提升各种人际关系的品质,提升自身的心理弹性和乐观情绪,使我们能够应对未来的挑战,为了新目标而努力奋斗。

在班级中,要让学生懂得“其他同学与他自己一样非常重要”。与他人之间积极的人际关系以及与个体和集体交往的参与度,都对我们自身的积极情绪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在班级中建立起合理的、分工明确的学习小组,从课堂上的学习到课后的作业辅导,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先与不同的学生建立起人际关系,并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和合作,将这样的人际关系变得强健、相互支持。同时要让学生学会“主动感激”,因为养成主动感激的习惯,可以让学生更加幸福,更有活力,能让更多的学生更加频繁地经历积极的感受。班主任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在小组的安排,组内成员的分工和组内成员相互合作与督促的原则、方法等方面多做培训和指导。以学习小组的建立,营造出小范围的积极情绪组合,然后定期进行组间的交流甚至互帮互助,将这样的积极情绪扩展到全班级,营造出充满活力的班级氛围。积极而充满活力的氛围是学生获得“持续的幸福感”的基本保证。

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班会、班级日志和班级集体活动的作用,积极鼓励学生学习小组的建立和运行,让学生在合作、竞争、互助中不断加强集体意识,这样班级的凝聚力也会不断变强,使班级积极向上、互助合作的班风也逐渐形成,引导班集体健康发展,最终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二、发挥品格优势,促进班级良性发展

积极的情绪有助于学生发掘自身,促使自身建立标志性的品格优势。积极心理学认为,所谓品格优势有六个普遍性的美德:智慧、勇气、爱、正义、节制和卓越。智慧可以让学生乐于学习以及应用新知识;勇气是指有能力克服困难,并实现自己的目标;爱是指学生会主动结交朋友,并能以朋友之道对待他人;公平、正义是指学生能公平对待他人;节制,即克制,指学生做事不过分;卓越是指学生能期待美好的未来,努力学习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相信美好的未来是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的。班主任或者其他教育者的职责,就是通过督促和鼓励来帮助学生形成这些习惯。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将具体的期望告知学生,如希望学生能在彰显自身个性的同时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教师也要倾听学生对教师的期望,如学生很有可能期望教师了解学生、公平对待每位学生、教学态度严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帮助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更好地了解每位学生,进一步去了解每位学生身上的品格优势,并在学习小组的组建和运行中,发挥其身上已有的品格优势,发展其身上未具有的品格优势。如某学生在学习兴趣方面浓厚,接受新知识也很快,也能很快地去应用,但是当新知识的“新鲜劲”过去的时候,就会松弛懈怠,缺少去实现自己目标和理想的勇气。此时班主任的教育和引导必不可少,小组内成员的相互学习、鼓励、帮助也是非常重要的,当这位学生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慢慢地去确立勇气的品格优势,相信这位同学在各方面的发展必定会上一个新台阶。

清楚了解学生的品格优势,让学生也清楚教师对他们的期望,班主任及时加以引导,可以促进师生平等对话,拉近师生心理距离。师生之间的期望、教师对学生品格优势的培养、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能让学生在教师的期望下形成更多更完整的品格优势,这样坚持下去,班集体必能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三、商讨班级规则,培养学生意志力

学生品格教育的核心就是意志力。美国的两位心理学家达克沃斯和塞利格曼在2005年开展了一项针对八年级学生的研究,结果显示,意志力更高的学生相对而言学业成绩更好,出勤率更高,观看电视的时间更少,做功课的时间更长。自律可以预测哪些学生在整个学年期间的学业会有提升,但是智商不能。培养和强化意志力,帮助学生在教育和生活中获得优势,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意志力演变成一种习惯,而规则就是帮助学生把意志力演变成习惯的必备条件。例如,可以跟所有学生商定或者班主任提出有关上课的规则,此项规则要求学生做到基本的五个方面:坐直、听讲、提出问题、点头及目光追随讲课的教师。这项上课的规则,可以锻炼学生在上课时的意志力,从而强化学生勇气和节制两方面的品格优势。

在实际的初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刚刚接手或者建立的时候,将部分的规则抛出来,让学生先在自己的学习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鼓励学生进行修改和增加,最终将所有学习小组的意见进行汇总,在班级中统一进行班级各方面规则的商定,班主任此时只需要遵循学生意见即可。在之后的班级管理中,可以针对某些新出现的问题,将问题在班级班会或者每天集合时抛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新出现现象的好坏,由学生自己商讨相应的规则要求,这样在新规则的商讨中,既强化了学生的品格优势,又在不断地以更全面的规则训练学生的意志力。

规则的制定、意志力的锻炼,让学生默认状态就是去做“好”事,违反规则的事就是“坏”事。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学生没有好坏之分而有好坏习惯之分,习惯虽然难改,但并非不可能改变,积极心理学就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思维、讲话和行为习惯。在学生“不小心”违反规则的时候,要注意不能不管学生身上的缺点,而是要予以指正和引导,同时要告诉学生如何应对消极情绪,防止学生丧失自尊。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遵守规则的行为以及违反规则后及时改正的行为,表扬学生的进步,强化学生的品格优势和积极情绪。

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班级管理旨在鼓励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独特品质和特点,帮助和鼓励学生养成幸福、健康的习惯,当然,学校的班级管理离不开家庭教育,班主任要加强家校联系交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家校交流桥梁作用,多做家访,对家长进行详细的指导,让家长配合班主任在学校的班级管理,这样做,相信效果会更好。最后,将积极心理学融合于班级管理工作中,可以认识并经常表扬学生所拥有的优势,最终也可以提高学生成绩,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获得“持续的幸福感”,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

猜你喜欢

积极情绪意志力品格
有限的意志力
Willpower 意志力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试论积极情绪对中学生的创新力的影响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积极情绪相关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