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玉米螟交配率和交配次数与其日龄、性比和精巢大小的关系
2020-03-03张万民屈丽莉王浩杰杜永均
冯 波, 张万民, 张 丹, 屈丽莉, 孟 威, 王 巍, 王浩杰, 杜永均
(1. 温州医科大学健康与环境生态研究所, 浙江温州 325035; 2. 辽宁省绿色农业技术中心, 沈阳 110034;3. 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807; 4. 浙江大学农药与环境毒理研究所, 杭州 310058)
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隶属于鳞翅目草螟科,一直是危害我国各地玉米的主要害虫。近年来随着分期播种及反季种植栽培鲜食甜玉米的面积不断扩大,玉米螟的危害更加严重,仅甜玉米果穗的被害率就达到30%~50% (何康来等, 2002)。为了更好地发挥亚洲玉米螟生物防治的潜力,很多学者开展亚洲玉米螟的基础生物学研究,包括亚洲玉米螟发育历期、成虫寿命与繁殖力的地理变异(涂小云等, 2012),温度、湿度、大气CO2浓度等环境条件对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繁殖和求偶行为的影响(文丽萍等, 1998; 全玉东等, 2015; 赵磊等, 2015; 罗妹等, 2018),杀虫剂(冯从经等, 2008; 游灵等, 2012)和重金属(曹红妹等, 2015)等有毒物质对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亚洲玉米螟的寄主植物种类(袁志华等, 2015; 王克勤等2018),光周期和温度对亚洲玉米螟滞育诱导的影响(郭建青等, 2013),不同性比交配对亚洲玉米螟雌蛾生殖力的影响(刘瑞林等, 1983)等。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详细研究亚洲玉米螟的交配行为。交配次数、日龄对亚洲玉米螟交配是否存在影响,雄蛾精巢大小是否与亚洲玉米螟的交配存在关系,交配之后亚洲玉米螟雄蛾精巢发育是否受影响等基本生物学问题还不清楚。为了更好地明确亚洲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开发亚洲玉米螟交配行为调控的防治新技术,本研究通过交配行为观察,分析日龄、配对晚数、性比对交配率和交配次数的影响,并通过解剖学技术,比较不同交配状态亚洲玉米螟雄蛾精巢体积差异,分析交配对亚洲玉米螟雄蛾精巢发育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虫
2019年5月在辽宁省沈阳市采集含有越冬代亚洲玉米螟老熟幼虫的玉米秆并带回宁波室内饲养。饲养条件参考于洪春等(2018),温度为28±1℃,相对湿度为75%±10%,光周期为16L∶8D(20:00开始黑暗)。每天9:00时收集新羽化的亚洲玉米螟成虫。根据成虫腹部末端特征和翅面颜色鉴别雌雄。雌雄成虫分开饲养,喂以10%蜂蜜水,每天19:00时饲喂一次。9:00时收集的亚洲玉米螟成虫均为前一晚羽化,标记为1日龄,其余日龄以此类推。羽化0 d亚洲玉米螟雄蛾通过以下方法获得:9:00时将前一晚羽化的亚洲玉米螟成虫收集干净后,在20:00时再次收集新羽化的亚洲玉米螟雄成虫,标记为羽化0 d。
1.2 不同配对晚数亚洲玉米螟交配率和交配次数
20:00时将新羽化的雌雄蛾按照10∶10放入交配笼(30 cm×30 cm×30 cm)中,共计7笼70对,同时放入足量的10%蜂蜜水作为食物。交配条件同1.1节的饲养条件。每日9:00时解剖1笼中的10头雌蛾,记录雌蛾交配囊中的精包数量,计算雌蛾的交配次数和交配率。每天19:00时更换交配笼中的蜂蜜水。本实验重复3次,每次持续7 d。
1.3 不同日龄亚洲玉米螟雄蛾的交配率
选取1-5日龄的未交配雌雄蛾,19:00时将同一日龄的雌雄蛾按照10∶10时放入交配笼 (30 cm×30 cm×30 cm) 中进行配对,同时放入足量的10%蜂蜜水作为食物。交配条件同1.1节的饲养条件。次日9:00时解剖所有配对雌蛾交配囊,检查精包有无,确定雌蛾交配状态,计算雌蛾交配率。本实验重复3次。
1.4 不同雌蛾数量下亚洲玉米螟单头雄蛾的交配次数
20:00时将新羽化的雌雄蛾按照1♂×1♀, 1♂×2♀和1♂×3♀分别放入350 mL一次性塑料杯中,各配10组,同时放入足量的10%蜂蜜水作为食物。交配条件同1.1节的饲养条件。每日18:00时更换蜂蜜水。配对6晚后,于第6日9:00时解剖所有雌蛾,记录每头雌蛾交配囊中的精包数量,并根据雌蛾体内的精包数量计算雄蛾的交配率和交配次数。同时记录雄蛾的死亡数量,计算雄蛾的死亡率。本实验重复3次。
1.5 不同交配次数亚洲玉米螟雄蛾精巢体积比较
20:00时将刚羽化雌雄蛾按照1♂×2♀放入350 mL塑料杯中,共配10组。交配6晚(包含配对当晚)后,于第6日9:00时解剖所有雌蛾,检查雌蛾交配囊中精包的数量,确定雄蛾的交配次数。同时解剖雄蛾精巢,具体解剖方法参考冯波等(2019)。利用Motic显微镜SMZ-168和照相系统Moticam2506(麦克奥迪,厦门)在1×物镜和20×放大倍数条件下拍照。由于亚洲玉米螟精巢为近圆球体,我们利用软件Motic Plus Images 2.0分别测量了精巢赤道半径a,b(沿着x和y轴)和极半径c的长度,按照椭球体积公式V= 4πabc/3计算亚洲玉米螟精巢体积。本实验重复3次。
1.6 不同交配次数亚洲玉米螟雄蛾的精巢发育
1.6.1交配1次:19:00时将1日龄未交配雌雄蛾按照10∶10放入交配笼 (30 cm×30 cm×30 cm) 中,从21:00时开始,每隔20 min检查一次交配情况,将正在交配的单对雌雄蛾移入新的一次性塑料杯中,记录交配时间。交配结束后,解剖雌蛾,检查交配囊中精包有无,仅留下交配一次雄蛾进行实验。次日9:00时将交配笼中剩余雌蛾全部解剖,检查精包有无。由于雌雄蛾每晚最多交配一次,如果交配笼中剩余雌蛾交配囊中均无精包,说明交配笼中的剩余雄蛾均未交配,则继续饲养这些雄蛾,作为同批次的未交配雄蛾;如果交配笼中剩余雌蛾存在交配,则将该笼中雄蛾全部处死。从交配当日开始,每晚22:00-23:00时解剖已交配雄蛾6头,同时解剖同批次未交配雄蛾6头作为对照,直至交配结束后第3晚。交配当晚的未交配雄蛾则为交配笼中随机选择的静止不动雄蛾。
1.6.2交配2次:19:00时将1日龄未交配雌雄蛾按照10∶10放入交配笼(30 cm×30 cm×30 cm) 中,从21:00时开始,每隔20 min检查一次交配情况,将正在交配的单对雌雄蛾移入新的一次性塑料杯中,记录交配时间。交配结束后,解剖雌蛾,检查交配囊中精包有无,仅留下交配1次雄蛾进行二次交配实验。次日19:00时将交配1次雄蛾与同日龄处女雌蛾按照5∶5放入交配笼(30 cm×30 cm×30 cm) 中进行二次配对,从21:00时开始,每隔20 min检查一次交配情况,将正在交配的单对雌雄蛾移入新的一次性塑料杯中,记录交配时间。交配结束后,解剖雌蛾,检查交配囊中精包有无,仅留下交配2次的雄蛾进行后续实验。次日9:00时将进行2次配对笼中的剩余雌蛾全部解剖,检查精包有无。如果该笼中雌蛾均未交配,则笼中剩余雄蛾作为同批次交配1次对照,继续饲养;如果笼中雌蛾存在交配,则该笼中剩余雄蛾全部处死。在第2次交配结束后0-2 d的22:00-23:00时解剖交配2次雄蛾的生殖系统,同时解剖同批次相同数量的交配1次雄蛾作为对照。交配2次当晚的交配1次雄蛾则为2次配对笼中随机选择的静止不动雄蛾。各时间点分别解剖雄蛾6头。
1.7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软件SPSS 17.0。多组平均数间比较采用One-way ANOVA法,显著性分析采用LSD(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法,两组平均数间比较采用Student氏t检验法。利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中的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的显著性用双尾t检验分析。回归分析采用线性回归法。显著性分析时P值大于0.05表示差异不显著,小于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配对晚数对亚洲玉米螟交配率和交配次数的影响
新羽化的未交配亚洲玉米螟雌雄蛾配对1-7晚,雌蛾的交配率分别为13.0%±3.0%, 26.1%±3.4%, 42.5%±3.3%, 53.3%±2.9%, 77.7%±3.7%, 79.2%±4.4%和86.3%±7.6%(图1)。配对3~4晚雌蛾的交配率显著大于配对1~2晚(P=0.001),显著小于配对5~7晚(P<0.003)。由于配对5~7晚雌蛾的交配率无显著差异,我们分别对雌蛾交配率与配对1~5晚和配对5~7晚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的方程分别为y=15.662x-4.445(R2=0.983)和y=4.284x+55.362(R2=0.872)。即使配对7晚,仍然有约14%的雌蛾未交配。
解剖发现,交配玉米螟雌蛾体内存在1~3个精包,说明玉米螟雌蛾可以交配1~3次,各交配次数的比例如下。配对1~7晚交配1次雌蛾的比例分别为13.0%±3.0%, 26.1%±3.4%, 39.2%±0.7%, 43.3%±2.9%, 57.8%±7.8%, 51.3%±1.3%和61.1%±4.8%(表1),其中配对3晚的比例显著大于配对1晚(P=0.001),配对4晚的比例显著大于配对2晚(P=0.017),配对7晚的比例显著大于配对4晚(P=0.014)。配对1-7晚交配2次雌蛾比例分别为0, 0, 3.3%±2.9%, 10.0%±5.0%, 16.6%±1.5%, 25.6%±5.8%和25.2%±3.6%,其中配对5~7晚的比例显著大于配对1~3晚(P≤0.042),配对6~7晚的比例显著大于配对4晚(P≤0.013)。配对1-7晚交配3次雌蛾的比例分别为0, 0, 0, 0, 3.3%±2.9%, 1.3%±1.3%和0,各交配比例间无显著差异(P≥0.423)。将配对6、7晚的雌蛾合并分析时,发现交配1次雌蛾中有30.7%+3.2%的个体将会第2次交配,而交配2次雌蛾中仅有2.4%+2.4%的个体会第3次交配。
图1 配对晚数对亚洲玉米螟雌蛾交配率的影响
表1 配对晚数对亚洲玉米螟雌蛾交配次数的影响
2.2 日龄对亚洲玉米螟交配率的影响
将不同日龄的未交配雌雄蛾配对1晚,发现日龄对亚洲玉米螟交配具有显著影响(P<0.001)。1日龄蛾的交配率为30.8%±4.2%(图2)。2-4日龄蛾的交配率分别为45.0%±2.9%, 47.5%±2.5%和55.0%±2.9%,显著高于1日龄蛾的(P≤0.005);4日龄蛾的交配率显著高于2日龄蛾的(P=0.035)。5日龄蛾的交配率为22.5%±2.5%,显著低于2-4日龄蛾的(P<0.001),与1日龄蛾差异不显著(P=0.075)。将1日龄蛾的交配率与2.1节中羽化配对2 d蛾的交配率进行比较,其余的以此类推,发现1-3日龄蛾的交配率均与配对2~4 d蛾间无显著性差异(P≥0.211),4-5日龄蛾的交配率分别显著低于配对5~6 d蛾的(P≤0.006)。
图2 日龄对亚洲玉米螟交配率的影响
2.3 雌蛾配对数量对亚洲玉米螟雄蛾交配的影响
将新羽化的1头雄蛾分别与1, 2和3头雌蛾配对6晚,雄蛾的交配率分别为58.3%±4.2%, 83.3%±3.3%和54.2%±4.2%(图3: A)。与2头雌蛾配对雄蛾的交配率显著高于与1和3头雌蛾配对的(P<0.001),与1和3头雌蛾配对雄蛾的交配率无显著差异(P=0.314)。与1, 2和3头雌蛾配对雄蛾的死亡率分别为0, 3.3%±3.3%和20.8%±4.2%,与3头雌蛾配对雄蛾的死亡率显著高于与1和2头雌蛾配对的(P<0.001);与1和2头雌蛾配对雄蛾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307)。虽然1头雄蛾与2头雌蛾配对时的交配率最高,但也有约17%的雄蛾未交配。
与1头雌蛾配对时,雄蛾交配1, 2和3次的比例分别为50.0%±7.2%, 8.3%±4.2%和0,交配1次雄蛾的比例显著高于交配2和3次的(P<0.001),交配2次和3次雄蛾的比例差异不显著(P=0.267)(图3: B)。与2和3头雌蛾配对时,雄蛾交配1次的比例分别为46.7%±8.8%和29.2%±4.2%, 交配2次的比例分别为30.0%±5.8%和25.0%±7.2%, 交配3次的比例分别为6.7%±3.3%和0,交配1和2次雄蛾的比例显著高于交配3次的(P≤0.041),交配1次和2次雄蛾的比例无显著差异(P≥0.114)。与2头雌蛾配对交配2次雄蛾的比例显著高于与1头雌蛾配对(P=0.04)。与1, 2和3头雌蛾配对时,已交配雄蛾中进行第2次交配的比例分别为13.3%±4.7%, 39.7%±6.6%和45.3%±7.4%。与2~3头雌蛾配对且交配2次雄蛾中,有93.3%的雄蛾分别与每头雌蛾交配1次,仅有6.7%的雄蛾与单头雌蛾交配2次。与2头雌蛾配对交配3次的雄蛾分别与每头雌蛾至少交配1次。
图3 亚洲玉米螟配对雌蛾数量与亚洲玉米螟雄蛾交配率(A)和交配次数(B)的关系
2.4 不同交配次数亚洲玉米螟雄蛾精巢大小比较
将雌雄亚洲玉米螟按照1雄2雌交配6晚后,解剖发现雄蛾交配0~2次的精巢体积分别为0.218±0.016, 0.277±0.015和0.205±0.016 mm3,交配1次雄蛾的精巢体积显著大于交配0和2次的(P≤0.008)(图4)。交配0和2次雄蛾的精巢体积无显著差异(P=0.572)。
2.5 不同交配次数对亚洲玉米螟雄蛾精巢发育的影响
交配1次后0-3 d雄蛾精巢体积分别为0.406±0.031, 0.364±0.038, 0.281±0.058和0.212±0.045 mm3,同批次未交配雄蛾精巢体积分别为0.352±0.048, 0.314±0.046, 0.221±0.083和0.155±0.041 mm3(图5: A)。显著性分析表明同一时期,交配1次雄蛾的精巢体积总是显著大于未交配雄蛾的(P≤0.036)。对雄蛾精巢体积与交配后天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交配1次和未交配雄蛾精巢体积与交配后天数的Pearson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3和-0.989。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交配1次和未交配雄蛾精巢体积与交配后天数之间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067x+0.415(R2=0.985)和y=-0.068x+0.373(R2=0.978)。回归方程中交配1次雄蛾精巢的发育斜率(-0.067)稍大于未交配雄蛾的(-0.068),表明交配1次稍降低了雄蛾精巢的衰退速度。
图4 不同交配次数亚洲玉米螟雄蛾精巢体积比较
图5 交配1(A)和2(B)次时亚洲玉米螟雄蛾的精巢体积
交配2次雄蛾精巢体积在第2次交配后0-2 d分别为0.389±0.042, 0.266±0.034和0.209±0.058 mm3;同期交配1次雄蛾精巢体积分别为0.402±0.038, 0.365±0.027和0.276±0.075 mm3(图5: B)。在二次交配后0 d,交配1次和交配2次雄蛾的精巢体积无显著性差异(P=0.562)。在二次交配后1-2 d,交配1次雄蛾的精巢体积显著大于交配2次雄蛾的(P≤0.027)。对雄蛾精巢体积与二次交配后天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交配2次和1次雄蛾精巢体积与二次交配后天数的Pearson相关系数R分别为-0.979和-0.973。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交配2次和1次雄蛾精巢体积与第2次交配后天数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090x+0.378(R2=0.958)和y=-0.063x+0.411(R2=0.946)。在回归方程中,交配2次雄蛾精巢的发育斜率(-0.090)明显小于交配1次雄蛾(-0.063),表明交配2次明显增加了雄蛾精巢的衰退速度。
3 讨论
3.1 日龄影响亚洲玉米螟的交配
亚洲玉米螟的交配率与配对晚数存在极显著正线性相关性,但是配对第1-5晚交配率增加的幅度明显大于配对第5-7晚,表明亚洲玉米螟并不是在羽化之后就全部具有交配能力,而是从羽化开始每天按一定比例形成交配能力,并且在羽化后第0-4日内形成交配能力的数量多于第5-6日。不同日龄亚洲玉米螟的交配实验也证实,5日龄雌雄蛾的交配率显著低于2-4日龄,与1日龄差异不显著。日龄对蛾类害虫交配的影响在其他多种害虫中也有报道,包括蜀柏毒蛾Parocneriaorienta(张坤胜等, 2012)、沙柳木蠹蛾Holcocerusarenicola(荆小院等, 2010)、水稻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等(焦晓国等, 2006; 冯波等, 2019)。日龄对亚洲玉米螟交配的影响可能和雌蛾的性信息素分泌无关,因为羽化后1-6 d亚洲玉米螟雌蛾性腺提取物引起的雄蛾触角电位无明显差异(李冬梅等, 1993)。羽化配对2, 3和4晚亚洲玉米螟的交配率分别与1, 2和3日龄配对1晚的交配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是4和5日龄交配1晚的交配率分别显著低于羽化配对5和6晚的交配率,表明很多形成交配能力的亚洲玉米螟在3 d后丧失了交配能力。当田间亚洲玉米螟形成交配能力后,如果能够有效延迟亚洲玉米螟的交配日龄3 d(如通过性信息素的交配干扰),可能会大大降低田间亚洲玉米螟的交配率,从而压低种群数量,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证明,以210.75 mg/ha性信息素进行迷向实验时,亚洲玉米螟的迷向抑制率可达90.8%(陈家威等, 1991),利用4.5 g/ha性信息素迷向处理8 d的交配抑制率为100%,落卵量比对照区减少95%(李文德等, 1989)。
3.2 交配可能是亚洲玉米螟雌雄蛾选择的结果
当亚洲玉米螟群集交配产卵时,雌蛾产卵量随雄蛾性比(0.7~2.0)的加大而明显增加(12.9~179.1),这可能是由于雄蛾性比增加,雌蛾交配率增加,导致雌蛾产卵量增加(刘瑞林等, 1983)。本研究发现与2头雌蛾配对6晚时,单头雄蛾的交配率显著高于与1头雌蛾配对,证明增加雌蛾性比确实可以提高雄蛾交配率,雄蛾可能会对与之交配雌蛾进行选择。当仅有1头雌蛾时,如果雄蛾选不上这头雌蛾,则雄蛾不会进行交配,但是当存在2头雌蛾时,雄蛾选不上1头雌蛾,还可以选择另一头雌蛾交配,交配可能是雌雄蛾选择的结果。当雌蛾数量增加为3头时,与其配对雄蛾的死亡率显著升高,这可能是由于雄蛾对雌蛾的选择需要耗费较多能量,当雌蛾数量较多时,精力不足的雄蛾可能由于雌蛾筛选过程中的能量耗费过多,在进行第1次交配前即死亡。同时与3头雌蛾配对时,已交配雄蛾中进行二次交配的比例稍高于与2头雌蛾配对,说明与3头雌蛾配对筛选雄蛾的再次交配能力更强。亚洲玉米螟可能正是通过这种耗能方式筛选出生殖力强的雄蛾繁殖后代,从而保持种群的竞争力。
随着配对雌蛾数量的增加,交配2次雄蛾的比例增加,但是单头雌蛾交配2次的比例仍然很低(7%~8%),并没有增加。另外按雌雄10∶10配对1~3晚雌蛾中,交配2次的比例极低(≤3.3%),说明雄蛾更愿意与处女雌蛾交配。每头雌蛾的日产卵量和总产卵量有限,在不增加雄蛾交配次数的情况下,与处女雌蛾交配可能比与交配1次雌蛾交配更能增加种群的产卵量,从而使种群维持在更大数量。亚洲玉米螟可能通过与处女雌蛾进行第2次交配,保证精壮雄蛾能够繁殖出足够数量的种群。性诱剂是模拟雌蛾性信息素的一类人工合成引诱剂,对二化螟的研究表明性诱剂诱杀的往往是交配能力强的雄蛾(冯波等, 2019),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性诱剂群集诱杀防控亚洲玉米螟的机理。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利用性诱剂防治亚洲玉米螟(程誌青等, 1982; 谢为民, 1992; 胡代花等, 2015),性诱剂诱蛾量可以达到黑光灯的11~26倍(李文德, 1982; 李枝伟, 1992)。另外根据性诱蛾量可以准确推测田间亚洲玉米螟的种群动态,实现亚洲玉米螟的发生期和发生量预测(李枝伟, 1992; 乐俊明等, 1997)。
3.3 精巢体积可能反映了亚洲玉米螟雄蛾的交配能力
精巢体积与雄性交配能力的相关性在多种昆虫中也得到证实,精巢体积大的雄性个体的交配能力显著大于精巢体积小的雄性个体(Hosken and Ward, 2001; Katvalaetal., 2008)。我们研究发现交配1次雄蛾的精巢体积显著大于未交配雄蛾,说明精巢体积大的个体交配成功率更高。我们还发现,交配1次雄蛾精巢的发育斜率(-0.067)稍大于未交配雄蛾的(-0.068),表明交配1次稍微减少了雄蛾精巢的衰退速度,这可能与玉米螟雄蛾精巢的精子发生相关。精巢是产生精子的地方,以前研究认为,精子发生主要在幼虫和蛹期进行,到成虫羽化时即已停止(Wigglesworht, 1965)。后来发现,蜡螟Galleriamellonella、小蜡螟Achroiagrisella等蛾类成虫精巢仍然具有精子发生能力(Fernandez-Winckler and da Cruz-Landim, 2008; Bebasetal., 2018)。成虫精子发生能力可能和精巢大小相关,即精巢越大,精子发生能力可能越强,加之交配1次雄蛾的精巢体积均较大,保证了雄蛾在交配1次之后还具有较大的精巢体积,致使交配1次雄蛾中有很大一部分会进行二次交配。但是成虫精巢的精子发生能力毕竟有限,明显小于幼虫期和蛹期(Fernandez-Winckler and da Cruz-Landim, 2008; Bebasetal, 2018)。到成虫交配2次时,精巢的精子发生能力可能已经不复存在,从而导致交配2次雄蛾精巢的发育斜率(-0.090)小于交配1次雄蛾(-0.063)。
3.4 亚洲玉米螟的交配次数
本研究中,亚洲玉米螟雌雄蛾的最高交配次数为3次,但是能够进行3次交配的雌雄蛾比例很低(<3%),这可能是由于交配2次加速了雄蛾精巢的衰退,使其很难再进行第3次交配。雌雄10∶10配对6晚时,已交配雌蛾中有30.7%进行2次交配。对欧洲玉米螟Ostrinianubilalis的研究也得到类似结果。田间灯诱欧洲玉米螟雌蛾中,7.0%~15.1%的个体存在多次交配(2次或3次)(Hinton and Andow, 2003),并且欧洲玉米螟雌蛾的交配次数与发生代次还存在相关性,第1代成虫有15%~28%的雌蛾交配过2次,第2代成虫则有29%~37%的雌蛾交配过2次,还有部分个体甚至交配过3次(Elliott, 1977)。然而,二化螟雌蛾一生只交配1次(焦晓国等, 2006)。本研究中,我们将新羽化雌雄蛾按照10♂×10♀配对7晚,1♂×1♀, 1♂×2♀和1♂×3♀配对6晚,发现雄蛾中仍然有约17%的个体未交配,表明亚洲玉米螟中可能有部分个体在整个成虫期不交配。田间灯诱欧洲玉米螟雌蛾中有17.1%~38.3%的个体交配囊中无精包(Hinton and Andow,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