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2020-03-02张华

数学大世界·上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应用研究初中数学

张华

【摘 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应用问题教学法,不仅能够使教学质量与教学过程优化得到有效保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开拓性问题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分析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应用问题教学法,能够达到提高课堂效率与学生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初中数学;问题教学;应用研究

教学过程在问题教学课堂中受到重视,教师被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研究知识并积极发现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思考,提高学生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运用问题式教学法过程中,问题的提出尤为重要,教师需要充分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结合课本知识提出问题,使学生对初中数学感兴趣,而且对问题的解决更有方法和效率。问题式教学法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亲自践行、独立考虑、团结探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引导问题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引入问题式教学法,关键环节是设计引导问题,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需要教师在这方面提高注意力。由于每个学生有其独特的特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学习情况各有不同,所以教师在联系课本知识内容设计引导问题时,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设计具有层次性的问题。

例如:在教授“等腰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课堂中,提出以下问题:如下圖,B、D、C、E在同一直线上,AB=AC,AD=AE,求证:BD=CE。

问题1:AB=AC,AD=AE说明了什么?

问题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有什么?

问题3:“三线合一”是哪三线?

问题4:怎样通过三线合一证明BD=CE?

一个大问题由若干个小问题组成,将整个问题拆分,由易到难,从浅入深,每个问题的难易程度由此清晰可见,有助于每个同学都能够参与课堂,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题可答;有助于提高低层次学生对数学课堂的信心,帮助他们产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如此有助于提高整个班级的数学学科素养以及数学课堂效率。

二、学生思维启迪

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应用,有利于对学生思维进行启迪,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开拓思维,从不同的维度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实际上,一题多解在现在的初中数学教学当中比较常见,但是以往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解题结果而不是解题过程,并没有对一题多解进行深入研究,初中生的开拓思维受到了一定限制,这也抑制了学生解题能力的增强。所以在新模式的问题式教学中,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发散型思维的培养,促进学生多方面思考问题,并通过问题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解题方法,不断提高学生面对问题的第一反应,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在进行“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当中,许多应用题都可以通过假设未知数来列方程进行计算,也可通过普通算式直接进行计算。例如:某品牌童装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元。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商店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扩大销售量,增加盈利,减少库存。经调查发现:如果每件童装降价1元,那么平均每天就可多售出2件,要想平均每天销售这种童装盈利1200元,那么每件童装应降价多少元?

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对同学进行启发:

1.该品牌销售多少件时可以达到盈利最大值?

2.该品牌降价最低到多少之后就会亏损?

3.本题可以使用算式计算吗?和列方程相比何者更简便?

当学生解答完以上问题时,实际上学生已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与分析。所以教师应该多激发学生的思考主动性,推动学生进行问题分析,总结解题方案,由此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当学生遇到相同或者相类似题目时,有助于学生答题效率的提高。

三、重视知识推导

现今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不重视概念与公式的推导的现象,不少教师会直接告知公式,并且让学生直接记忆,直接运用公式做题。当被问到公式来源时,学生基本上一知半解。如此的教育方法不仅不利于学生对公式的透彻理解,也不符合新课标改革中重视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在最近几年的考试当中,发现运用到了公式推导的知识,教师应该重视并且鼓励学生探讨知识推导,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问题式教学法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在知识探讨、公式推导方面的兴趣。

例如:在教授“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时,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

师:全等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生1:对应边相等且对应角相等。

师:对应边全相等可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三个角相等也可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吗?画个三角形试试看吧。

生2:三个角相等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师:除了三条对应边相等,还有其他条件可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生3:两个角相等且一条对应边相等也可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生4:两条对应边且其夹角相等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逐个验证。

在上述数学教学当中,教师预设教学情景,将学生引入思考环境,然后从全等三角形的定义与特点出发,通过问题来鼓励学生通过观察与推理去说明如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判定证明的推导,这更有利于学生记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使学生明白原理,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质。

总之,问题式教学法是新时代下新的教学模式,更贴近社会需要。教师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阐释课本知识,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深入了解及对内容的深刻把握。同时,问题式教学法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更充分的课堂参与感。但在初中数学教学领域,问题式教学法的广泛推行任重道远,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周颖.用问题引领思考——谈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都市家教月刊,2017(2):249-249.

[2]张明.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法的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11):78-78.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应用研究初中数学
初中化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尝试
例谈问题解决法在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问题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