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云港临港产业发展存在问题探析

2020-03-02李鑫锋

江苏商论 2020年6期
关键词:产业布局腹地临港

李鑫锋

(江苏海洋大学 商学院,江苏 连云港222005)

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发展港口和临港产业已经成为国家和地区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从我国沿海城市的发展来看,临港产业的发达程度决定了该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上海临港产业的成功发展不仅繁荣了自身,也带动长三角地区成长为全国经济核心区;宁波临港产业近年来的快速崛起带动了浙江省民营经济的腾飞;青岛临港产业的发展推动了胶东半岛的后来居上。因此连云港作为江苏唯一的深水港,发展好临港产业对本地区发展和江苏区域经济快速发展都至关重要。连云港的临港产业经过多年的努力为本地港口和城市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目前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临港产业的内涵

在临港产业的诸多研究中,关于临港产业的概念学者们的观点趋于集中。林龙认为,临港产业泛指布局于港口及周边区域内,依托港口资源和转运优势而形成的产业,包括港口关联产业、港口依存产业和港口派生产业①。刘梅提出,临港产业是依托港口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包括以港口装卸业为主的港口直接产业,以水运业、集散运输业、仓储业为主的港口关联产业,以临港工业为主体的港口依存产业,以及金融、保险、地产、商业等在内的港口服务业②。宋会颖指出,临港产业是在临港城市内,与港口的关联程度较高的产业,包括临港工业、临港服务业、临港农业③。

对于连云港地方而言,由于港城分离的特性决定了当地的临港产业是围绕港口本身发展起来的第一二三产业的集合。目前包括渔业、部分农林业;钢铁石化业为主的工业及海洋旅游相关的服务业等。

二、连云港临港产业发展现状

1905 年开埠的连云港(开埠时称大浦港)历史悠久,在改革开放之后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近年来在城市、港口发展中都取得较好的成绩,被国家列为“一带一路”支点城市,最近又获批中国(江苏)自贸试验区(连云港片区),因此连云港的发展又一次站到了历史的机遇点上,临港产业的发展就是此次机遇中的关键。

(一)地理位置优越

连云港地处我国东部沿海的中部,是陆海过渡和南北过渡的交汇点,是国际通道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连云港港各类专业化泊位齐备,最大泊位30 万吨级,年设计吞吐能力超亿吨;加快建设30万吨级航道,主航道已浚深至25 万吨级;辟有集装箱、杂货、客货班轮航线近 60 条④。2018 年 12 月 21日,被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列入“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因此,依靠连云港港发展起来的临港产业可以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将产品输送到中西部和海外。

(二)临港支柱产业已经基本形成

连云港临港产业由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赣榆柘汪临港产业区、灌云县临港产业区及灌河半岛临港产业区共同构成,目前已初具规模。

经过多年发展,连云港临港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了新医药、新能源、物流及石化等支柱产业。其中新医药领域的几大领头兵包括恒瑞医药、康缘医药、豪森制药、正大天晴为主的医药研发生产企业发展成熟。以中复连众、神鹰碳纤维、太阳雨太阳能为首的新能源产业在业界有不凡的成绩。中哈物流园、上海上合组织物流园带领下的物流基地发展势头迅猛。盛虹炼化、卫星石化、中化国际、东华能源组成的石化基地总投资已超2200 亿元,2018 年进出口总额增长16.2%,前景不凡。

三、连云港临港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一)临港产业布局分散

连云港海岸线长达一百多公里,港口“一体两翼”的规划使产业布局分散。以冶金产业布局为例:南翼灌南县以堆沟港镇为主,布局了兴鑫钢铁、亚新钢铁;北翼赣榆区柘汪镇布局了镔鑫特钢;徐圩新区又规划包括宝通镍业、华乐合金在内的精品钢基地。产业布局分散难以形成产业规模,更显示不了集聚效应,对于连云港地区的临港产业整体产业发展极为不利。再如就单个大浦临港产业园区而言,其园区内就存在机械、铝业、碳纤维、化工、木业及物流等多种产业的交叉,且每一类产业又往往只有几家企业甚至只有一家企业,更难以形成产业集聚。分散的产业布局带来大量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交通运输管线利用率低、生产成本下降慢、“三废”污染治理管理难度大、专业化协作化低等一系列问题。布局分散对于工业人口集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极为不利。

(二)临港产业产业链短

连云港临港产业中的主导产业虽然已经形成了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物流及石化等四大板块,但是整体产业链尚不完整,产业链短。例如位居药业行业之首的恒瑞医药产业本身的上游研发、中游生产和下游市场只有中游的生产在本地,最为重要的上游研发基地分布于上海、南京等大城市,下游的销售市场又遍布于全国各地。其他几家在连的知名医药公司也普遍存在同样的问题。

连云港的太阳能电池板、风能设备、核能等新能源利用技术及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高性能纤维、新型纤维等新材料技术在全国领先,但是由于企业数量较少,集聚效应依旧不明显,行业发展不成熟也导致相应产业链目前比较短的问题。

物流行业依靠港口优势发展较快,但是受制于目前高铁不通达、航空运输受军用机场限制等客观原因,也没有形成较为成熟和完整的产业链。新能源石化基地的建设刚刚起步,目前产业链尚不完整,虽然已经有了全国第七大石化产业基地的布局,但是离成长为主导产业还需时日。

(三)产业同构现象严重

连云港目前引进大量钢铁石化产业,与沿海其他城市特别是长三角区域内周边城市的临港产业布局十分相似。产业同构形象严重,缺乏自身特色。由于起步晚,地方经济基础薄弱,无形中既加大了自身的竞争压力,又将面临很难从周边城市临港产业相似布局中脱颖而出的困境。就目前的产业布局来看,总体都是以工业为主,忽略了农渔业、旅游、文化等其他产业领域的综合统筹规划。

(四)缺乏有效经济腹地支撑

临港产业的发达程度离不开腹地经济的支撑。相比较,宁波港的发达其实与浙江省全省的唯一出海港口的位置有关,也与浙江沿海发达的民营企业有关,这些民营企业中很多经营外贸产品,富有的腹地经济是对临港产业的最大支撑。上海临港产业的成功与长三角区域的整体经济支撑分不开。连云港虽然是一个地级市,但是地方经济近年来发展缓慢,始终处于本省的后几位。由于地处整体经济实力薄弱的苏北地区,来自周边城市的有效经济支撑也十分有限。加上北面山东日照港的崛起,不仅形不成腹地支撑反而有较大的竞争风险。因此,整体而言连云港缺乏有效的经济腹地支撑是临港产业不发达的重要原因。

四、建议

连云港港口位置既有利也存在弊端,弊端在于地理位置既没有苏南发达经济腹地的支撑,又靠近山东南部的欠发达地区,还有近在咫尺的日照港的激烈竞争。如此背景下,只能依靠转变思维,开拓新的发展思路。

(一)调整临港产业区域总体产业布局规划

面对当前临港产业布局的诸多问题,急需对连云港地区的临港产业进行全面的调整,科学规划总体产业布局。规划要重视市域利益与区县利益的统筹,紧紧围绕港口优势和现有临港产业的既有布局,作出科学合理的整体布局调整。调整中要充分考虑产业集聚效益的规划及产业链的发展,又要顾及避免过多引入与周边城市相同的产业布局,尽可能发展长效新型的产业。在招商引资中重点优先关注石化产业、新医药产业链上需求匹配企业的引进,以长远眼光着眼于长期利益整体布局的思路去招商引资。同时要紧抓已建立起来的产业体系及其格局,完善产业优化布局。尤其要专注新医药产业领头羊的机会,加强石化产业基地在全国石化基地中的地位。

(二)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合作

一方面可以通过走出去学习周边港口城市临港产业的发展经验,特别是上海、青岛、宁波等城市。既要学习其他起步早发展好的港口城市的临港产业发展理念和经验,更要在学习对比中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寻找发展的突破口。另一方面,要在学习交流中寻求与相邻城市的合作共赢的机会,尽量避免相互之间的布局同构,甚至形成激烈的竞争关系。

在本省范围内也要多开展与其他城市的交流,充分发挥连云港在本省内唯一深水港的优势和特点,吸引兄弟城市的相关企业来落户,开拓发展海外市场。特别要寻找苏北各市中有外贸市场需求的企业,帮助他们开发市场,将产品通过连云港港销往海外,特别是销往日韩。

(三)培育具有本地特色的临港产业

临近城市因为地理位置靠近、区位优势趋同,导致产业同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连云港临港产业区域中存在产业同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但从临港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来看,只有寻找培育新的产业特色才能应对产业同构带来的产能过剩、同行竞争厮杀的危机。因此培育具有本地特色的临港产业是必然的选择。结合连云港的地理位置和自身的传统文化特色,建议可以将培育以西游文化为主题和特色的海洋文化产业,作为临港产业主导产业的一个分支。可以在兼顾现有钢铁石化产业基地发展的同时着重培育临港农业、渔业等新兴产业。并在培育新产业的过程中重视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品牌。

(四)广泛拓展经济腹地

经济腹地是临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积极开拓连云港的经济腹地。可以从内陆腹地和海洋外向腹地两个方面着手。内陆腹地开拓重点要从本省开始,到陇海线上找机会,寻找产品过硬有外贸市场需求的企业,助力他们开发海外市场,特别是日韩市场,真正发挥东桥头堡的作用。连云港要扩大眼光,充分利用土地、电力、港口优势,将陇海线上的内陆省份作为自已的经济发展腹地而不是仅仅着眼于苏北一处腹地。通过“飞地经济”“楼宇经济” 等形式吸引中西部地区的物流企业来连落地,成为中西部地区的可靠的出海口,这是连云港经济发展的一个极重要的支撑点。海洋外向腹地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积极走出去到丝绸之路的沿海国家城市去寻求更多有进口需求的企业,以连云港为着陆地开拓中国内陆市场。

注释:

①林龙.莆田临港产业投资基金设立与运作模式探析[J].北方经贸,2017,(10):112-114.

②刘梅.马鞍山市临港产业发展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05):28-30.

③宋会颖.临港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7.

④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J].大陆桥视野,2016,(02):34-35.

猜你喜欢

产业布局腹地临港
我国天然花岗石临矿产业布局初见端倪
上海临港的海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产业布局特征研究
广西北海市银海区多产业布局就业扶贫车间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临港新片区开拓上海发展战略空间
隆力奇 加速“一带一路”产业布局
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综述
基于SWOT分析法的台州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策略
厦门港集装箱集疏运系统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