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话语介入模式
2020-03-02赵丽丽于建玮
赵丽丽,于建玮
(1.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宣传中心,吉林 长春 130012; 2.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 哲学教研部,吉林 长春 130103)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战略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居于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会议、调研、批示、书信中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成为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纲领性遵循。他强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日常化,要在“落小落细落实”上下工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能“落小落细落实”的关键之一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是否真正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是否真正具有指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追索人生意义进而把握价值信念的力量。对于这个问题,已经有学者从话语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多数集中于话语本身。我们力图进一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话语的方式对人们产生心理影射并进而影响行为方式的机制,以此对全社会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侧重实践层面、可操作性强的建议。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套话语体系
从当代话语理论看,任何的价值观都有话语表征的可能,“对于人类来说,世界的存在是通过语言而被把握的”[1]346。话语是一个实践性概念,指各种语言、视觉图像等能表达意义的符号化表达。我们也可以把话语看作是一种符号系统,这种系统的能指是各种话语形式,而其所指则是客观世界。不同的话语表达方式能表现出不同的社会生活、世界及自我,使话语显示出不同的属性,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话语模式。对此,保罗·吉将话语模式界定为“简化的、而且往往是不自觉的、想当然的关于世界运作方式的理论”[2]72。不同的话语模式会表现出不同的话语形式,但也可能体现出同一个意义。
话语对客观世界的表征并不是全覆盖的,而是有所选择的。这是因为,话语的发出者即话语主体在组织话语的时候,不可能完全按照“原样复制”的原则;相反,在话语中总是要加入个体自身所秉持的立场。这种立场的获得,或者是基于个人的知识、经验、利益,或者是基于外在的权力、制度等。“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到社会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3]159,在这个“能量流动”过程中,话语传播思想、掌控舆论,从这个意义上,福柯认为话语具有建构功能和权力特性。话语在产生、传播和接受的过程中必然要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并形成关于意识形态的话语表征。意识形态是一整套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必然要以一定的话语为载体,这已被当代话语理论、意识形态理论所证实。这与在当代社会中文化领导权越来越成为执政者获取价值共识的重要手段有很大关系。意识形态以权力为依托,塑造着人们的思想,也塑造着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所以,越来越受到意识形态影响的话语也就不可能仅仅集中于“是什么”这一类相对静态的问题,必须要上升到“怎么样”这一类较为动态的问题。“我们将意识形态看作这样一个过程,通过它,并由于确立一种对世界的心理定向,各种不同的意义被生产和再生产出来。在这种心理定向中,某些符号系统被授予特权,成为辨识事物‘意义’的必要的、甚至自然的方法,而其他的一些符号系统则被压制、忽视或隐藏在将一个世界呈现给意识的过程中”[4]285。这样,话语也就能够对于人的言行产生相当程度的制约,特别是那些表征着主流意识形态、主流价值观的话语,则更是对人的言行有着很强的规范作用。一定的话语模式中包含有诸多的预设,关于什么是理想的、道德的、合理的等等。它们以社会话语实践为表征,其实质是话语所指的意义生产社会机制,比如“通过禁律、划分和拒绝,话语制造了真与假的对立”[5]。这样看来,话语在社会生活中对说话人、受话人的言行产生干预效应的力量是相当强大的,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话语介入效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毋庸置疑同样具有话语表征,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作为一套价值体系和观念,也作为一套话语体系而存在”[6]。所以我们在研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方法时就可以考虑以话语研究为切入点,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介入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表征,其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现了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一种崇高的价值追求和社会追求。它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又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具有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对于当前我国社会的每个个体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是价值规范话语,是高尚的价值追求,具有普遍性、同质性、确定性的话语特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的形式多种多样。从总体上看,任何的话语形式,只要它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这种话语就可以看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表征。从话语的定义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不能仅仅被认为是普通的语言形式或者言语形式,诸如新闻报道、文学作品、理论文章、党政机关的公文等;各种门类的符号化表达,如果其价值取向没有失范,都可以看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表征,如传递高尚审美情趣和道德追求的影视作品、雕塑艺术,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的街头文化、网络游戏,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向上向善的公益广告、歌曲戏剧等等。也就是说,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形式,我们要有丰富的理解,所指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畴的一切符号表征都可以被认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形式。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形式极为丰富,这也成为我们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介入模式的一个大的前提。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种话语模式
话语模式有不同分类方式,话语模式的组合也既复杂又灵活,在每种大模式中包含有小模式,每个模式都以不同的方式为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在不同的背景下激发其他模式或与其他模式相关联。[2]84-85按照话语属性,即表述策略、表现形式、介入手段和依托载体等的不同,我们这里从政治、国家、学术、大众四个层面入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分成相对应的四种话语模式。
1. 作为政治话语。根据唯物史观,在理论上,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在实践上,政治则是方向性的问题的大局与灵魂,[7]281-282这种方向是与特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任何政治活动都不可能不讲究一定的政治方向,这种政治方向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集中地表现为意识形态。以政治活动的立场、主要举措等为所指的话语符号形式就是政治话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功能,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是一种政治传播,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表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自然就带有政治话语的属性。形式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内质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包含着中国当前政治系统特定的政治意图,是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意识形态和当代中国国家意识形态向人们日常生活转化的必然要求。从政治认同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是一个说服公众、塑造同意的过程,其目的是整合人们的政治倾向、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最本质的功能就是它的意识形态功能,正如法国哲学家福柯所论述的,话语在本质上是一系列有意义的政治事件,这些政治事件以政权为核心;所以,在政治、权力的意义上,话语是权力的工具,而不能简单地被看作是对话行为。[8]465党委政府的公文、报纸上的硬新闻是此类话语的典型代表。政治话语的“言说路径可以往两个向度追溯:往上是当前政治权力的顶端,是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和治理政策;往下是通过媒介管理体系由主管部门向媒介实践领域进行指导性传达,并经由媒介而向社会和民众日常生活渗透”[9]。不能把政治话语完全看作是权力顶端的“高大上”,政治话语也有向下传输的形式与必要,如果是考虑到政治话语被民众认同这一点,这种向下传输的重要性不亚于在顶端的传播。
2. 作为国家话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立足国家视角,从整体上把握和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彰显国家意志。国家话语和政治话语既有相似的一面,又有相区别的一面。从相似的方面看,它们都涉及到了国家政权;而从相区别的一面看,国家话语不只是涉及到政权的问题,还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政治、经济、生态环境、思想文化等。在当代,国家话语更加倾向于表征宏观的国家意志、国家形象、国家认同等,其文化内涵越来越丰富,以至于其中承接的政治内涵已经剥离到独立的政治话语之中。国家话语能够在国民的认同中激发出崇高感、自豪感,成为联接国民心理的重要思想纽带和精神纽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 个字中,表面看来关涉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其实后面关于社会层面和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是对每个公民提出了作为社会活动个体对国家应有的认同感与责任感,所以三个层面虽视角不同,但都是站在国家发展的高度上。三个层面由宏观到具象立体而深厚,包含着中华民族古已有之的厚重的家国情怀,承载着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汇聚起社会公民强大的精神凝聚力,最终指向民族的进步、国家的强大、社会的安定,指向每个公民在国家的稳定发展中实现自我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话语为全体人民一致认可并主动践行,使之成为主流价值观,这对于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进步发展而言是最持久、最深厚的力量。
3. 作为学术话语。学术话语是对某一学术范畴进行学理阐释的话语形式。这种话语比较注意逻辑的严密性和理论的严谨性,注重“专业化的学科操作”[10]45,在表述上较为严肃。在一些专业化的学术文章中,学术话语的这一特征表现得较为明显,甚至是晦涩的;而在一些向大众讲解学术范畴的理论文章中,这一特征相对较弱。从理论上讲,任何一种价值观都是价值哲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只有经过价值哲学系统化的思辨而得到深刻的论证并以学术话语阐明出来才能够获得明晰的内涵。历史上任何一种广泛传播并深入人心的价值观(如儒家哲学的“仁”“忠”“孝”等)都是经过了几代学者不同角度的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重要内容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它要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全体中国人民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就需要有力的学术话语,正所谓“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1]9。所以,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要研究清楚,并发挥其理论指导功能,才能达到全社会普遍认同的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我国学术界已经基本建立了完整的话语解释系统,较为典型的形式是各种理论文章、通俗的宣传读物和学术论文。前两种的表述较为通俗,而学术论文的表述则相对“小众化”;不论是何种载体,这些学术话语都用严谨的学术论证和严密的逻辑层次对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作了深入的理论表述,如24 个字中三个层面的内在逻辑、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中的具体表现、在人类共同价值观中的地位和作用、与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比较等问题。科学的话语体系是一种学术话语成熟的标志,目前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术话语体系还需要不断完善,理论研究还需要深入挖掘,其基本框架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内在逻辑、历史传承、时代创新、实践路径等。
4. 作为大众话语。以上三种话语模式侧重于宏观目标和理论品质,更多地指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层面,而要使大众在行动上真正践行,达到“落小落细落实”的效果,就要转化为大众话语,走进大众、影响大众,进而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生态环境。大众话语是以大众为使用主体的一种话语形式,伴随着现代工业化、城市化的形成,大众话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话语表达方式,其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是各种话语形式中最生动、最感性、最全息的表达方式。从话语主体来看,大众话语是普通大众常用的表述形式;从话语风格来看,大众话语是日常化的、形象化的;从语境来看,大众话语产生于日常生活;从话语内容来看,大众话语多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务有关。人们的街谈巷议、网络评论等,是大众话语的代表。这样看来,大众话语就不是宏大叙事,而是微观叙事。但是,这并不影响它与政治话语、国家话语、学术话语的有效对接。政治具有渗透性,主流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都会向民众渗透,向日常生活渗透。宏大主题只有落到微观日常才能得到最终实现,而且日常生活在平凡之中本身就包含有终极性内容,“正是从日常生活开始,人实现真正的创造,人的这些创造产生了人,人的这些创造是人成为人的一个部分:创造性的成果”[12]274。大众话语成为政治话语、国家话语、学术话语确保实效性的一个标杆,即前三类话语必须要在形式上和内容上表现出对大众话语的关照,才能实现其自身的价值以至其自身意义的实现。
三、不同话语模式交织介入
人们对话语意义的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需要了解各种话语的规则,也要有对话语的加工能力。这种加工能力的根本因素是基于人们的知识经验而形成于认知系统中的各种认知模式。适应受众的认知体验和认知模式,运用相应的话语介入模式和策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实现其作为一种话语形式的现实意义,是更好地发挥其引导作用,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培育效果的一个有力途径。
认知模式指个体或群体掌握知识和想法形成的模式,其在制度和社会系统内部不断进化,对人们关于集体和个体的社会认知以及与之相伴随的社会实践起指导作用,能够成为对集体规范和行为实现代际传递的组成部分,进而成为人们行为产生的基础。在人类漫长的生存和生活实践中,“建立起了事物‘形式’与‘意味’及‘情感’反应之间的相对稳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在头脑中也即认知神经系统中形成一定的‘图式’、‘模板’或‘模式’,就叫作形式知觉模式”[13]。认知主体一般会主动选择与他们原有认知模式相符的知觉形式,当客体的内容和形式契合了主体的认知模式,客体就会顺利地进入主体的视野,进而有效介入主体的情感意识领域。如何适应主体的认知模式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有效介入主体,使主体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突破单纯的“认知”层面而达到“认同”的高度,最终成为指导行为的规范,这是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操层面需要研究的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种话语模式中,政治话语、国家话语多集中于官方文件、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和学校教育中,其话语表述形式呈现出较强的政治性、权威性;学术话语多集中于学术界的研究专著、理论文章中,其话语表述趋于概念化、理性化;大众话语的表述形式和载体同前三种模式相比更为宽泛灵活,往往依托艺术作品等,直观生动、感染力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更是开拓了大众话语表达的平台,微博、微信、直播、网游等直观、新颖、贴近大众生活的新媒体传播形式,通过刺激感官、激发情感、触及心灵,进而影响受众行为。政治话语、国家话语、学术话语同大众话语相比,其垄断性、单调性的话语风格非常明显,大众尤其是年轻受众群体通过这些话语方式接受价值观的培育往往是被动的,甚至在长期的灌输式的被教育、被宣传中会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就隐性地存在着话语对立,尤其是包括政治话语、国家话语在内的官方话语与大众话语的断隔与对立,形成了两个舆论场,即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网络这种灵活便捷的话语表达沟通平台,使大众参与话语表达、话语构建更加积极主动,于是在网络上大众话语同固守传统话语藩篱的官方话语之间的对立冲突更加明显、更加紧张起来。除了形式上的对立,两类话语模式在对内涵的理解上也存在断裂,比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中,对于“和谐”的理解,官方话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整个世界的和平相处,社会中各种力量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这是从国家、社会这个大的格局去着眼;而大众则更多地关注个体层面,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包括家庭成员间、工作中上下级之间等的融洽关系,体现的是人们对个体生命生存环境的理解。
不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体——人民大众更容易接受大众话语,所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的构建和传播中要积极适当地将政治话语、国家话语、学术话语向大众话语转化。当然,也要保持官方话语的理想性和权威性,避免一味迎合大众。这是改善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某些领域的“失语”状态和由主导价值观真正成为主流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打破壁垒、交流沟通、融合发展,是打通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明智选择,互相交织介入是几种话语模式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有效方式。从本质上来看,几种话语模式互相交织的建构中存在着本质上的一致性,在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磨合中折射出对主流价值观的趋近与追求。政治话语、国家话语给予主流价值观话语构建的秩序保障,学术话语给予理性认知,大众话语给予现实的活力。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这四种话语模式缺一不可。要避免一种模式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和圈层,致使不同的话语体系向自我的核心收缩;而应该达成四种话语模式的共生共融,促使多个层级的主体认知和实践形成多元互动,成为一个在摩擦中不断协调、在前进中不断平衡、在对立中不断统一的良性运动过程;其结果是达成价值共识、利益相关、情感共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有力构建和优化;其最终目的指向巩固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作为我国主流话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主流价值观的地位,并扩大其影响力。
四种话语模式在互相交织交融中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是将话语导向与个体话语中的经验事实和价值诉求相结合,把个体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主体。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是使人民真正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日常行为规范和价值追求,其最终落脚点就是人民。只有人民真正地在日常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达到“落小落细落实”的效果,进而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生态环境并弘扬。只有贴近人民的社会生活,注重增强话语的解释力、说服力、亲和力,才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的介入效果,才能在整个社会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构建与引导实践的有效性。
在内容构建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诸种话语模式的介入应当契合人民的价值诉求与需要,因势利导。尤其是政治话语、国家话语,在宏观叙事的同时,更要关切大众日常生活的利益需求,因为“价值观在本质上是对‘利(权)益分配(保障)原则与方式’的看法,维护或反对某种价值观的实质是为了从长远角度维护或反对某种利(权)益;情感的褒贬往往也因‘利(权)益分配(保障)原则与方式’所引致。”[14]要让大众主动自觉地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得让大众感受到在这种价值观引领下的社会生活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要积极践行群众路线,及时、主动、有效地回应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尤其要避免网络空间这个大众可以自由表达的平台成为社会问题的“放大器”,甚至被网络民粹主义所利用,要从根本上避免民生工作成为别有用心者炒作的口实。新闻战线、教育战线、文化战线、理论战线等在内的思想宣传工作者,应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关注人民的呼声,畅通人民群众反映利益诉求的表达渠道,坚持体验人民群众的情感、运用人民群众的话语,取得人民情感上的信任、价值观念上的认同,进而形成行动上的自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成为不只是占领主流阵地的主导价值观话语,更是真正成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力量支撑的主流价值观话语。另外,人民群众不只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主体,也是实践主体,应当充分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合理意愿和表达、科学创造和实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具人民性、科学性和实践性,为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营造和谐的舆论氛围,提供坚实的源动力,推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这个过程中,大众话语显示出其自身特有的优势,发挥的作用显而易见。
在形式表达上,政治话语、国家话语、学术话语应积极吸收大众话语的元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应更加贴近大众生活,适应大众的接受习惯,增强包容力、创新力、沟通力,以形象化、大众化、生活化的多种大众喜欢的形式传播出去,打动大众,消除大众在情绪上和心理上的默然、排斥、抵触,增强话语解释力、说服力和亲和力,产生积极影响。一是巧妙运用隐喻认知模式。通过生动形象、优化组合、意义延伸使受众感知丰富的话语内容,令形象性大于思想性,形成张力,生发受众联想超越话语内容而延展的涵义,激发主动反思意识,避免说教灌输引起的反感,达成心理认同,实现话语价值的最大化。二是积极利用民族心理积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考量和价值取向,要充分挖掘和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话语内核和基因,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叙事的给养,唤醒我国大众内心深处并流淌在血液中的民族文化心理积淀,增强受众的民族价值认同感和民族文化自信。三是从宏观叙事到大众日常,增强话语的亲切度。新的时代催生了大众新的接受特点,适应这种趋势才能增强话语的魅力和力量。一张图读懂、一个短视频看懂、一个超级浓缩的热词概括,这些符合新的时代潮流、迎合了受众新的接受心理的多样化话语表达,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从宏观的理论宣教转化为大众日常喜欢接受的微风轻抚,富于动感、时尚、多样、有趣,强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理解力、吸引力。比如,国产动画片《领风者》让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地“飞入寻常百姓家”,受到广大网友的欢迎,尤其是得到了年轻人的喜欢,马克思的形象不再是遥远的刻板的,而是采用炫酷的动画片形式引发了大众走近伟人的兴趣、学习伟大理论的激情。在新媒体这样一个新舆论场中,采用动画片去表现厚重的题材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将理论通俗化了而不是庸俗化,适应了受众尤其是青年人的接受心理而不是简单迎合受众,打造出了内容很红、形式很潮、效果很燃的弘扬正能量、传播主流价值观的话语创新形式,可谓是展现我国政治追求、国家意志的全新尝试。当然,对于大众话语的吸收也不能理解为对大众话语的片面迎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应当吸收大众话语中通俗的部分,而不能是庸俗的部分。这种吸收必须是在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的纯洁性、严肃性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吸收应当是俗与雅的有机统一,它应当富有情感,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感染力、吸引力和人文力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