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瘀中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概况

2020-03-02陈鑫源林才志赵鸿润陈文忠吴成挺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乳香化瘀姜黄

陈鑫源,林才志,赵鸿润,陈文忠,吴成挺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复杂,且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炎症性肠病,可归于中医“泄泻”“久痢”“肠风”“脏毒”等范畴。UC 患者会出现腹痛、腹泻、解黏液脓血便等症状[1]。UC 病程长,病情缠绵,难以治愈。现临床治疗UC广泛使用水杨酸类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上述药物短期疗效尚可,但远期疗效和安全性并不理想[2]。近年来新型治疗手段层出不穷,如粪菌移植、选择性白细胞吸附、干细胞移植等新型治疗技术,但此类治疗费用高昂,难以被普通民众所接受,在我国开展较少。近年来UC发病率不断上升,其治疗目标不仅是缓解临床症状、还需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加强长期管理[3]。故临床迫切需要疗效佳、价格实惠的药物以缓解广大UC 患者的病痛。本文就近年来化瘀中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1 瘀血阻滞、炎症反应与UC的相互关系

《医林改错》有言“泻肚日久,百方不效,是瘀血过多。”UC 为长期慢性疾病,久病则瘀热互结,病情缠绵。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积聚》中提出“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热毒邪盛,蕴结大肠,热炼液成瘀。瘀血久滞,新血难生,肠络失传,进而阻滞气机,积滞不得下,因此疾病发作反复,迁延不愈,形成恶性循环。在UC 病因病机中,血瘀既是病因,又是结果。故在UC 早期治疗中要“逐邪务早,先证用药,先安防变”[4]。刘翠荣等[5]提出,UC 患者不管内镜显示有无出血、糜烂,均可使用活血药,这也体现了活血化瘀法在UC 治疗中的重要性。大量现代研究显示,UC 患者血液指标中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D-二聚体、总凝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参数均与病情加重呈正相关[6-8],与蛋白S 和抗凝血酶水平呈负相关[9],且血液流变学异常往往加重UC 病情并促使并发症的发生,如中重度活动期UC 易增加静脉血栓风险,危及UC 患者生命[10]。此外,UC 与炎症反应密不可分,王少鑫等[11]研究发现,UC活动期患者血清TNF-α、IL-6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IL-6是结肠炎症发生的关键因子,可引起肠道炎症,并诱导炎症向肿瘤发生[12]。

2 中药提取物的实验研究

姜黄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姜科植物的主要有效成分。陈光华等[13]研究发现,姜黄素治疗UC小鼠的有效机制是通过调控IL-6/STAT3信号通路来平衡Th17/Treg。徐磊等[14]也提出姜黄素可调节Th17分化来减轻结肠组织损伤,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姜黄素改善UC 小鼠病理形态,是通过上调小鼠结肠组织IL-10表达水平,从而抑制TNF-α、IL-1β 表达水平[15]。青黛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泻肝经实火从而治疗发斑、吐血、咯血、痢血等症。分析其机制,一方面是由于青黛中含有芳烃受体(Arh)的配体,可促进白细胞介素22(IL-22)的产生,进而诱导UC 患者的黏膜再生[16];另一方面则是青黛中大量存在的吲哚类生物碱有利于肠道菌群平衡[17]。乳香提取物被发现可增厚胃再生黏膜、减少囊状扩张腺体数量;增加肉芽组织胶原含量,减少炎症细胞浸润数量[18],同时乳香酸也具有抗炎作用的活性组分[19]。梁东蕊等[20]将UC 小鼠分为乳香组、醋乳香组、2 倍醋乳香剂量组,结果醋乳香组小鼠的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均低于乳香组小鼠,且2 倍醋乳香剂量组抗炎效果最为显著。杨敏杰等[21]研究发现,藏红花素治疗UC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oll 样受体4/MyD88 信号通路,以此抑制结肠的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刘鑫等[22]发现,中药虎杖中的主要成分白藜芦醇可通过调节miRNA-31,下调Wnt 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治疗UC的作用。

3 中药复方及制剂的实验研究

李敏瑶等[23]推测黄芩汤治疗UC 的作用机制为调节炎症通路,并提出UC 研究新方向,即激活Ras-PI3K-Akt 通路和Ras-PI3K-Akt-HIF-1α 通路来抑制炎症。宋艳琦等[24]研究发现,化浊清解愈溃煎(组成:黄连、黄柏、青黛等)治疗UC大鼠的有效机制为调节血清中IL-4含量,下调TNF-α 表达水平和结肠组织中p38MAPK 蛋白表达水平而达到保护结肠黏膜。何宗琦等[25]研究发现黄葵敛肠汤在改善肠道炎症方面,具有和美沙拉嗪相当的疗效,其通过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和IL-23、IL-17炎性轴发挥抗炎作用。曾于恒等[26]发现白芍七物颗粒可降低NLRP3,ASC,Caspase-1,IL-1β 及IL-18 的mRNA表达量及血清中IL-1β,IL-18 表达量。徐敏等[27]提出芍药汤调控TLR4/NF-κB 通路中TLR4,NF-κB p65 和IL-6 mRNA 及蛋白的表达,减缓UC 病情的发展。许晨等[28]予对照组小鼠喂食美沙拉嗪,观察组喂服美沙拉嗪与葛根芩连五炭汤,研究发现,葛根芩连五炭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UC,在调节机体氧化与平衡炎性因子方面疗效更佳。

4 小 结

UC 是消化系统的难治病,致病因素多种多样,其中血瘀是一个重要病因,且炎症反应与UC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29]。UC 患者体内炎症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升高,以化瘀法进行干预和治疗,有利于UC 的治疗。本研究总结化瘀中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在UC治疗中的应用,发现化瘀中药能抑制炎症反应,从而促进黏膜愈合,有利于调控UC病情的发展。

猜你喜欢

乳香化瘀姜黄
乳香“至粘难研”传统炮制对策比较研究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基于药效学实验的化瘀骨合片提取工艺筛选
Curcumin in The Treatment of in Animals 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捆都而(乳香)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HPLC法同时测定化瘀祛斑胶囊中4种成分
姜黄提取物二氧化硅固体分散体的制备与表征
姜黄素对人胃癌AGS细胞自噬流的作用
维吾尔药阿拉伯胶和乳香药材掺伪的鉴别研究
姜黄素与p38MAPK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