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叶辉教授从肝论治偏头痛临证经验

2020-03-02冯慧媛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肝气偏头痛气机

冯慧媛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

指导 刘叶辉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之一,其发病多为偏侧头痛,以中重度头痛、搏动性头痛为主要表现,中青年女性多见,具有病情反复、治疗棘手、迁延难愈的特点。西医治疗偏头痛主要采用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或使用特异性药物对症治疗,如麦角类或曲普坦类药物,但不良反应较多,甚至可能引起药物性头痛,疗效并不理想。偏头痛属于中医“头痛”病范畴,属肝胆经疾病[1],中医治疗注重辨证论治、整体治疗,主张治病求本,治疗头痛病有独特优势。刘叶辉教授是湖南省中医院首届中青年名医,从事医疗工作二十余年,在头痛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笔者有幸跟师门诊学习,现将其治疗头痛的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认识

现代医学认为偏头痛的发病主要与紧张、情绪不稳定、过劳、睡眠质量差有关[2],即中医所说的情志失调、劳倦失度、起居失常。从发病部位来讲,偏头痛多发生于一侧或双侧额颞部及眶后部,肝经上入鼻咽,连于目系,向上出于前额;胆经起于目外眦,上达额角,恰为偏头痛频发部位,刘师每从肝论治偏头痛,其用验良多,故认为偏头痛发病与肝关系密切。

1.1生理基础——肝调气血以充髓海 头居人体之最高,内寄髓海,为人神之所居,清窍所在,赖五脏气血充养而为用。在正常人体中,肝主藏血,藏血充足则能根据生理需要调节人体各部分血量的分配,以供机体需要,头部血液供应也依靠肝脏调节。肝亦主凝血,可调节血液运行以防血出脉外[3]。另外,《素问·五脏生成论》云“肝受血而能视”,目窍上居头面,肝亦可濡养眼目。肝亦主疏泄,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使得各脏腑经络之气升降出入运动协调平衡,经络通利,各脏腑、形体、官窍机能活动稳定有序。《类证治裁》云:“凡上升之气,皆从肝出。”而头居人体之上,其气机平衡更是依赖于肝的调节。概而言之,头部气血调节均有赖于肝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

1.2发病机制——肝失其用,气血逆乱

1.2.1郁怒伤肝,气机失调 肝为木脏,性主生发,喜条达而恶抑郁,故而情志不畅最易伤肝。现代人大多面临着工作、生活、家庭等各方面的巨大压力,于情志上或表现为急躁易怒,或表现为抑郁困顿,然而无论何种情绪,过极均会伤及肝气。怒火燥扰,一则牵引气机,易致气逆上冲,扰动清阳,致使髓海气乱,引发头痛;二则引动相火,致使肝火上炎,上扰清空,气燔血涌,引起头痛;三则燥怒化火,耗伤肝阴,削减肝阴制约肝气肝阳、凉润降火之力,加重头痛。抑郁愤懑,则致气郁,短则气机郁滞,致使经脉气血不畅,头窍气血供应失度,引发头痛;久则阻滞经络、气血不通,头窍失荣,不荣作痛;亦或气郁化火,上扰清空,发为头痛。

1.2.2劳倦熬夜,耗伤肝阴 时人常谓劳倦伤脾,却常忽视今日之劳倦亦多伤肝。从脾胃论,劳倦伤脾、脾失健运,水谷精微化生不足,则滋养他脏之气血津液亦随之减少,肝血来源随之减少。又则时人劳倦,亦多耗伤筋脉、目精,肝在体合筋、开窍于目,筋之所以为用、目之所以能视,多赖肝血之濡养与肝气之疏泄。劳倦伤筋伤目、亦伤肝也。肝主藏血,体阴而用阳,《素问·五脏生成论》云“卧则血归于肝”,睡眠是补养肝血的最好方式,然而现代人大多生活作息不规律,熬夜晚睡更是家常便饭,长此以往归肝之血减少,而耗伤过度,肝血入不敷出,则供应涵养头窍之血亦随之减少,而头窍供养不足,亦发为头痛。

2 临证诊治

2.1审证求因,对因治疗 刘师面对患者多详细询问患者发病原因,根据诱因予以针对性建议及心理疏导,帮助患者从根源上防治偏头痛。面对长期失眠、睡眠不足的患者,刘师主张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晚餐七分饱,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睡前不饮浓茶、咖啡,做到需要入睡才上床、不在床上玩手机,形成良好的睡眠条件反射。对于劳倦过度的患者,教导其学会衡量自身条件,适度劳动,做到“形劳而不倦”。对于情绪波动大的患者,嘱咐其学习养性调神,并多与身边的亲人朋友沟通,调解压力。

2.2疏肝理气,养阴活血 针对偏头痛以气机失调为主者,刘师多运用疏肝解郁、理气行滞的柴胡疏肝散(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甘草)为基本方;刘师认为,气郁气乱,其偏头痛多见胀痛,可兼见胸胁、脘腹胀痛,女性可见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症,其中以气郁、气滞为主者多静,见情志抑郁、善太息、苔薄白、脉弦等,可加用郁金、香附、合欢花、佛手等增强疏肝理气之功效。以气乱为主者多动,常夹有热象,多烦躁易怒,胸胁、脘腹胀满疼痛,甚至走窜不定,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可酌情加用黄芩、山栀子、菊花以清肝泻火。以血虚失荣为主者,其痛隐隐,目眩,视力减退,或夜盲,肢体麻木,失眠多梦,妇女则见月经量少、色淡,甚则闭经,面唇淡白,舌淡、脉细,则多以加味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菊花、蔓荆子、酸枣仁)加减,以养血柔肝、活血止痛。若兼见气虚乏力、神疲懒言、汗出恶风者,可加用党参、黄芪、白术等以益气。

3 典型案例

3.1病例1 患者,女,33岁,2019年3月16日以“反复头痛5 年,再发加重1 周”就诊。患者反复诉其家庭不睦,此次发病为生气所致,以往发病自服止痛药可缓解,诉头痛多为一侧头胀痛,生气、激动时出现,严重时有搏动性疼痛,多位于太阳穴或头顶部,伴眩晕、烦躁易怒、难以入睡,偶有两胁窜痛,胸膈胀闷不舒,恶心欲呕,口苦,大便稍干结,小便偏黄,舌红,苔黄,脉沉弦有力。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规律服药,未监测血压。体格检查:血压162/96 mmHg(1 mmHg=0.133 kPa)。西医诊断:偏头痛;中医辨证:头痛-肝郁气滞证。治则:疏肝解郁、通络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5 g,白芍10 g,枳壳10 g,郁金10 g,川芎10 g,香附10 g,黄芩10 g,山栀子8 g,牡丹皮10 g,藁本10 g,合欢花10 g,甘草5 g。7 剂,嘱患者在情绪稳定时加强与家人沟通,以取得家人理解与帮助,尽可能避免诱因。同年8 月,患者复诊诉首诊服药后头痛消失、心胸舒畅,并尝试与家人积极沟通,近来头痛再发,但程度较前明显减轻,自行按首方服药2付缓解。

按:肝气主升主动,但常出现升动太过,而致肝气上逆、扰动清空。该患者头痛发于郁怒,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气不循经致两胁窜痛;其气上逆扰动清窍而致头痛眩晕;其气横逆乘脾碍胃,出现胸膈胀闷不舒,恶心欲呕;肝阳上亢、气郁化火,则热象出。故予以柴胡入肝经,条达肝气而疏郁结;枳壳、香附疏肝理气宽中;白芍、川芎、郁金活血养阴,柔肝止痛;黄芩、山栀子、牡丹皮苦寒清泄肝热;合欢花解郁安神;藁本为使,引药上行,兼以祛风止痛;甘草缓急止痛,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全方以肝脏生理特点为基准,运用理气以疏肝,养血柔肝以制肝阳,清热凉血以消肝火,共复肝主疏泄之功。

3.2病例2 患者,女,26 岁,于2019 年7 月17 日以“反复头痛10余年,再发加重1个月”就诊,患者自诉自青春期起长期偏头痛,多在月经后出现,平素月经量少,1个月前因工作压力大,月经时间延长,近1个月来头痛次数明显增多,现觉颅内空空、绵绵作痛,头昏,偶有眼前发黑,乏力,失眠多梦,精神欠佳,易疲倦,饮食欠佳,大便涩,小便尚可,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头痛-血虚证。治法:养血滋阴、活络止痛。方选加味四物汤加减,处方:当归15 g,生地黄15 g,白芍10 g,川芎10 g,酸枣仁15 g,山茱萸15 g,枸杞子15 g,黄芪20 g,白术10 g,大枣3 枚。共10 剂,避经期服用。2019 年8 月20 日患者微信复诊诉1 周前月经来潮,持续5 d,经量较以往增多,经后虽仍有空痛,但痛势减轻,纳寐尚可,二便可,自查舌淡,苔薄白,患者长期血虚,前方养血滋阴已对其证,建议患者每于月经后服用7~10付。

按:肝藏血,冲脉起于胞宫而同于肝,女子以血为本,肝藏血充足,冲脉血液充盛,是女子月经来潮的重要保证,叶天士《临证医案指南》云“女子以肝为先天”,患者平素血少,此次发病前经期延长,肝血更加虚少,以致头窍失养,发为空痛、头昏,血不养神,则夜寐差,致大肠失于濡润,则大便涩;血能生气,血少,气随之亦少,故见乏力。治疗以加味四物汤补血调血,黄芪、白术补气生血益气,酸枣仁、山茱萸、枸杞子补益肝肾、益精填髓。二诊患者症状明显减轻,主动询问是否可依方续服,嘱其每月经后服药,以缓其经后血虚之厄。

猜你喜欢

肝气偏头痛气机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春季养肝食何“味”
“肝气郁结证”术语源流考❋
性格情绪对于气机的影响——C、D型性格
便携电子打气机
偏头痛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浅析LNG加气机工作原理及现场检定方法
论中医气机升降出入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