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战略思想研究

2020-03-02王春玺韩苗苗

理论探讨 2020年4期
关键词:民主集中制用人权力

王春玺,韩苗苗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3;2.中央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了“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1]等重要思想。他认为,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条件”[2]。“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问题,关乎党的团结统一,关乎党的生死存亡”[3]37。他不仅将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放在执政党建设角度来认识,还将其放在推进“四个伟大”的进程中来认识: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党团结和领导全国人民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使命”的有力保障,是“伟大斗争、伟大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2]。习近平总书记还明确提出了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目标价值取向。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体现为净化的目标是“全面的”,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总目标是“风清气正”(或者“健康洁净”“纯洁”“山清水秀”“廉洁政治”“正气充盈、政治清明”“正气弘扬”)。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具体目标体现为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廉洁政治的具体体现)、“廉洁从政”“积极向上、干事创业”“心境高雅”“万众归心”“海晏河清、朗朗乾坤”“政通人和、安定有序”以及他引用的毛泽东“六有”政治局面的论述。这些价值目标的内在逻辑是:实现党员干部、政府的清廉公正等价值目标,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实现党的团结和统一、党和国家充满生机活力、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社会和谐、安定有序等价值目标,是由党和国家建设的目标决定的。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既体现为其价值目标是全面的,又体现为采取的政策措施也应是全面的。“净化政治生态同修复自然生态一样,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综合施策、协同推进”[4]。针对党内存在的权力腐败、分散主义、个人独断专行、任人唯亲、圈子文化等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协同推进、全面净化党内的组织生态、反腐生态、用人生态、政治文化生态。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党内政治生态也明显好转。为进一步实现党内政治生态从“明显好转”到“根本好转”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对“实现党内政治生态根本好转”[5]又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

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形成团结统一和谐的组织生态

党的团结统一靠什么来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明确回答:“要靠共同的理想信念,靠严密的组织体系,靠全党同志的高度自觉,还要靠严明的纪律和规矩。”[6]347共同的理想信念、民主集中制(党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严密的组织体系)、高度自觉(思想和行动的自觉)、严明的纪律都要在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中经过反复训练、锻炼才能形成。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是纯洁党风的‘净化器’”[7]。

(一)“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8]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内政治生态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3]64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3]57。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3]5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3]70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道义的力量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之源。要原原本本学习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此外,要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尤其是要认真召开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提高“三会一课”质量。

(二)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处理党内各种政治关系

当前,党内政治生活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在组织之间的关系上,有违背“四个服从”原则、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问题;在个人和组织的关系上,有搞家长制、分散主义等问题;在个人之间的关系上,有搞小圈子、人身依附等问题[3]38-39。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处理党内各种关系。可见,“严肃党内生活,最根本的是认真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9]352。

民主集中制是正确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处理党内关系的基本准则”[10],其最大的功能就是调节党内关系。民主集中制是保证党的团结统一的“很重要的法宝”[3]2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处理党内组织和组织、组织和个人、同志和同志、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等重要关系,发扬党内民主、增进党内和谐,实行正确集中、维护党的团结统一。”[11]45

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处理党内组织和组织、组织和个人、个人和个人等关系,让党内关系回归正常化、纯洁化。第一,只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所要求的“四个服从”,才能实现组织上的集中统一和全党团结,才能做到“两个维护”,避免山头主义、团团伙伙。第二,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处理个人和组织的关系,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坚决反对将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反对自由主义、分散主义、个人主义。第三,按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要求,党内同志关系本质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党内上下级关系应是规规矩矩的,而不能异化为人身依附关系。

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处理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实现民主与效率的统一。“在贯彻民主集中制方面,既有发扬民主不够导致的主要领导独断专行的问题,也有正确集中不够造成的领导班子软弱无力的问题,相对来说,前者更为突出一些”[9]353。如何解决这两大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民主集中制,“把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和正确实行集中有机结合起来”[12]。第一,要求“一把手”自觉坚持集体领导,带头发扬党内民主,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进行集体决策,防止个人专断;第二,在决策中实行正确的集中,避免议而不决;第三,严格执行领导班子个人分工负责制,提高执行力,避免决而不行、行而不实。

(三)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尤其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1.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以明规矩破潜规则。党章、党规、党纪、国法明确规定了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但一些党员干部突破了纪律、规矩和国法的约束,潜规则盛行,以致党内政治生态受到污染。针对这些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破除潜规则,根本之策是强化明规则”[13]。要让党纪国法等明规则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民主集中制是党“最重要的组织纪律和政治纪律”[14]。《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党员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等违纪行为及其纪律处分做出了相应规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内决不允许有不受党纪国法约束、甚至凌驾于党章和党组织之上的特殊党员”[9]133。

2.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党内存在的山头主义、宗派主义严重危害了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解决的根本办法就是严明政治纪律。哪些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遵守,习近平总书记重点强调了“五个必须”: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6]350-351。其中,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最核心的就是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进一步讲,首要的政治纪律就是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党员干部要将“两个维护”作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予以落实。保证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得到迅速有效执行。

二、健全对权力的制约监督和反腐机制,形成清正廉洁的反腐生态

“人类政治的两大基本问题是权力的产生与权力的控制”[15]。从人类社会的经验来看,“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16]。因此,对权力的控制——权力制约监督,就成为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核心问题。在反腐倡廉和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中,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要标本兼治。如果说持续的高压反腐是“治标”的话,那么完善对权力的制约、监督与问责机制则是“治本”之策。

(一)健全对权力的制约监督与问责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制约,科学配置权力,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要强化监督,着力改进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行使权力的监督。”[17]换言之,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根本途径就是健全对权力的制约监督与问责机制。

1.健全对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将厉行法治作为治本之策。首要问题就是清晰划定权力边界,让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成为“上下左右有界受控的,不是可以为所欲为、随心所欲的”[11]59。《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提出,实行权力清单制度。“权力清单”明确了什么权能用,权力“负面清单”明确了什么权不能用,能最大限度压缩自由裁量空间。领导干部要依法用权,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以避免“权力任性”、权力滥用和权力腐败。

2.健全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以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为突破口。各级党政“一把手”位高权重,他们是否依法用权、公正用权、廉洁用权,直接决定着一个地方或部门政治生态的优劣。“一把手”违法乱纪最容易带坏班子,是党内政治生态的重大污染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把手违纪违法最易产生催化、连锁反应,甚至造成区域性、系统性、塌方式腐败”[4]。因此,他提出:“必须用刚性制度把一把手管住,保证一把手正确用权、廉洁用权。”[11]100

3.建立对党委负责人用权不当或权力滥用的问责机制,从问责行政负责人到实行“党政同责”。习近平总书记主张权责要对等,他先后提出在安全生产领域、环境保护领域实行“党政同责”。将地方党委负责人作为追责对象,这是一个重大突破。《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明确将各级党委主要负责人确定为问责的重点对象。2020年3月,湖北省委、武汉市委的主要负责人因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表现被调整职务,应是一种政治问责。此外,如果一个地区或单位的政治生态恶化,也要追究党委书记的责任。因为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对党负责,对本地区本单位的政治生态负责”[4]。

(二)持续高压反腐与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相结合

1.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既然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权力问题,那么,政治生态其实就是“围绕这种权力的获取与使用、围绕资源分配而展现出的相对稳定的政治发展环境与政治生活状态”[18]。权力的获取(选人用人)和使用方式决定了党内政治生态的好坏。“腐败的本质是权力出轨、越轨”[11]63。对公权力的滥用、权力腐败是党内政治生态最致命的“污染源”。党内政治生态如何才能实现从“污浊”转变为“清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压缩消极腐败现象生存空间和滋生土壤,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促进政治生态不断改善。”[4]在国家领导体制创新方面,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反腐败机构,“目的是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19]。当前,惩治腐败的重点领域是用权腐败和用人腐败,“要重点查处政治问题和腐败问题交织,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4]。

2.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惩治与教育相结合[20]。对待和处理党内犯错误的同志,中国共产党一贯的方针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惩罚是手段,救人才是最终目的。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惩防结合。如果说高压反腐属于事后惩戒,那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中的前三种形态更多的是一种预防,由“惩治极少数”严重违纪违法的腐败分子向用纪律“管住大多数”拓展。要“坚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21]。如果抓早抓小,就可以让党员干部避免犯更大错误,避免违法犯罪。《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提出,让监督执纪的第一种形态——“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让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22]。这样,中央和地方各级纪委的职责就由反腐“消防员”转变为党内政治生态的“护林员”。

三、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形成任人唯贤的用人生态

“选人用人是风向标,直接影响着政治生态走向”[23]。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就会出现“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9]342的局面;反之,坚持错误的用人导向,就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现象,严重污染党内政治生态的源头。因此,要将正确用人导向作为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治本之策”和关键环节,“以用人环境的风清气正促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7]。

(一)坚持任人唯贤的选人用人导向和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1.要旗帜鲜明地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如果说“激浊”就是铲除吏治腐败这个最致命的“污染源”,那么,“扬清”的关键就是“要扬选人用人之清,落实好干部标准,坚持正确用人导向”[3]36。一是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要“严把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真正让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奋发有为、锐意改革、实绩突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3]142。二是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而不能有私心、偏心。“要着眼于党的事业发展选人用人,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9]354,尤其要敢于为好干部说公道话。《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也明确规定:“把公道正派作为干部工作核心理念贯穿选人用人全过程”。[8]三是坚持五湖四海原则,绝不能以亲疏划线、搞团团伙伙,也不能“以人划线”“以地域划线”[9]354。

2.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和正向激励机制。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有一部分党员干部缺乏担当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有“不敢改”的后顾之忧,甚至出现了“为官不为”现象。如何调动和保护党员干部改革与创新的积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鼓励探索创新,宽容探索创新中的失误”[3]136。他还指出,“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做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4]。2018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提出“三个区分开来”[25]。要宽容和包容党员干部在改革实验和创新中的失误、错误,对改革探索中一些失误进行责任豁免,为那些敢于负责、敢于担当、敢于大胆创新的党员干部“撑腰”“打气”。这实际上也是一种非常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

(二)坚决反对“任人唯亲、任人唯利、任人唯圈”等不正之风

用人不公、用人腐败对党内政治生态的危害最烈,尤其是吏治腐败被称为党内政治生态污染之源。用人不公,主要体现为“任人唯亲、任人唯利、任人唯圈”[3]135。庸俗的“关系学”认为,“个人关系”是决定干部升迁的关键因素。他们将候选人与上级领导之间关系的亲疏远近、利益关系的紧密程度、是不是圈子里的人,作为选人用人的主要依据。“不进圈子就进不了班子”成为选人用人的潜规则。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上述潜规则以及用人腐败现象。“为了一己私欲,无视组织原则,提拔重用德才不达标者甚至长期带病的干部,必然扭曲用人导向,挫伤干部队伍积极性,对政治生态造成严重破坏”[3]135。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大力整治任人唯亲等不正之风,“让阳奉阴违、阿谀逢迎、弄虚作假、不干实事、会跑会要的干部没市场、受惩戒”[7]。在我国,党委“一把手”主持地方党委全面工作。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官员能否晋升的决定权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在“一把手”手中。党委“一把手”在选任用人的提名、推荐、考察、会议讨论等环节,都起到关键作用。首先,要加强对党员干部尤其是“一把手”选人用人的监督:严把用人决策关,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坚决反对和防止“一把手”个人专断,尤其对破格或越级提拔干部的必须从严掌握;严把纪律关,把干部选拔任用“十不准”作为不可逾越的“高压线”。其次,对党员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用人腐败问题实行法律问责和终身追责。“做到谁提名谁负责,谁考察谁负责,谁主持会议讨论决定谁负责”[4]。这些都是治理跑官要官、买官卖官问题的关键环节。最后,强化“正淘汰”,严肃查处那些通过跑官要官、买官、拉票贿选当选或被提拔的领导干部。

四、坚持党的核心价值观引领,形成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生态

党内政治文化“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7],是党内政治生态的土壤。涵养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是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治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让党所倡导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优良传统深入党员、干部思想和心灵。”[23]党的政治文化主要包括理想信念、价值观、优良传统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站稳政治立场的决定性因素,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对领导干部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中华文化、革命文化中的优良传统也是涵养党员干部政治气节和风骨的重要源泉。

(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始终站稳政治立场或价值立场

政治立场是政治生态的核心内容之一[26]。在某种意义上讲,政治立场也是政治价值观问题。“必须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决站稳党性立场和人民立场”[27]。换言之,马克思主义立场、党性立场、人民的立场等三者是统一的,这“三位一体”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1.必须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将权力用来为人民的利益服务。如何破除权力腐败等人类难题?唯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能与之抗衡。列宁指出,“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完备而严整”,它给人们提供了“完整的世界观”[28]。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29]。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进而为人类求解放。

2.必须站在党的立场上认识和处理问题,做到心中有党、始终对党忠诚。一方面,党员干部心中要有党的根本利益和统一意志,坚决不做违背党的利益和意志的事情。“要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始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任何时候都同党同心同德”[27]。另一方面,党员干部要对党组织忠诚老实,要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

3.必须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党的根本宗旨。针对一些领导干部权力至上、以权谋私的权力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领导干部要当好人民的“勤务兵”,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权力观。这是因为,“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姓公不姓私,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6]325。党员和领导干部努力做到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为人民谋幸福,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30]。

(二)弘扬共产党人核心价值观,坚决清除党内不良政治文化现象

“文化的最深层次是价值观,这是文化的核心”[31]。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破”“立”并举,以良好的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1.要始终把握党内政治文化的主基调,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21]。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搞任人唯亲、排除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等“七个有之”[11]22正是圈子文化的表现形式。如果圈子文化、码头文化泛滥,就会严重破坏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此外,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等现象与党的集中统一的文化也是格格不入的,这些都必须坚决反对。

2.党员干部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共产党人核心价值观。“弘扬和践行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23]。忠诚老实体现为忠于党和人民;公道正派体现为公正用权、公平待人;实事求是体现为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清正廉洁意味着戒贪腐、保持永不沾的政治本色。这些价值观都是党内政治文化的精髓。坚决反对做“两面人”,反对用权不公,反对“弄虚作假”,狠刹利用权力搞利益交换、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不正之风。

3.引导党员干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一方面,要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官德思想中的有益成分和“廉政”文化,培育党员干部高风亮节的政治气节和风骨;另一方面,传承优良革命传统,继承和发扬牺牲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正确处理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的关系”[27],做到大公无私、义利兼顾、明辨是非、以正压邪、先苦后乐。

4.要坚决抵制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尤其是封建官场文化、西方选举文化的影响。封建主义官场文化主要体现为官本位观念、权力依附思想、等级观念、特权观念、卖官鬻爵、专断作风、官僚主义作风以及“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7]。西方民主选举本质上是“金钱政治”,如美国当选总统对政府官员的提名,大多根据总统竞选中出钱、出力的多少对竞选团队成员“论功行赏”,“权钱交易”和政治资源的“私相授受”现象比比皆是。

猜你喜欢

民主集中制用人权力
陈云民主集中制思想论析
民主集中制的知与行
中国共产党发展民主集中制的百年历程
尺偏难以选准人——把准“用人卡尺”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燕昭王的用人智慧
权力的网络
用人还需讲原则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
唤醒沉睡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