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运用探讨

2020-03-02文|

经济视野 2020年19期
关键词:制造费用成本法成本

□ 文| 方 振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在国际上备受关注,中国速度也成为了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名片。中国企业也在中国经济的支撑下日益崛起,市场经济也因此愈演愈烈。为了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下来,企业运用各种方法增强其实力。标准成本法作为一种成本控制制度,是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在企业管理中有着重大作用。

标准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标准成本法又称标准成本会计,是指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也是加强成本控制、评价经济业绩的一种成本控制制度,是对企业成本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

不同于实际成本控制制度。标准成本法的核心是按标准成本记录和反映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和结果,并借以实现对成本的控制。它最早起源于西方管理会计学,其主要是指企业以评价经济业绩、加强成本控制为目标,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对比分析及核算企业实际成本与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后,找出成本差异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

标准成本法的优势

1.标准成本制定比较灵活。标准成本法通常有四种形式——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现行标准成本、基本标准成本,通常从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三方面着手进行。直接材料成本包括标准用量和标准单位成本两方面;直接人工成本包括标准用量和工资率两方面(计时工资时);制造费用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两部分,都是按标准用量和标准分配率来计算。定额成本是按现行定额以及计划单位成本、分成本项目(即原材料费用、生产工资费用和制造费用)来制订的。相较而言,标准成本法更为细致。

2.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约束性。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固定不变,不需要因为小部分的变化,特别地设计相应方案,进行计算并分析其变动差异。(注:会计年度是以年度为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时间区间,是反映单位财务状况、核算经营成果的时间界限)。

3.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标准成本法为企业的成本管理改进提供了更为科学、可靠的依据,并有利于企业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促使企业存货计价能建立在更加牢固的基础之上。在标准成本的制定过程当中,企业销售、生产、计划、采购、财务等相关部门都需要共同制定,能够有效地实现企业产品成本的精细化管理,规划企业的管理行为,促使企业的管理更为科学、合理。

标准成本法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1.前提条件。标准成本法作为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需要全体人员的共同参与,并牵扯到各个业务环节。因此,标准成本实施的方案制定应该得到企业生产、营销、采购、财务、人力资源和信息管理等部门全面参与,且予以全力的支持和配合。它关键在于标准成本的制定,标准成本制定的合理性、确实可行性,要求有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和健全的管理制度。适用于标准管理水平较高而且产品的成本标准比较准确、稳定的企业。

2.标准成本法的原则。

(1)合理性:其关键在于标准成本的制定,标准成本制定的合理性、确实可行性,要求有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和健全的管理制度,可以带动管理制度完善,确保制定合理的单位以及定量消耗;(2)高效性:要对管理组织高效性进行保证,同时将管理标准成本组织与预算组织有机结合起来,生产、计划、财务、采购、工艺等相关部门联合工作,以对标准成本管理组织进行不断完善,确保标准成本法可以在成本管理中保持良好的应用连贯性;(3)保障性:为保证标准成本法可以顺利实施,企业还需设置配套保障机制,有效解决标准成本执行中遇到的问题,保障标准成本落到实处。

例如,某公司将成本管理分为四个阶段:购货成本控制阶段;成本核算阶段;成本节约阶段;成本控制阶段,并设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成本和时间消耗,提升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由于数据均出自一个渠道,因而数据的准确性很高。

3.保证数量指标与合理性。(注:数量指标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用以反映规模大小和数量多少等数量特征的各种指标。)一方面要将战略成本管理思想渗透到成本管理之中,另一方面要做好市场信息反馈与调查,要通过对各项信息数据的合理运用,不断提升企业信息管理整体水平,保证成本信息反馈可以达到最佳。

4.高度重视产品设计环节的成本效应。标准成本是企业在产品投产前由设计部门制定的、在成本上要求实现的目标,通过产品的不断设计、市场试错过程以控制产品成本。在产品设计阶段,企业需要事先进行成本控制,避免多余成本以及低效作业的发生。标准成本作为“成本计划”,被用于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企业在成本控制过程中根据标准成本用以衡量实际成本的绩效,并借“例外管理”原则对实际成本进行控制。

总结

近几年,我国在成本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成本管理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在企业成本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企业应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对成本予以全面掌控,重视企业员工工作行为的规范性,促使企业能快速地发展。

猜你喜欢

制造费用成本法成本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下利润差异探究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中职成本会计教学探究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光伏企业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直埋成本法的地下综合管廊入廊费定价机制
实例研究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内部控制
刍议生产制造型企业间接生产费用的核算方法
混凝土企业制造费用综合分配方法对成本的影响分析
混凝土企业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