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述评
2020-03-01阮柳娟
摘 要: 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乃中国近代史书写的开山之作。著者蒋廷黻是20世纪初的留洋博士,饱赋史学才华,但这位極富才华的史家最后弃学从政,乃至其学术才华不为世人所知。半个多世纪以来因蒋氏错误的政治立场,蒋著《中国近代史》也湮没于历史长河。近年来随着学术探索的日益开放,这部著作日益引起学界的重新重视,被不断再版重出。本书拟就蒋氏其人及其《中国近代史》做一引介,并就书中蒋氏观点提出几点商榷之处。
关键词: 蒋廷黻 《中国近代史》 近代史
1938年1月,时过不惑之年的蒋廷黻卸任驻苏大使,回到战时汉口。同年5月应陈之迈的约稿,他在寓所中一张圆饭桌上开始撰写《中国近代史》 (又名《中国近代史大纲》 a),他在身边图书极少的情况下,用时不到两个月时间就写完了这本小书。全书共计五万多字,短小精悍,短短篇幅却让我们鸟瞰了嘉庆道光年间到20世纪初叶近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历史。这样的凝练是厚积薄发的,蒋氏在清华大学历史系任教时就曾计划耗时十年完成一部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传世之作(Magnum Opus)。因此,他在序言中写道:这本小书只是把对中国近代史的观念作了一个“简略的初步报告 ”b,他也希望读者只把这部书作初步报告看待。尽管最终时间没能留给蒋廷黻以实现他十年磨一剑的机会,但这部仓促完成的中国近代史的小书却被一再出版,影响几代人,成就了其在中国近代史上不可撼动的学术地位,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中最有分量的著作。
一、蒋氏履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在谈《中国近代史》以前,我们不妨仔细回顾蒋廷黻(1895—1965)在1938年5月完成这部著作以前的履历。蒋氏的一生颇具那个时代精英知识分子的传奇色彩。他出生于湖南邵阳一个富农家庭,在重学的二伯支持下,先后在三所私塾接受了四年传统旧学的教育,后转入长沙的新式学堂——明德小学,在这所学校里他们必须定时接受校长爱国主义训话,这对其后来的影响颇深。因二伯希望他们学习英、术,继而转入湘潭哥老教会学校——益智中学进行了为期五年的学习,这也成了他一生的转折,在益智中学老师林格尔太太的影响下,他受基督教洗礼成了基督徒,并决定留美深造。他于1912年1月赴美,并于2月入可以半工半读的派克学院接受中学教育。毕业后的他在拉丁文老师蓓蒂小姐的建议下到欧柏林学院攻读学士学位。在欧柏林学院他开始接触自然科学,接受科学的训练方法,这些为他日后的历史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他于1918年获得学士学位后的两年里,赴法为华工服务,期间“一战”爆发,他继续留法工作。翌年,巴黎和会揭幕,他屡赴巴黎,关心着和会中与中国有关的决议。同年返美,入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历史专业。1923年取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后,一向主张“经世致用”的蒋廷黻毅然归国投身教育事业。先后在南开大学和清华大学任教,为清华大学的历史科学研究做出巨大贡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至本书执笔前,蒋氏的足迹已遍布北美、欧洲、苏联和中国的大江南北,他有着相当开阔的视野也就不足为奇了。正因如此,《中国近代史》一书能够用国际化的视野,在短短五万多字描绘的近百年的中国近代史中,宏观把握住历史发展的关节点,这与他个人人生阅历不无关系。也正因为阅历的丰富让蒋氏认识到中西的差距,他以史学家的历史使命感将治史救国的宗旨贯穿于书。
二、全书框架结构——紧握历史的关节点
全书共分五个部分:总论和四个章节。全书以中国人能否实现近代化为主线,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夹议夹叙,语言深入浅出,通俗耐读。以中国只有实现近代化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为中心论点,以近代中国人探索救国的四个方案为主线,论证了中国人只有在科学、机械和民族主义上实现近代化才能探索出科学的救国方案。
总论部分共计两千一百多字,讲述纵观世界历史,我们中华民族的本质、物产和政治人才皆不输于世界任何民族,奈何到了19世纪我们从“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c的自负到“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无奈,这概由于中国的科技、机械和民族主义还停留在中古时代不如人。所以近代中国的根本问题就是能否像日本、土耳其和俄国一样实现科技、机械和民族主义的现代化。
第一章《剿夷与抚夷》 共分七节,主要论述19世纪中国面临的外患问题。各节以时间为线索,论述19世纪中国近代开始出现民族危机的历史背景。即英国人曾两次请中国订立邦交,皆以失败告终,因为当时的中国人仍处在中古时代,只知道剿夷和抚夷,不知道有外交。在大量入超的背景下,英国人想到能够牟取暴利的鸦片买卖,但中国政府明令禁止,并且钦差大臣林则徐在虎门进行了禁烟销烟活动。在外交无果和暴利的驱使下,外夷决定以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紧闭的大门,东西开始对打。中古的制度、中古的统治阶级和中古的人民哪敌得过工业文明的西方国家,结果便是落入了割地赔款、开通商口岸、签不平等条约的泥潭。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刺伤了当时统治阶级的自尊心和民众的不满,于是剿夷派又抬头奋力抵制外商。外国人在处处受限时,决定再次以武力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再次交锋时,不仅剿夷派彻底崩溃,清政府的统治更是陷入了动摇中。在这一章中作者哀痛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中古的中国士大夫统治阶级不反思战争失败的原因,不图国家的近代化,使得中国白白失去了发展的黄金二十年,更导致此后近代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一系列弱国悲剧。
第二章《洪秀全与曾国藩》 共四节,主要论述近代的内忧问题。“在近代史上,外交虽然要紧,内政究竟是决定国家强弱的根本要素。 ”d到了19世纪,清朝的政治制度已经到了循环套的最低点,统治工具早已腐烂不堪。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以种族革命为使命,以宗教革命为依靠,试图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一个新的王朝。而以曾国藩为代表的士大夫阶级,为了维护旧礼教和清王朝的统治,也为了避免王朝更替所带来的长期内乱,利用湘军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对于二者,蒋氏认为,洪秀全起自民间,具有种族革命和宗教革命的精神,也颇具政治家的眼光,实属难得,但由于其自身人格上的诸多缺点和历史现实的不容,他的旧式农民运动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而对于曾国藩,作者的评价颇高,认为他有革新和守旧并存的精神,既愿意接受部分西洋文化,又试图恢复中国的传统美德,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局限性,但是是可以理解的。同时,蒋氏认为曾氏对私有军队——湘军,后来演变成军阀,造成十五年的军阀割据,须负一定的责任。
第三章《自强及其失败》 共五节,主要论述中国地主阶级进行洋务运动以图自强。当遭遇第二次战败时,一部分先知先觉者已认识到时代的不同而思改革。恭亲王奕、文祥以及曾国藩和李鸿章决定不再走回头路,开始学习西方器物方面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他们的最初动机是学习西方先进的国防,但是殊不知,国防的近代化牵连甚多,要求军器、技术人才、交通和财政的近代化。即便这是他们所未预料到的,但一旦在这条路上迈进便要求要步步迈进。但甲午中日一战,由自强领袖们探索的近代中国第一个救国方案的成果几乎毁于一旦,何故?因为我们的领袖人物还不够新,洋务运动于国防仅在交通、教育和经济上实现了低级的近代化,并未触及政治和国民性的近代化,中古腐败的政治制度、中古守旧的士大夫、中古迷信的民众都成为洋务运动继续推进的阻碍,这种不彻底性是无法成功的。
第四章《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共七节,主要论述洋务运动后的三个救国方案。第二个救国方案便是康梁的维新变法运动,康有为以孔子为外衣,在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之下推行制度体制上的改革,但改革因遭遇顽固势力的阻碍而告终。士大夫为何阻碍,蒋氏分析说因为中国人的守旧性太重,而且旧有文化又危及缺乏大无畏精神的士大夫的饭碗,这必然遭遇他们强烈抵制而以失败告终。第三种方案是“拳匪运动”(即义和团运动),他们是反西洋化反现代化,逆历史潮流的必然会失败。第四种方案是孙中山的民族革命(即三民主义及其建国方略),是唯一正确的民族复兴的路径。因为孙中山能够全面彻底地近代化,并利用近代化的民族主义去争取胜利。
全书四章中,第一章和第二章是我们为什么要近代化的背景,也是三、四章的四种救国方案提出的历史背景。三四章是全书的关键,以前两种方案因近代化的不彻底而失败以及第三种方案的反现代化注定失败到第四种方案的彻底近代化挽救了中国,从而论证作者的观点——近代中国能否实现独立富强就在于她是否能实现近代化。
三、商榷之处
对于蒋氏这本《中国近代史》,港台和大陆学者都有诸多评价,有一片叫好,也有提出质疑的 。但对于其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山之作 ”e的重要学术价值,却鲜有质疑。f读完此书,笔者对蒋氏科学的历史研究方法、史论结合的历史书写方式及国际化视域的分析结构,对中国近代史镶入脑中的熟识以及在那个时代竟能有如此的眼光倍感崇敬。但就蒋氏在此书中的某些观点笔者也留有不同看法:
(一)笔者认为蒋氏对林则徐较之曾国藩的评价有失公平,他认为林是害怕清廷指摘而不愿公开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我们暂且不论林则徐作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捅破横隔在中西方人之间的蔽障,迫使后人伸手去了解蔽障对面的对手,托人著书立说为中国近代化所做的贡献;就连他奋勇御辱的民族勇气,也被视为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死在赴任途中是“命好”得以保存名节,这点实在不敢苟同。而对于仕途和年龄均比林氏晚二十五年左右的曾氏,蒋廷黻认为他的革新守旧“要救清朝是很自然的,可原谅”,因为“士大夫阶级是他的凭依,他不能不忠君”。暂且不论就其守旧方面历史人物都难以避免的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即便林则徐在清廷公开学习西方技术,作为因战争失败而被贬新疆的士大夫是否真能掀起作者所期盼的那团巨浪?甚至于,曾国藩的革新精神,也不能不说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历史继承。
(二)忽略了国民性具有两面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过于放大国民性劣根的一面。如将义和团称为“拳匪”,忽视了义和团爱国的一面。忽视农民的力量,害怕农民及农民的暴动,这其实本身与蒋氏的个人经历息息相关,且彼时的蒋廷黻已是蒋介石幕僚,其对历史评价亦难以摆脱自身经历和阶级政治烙印。
(三) 历史发展的原因是多面的,作者过多强调了西方国家的历史推动作用,而忽略了中国作为近代化主体其自身内在张力和对西方这一冲击会夹杂有自身文化底蕴特色的反应。这一点似乎也深深影响了后来以他的学生费正清为代表的汉学家从“冲击-反应”模式来研究中国的近代化问题。
(四) 最后,他认为“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人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g,笔者认为这两种“平等待遇”是不同性質的,不可同语。战争以前,我们所谓的不平等待遇只是对外邦进入中国在邦交礼仪上不肯给其他国平等待遇,起因是对国际社会的无知,并不以侵害他国利益以获取本国国家利益为目的。而战争以后,西方人以战争形式打开中国国门,侵占中国领土,侵犯国家主权,以非人道的买卖鸦片为贸易,牺牲我国人民的利益而获取经济利益,这根本就是不同性质的。
总而言之,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一书,在中国近代史专著中的学术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其对历史事件中重大节点的把握,至今看来仍是独具慧眼。但作为史学家的他,现亦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其著作中的观点和立场也难免带有其个人经历和时代的烙印,存有可商榷之处。
a 台湾启明书局印行版和江苏教育出版社版皆名为《中国近代史大纲》,为表述方便,本文以多数出版机构定名《中国近代史》。
b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c《大清高宗纯皇帝圣训》,第276卷,第13页。
de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58页,第17页。
f 对于蒋氏此书的评价,参见沈渭滨:《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导读——兼论近代通史体系的推陈出新》,见上海古籍版2011年版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本文不再赘述。
g 郭廷以曾评价蒋廷黻“近代中国史的研究,蒋先生是个开山的人”(刘凤翰:《蒋廷黻博士对中国近代史上几个问题的见解》,见《传记文学》七卷六期,第27页)。
参考文献:
[1]蒋廷黻.中国近代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2] 沈渭滨.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导读——兼论近代通史体系的推陈出新.载《中国近代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 林子候.蒋廷黻传[M].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7.
[4]蒋廷黻.蒋廷黻回忆录[M].上海:东方出版社,2011.
[5] 蒋廷黻.国士无双:蒋廷黻回忆录[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6.
作 者: 阮柳娟,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编 辑: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