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李鸿章看中国近代外交史
2017-03-02李友龙��
李友龙��
摘要: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评价李鸿章反应了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与理解。李鸿章虽有过错,但主要还是因时代和世界格局所致。
关键词:李鸿章;近代史;罪人
李鸿章,作为中国近代史中的伟大人物,“中国近四十年第一流紧要人物”,纵观其一生,可圈可点之处甚多,既值得歌功颂德,也难免被后人诟病,但“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暂且不论其平发捻、兴洋务的初衷原委,也不论其中日之战、割地签约的功过是非,只是生于那个时代,就注定成为历史的罪人。满清之时日已趋尽头,曾经的中华巨龙早已疲惫不堪、苟延残喘,所谓时势造英雄,在此颓势中,尚不足以完整呈现出如孙中山等执意要闹个翻天覆地的英雄人物,这团革命之火总是还差着些火候。处于这个朝代的众生,还远料不到国家分崩离析的前景,仁人志士无不还是要力求维系帝王统治,无论是维新还是兴洋务,总也跳不出中华固有的“封建专制”这个圈子。朝廷官僚腐朽不堪,制度僵化守旧,单凭一己之力,任其再有治世之道,也终将受困于时代,疲于奔命而难力挽狂澜。天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李鸿章的可怜之处,也正是在此。
李鸿章之骂名,多与议和条约有关,后人恨得咬牙切齿,恨其误国卖国,不争国权,更有甚者举史料以证其实被俄国收买。抛开不可知的主观因素,单从客观来讲,这些条约的签订,实在是时局所迫,若有他法,料李鸿章一忠君爱国之人也定会全力争取。因此对于合约之事,只能叹清朝气数已尽,而不能独责李鸿章一人。李鸿章之罪,更多的是起于操练水师之时,终致甲午海战之败,水师全军覆没绝不能与其完全脱了干系。李鸿章驰骋沙场十数年,自咸丰三年回乡帮办团练,抵抗太平军,至同治七年肃清捻军,陆战十余载,虽历经千辛万苦,但可谓有如虎狼之势,彰显一国之将的豪情壮志,无处不体现运筹帷幄的能力。然而,纵有治军之道,最终仍是败在了统军打仗。后来外交上的失利,似乎也都與甲午战败有着因果关系。所以梁启超先生才感叹“李鸿章盖世之勋名,自中日之战没。”梁启超总结中日战事“李鸿章诚有不能辞其咎者”,十二咎针针见血。说其不能辞,一是皆与其有直接关系,而更重要的是,所列诸项,均可加以避免,很难再以时势为其喊冤。倘若慎择良将,从严治军,勤俭建军,总不至于溃不成军,望风而逃。因此谈治军,到底李鸿章有无统军打仗之将才,很难评判。缘何平发捻如此之成功,而敌倭寇则兵败如山倒。论中日双方兵力、船舰较量,清朝并无明显弱势,尚可一战,怎落得如此下场!
梁启超感叹道:“使以论者处李鸿章之地位,则其所措置果能有以优胜于李乎?以此为罪,毋亦旁观笑骂派之徒快其舌而已。”仔细想来,李鸿章能做的,也大都做了。平了内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兴了洋务提高了国防科技能力,起码形式上改进革新了,真要是后期派不上用场,那也不是李鸿章起初所能料想到的,敢问谁能料到那北洋水师一时间灰飞烟灭、荡然无存呢?这怨得着他吗?更该怨得是民众啊!腐朽的不光是朝廷,几千年的思想早已根植于民众内心,顽固不化的不只是皇室大臣,百姓中能有几个脑袋灵光。倒是中华儿女这种自古就顺应天命,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秉性,确能助人经得起折腾,不把人逼急了,真也就忍着了。抗日战争中,日本这弹丸小国,纵数百万小鬼,竟也能在我国土上肆虐十余年,国人自有其可恨之处。梁启超评李鸿章“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可这又岂止是其一人之特色。全国上下都昏昏噩噩,无所作为,到最后将责任都推于李鸿章一人,实属不该。看如今,中国人也是强在窝里斗,出去国门,也不曾见着一丝团结,这劣根性延续至今。
李鸿章,既有可悲之处,也有可怜之处。虽谤满天下,好在有梁启超等人著书为其“申冤”,虽不见得全都客观公正,也算是为其正名,还世人李鸿章另一面目。梁启超评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皆因格局所致,难以避免,不忍苛责。试想将其放于今世,也必是一勤勤恳恳的官员,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即便做不出改革创新之大事记,也定不会捅出什么大娄子,比起如今政坛的官僚作风,恐怕还能更显儒雅。“‘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中国朝野上下之人心,莫不皆然。”我看如今中国之未来,经济崛起已无大碍,然而文化崛起仍任重道远。文化外溢为国民素质,一举一动尽收眼底,尤其出去那国门,受尽鄙夷而不自知。国民素质之低下,人人为己,很难谈公德,民风之淳朴高尚性照古人相差甚远。如此看来,一切皆是格局所限,任有天大的才能,又怎能力挽狂澜,望有朝一日真正能做到国富民强,重现昔日中华之盛世。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李鸿章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