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2020-03-01■张立
■张 立
(南靖县国有资产经营中心)
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系更加完善,政府职能和体制改革得以优化,为了能够符合市场发展要求,要确保政府会计核算体制符合国际标准。我国已经开始全面实施政府会计制度,在一定条件下,给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带来重要影响。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保证在更加良好的环境下运行,还需要给出合理的执行意见,以促使其符合事业单位的财政改革需要。
1 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主要特点
基于对政府会计制度的相关内容做出分析和了解,需要对会计制度进行优化和改革,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产生不同特点。第一,明确平行记账模式,在政府会计制度利用模式下,事业单位是基于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形成的,且将其作为核算基础来给予预算,能够保证形成的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更加结合,确保平行记账模式的应用。第二,会计要素数量,是基于传统的五要素转变为5+3要素的结合,会计要素在原有的收入、支出、资产或者负债以及净资产的结合,这样因素能够再次给予预算收入、支出和结余的结合。第三,通过对平行记账模式的变革和优化,财务报表模式也开始从决算报告、财务报告的结合,形成一种双报告形式。第四,改变了基建项单独建立模式,在政府会计制度的利用下,将基建科目应用到建设工程科目中,从而取消基建项。政府会计制度的使用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够有效扩展资产负债核算范围,促使其范围的扩大,也能使政府单位的各个经济业务和事项得到全面化和规范化的会计处理,也能充分将政府信息反映出来,从而为决策工作提供重要信息。同时,预算会计的功能也得到优化,能够更加准确的分析部门以及单位的预算收支情况,满足各个部门以及单位的预算管理要求。
2 政府会计制度给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带来的影响
2.1 对会计核算内容的影响
政府会计制度使用过程中,主要对事业单位的总体会计核算部分做出详细分析。同时,基于该制度各个条件的分析和研究,针对一些不需要执行的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工作,当发现出现问题后,给予各项问题的解决也为其中的重点。会计制度中,主要存在的内容为资产、负债、净资产和收入或者是费用等部分,这些因素和会计核算收入、预算支出等存在很大联系,整个会计核算模块更加完善,因此,按照会计的要素要求和职能,要进行总体的划分。不仅如此,在政府会计制度中,还增加了一些财务预算管理、政府收支情况等方面的内容,给事业单位各个项目费用支出情况做出预算和更加精确的计划,促使固定资产的有效处理。基于原有制度使用模式下,资产的负债核算范围逐渐扩大,特别是增加了对资产核算内容的分析。比如,在公共设施阶段、政府的储备阶段等。同时,在事业单位工作积极开展过程中,也会增加一些费用,如,出国费用、公车费用等,都在制度中给出规定和要求,需要事业单位按照一定条件积极实施[1]。
2.2 对会计核算方式的影响
事业单位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传统的会计核算工作是基于各个项目报表、会计凭证或者是会计账本的积极整合与利用。而政府会计制度的利用,使用了双重会计核算模式,在该手段利用期间,使核算方式更加复杂。这种模式是从传统单一的收付实现制财务核算方式转变为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的结合模式。其中的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两者核算是分离且又相互结合的,特别是相同的经济预算业务,在会计核算中,要按照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方式执行。在对财务收支和预算管理工作中,也需要利用双重核算方法。平行记账在很大程度上会使会计核算工作难度增加,行业内的人员工作量也比较大。因此,基于政府会计制度,要促使财务会计功能的发挥,在解决财务核算复杂性的基础上,也能对预算会计功能积极优化。
2.3 对会计核算制度体系的影响
传统会计内容中,虽然规定了一些财务人员的实际工作内容和有关的工作职责。但是,总体上还不够具体,特别是一些会计核算内容、会计核算方式等,都缺乏更加具体的规定。当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各个情况都找不到负责人。这种情况的产生,主要是责任制未积极落实,整体上不够明确。但是,在政府会计制度中,对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岗位以及人员职责做出详细分析,实现了整个会计核算体系的严格划分。制度中需要工作人员在任务开展期间,尤其是会计核算工作中,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错误,敢于主动承认错误并承担,以确保各项体系的完善利用[2]。
3 事业单位对会计核算影响的具体执行意见
政府实施的会计制度会促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更加完善,在积极变革和发展下,也导致会计核算更加复杂,且面对一定难度。所以,单位要予以相关措施的利用和问题的充分解决,确保能够有效降低单位发展过程中面对的会计核算风险。具体执行措施如下[3]。
3.1 培养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对财务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使人员能够形成良好的会计核算思维模式,以有效降低核算风险。基于政府会计制度,在具体使用期间,会计核算的科目体系出现一定变化,且整体得到细化。并且,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也更加统一。所以,财务人员要掌握预算会计的收付实现制核算思维,增加对权责发生制的思考和利用。其中,权责发生制思维模式的形成,使用过程中与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有关,也包括了公允价值或者坏账准备等,这些内容都需要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单位要予以多个途径、多个内容进行会计核算知识的培训,引导财务人员掌握新会计制度内容,对其熟练掌握,这样不仅能够避免一些核算差错,也会降低制度产生的风险[4]。
3.2 促进会计核算的信息化发展
政府会计制度在使用后,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使用平行记账模式,在该模式下,导致单位内的财务人员会计核算工作量更多,当会计预算和财务会计出现差错后,对整个数据差错的查找将非常困难。所以,为了解决这种情况,事业单位需要在会计核算中予以信息化建设。具体实施和执行期间,要促使会计核算速度的提升,保证会计人员的核算工作量能够有效降低。还可以增加信息化手段,保证两个记账模式之间的财务数据信息可以自动对比,加强对两个报表数据之间的相互检验,这样获得的会计核算数据信息才会更加准确[5]。
3.3 完善财务内部控制
根据政府会计制度要求,使财务内部控制更加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予以财务风险的积极控制,可以将其作为主要手段。在政府会计制度执行和利用期间,单位在传统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使用期间,将出现明显的不适应性[6]。所以,事业单位要给予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详细分析和研究,将其与政府会计制度进行比较研究,特别是其中的风险点、关键控制点等,都要予以积极改正和完善,这样不仅能够为会计核算工作的执行和开展提供重要帮助,也能降低核算风险。
3.4 使会计核算制度更加完善
制定新的会计制度,需要在传统会计制度利用下,对其进行优化和改革。新会计制度实际执行和利用期间,要更加重视新旧转换阶段,避免出现明显的冲突。特别是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要更加关注,以保证内部制度和外部制度结合发展。在严格的新会计制度条件下,确保核算工作的顺利实施,在能够对新会计制度进行控制的条件下,给单位的内部规定做出详细研究。不仅如此,相关的工作人员也要严格遵守新会计制度的具体要求和标准,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这样会计管理工作也开始向着现代化方向进步[7]。
3.5 明确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范围
事业单位在实施会计制度前期,需要给予财产的清查和账务清理等一系列工作,保证整体的全面开展。特别是长期性的应收应付款项和收回比较困难的长期投资等,都需要按照一定规定加强处理,保证事业单位内的资产负债情况都能更加真实的反映出来,也能够使财务报告的编制工作更加准确更加合理。不仅如此,事业单位在执行工作中,还需要结合政府会计制度给出的相关规定,予以资产负债情况的详细清理,也要按照单位的业务情况予以资产的划分,以保证更加准确的明确出单位经济业务范围[8]。
总 结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研究,在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下,给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带来重要影响,为了能够促使其符合新时期的社会需求,避免会计核算中风险因素的增加,需要事业单位在积极建设和发展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给予完善的执行措施,以确保能够得到整体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