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改革背景下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管理体系的探究

2020-03-01刘平夷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21期
关键词:适用房保障性住房

■刘平夷

(象山县房管中心)

引 言

在国家经济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的基础上,“民有所住”逐渐变成我国政府造福人民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同时也是中国当下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着重从经济适用房和基层政府的概念,为基层政府建立保障性住房管理体制,构建基层国家保障性住房管理体制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管理在如今经济改革浪潮中是尤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不但可以为政府很好地管理购房市场,帮助群众提高购房积极性和居住稳定性,还能够为政府打造优秀的政府文化,同时还为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管理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1 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的基本内涵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如何匹配居民居住水平是一个难点。“让人民有房子住”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性理念。保障住房是政府为落实国家对中低收入家庭分类保障而提供的有限供应项目、建筑标准、销售价格或租金性质的住房。根据我国宪法,城市最基本的政治权力是街道办事处在农村是城市的政府。本文件提及的基层政府主要指区县政府。

2 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管理体系的构建方式

2.1 健全政府的管理机制

为了确保实现住房发展带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核心目标。以群众负担得起的价格提高住房管理的效率。基层政府应设立经济适用房专项行政机构,代表政府履行管理岗位以此来负责日常工作[1]。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分配和管理将纳入标准化和制度化的机制。其理事机构主要包括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行政机构。其中,决策协调机构主要负责制定经济适用房政策法规、长期发展计划。经营协调物资、资金以及劳动力分配等,从而进一步优化市场内各部分要素的配置情况,以此维持市场经济的平稳有序发展。

2.2 加大政府的监管力度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无形的手”的保障。要想加大政府监管力度,一是建立监管框架。基层政府应完善调控机制,确保调控到位,确保制度运行,才能使政策执行效果明显;二是政府要建立问责机制。在过去,建设经济适用房制度方面没有严厉的惩罚制度,也没有纠正错误和责任的机制,所以,必须得建立严格的问责机制[2];三是建立价格控制机制。如固定成本的定期调控制度,指导和认证经济适用房,使经济适用房制度不仅能够适应保障的实际需要,而且能够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四是建立舆论监督机制。政府应学会合理利用公众媒体的力量,来对住房管理进行监督。

2.3 政府需要加强资金链管理

为更好地匹配快速的经济发展,政府提出“保障性住房理念”。保障性住房管理系统是政策驱动的,面向社会的系统性工程,这也是政府的责任。在解决基层经济适用房资金时,政府可以通过筹集的方式,吸引非营利组织、民间资金,使社会资本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一,削减首付。延长贷款期限,通过减税等手段支持中低收入购房者,第二,支持中低收入购房者。要构建住房融资模式,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减免与公积金制度有机结合,中低收入家庭可受益于产业政策和商业贷款,以此来改善居住环境。

2.4 政府还需优化土地供应结构

土地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要素,也是国家把控国家命脉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基层政府建设经济适用房,可用于改造或购买旧房等方式来建设经济适用房,使住房资源丰富多样,确保规划用地和耕地保障住房科学合理利用。另一方面,严格执行注册转让制度和操作程序[3],规范房地产转让行为,违规转让的,必须立即停止转让,并依法追究其责任。只有这样明确各类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才能够让土地被控制在国家权力下,让经济进一步实现平稳有序发展。

3 基层政府保障性住房管理体系的构建建议

3.1 形成住房保障法律机制

应尽快形成有效的立法机制。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在住房保障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建立长期稳定增长的筹资机制和有效调控机制,建设、分配、消费等保障性住房的监管。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加强具体的核管制度。

3.2 尽快开征房产税

用经济手段调控房价。开征房产税,可以使本地业主有稳定合理的收入,不提高物业收入渠道的价格,以解决经济适用房的建设问题,房产税也会增加居民拥有多套住房的成本和风险。

3.3 构建稳定的资金链

稳定的财力是建立基本住房保障制度的重要基础。由于住房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构成环节,社会保障住房具有社会公益属性,其建设资金应主要作为国家财政纠纷来承担。

3.4 改进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

改进保障性住房的退出机制以此来促进低成本住房周期,帮助社会节省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住房资源[4]。同时,主动退出住房计划,为租户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如购房税收减免等。

3.5 中央和地方政府责任达成一致

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主要是中央政府的责任,所以,住房保障也是政府的主要责任。然而,由于住房没有区域流动性,当地业主也负有不可避免的责任。这样,住房保障作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的责任,需要加强管理力度,以此来完善地方政府的措施。

3.6 根据不同收入家庭需求给予对应的住房供给体系

住房保障制度的核心是保护居住权,而不是财产权,即解决住房问题。具体内容为:①中高收入家庭可以购买商品房,实行完全市场化的商品房制度;②中低收入家庭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申请经济适用住房;③低收入家庭,包括低收入困难家庭,政府可以按照规定给予发放租金补贴或降低住房租金。

3.7 加强住房资源整合,满足居民购房需求

伴随着购房体系的深化与改革,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目标将是打造一个“全民有房可住”型社会,同时也是政府部门希望能够规划好住房资源的总体发展。以此来促进住房资源汇集不同的适用功能的作用日益突出[5]。房屋资源的有效整合,应根据群众的不同需求变化基础上进行不同创新改革,提倡享共同合作、共享共建的模式,创建一个大型房源分享平台,丰富此平台的房屋资源,进行一个有效整合,以此来满足购房居民的学习要求。

3.8 找准政府角色定位,建立多元化组织体系

政府的作用对于构建保障性住房管理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建立多种系统组织作为住房管理的主要载体,对于建立住房体系和管理制度,能够有助于推动我国发地产的改革。政府的管理模式当中要根据购房居民的利益的需求出发[6]。所以,政府的现代化治理制度的态度也确定了政府在发展保障性住房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为促进住房管理实施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借鉴国家综合治理理念,重塑政府角色,打造多元化组织体系的政府职能。

3.9 培养教育参与主体,打造高效多贏合作网络

在网络化不断进步与发展的今天,住房管理发展要从根本上发展多学科机构,建立高效多赢的网络机制。在发展住房体系时,应重视社会网络组织,政府、商业机构、非政府组织等社会组织的共同力量,从而达到思想共识、建立协作机制。使各行各业单体能够主动参与管理体系中来[7]。能够构建出一个有活力、有激情的网络社会机制。住房调控一般都是在全民参与的支持下进行的,但其实参与者在住房管理开展过程中是很难得到利益最大化的,所以要将参与者作为住房管理发展活动中的“主体”,才能够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管理中来。

4 结 语

综上所述,破解基层保障性住房管理的僵局,就要从根本上创新改革,要做到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随着现在社会进程的不断加速,住房管理体系改革已经是发展的必经之路,它能够帮助推动国家治理机制的顺利实施。基层政府是作为社会基层组织主要是从“管理”再转变为“治理”的过程,在这当中创新是社会治理当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它能够有效提高社会管理效率、发挥人才的作用。在管理创新过程中要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发展观念,打造新型的管理格局,从而来激发出社会大众的参与意识,才能够更好地将住房管理制度治理落实到位。

猜你喜欢

适用房保障性住房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一种车载可折叠宿营住房
健全保障性租赁住房制度分析及其建议
聚焦两会!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未提房地产税!
装备保障性企业财务转型建设的思考
保障性少数群体平等就业权的立法和政策研究
经济适用房租赁相关问题探讨
经济适用房法律问题研究
建立完善的保障性住房管理机制探讨
经济适用房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