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发展史和新进展
2020-03-01李传伟
冯 屹,李 斌,汪 洋,李传伟,钟 文,钟 伟
(广西桂林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西 桂林 541002)
颅内动脉瘤是指患者在颅内动脉血管壁之上发生膨出症状,是临床中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极易造成患者蛛网膜下腔发生出血,临床发病率仅次于脑出血。颅内动脉瘤发病诱因尚不明确,普遍认为与患者血压、感染、创伤、颅内动脉血管病变及先天等因素具有密切关系。临床中治疗颅内动脉瘤多采用介入手术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病情,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本研究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既往历史发展及未来新进展情况予以总结。
1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发展史
1.1 颅内动脉瘤电凝介入治疗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与其应用材料具有密切关系,随着应用材料的发展,其介入治疗随之而发展。历史上首次公开报道中治疗颅内动脉瘤在1941年,医师通过患者眼眶置入导丝介入治疗,抵达动脉瘤之后将导丝加热到80.0摄氏度,共计维持40.0 s,进而治疗其动脉瘤[1]。虽然电凝介入治疗至今将近80年,临床中早已抛弃该种技术,但是,近年来部分学者认识到,电凝治疗在微小动脉瘤治疗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有小样本研究显示,通过电凝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效果确切。
1.2 颅内动脉瘤球囊栓塞介入治疗
球囊栓塞介入治疗给予颅内置管问题的解决,自诞生之日起发展速度极快,1974年有学者对颅内动脉瘤球囊栓塞治疗进行研究,应用可脱式球囊可改善患者的动脉瘤问题,为神经介入治疗注入了新的活力。20世纪初,临床中应用单纯性球囊栓塞方式治疗颅内动脉瘤,能够有效治疗患者症状,但是其缺点亦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主要包括:(1)部分血管迂曲的患者无法顺利置入球囊;(2)分叶状动脉瘤难以完全充盈其瘤腔;(3)球囊效应[3]。
1.3 颅内动脉瘤弹簧圈介入治疗
颅内动脉瘤治疗技术在球囊栓塞介入后得以快速发展,但受到其治疗劣势的制约,临床中学者对其治疗方式予以积极探索,部分学者依旧认为电凝治疗方式效果较好。意大利一名学者在电凝治疗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期间发生意外,因电凝电量未得到有效控制,因此造成电阻丝燃烧,遗留在患者的动脉瘤之中,故临床手术失败[4]。但是,在复诊期间意外发现该名患者的动脉瘤闭塞效果显著优于单一电凝介入治疗,此时该学者敏锐发现该种治疗措施有可能替代电凝或球囊栓塞介入治疗,在诸多工程师的帮助下,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得以应用于颅内动脉瘤临床治疗之中,至此,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技术进入新的篇章。随着各种新型材料及弹簧形式的发展,各种新型介入弹簧圈得以广泛应用,就弹簧圈形态而言,可分为2 d、3 d及360度弹簧圈;就弹簧圈刚柔度而言,可分为超柔软、柔软及标准弹簧圈;就弹簧圈解脱形式而言,可分为电解脱、机械解脱及水解脱弹簧圈,现阶段在世界范围内颅内动脉瘤弹簧圈形式多达数十种,临床之中不能简单将其归纳为某一种或几种更具疗效,其治疗效果同医师操作、术式、患者病情、病灶周围情况等均具有密切关系。
2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新进展
现阶段大部分国家及临床医师在治疗颅内动脉瘤方面仍然采用弹簧圈或支架介入治疗方式,但近十数年期间血流导向装置技术诞生与发展,有学者认为通过血流导向装置可改善现阶段颅内动脉瘤治疗效果,但临床研究及应用仍处于空白阶段,部分学者认为,通过血流导向装置可将介入治疗操作流程予以全面简化,并避免瘤腔植入物发生术后占位或铲雪效应,其临床应用安全性得以显著发展。但是,血流导向装置因发展年限尚短,在临床中应用成熟度欠佳,故其元其疗效尚不明确,仍需长时间、大样本的双盲研究,尚有待时间的验证。
3 结 论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随着对医疗材料及技术的进一步研究,相信会有更多的高新技术和材料应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之中,未来阶段血流导向装置介入治疗理念将会应用于临床治疗,该种方式能够提升临床介入治疗安全性,降低临床球阀效应、植入物位移等并发症,进而提高其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