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活动设计”走向“单元设计”
——“模拟法庭”的前世今生

2020-03-01杨静北京市十一学校教师

未来教育家 2020年10期
关键词:活动设计庭审法庭

杨静/北京市十一学校教师

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不仅是思想政治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之一,也是帮助青少年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作为法治教育的主阵地,道德与法治学科开展的“模拟法庭”活动是落实这一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模拟法庭”活动,由学生来扮演法官、律师、公诉人、被告人等角色,在模拟整个庭审的流程中,带动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在熟悉庭审的程序和流程中,引导学生感受法律的尊严和司法的公正。

但是,一场“模拟法庭”活动是否就意味着“法治意识”素养真正落地,一次角色模拟就可以内化成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一场庭审活动就可以成功将学生所学知识和能力迁移到学生的未来生活中,从而学会依法办事、依法诉讼?这些问题不断促使我们反思与探索。我们开始尝试优化“模拟法庭”活动,从“活动设计”走向“单元设计”。

我们对法律知识单元的学习进行了整合,设计了“法庭审理与司法公正”的大单元教学。该单元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样的情况下,我可能会走上法庭?我如何判断法庭的审理活动是否公正?”面对这样的核心问题,本单元的核心任务是要求学生自编庭审剧本,严格按照庭审流程,完成一次“模拟法庭”的庭审活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希望学生可以达成以下两个学习目标:第一,学生面对生活中的纠纷,能够依法判断是否可以通过诉讼解决问题,并且能够依据法律纠纷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诉讼程序;第二,学生能够合理解释司法程序是如何通过权力制约实现司法公正的,从而能够自觉遵守司法程序、尊重公正的司法裁判,做一名具有法治观念的公民。

为了完成“模拟法庭”的庭审活动这个核心任务,我们还需要设计一系列的子任务来助力核心任务的完成。

子任务1:完成线上模拟司法考试,获得“模拟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学生要想完成“模拟法庭”庭审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熟悉和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违法行为的类型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的区别等法律基础知识。以往教师讲授这一部分知识,多是通过案例进行单一讲解,学生被动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而通过一场线上模拟司法考试的任务活动,彻底打破了这样的僵局。只有认真完成本单元的相关法律知识学习,完成线上题库的试题,达到一定标准,才能获得 “模拟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见图1)。这个学习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通过阅读老师下发的学习资源、小组案例研讨、线上司法考试等活动,积极踊跃参与答题,获得证书。

学习能力较弱的小张同学所在小组就只剩下他一人拿不到证书,他非常着急,不想给小组同学拖后腿。不爱学习的他一改常态,在课下也开始主动复习,一次不行,两次,直到最终完成任务。孩子的妈妈说,从来没有见到孩子这么主动去学习,感觉老师是不是在课堂上使用了“魔力”。学生小李说:“老师,您颁发的‘模拟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我会一直保存,将来我要从事律师行业,换一个真正的证书回来。”一本小小证书的学习任务,竟然发挥了极大的“诱惑”作用,甚至还能影响孩子未来的职业规划。这样的学习任务设计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知识技能。

子任务2:观看庭审纪实,绘制庭审流程图和庭审现场图

一场“模拟法庭”的庭审活动,背后展示的是司法程序的公正和法律的公平正义原则。只有引导学生熟悉司法程序的流程,获悉法官、律师、公诉人等角色在法律中的功能和作用,通过绘制庭审流程图和庭审现场图,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司法程序的公正性,才能真正理解国家依法治国方针中的“司法公正”,才能真正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

在该任务中,通过认真观看《庭审纪实》,由学生独立绘制一份庭审流程图和一份庭审现场图。在观看过程中,学生不时记录庭审中出现的人员以及人员的位置。在绘制流程图和现场图的过程中,引发了学生一系列的问题。他们不断地提出问题,不断地自己查阅资料回答问题,小组间讨论、研讨,拿不准的学生们在征得老师的同意下,开始连线做律师或法官的家长进行解答。这样的学习任务设计,真正地让老师和学生站在一个“战壕”里,师生共同思考和探讨。通过这个任务设计,真正落实了学生学法、尊法,按程序依法办事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

图1

子任务3:编写庭审剧本,进行角色扮演和庭审彩排

一次“模拟法庭”的庭审活动,必须有相应的案件审理和相应的人物。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在观看了《庭审纪实》后,学生要根据真实的案例进行庭审剧本的创造,并在组长的分工下开始角色分工排练。有的学生为了更好地扮演法官,每天对着镜子练习台词,严谨而认真,并且针对台词中的法律术语通过网络检索或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理解,确保法律专业术语的正确性和严谨性;有的学生为了扮演好律师角色,找当律师的爸爸取经,认真研读法律条文。通过这次律师的体验活动,这个学生明确了将来的律师职业选择,他说自己喜欢律师的博闻,更喜欢律师为委托人争取到最大权益后的成就感。有的学生体验了被告人的角色,他私下里告诉老师,“当我站在被告人的位置上,听审判长宣读审判结果的时候,我就想以后无论如何都不能违法,这种滋味真的很难受。另外,在庭审中,我特别希望我的律师能为我争取最大的权益”。通过角色扮演,学生真正感受到作为一名合法公民的重要性;通过庭审,帮助学生更好地珍惜自己的权利,履行义务;通过庭审,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法治思维得到明显提升。

从“学科活动”到“单元设计”核心任务的转变改变了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首先,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转变,从学习目标的确立到核心任务的设计,学生进入“我愿意学”“我能够学”的积极状态,学生的学习内动力得到激发。其次,教师身份发生转变。教师的角色不再是讲授者,而是观察者、指导者、评估者。教师布置完任务后,得以深入到每一个小组,细致观察各个小组的进展状况,这个观察是在以往的课堂中没有时间甚至无暇顾及的。最后,深度学习真实地在课堂中发生。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让学习朝着深度方向发展。

“模拟法庭”活动的单元设计,是我们不断尝试落实学生法治意识素养的一种探索。我们惊喜地发现,只有学生真正愿意投入到那些自带动力的学习任务中,在那些能不断激发他们思考的核心问题中,真正的学习才会发生,真正的教育才能生根发芽,真正的核心素养才能落地。

猜你喜欢

活动设计庭审法庭
消失在法庭的邦博
美国法庭口译制度研究及启示——以夏威夷州法庭口译为例
我国庭审网络直播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法庭不需要煽情的辩护词
上法庭必须戴假发?
人民法院庭审须全程录音录像
“透镜”课题教学的活动设计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活动设计
穆巴拉克庭审辩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