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动脉化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在四肢创面修复中的效果探讨

2020-03-01于大志郝佳杰于子云

医药前沿 2020年30期
关键词:血运四肢游离

于大志 郝佳杰 于子云

(1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手外科 山东 青岛 266000)

(2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骨科 山东 青岛 261000)

四肢皮肤软组织损伤是外科常见的损伤,一般是由于外力所致并可对软组织形成不同严重程度的损伤[1]。临床治疗主要以创面修复为主,如游离植皮、局部转移皮瓣、带蒂皮瓣以及吻合动静脉的游离皮瓣等,但此传统修复术后易发生并发症、外观不佳使患者满意度不高,临床效果达不到理想状态[2]。静脉动脉化皮瓣游离移植逐渐应用于临床且效果较好[3-4]。本次主要探讨了静脉动脉化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在四肢创面修复中的优势,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 年5 月—2019 年5 月于本院进行四肢创面修复的6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手、足创面并伴骨骼、肌腱外露;(2)可正常交流者;(3)皮损面积范围在4cm×3cm ~10cm×18cm;(4)知情并配合治疗者。排除标准:(1)合并脏器功能不全者;(2)凝血功能障碍、严重感染疾病者。入组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为30 例。观察组男19 例,女11 例;年龄18 ~50 岁,平均年龄(26.83±5.14)岁;上肢13 例,下肢17 例;交通事故14 例,重物压砸9 例,机械损伤7 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19~52岁,平均年龄(25.75±4.86)岁;上肢14 例,下肢16 例;交通事故13 例,重物压砸11 例,机械损伤6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方法修复(游离植皮6 例、局部转移皮瓣8 例、带蒂皮瓣10 例以及吻合动静脉的游离皮瓣6 例)。观察组实施静脉动脉化皮瓣游离修复,具体为:常规清洁创面,清除坏死组织,若患者为骨组织缺损应进行植骨,并于术前接受血流探测仪检查,了解受区、供区血运情况。情况良好者根据受区创面面积、软组织缺损情况挑选适宜皮瓣,静脉皮瓣条件应为2 条(或2 条以上)静脉,其面积应大于受区1%~2%,以桥接式方式将1 条静脉两端和创面动脉进行吻合,剩余静脉和创面静脉进行吻合,如有合适的感觉神经则予以吻接。术后给予患者抗感染、抗凝血及抗血管痉挛等相关治疗,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皮瓣血运情况。两组患者随访观察时间均为1 年。

1.3 观察指标

(1)皮瓣成活率、创面愈合率;(2)术后并发症:感染、血管危象、皮瓣肿胀发生情况;(3)预后:皮瓣血运、外形美观及感觉功能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皮瓣成活率、创面愈合率

观察组皮瓣成活率70.00%、创面愈合率83.33%与对照组皮瓣成活率外面愈合率80.00%、76.67%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皮瓣成活率、创面愈合率比较[n(%)]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n(%)]

2.3 两组术后1 年预后情况

观察组皮瓣血运良好率96.67%、外形美观率90.00%、感觉功能良好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63.33%、70.00%(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1 年预后情况比较[n(%)]

3.讨论

随着临床医疗环境的变化,对于四肢皮肤损伤患者不仅只追求创面愈合同时对外形美观也有要求。皮瓣在创面修复中应用度较高,其自带血供并含有皮肤组织[5],常规修复虽可使创面愈合,但其血液循环、外形修复较游离皮瓣移植相对较差。本研究以静脉动脉化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创面,探讨其相关优势。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皮瓣成活率、创面愈合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四肢创面修复采用传统修复及静脉动脉化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静脉动脉化皮瓣游离修复可减少并发症。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对患者体位无限制,术后患者可灵活选择体位活动较为自由,可促进机体功能恢复,为康复提供基础。另外皮瓣游离修复不受创面面积、旋转范围因素影响,切取皮瓣时可选择远端皮瓣且可一次性修复创面,降低感染发生率[6-7]。此外术后1 年预后情况显示观察组皮瓣血运、外形美观及感觉功能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说明实施静脉动脉化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对于患者预后有其优势,其优势体现在皮瓣供区方案选择较多,可达到供区隐蔽目的;还可根据受区组织情况不同选择不同厚度皮瓣,避免二期手术进行皮瓣修复[8]。另外通过桥接式移植时皮瓣动脉血经静脉进入动脉,少许动脉血进入皮瓣对其有营养作用,然后经静脉回流使得动脉血灌注减少从而降低静脉血回流率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有效促进预后。在邱辉等[9]及赵彬等[10]的研究中也指出静脉动脉化皮瓣游离移植对供区损伤较小,可有效进行静脉血管扩张、关闭或失效,当血液流经皮瓣时开始循环作用,之后开放微静脉短路使周围组织得到有效血供维持良好血运状态,均可说明选择静脉动脉化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为患者预后提供了良好条件。

综上所述,四肢创面修复选择静脉动脉化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较传统修复更具有优势,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且预后较好,可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血运四肢游离
指尖血糖监测判断断指再植术后指体血运的临床效果
一种手外科血运观察指示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莫须有、蜿蜒、夜游离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保留左结肠动脉(升支)的腹腔镜直肠癌全切除术的疗效观察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
游离血红蛋白室内质控物的制备及应用
游离于翻译的精确与模糊之间——兼评第八届CASIO杯翻译竞赛获奖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