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房地产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

2020-02-28丁真真

经济视野 2020年16期
关键词:年终奖金基本工资标准值

文| 丁真真

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崛起主要是在二十世纪初期,在加入了世贸组织之后,国内的经济生产总值在不断增加,提高了人们对于生活的基本要求,另外,农村逐渐向城市靠拢,大量的城中村进行改造,使得房地产企业已经逐渐的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命脉。随着对房地产行业的深入了解,人们看到了这个行业的暴利,因此,各种大中小型房地产企业逐年成倍增加。

激励的基本概念

所谓激励,就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发展状态,合理的制定出各种奖罚措施,包含了薪酬、奖金、罚款等一系列能够制约工作行为的手段,在同等条件下,促进企业员工努力去更好的完成工作,以得到相应的激励回报。当今世界所有企业都是在追求利益,只有实现了不断的增长,才能够保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实现目标最为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企业员工,特别是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他们所创造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因为中层管理人员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此类人员基本上都是从基层人员晋升提拔上来的骨干力量。

激励机制的作用

所有企业的员工,无论是高层还是普通人员,生理需求即经济收入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不断的努力工作。但是,相同的工作内容与付出,不能够得到相同的汇报,甚至有的企业员工高付出、低回报,就会直接造成企业人员流失。

建立房地产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

根据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发展现状,中层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

1.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薪酬。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薪酬体系,基本上是基本工资+销售提成的薪酬发放形式,相对于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薪酬制度,要不能低于基层管理人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只要通过努力,就可极大的缩小与高层管理人员薪酬的差距,以此来激发中层管理人员的干劲。因此,对于房地长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薪酬分配模式,可以按照:基本工资占比50%、岗位工资占比20%、绩效工资占比30%。

2.增加中层管理人员的年终奖金。奖金是对员工工作肯定的一种激励手段,在员工达到了既定标准,或者从某个方面有效的推动了企业的发展所给予的奖赏。员工通过自身价值的体现,创造出了同行业水平之上的经济效益,企业就需要通过现金奖励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对于房地长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在奖金方面的建立,首先是设置评定等级,以0.25、0.5、0.75、1.0、1.5的标准进行个人年度评定,然后以31.25%、62.5%、93.75%、125%、187%的占有率标准执行(经济增加值=税后净利润—资本成本):(1)房地产企业年终收益不超过既定标准值,年终奖金总额为经济增加值的10%,中层管理人员按照考评等级比例发放。(2)房地产企业年终收益超过既定标准值在30%以内,年终奖金总额为经济增加值的20%,中层管理人员按照考评等级比例发放。(3)房地产企业年终收益超过既定标准值在50%以内,年终奖金总额为经济增加值的30%,中层管理人员按照考评等级比例发放。(4)房地产企业年终收益超过既定标准值的50%以外,年终奖金总额为经济增加值的40%,中层管理人员按照考评等级比例发放。(5)通过按照评定比例发放年终奖金,最好与最差之间相差额度超过150%,由此可以判断出哪些中层管理人员适合晋升。

3.提升中层管理人员的升职空间。房地产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在金钱上给予工作人员激励,还要通过升职来极大的促进员工的上进心与责任感。特别对于中层管理人员来讲,这种激励措施非常重要,不仅能够激发工作潜能,还能提高经济收益,带动企业的整体发展。(1)升职之后的经济收入提高。房地长企业管理人员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房屋销售的提成为主,销售的量越大,工资拿的越高,另外,每个层级的基本工资不同,收入提成方式不同,使每个层级之间的工资有着很大的差距。通过努力,中层管理人员晋升到高级管理人员之后,不仅基本工资翻倍,绩效工资也随之增长,从只拿个人的销售提成,转变成团队的整体销售业绩提点。(2)升职之后提升自信心。中层管理人员晋升之后,不仅从经济上得到了满足,更从精神上实现了质的飞跃,由一个传播者变成了一个管理者,所以,对于企业提供的平台会更加珍惜。另外,会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在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不会胆怯,始终坚信自己能够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为企业做出更多的贡献,不愧对企业的培养。

总结

综上所诉,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行业竞争力在不断的增加,只有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够更好的保障企业的顺利发展。特别是针对于房地产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来讲,他们是企业的核心力量,是为企业创造最多财富的一个群体,有效的利用激励机制防止人员流失,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才是房地产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

猜你喜欢

年终奖金基本工资标准值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析指标体系问题研究
浅析风电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设立与监控
基于《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的医药全行业绩效评价及预测
年终考核制度是否具有激励作用
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评价标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