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部控制看企业经营风险
——以瑞幸咖啡为例
2020-02-28陈美玲
□ 文| 陈美玲
内部控制的概念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指出:设计、执行和维护内部控制,目的是应对识别出的对被审计单位实现下列目标产生不利影响的经营风险:(1)财务报告的可靠性;(2)经营的效果和效率;(3)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即“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循,由治理当局、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在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模式下,良好的内部控制犹如一道畅通的轨道,让企业能够正常有序地运营。但实际上,企业造假案例层出不穷,比如瑞幸等,我们发现很大程度上这些企业的内部控制都存在缺陷,以下我们将结合案例进行具体分析。
瑞幸公司的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2017年10月,luckin coffee成立,瑞幸咖啡以“从咖啡开始,让瑞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为愿景,当时的瑞幸,高喊着“要成为中国的星巴克”,宣称为客户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高便利性的咖啡,备受市场的青睐。2019年5月,瑞幸咖啡登陆纳斯达克,两年不到的时间,瑞幸咖啡就完成了上市的创举。然而,2020年4月2日,瑞幸咖啡管理层自曝造假,此事一出,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证监会随即介入调查。此后,根据财政部发布对瑞幸咖啡公司境内运营主体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结果显示,自2019年4月起至2019年末,瑞幸咖啡公司通过虚构商品券业务增加交易额22.46亿元(人民币,下同),虚增收入21.19亿元(占对外披露收入51.5亿元的41.16%),虚增成本费用12.11亿元,虚增利润9.08亿元。
除了瑞幸咖啡,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事例屡屡发生,而这些公司都存在内部控制严重失效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层诚信问题。现代企业制度本身建立在“委托——代理”机制上,这种机制正常运行的前提是履行诚信职责,各方目标和利益的不一致很容易导致经营活动所涉及的相关利益者如股东遭受损失。而现实中,很多企业管理层为了自身利益,参与造假,最终给公司造成了巨大损失。以瑞幸咖啡为例,管理层通过关联方交易,达到虚增收入的目的。例如,自2019年5月起,瑞幸咖啡交易的供应商和大客户中,新增的就有十几家。青岛志炫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这家公司实际上是瑞幸咖啡的关联方,与瑞幸公司的高管和董事有共同投资关系。同时,这家公司规模并不大,注册资金不超过500万,却在2019年5月至11月期间,多次与瑞幸公司进行交易,每次订单金额高达90多万元。而这种蓄意的关联方交易,瑞幸咖啡的管理层对业务全链条进行了批复,包括关联公司设立的筹划安排等,这实际上证明了管理层直接参与财务舞弊。
2.企业内部审计未尽到应有的职责。企业设置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能发现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的漏洞,以通过修改企业规章制度、推行奖惩分明的措施等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增强企业的运营效果。而这些曝出造假事件的企业,其内部审计部门实际上都已失效,内部审计部门不能及时揭露出公司管理层的陋习,以至于公司最终走向了经营危机。类似瑞幸这样的上市公司自然表面上看起来规章制度健全,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但实际上管理层把控了一切,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
如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完善企业经营管理
1.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确保得到一贯执行。管理层应明确自己的责任,通过协调各部门,利用有限的资源,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的价值,这样,双方实际上可以达到共赢的效果。治理层制定被审计单位战略方向,并负责监督管理层履行经营管理责任,公司的正常经营离不开治理层的参与和支持。而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去贯彻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增强风险意识,对违背公司利益的行为说“不”,确保公司的正常运营。完善考核监督机制。从制度入手,完善对公司各层级的考核监督。一方面,部门要加强对本部门的考核,通过财务提供的相应数据,对本部门的运营管理实行自我评价,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加强监督;另一方面,积极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促进内部审计工作高质量开展,并且针对于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跟踪、解决。
2.以风险为导向,落实具体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措施。首先,企业作为一个整体,需要培养从个人,到公司高度一致的企业文化,而风险管理的价值观应贯穿于企业文化中,学会识别、应对风险;其次要将内部控制措施(不相容职务分离、授权审批控制等)落实到企业实际运营管理中;最后,执行赏罚分明的奖惩制度,引导企业员工自觉遵守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内部控制相关规定。良好的内部控制有助于企业的运营管理,希望能通过揭露瑞幸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有助于企业提高自身的内部控制水平,增强企业的运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