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洛他定联合普拉洛芬治疗过敏性结膜炎
2020-02-27钟佐淮
钟佐淮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立医院眼科,福建 南平 354300)
过敏性结膜炎属于高发病症,患者接触过敏性抗原是引发过敏性结膜炎的主要因素,眼部充血、流泪等均属于过敏性结膜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会十分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单一应用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可以取得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若需要更好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则需要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进行治疗。本文对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予以奥洛他定联合普拉洛芬治疗,分析奥洛他定联合普拉洛芬治疗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过敏性结膜炎患者(n=100例),时间:2017年3月~2018年3月,按挂号顺序分对照组、研究组。
对照组:男性与女性分别30例、20例;年龄27~47岁,平均:37.76±5.12岁。
研究组:男性与女性分别31例、19例;年龄25~49岁,平均:37.61±5.09岁。
纳入标准: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过敏性结膜炎的诊断标准相符合;不存在其他类型眼病史。
排除标准:对本次涉及治疗的药物过敏;有肝肾功能障碍。
组间资料对比,差异性不高,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应用浓度为0.1%的奥洛他定滴眼液进行治疗,每天治疗2次,每次滴2滴。
研究组:奥洛他定滴眼液的治疗方式与对照组一致,同时加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每天治疗4次,每次滴2滴;奥洛他定滴眼液与普拉洛芬滴眼液的使用时间需要间隔5分钟之上[1]。
1.3 观察项目
对组间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指标对比。
显效:患者的充血、刺痒、流泪等症状完全消失;
有效:患者的充血、刺痒、流泪等症状有明显改善;
无效:患者的充血、刺痒、流泪等症状未改变。
有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
1.4 数据处理
所得数据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计数资料,表示形式:百分率,卡方检验,P<0.05则为有差异性。
2 结 果
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显著。
其中,研究组的显效比率56.00%(28/50),有效比率40.00%(20/50),无效比率4.00%(2/50),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的显效比率36.00%(18/50),有效比率40.00%(20/50),无效比率24.00%(12/50),总有效率76.00%。
3 讨 论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眼部化妆品、隐形眼镜在近年来的应用频率越来越高,并且目前社会环境污染越发严重,空气中不明颗粒则开始增多,在综合性因素的作用下,致使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生率不断上升[2];眼部结膜接触过敏性抗原之后,会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发生眼部灼烧感、充血等临床症状,引发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生机制在于:过敏性抗原结合B淋巴细胞(结膜中)所释放的特异性IgE抗体、肥大细胞表面的IgE受体,进而致使异染颗粒出现脱颗粒变化并释放出多种炎症介质,包括有:组胺、白三烯等,致使机体引发化学反应和产生过敏性结膜炎[3]。
临床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药物众多,比如:组胺H1受体拮抗剂、肥大细胞稳定剂等,奥洛他定滴眼液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奥洛他定,该药物属于组胺H1受体拮抗剂中的一类型,可以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同时能够拮抗组胺H1受体的高选择性,除此之外,奥洛他定滴眼液能够有效抑制化学介质的释放,大大减轻了炎症反应发生;普拉洛芬滴眼液的主要成分是普拉洛芬,该药物能够抑制嗜酸性粒细胞趋化,以此减轻炎性递质刺激眼部,具有消炎、止痛、稳定细胞膜等临床作用;奥洛他定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可以提高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4]。
数据显示:其中,研究组的显效比率56.00%(28/50),有效比率40.00%(20/50),无效比率4.00%(2/50),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的显效比率36.00%(18/50),有效比率40.00%(20/50),无效比率24.00%(12/50),总有效率76.00%;由此可见,奥洛他定联合普拉洛芬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