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客运索道行业团体标准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2020-02-27■陈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15期
关键词:索道客运团体

■陈 旭

(泰安市泰山索道运营中心)

我国客运索道事业起步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至今不过40年时间。受旅游资源、客运索道设备技术、国家宏观政策等因素制约,40年来,我国客运索道事业虽然发展较为迅速,但与欧美国家相比,仍存在发展慢、总量少、规模小等问题。

在我国,客运索道作为景区交通工具的特种设备,兼具安全性和舒适性的严苛要求,标准建设尤其重要。尤其是我国客运索道行业设备多样化、管理模式多样化的现状,为行业团体标准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笔者认为,我国客运索道行业团体标准建设前景广阔。本文通过对我国客运索道行业团体标准建设的分析与思考,力求引起对客运索道索道团体标准建设的重视,推动我国客运索道行业团体标准建设快速发展,为客运索道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标准保障。

1 客运索道行业团体标准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思想重视程度不高,团体标准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无论是行业协会还是企业自身,对国家关于鼓励和支持团体标准建设的政策缺乏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对标准建设包括团体标准建设思想重视程度不高。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显示,截至目前,国内仅有广东省江门市特种设备协会于2018年11月27日发布的《江门市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与管控要求》这一项团体标准中包括了对客运索道的规范要求,且起草单位中没有客运索道企业参与。平台中没有任何索道行业协会和索道企业的相关信息。作为国内客运索道企业的“娘家人”,中国索道协会尚未进行团体注册。由各区域内索道企业组建的地方性行业团体,也为进行团体注册。

1.2 行业管理模式粗放,缺乏人才技术支撑

尽管国内客运索道行业经历了40余年的发展,但由于客运索道行业是一个比较小的行业,从国家层面讲,由行业协会主导的人才培养大多局限于作业人员的资质培训与考核,2013年起建立起了一支由国内客运索道企业管理人员组成的标准化评审员队伍,但其数量少、且能力素质参差不齐。同时,参与研究客运索道标准建设的社会力量少之又少。从市场主体层面讲,国内大多数客运索道运营企业大多为个体私营,规模小、管理粗放,技术力量薄弱,不注重标准建设,满足于不出事。

1.3 行业凝聚力不强,实施主体不够丰富

由于行业特性,我国客运索道大多位于所在区域的风景区,企业之间无法形成竞争关系。因此,我国客运索道行业内部凝聚力一方面集中于为数不多的国内著名景区内的大索道之间,另一方面,大索道之间的凝聚力更多依靠彼此之间的感情纽带而非技术交流纽带。随着老一代索道人的离岗,各索道之间新一代索道管理者、从业者是从其他领域进入,“天下索道是一家”的观念已经不复存在。大索道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往往通过自身力量开展内部标准建设,在标准建设方面处于自建自用、各自为战的状态。而小索道由于经济实力、技术实力弱小,既无能力开展内部标准建设,亦无机会分享大索道的标准建设经验和成果,也缺少实行标准化管理的动力,因此参与团体标准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参与行业团体标准建设的市场主体很少。

2 我国客运索道行业团体标准建设的有利因素

2.1 具备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2015年,国务院印发《深化标准化改革方案》,对我国标准化改革作出部署安排,提出构建以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共同构成的新型标准体系。其中,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分为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方案》同时对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在功能上作出明确区分,即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侧重于保基本,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侧重于提高竞争力。《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团体标准正式走上标准化建设的历史舞台。

为激发市场主体标准建设活力,推进我国团体标准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出台《关于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的指导意见》、《团体标准管理规定》等政策,我国团体标准建设驶入快车道。

2017年,国家修订并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从法律高度明确了团体标准的地位,为市场主体开展团体标准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2.2 具备充足的必要条件

(1)实施主体清晰。《团体标准管理规定》明确:团体标准是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为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的标准。2003年8月,中国索道协会正式成立,业务主管单位是当时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业务指导单位是当时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经过2015年起推行的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中国索道协会成为依法设立、自主办会、服务为本、治理规范、行为自律的社会团体组织。

(2)市场主体明确。目前,尽管国内客运索道数量近2000条,但无论是设备技术装备水平还是日常安全管理、运营服务能力,总体格局仍呈现“金字塔”状况,技术装备水平高、安全管理和运营服务能力强的索道运营单位,依然是我国建成最早的少数客运索道,如泰山索道、黄山索道、峨眉山索道、张家界索道等,设备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丰富、专业素质突出,先后承担过现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地方标准等政府主导标准的制定,在标准建设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中国索道协会协调上述索道参与制定团体标准,既有专业性又有权威性。

(3)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以泰山索道运营中心为例,作为国内最早从事客运索道运营管理的企业,探索创造了客运索道安全管理和运营服务的一整套运作模式,形成了我国客运索道行业包括设备安全管理和运营服务等多方面的团体标准雏形。2013年,泰山索道运营中心正式启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运营服务标准化建设,多次参与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起草修订以及泰安市旅游服务综合标准的制定等工作,2015年2017年完成了山东省服务标准化试点、示范任务,2017年至2019年完成了国家级客运索道运营服务标准化试点任务,目前正在开展山东省客运索道运营服务标准化示范工作。同时,泰山索道运营中心已经制定团体标准建设规划,明确了团体标准建设的努力方向和主要内容,为推进我国客运索道行业团体标准建设作好了各方面准备。

3 推进我国客运索道行业团体标准建设的对策建议

(1)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全行业、各企业对团体标准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团体标准是社会团体主体共同制定的标准,有别于国家主导制定的标准,能更加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状况,更能贴近企业的实际需求,更容易被市场主体所接受、推广和使用,真正发挥标准在客运索道安全、设备、技术、运营、服务等方面的规范作用,为游客提供更加安全更加舒适的旅游体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多赢。要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地宣传引导,提高各企业对开展团体标准建设重要性认识,增强开展团体标准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建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团体标准,助力全行业和各企业提升治理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2)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全行业、各企业开展团体标准建设的能力。安全是客运索道的生命,服务是客运索道的灵魂。要紧紧围绕安全和服务两大主题,广泛开展专业技能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重点加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教育培训,牢固树立“作业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理念,提升标准化意识。重点加强标准专业知识教育培训,提高各市场主体开展标准建设的能力。

(3)充分行业协会的主导作用,强化团体标准建设规划。中国索道协会作为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是开展客运索道行业团体标准建设的主导力量。要认真分析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会员单位意见建议,科学编制团体标准建设规划,使各索道企业真正感受到团体标准“有用、能用、好用、管用”,推动客运索道行业团体标准建设有序推进。各地特种设备相关协会要发挥在客运索道设备制造、检测等各环节的专业优势特长,组织所在地方区域内的客运索道企业积极参与团体标准建设。各区域内索道企业自发组建的团体,要按相关要求依法登记,使之具备开展团体标准建设的资格。要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着力丰富行业团体标准建设实施主体。

(4)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形成行业团体标准实现快速发展。目前,国内客运索道行业龙头企业从事客运索道运营管理近40年,是我国客运索道事业的拓荒者、开路者、引航者,其探索积累沉淀的经验有的上升为政府主导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有的健全完善了一整套内部标准体系而未在行业内公开分享。一方面,他们有成熟的经验、现成的办法。同时,他们对标准化重要作用的认识比较到位。如,泰山索道运营中心长期坚持“源于标准、遵循标准、高于标准”的原则,形成了一大批成熟的企业内部标准和浓厚的“人人参与标准建设、人人自觉运用标准”企业标准文化。特别是近年来,泰山索道运营中心自我加压、拉高标杆,以“跳出索道看行业”的高境界和大格局,把目光瞄准与客运索道行业相近的民航业,对标民航企业的飞机管理、航空服务,按照PDCA标准建设模式,不断改进完善各类标准,为推进泰山索道各项工作争先进位、走在前列提供了强有力的标准保障,也是泰山索道连续保持安全运行37年无事故的秘诀所在。

结 语

我国客运索道行业规模小,不同的市场主体即客运索道企业受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对团体标准建设的宣传力度、重视程度与当前我国其他各行各业加快推进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发展形势还不完全适应,开展团体标准建设的专业人才匮乏,尚未形成有利于团体标准建设快速发展的宣传舆论、思想认识和实施平台,迫切需要全行业真正重视起来、积极行动起来,以团体标准建设大繁荣、大发展的实际行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我国客运索道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猜你喜欢

索道客运团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浅析索道桥性能的改善方法
百花齐放的“定制客运”,能否拯救道路客运市场?
固定抱索器索道吊椅拆装工具车
长江索道迎来30岁生日
提高客运驾驶人安全意识
台湾客运业:高铁躲过破产危机?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