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提升新时代高校中层干部胜任力
2020-02-26赵敏丽
赵敏丽, 姜 敏
(1. 邵阳学院, 湖南 邵阳 422000; 2. 邵阳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邵阳 422000)
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规模不断扩大,以机关部门的处长和各院(系)的书记、院长(主任)为主要代表的高校中层干部数量不断增长,对该群体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长期以来,如何有效提升高校中层干部的综合素质,一直是高校发展的难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从胜任力视角研究高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结合实际探索有效提升高校中层干部胜任力的路径,以期推动新时代高校干部队伍的建设。
一、高校中层干部胜任力提升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明确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成为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团结带领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高度重视培养造就能够担当重任的干部队伍。”[1]高校中层干部作为“高校改革发展的中坚和骨干力量”和“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的主要后备力量”[2],处于校级决策层和普通干部、教师操作层之间,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提升高校中层干部的胜任力,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了教育的重要意义:“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明确提出了教育的总体目标:“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3]36-37。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其发展状况反映国家科技的发展水平,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高校的发展方向和速度,不仅取决于领导班子的综合能力,也取决于学校中层干部队伍的胜任力及其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因此,提升高校中层干部的胜任力已经成为当下高等教育领域刻不容缓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需要
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继而公布了入选高校和学科名单,“双一流”建设正式启动实施。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双一流”建设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国内高校纷纷推出新举措,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精准对标“双一流”建设目标。建设一支与“双一流”建设相匹配、相适应的高素质中层干部队伍,全面提升高校中层干部胜任力,成为摆在各高校面前的紧急任务。
(三)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提高干部的能力。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部署,并明确要求“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些新部署、新要求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高校中层干部作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和组织者,发挥着管理引导、组织协调、具体落实的重要作用。这就必然需要干部不断增强任职履职能力,做实具体工作,不断推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工作,成为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二、高校中层干部胜任力提升存在的问题分析
影响高校中层干部胜任力提升的原因可以从外部因素和自我因素来分析。
(一)外部因素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501,高校中层干部不能脱离社会环境,且深受环境影响。本文所指的外部因素是有别于自身的外部环境,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学校和家庭等。首先,从政府层面看,高等教育法规和干部任用相关条例对高校中层干部的选拔标准、任职要求、职责年限等有明确的要求。这些规定对中层干部胜任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为中层干部指明前进的方向,引领中层干部走职业化发展道路。与此同时,由于法规的原则性限制,难以突出灵活性,容易出现一刀切的情况。如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对于地方和高校干部的特点区分不明显,不同层次高校的特点区分不明显,部分高校出现了行政化程度偏高的情况。其次,从社会层面看,高等教育的社会地位、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影响着高校的发展,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高校中层干部胜任力的提升。优良的社会风气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能促进人的和谐发展;而消极的社会环境会影响人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对高校发展的支持力度,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尊师重道的社会风气,则有利于高校中层干部胜任力的提升。可见,社会环境对高校中层干部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再次,培训效果不突出。总体来看,高校对中层干部的培训认识不是很到位,更多的是局限于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与此同时,对于培训的需求难以准确把握,主要体现在难以把握高校的使命担当及不同岗位的职责需求等方面。此外,高校还存在师资队伍难保障、组织保障难以到位、管理考核欠科学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高校中层干部胜任力的提升。
(二)自我因素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全面信息化时代,高校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既有机遇更有挑战。但是我国高校中层干部在应对社会发展和学校变革方面,从胜任力角度来看,依然显得比较薄弱。首先,管理理念存在偏差。人的固有思维一般会成为接受新观念、新思想的主要障碍,作为培养先进生产力创造者的高校管理人员,理应让自己的思维观念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和国际接轨,这才能真正做到守正创新。然而,现实中有部分中层干部对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综合素质能力评估过高,对接触新事物、学习新理念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到位。而且,中层干部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双肩挑”人员,在高校负责的多是与专业业务相关的工作,知识储备也更多是专业知识,在其教育理念中,很自然地会将专业的重要性放在管理之前,忽视作为高校干部应具备的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提升。其次,个人能力不足。部分高校中层干部因自身原因难以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并转化成为自己的观念,更难以将其实施于管理之中。此外,对新的高等教育理念的理解片面和认知不足,也是导致高校中层干部胜任力不强的原因之一。部分高校中层干部是从管理岗位提拔的,相关专业知识较为欠缺,尤其缺乏较为系统的教育和管理理论方面的知识,对教育管理领域的新理论也缺乏了解,难以从广阔的视野出发解决内涵式发展存在的问题。再次,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不到位。高校中层干部作为学校各项事业的主要组织者、策划者和实施者,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发展。因此,他们需要有一个清晰的职业规划,才能更好地任职履能。然而,现实中一些中层领导干部缺乏合理客观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他们在从事一定年限的管理工作后,容易产生懈怠情绪,出现职业倦怠思想,这种懈怠情绪主要表现在对工作缺乏激情和热情。
三、高校中层干部胜任力提升的路径探索
高校中层干部胜任力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其本人通过外在的培养、培训及内在的自我修炼和积极践行的结果。这就需要外部和内部共同努力,一起起作用,最终达到胜任力的提升。习近平要求干部“要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5]518。这些要求对提升高校中层干部胜任力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结合胜任力理论和党对干部的要求,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索高校中层干部胜任力提升的路径。
(一)政治坚定是高校中层干部胜任力提升的方向保证
政治坚定契合提升高校中层干部胜任力的价值取向特征。习近平指出,“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党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广大教师要“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的职责”[6]。高校中层干部要坚定政治方向和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要能冲破各种错误思想的迷雾,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具备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首先,要以政治学习占领思想高地。学习摆在首位的是增强学习意识,克服本领恐慌,要将政治理论学习、工作能力学习、道德修养学习融为一体,并长期坚持,进而坚定理想信念。其次,要严格规范并落实中层干部的管理制度。学校的管理规章制度要在教师的政治要求、业绩要求等方面作出规定,并严格遵照实施,促使中层干部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再次,要严把中层干部政治纪律关,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最前列。要求中层干部保持政治定力,不得散布任何错误的政治言论,积极传递正能量。
(二)德才兼备是高校中层干部胜任力提升的能力保证
毛泽东在总结革命成功经验时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7]526因此,新时代高校中层干部提升胜任力的方向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全能型人才。首先,要加强自我修养。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决定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加强自我修养,既是高校中层干部提升胜任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决定其人生质量和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优秀的中层干部要在其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等各方面都处处表现出良好的个人修养,这样也能影响和感染周围的人。要通过加强自身的学术修养、业务职业修养、思想道德修养和健康心理修养等,实现个人修养的整体提升。其次,要全面加强职业能力的提升。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指出领导干部“要学新本领,要真正懂得业务,懂得科学和技术,不然就不可能领导好”[8]362,对他的话语进行延伸理解,那就是作为领导干部要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学习新本领。在新时代,不但要在把握时代脉搏的基础上学习教育管理的前沿理论,更要学习与业务相关的科学与技术。毛泽东还指出:“干部必须要知道共产党之所以跟其他政党不同,正是因为我们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紧紧结合在一起。”[9]1094因此,高校中层干部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教育培训是高校中层干部胜任力提升的智力保障
教育培训符合提升高校中层干部胜任力的动机和知识特征。干部的成长不仅是干部个人的事情,更需要组织加强培养、统筹协调。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高校为了适应新形势,也加大了对中层干部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了高校中层干部综合素质和胜任力,为推动我国高校的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但是,高校中层干部培训仍然存在难点问题有待突破,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亟待提高。首先,教育培训要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组织部门要引导高校中层干部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走在教育的前沿,解决存在的新问题,适应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其次,教育培训要有针对性。通过制定合理的培训目标、安排科学的培训内容、计划合理的培训时间、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在注重实效性的前提上,以高校中层干部的需求为基点,确定培训的基本目标。再次,加大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既要从师资队伍方面加大投入,不断提高师资水平,又要从人力资源方面加大投入,协调相关部门制定规划和方案,安排专人负责教育培训工作。还要对培训资源的整合加大投入,各级干部培训机构要加强学习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并能实现资源共享,不断拓宽线上资源的宽度,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