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日主观性:大学教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20-02-25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

(巢湖学院文学传媒与教育科学学院 安徽 巢湖 238000)

“节日庆典活动具有一种主观性的特征,它只是在庆祝者的主观性中才有它的存在。”[1]节日的主观性是指节日的意义往往是欢度庆祝节日的主体主观赋予的意义,即我们希望世界是这样的,而实际上由于各种原因,一时半会又很难达到这样。由于时代的发展,节日的主观目标也能实现一部分,如以前日子艰苦的时候,春节(过年)是最被憧憬向往的节日,因为到了春节,我们就能穿好吃好喝好玩好,而现在日子好了,所以大家经常说“天天像过节”。节日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是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人类传递并扩展生存知识和生存态度”的手段,“是象征和意义的体系”[2]。现代社会节日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趋势,在青年人居多的高校,如何因势利导,以节日文化为切入点,搞好大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节日的主观性体现

节日的主观性体现在节日文化的功能性方面,因此节日文化有着其他文化形式不可取代的作用。对此,国家有着清醒的认识,中央精神文明办公室曾颁文指出:“我国的民族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3]节日文化既需要保持、继承传统,又扬弃和发展传统,与时俱进,添加新的文化内容,符合现代化需求。培育健康、优秀的节日文化是文化保护和建设的重要一环,更好地发挥节日的文化认同、文化传承传播、民族精神塑造、压力缓解等多重功能。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增加人民幸福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增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1.1 文化认同

节日以及和节日伴生的周期性纪念仪式具有保持社会记忆、强化个体归属的功能。在共同的习俗仪式面前,个体会有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从这个意义上说,节日是民族的精神家园。

节日以民俗的形式记载与解读文化,其形成和发展有着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节日中,带有仪式性的民俗活动宣示与强调特定文化的价值观。每一个节日附带着相应的特色节俗,这些民俗活动凝聚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如春节的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分发压岁钱、拜年,清明节的扫墓、踏青、放风筝、吃青团,端午节的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悬菖蒲,中秋节的赏月、吃月饼等等,通过节日和节庆礼仪习俗,民众追求亲情和睦、平安和顺、生活美满、欢乐吉祥等共同心理诉求,得以表达和释放。同一民族和国家的百姓,在年复一年的节日中,借助民俗活动,建立和强化了共同的记忆,这些记忆包括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社会角色等等方面。世界各地的华人,因相似的传统节日文化,精神上连接起来。

1.2 文化传承传播

节日文化包含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两个层面,是文化历时性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工具。节日作为文化传统,“就其最明显、最基本的意义来看,它的涵义仅只是世代相传的东西(traditum),即任何从过去延传至今的东西”[4]。节日通过深入民心的形式使传统的器用和习俗代代相传,这些器用和习俗是节日娱乐和增加节日欢乐氛围的手段,是重要的节日文化符号。同时,许多传统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也借助节日相承下来。中国传统的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经过了几千年的传承,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蕴。

另一方面,节日也是文化在民间共时性传播的重要的媒介和手段。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节日往往承载着特定文明的信息,跨越其固有文化圈,为异质文明所接受和认可。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西方的知名度日益提高,西方圣诞节在中国的被接受和认可,都是文化传播的结果。

1.3 民族精神塑造

在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需接受长期的教育。个体只有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有充分认识,真正实现文化融入,才能自我发展。教育的本质是文化融入,某种程度上说,家庭、学校、社会这三种教育形式,提供了三种不同的文化融入场所。节日文化内涵丰富、形式独特,在个体的社会角色认定、文化融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实现文化融入的重要途径。

传统节日的风俗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承、发展、融合,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共同的传统节俗中,如同生活在水中的鱼,被影响、被改造,民族精神和民族特性得以形成。

1.4 压力缓解

节日的存在,使民众的日子被分成了平常日子和良辰佳节。通过参加节庆娱乐活动,单调的生活更加精彩;在节日中,人际交往增加,人和人的关系更加和谐;重要节日往往和假日同步,快节奏的生活在节日时舒缓开来,人们的压力得到缓解、束缚暂时解除。

狂欢化理论的提出者巴赫金是这样认识西方狂欢节的:狂欢节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生活,人们在广场尽情享受节日的乐趣,在节日狂欢中,说教和禁忌被抛弃,固有的不平等的暂时消除,社会呈现出平等、自由的意味。中国虽没有狂欢节,但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多多少少有五花八门的狂欢因素。当代社会变迁,传统节日仪式也在变迁,新兴节日及其庆祝方式兴起,更加适应人们人们缓解压力、解除束缚的需求。

2.现代节日文化资源的丰富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节日的形式与内容在不断变化,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现代节日不断花样翻新,出现了泛化的倾向,越来越丰富多元。

2.1 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受关注的背景之下,国学也在不断升温,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越来越为社会所认识和重视。

2005年11月24日,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当年这一消息曾在国内引起极大反响,严重挫伤了民众的民族文化自尊心。2007年12月,清明、端午、中秋被国务院定为国家法定假日,从制度层面确立了中国传统节日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2009年9月30日,端午节也被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2016年11月30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文化自信,他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高度对此作出过许多深刻阐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5]保持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已成为国人共识。民众要求复兴传统文化,要求传承与弘扬传统节日的民族性和传统性。

2.2 法定国家节日

除了传统节日,最重要的节日就是国家设立或认可的节日了。这类节日可以分成三种:第一种属于特殊纪念日,如元旦、青年节、劳动节、国庆节、建党节、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等等,这些节日权威性最高,体现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其中的重要节日普天同庆,也是国家法定假日;第二种是针对某类社会群体创建的节日,如教师节、妇女节、护士节、残疾人日等,这些小众节日,是只有相应的群体才可享受的特殊日子,体现国家对社会各类群体的重视;第三种是国家认可和倡导的公共活动日,如植树节、世界爱眼日、消费者权益日、世界水日等,有利于引导全社会成员对公共事业、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关心,提高公民素质。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清明、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进入国家法定假日体系,体现了国家对传统节日的高度重视。

国家法定节日,在引导大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醒大众关爱弱势群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模塑了新时代健康文化。

2.3 西方节日

伴随西方文化的全球强势扩散,大众传媒的传播与发展,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作用下,商家大肆炒作、营销,青年人追求新奇事物、标新立异,西方节日纷纷进入人们的生活,“洋节”日益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中,成为一种固定的生活方式。

一部分“洋节”,有和中国文化固有内容契合之处,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等,和中国提倡的孝道、报恩思想相当和谐统一,大家很容易接受,并乐意倡导。还有一部分节日在进入中国后,渐渐加入了中国元素,被中国化。如圣诞节,在中国只是部分基督教信徒的宗教节日。对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圣诞节的内容是中国化的,宗教内容被剥离出去,人们只是把它当成好友聚会、购物狂欢和恋人约会的日子,给越来越忙碌的生活增加集体放松的内容。习俗方面也出现了诸如平安夜送平安果这样的中国化习俗。另一方面,“洋节”也在悄然改变中国节日文化。例如,中国“七夕节”在“西方情人节”的影响下,重构了“中国情人节”的新面目[6]。

该如何理性看待和处理传统节日与“洋节”的关系?有识之士还是很清醒的。我们在借鉴并利用和西方文化精华的同时,更应牢记传统,弘扬中华节日文化。“如果仅仅是吸收几个‘洋节’到我国的节日体系中,可以给我们的节日文化增加一些异文化的合理因子,补足我们固有文化中缺少的某种有益成分,那也不是坏事……吸收西方节日固无不可,但是我们必须保持祖国固有节日在整个节日文化体系中的主流地位。”[7]

2.4 节日的泛化

当代社会日益开放,人们的生活方式多元化,差异、变化、个性等得到包容和尊重,节日的种类更为多样,范围越来越宽泛。据有关学者统计,到2009年底,我国节庆活动总数已逾8000个[8];到2013年,仅新兴节庆活动就增加至7000多个,占总量的70%[9]。节日的泛化使得民众既可以接受圣诞节、情人节之类的“洋节”,也可以接受民间自发组织的带有游戏性质的光棍节、女生节、男生节。民众的过节方式也更加丰富,民众足不出户可以感受到各种节日气氛,走出家门随时会见到各样的庆祝活动。

除了法定国家节日、中国传统节日、近年所流行起来的“洋节”,还有形形色色的相关主体发起的各种文化游乐节日,如洛阳牡丹节、哈尔滨冰灯节、上海电影节等;还有民间自创的各种娱乐性、消费性节日,如光棍节、汉服日、购物节等。

总之,现代社会,林林总总的节日,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适应了人们的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

3.高校开展文化教育的有效措施

在高校教育中,有效开发与利用节日文化资源,“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10],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节日文化贴近日常生活,形式丰富多彩,为青年学生喜闻乐见。大学生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群体,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和创造未来文化的责任,节日文化的发展与大学生对节日文化的态度、认识与行为直接相关。开展健康有效的节日文化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文化素质,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对弘扬优秀文化、建设有活力的校园文化有重要作用。高校开展节日文化教育,应多管齐下,多种举措相结合。

3.1 将节日文化纳入高校教学

作为传承和传播文化的场所,教学活动是高校最主要的工作。将节日文化纳入高校教学,可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种节日文化教学的良好氛围,对学生的思想产生良性的刺激和引导作用,对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意义同样重大。

具体的做法上,可以用讲座的形式宣传节日文化。如节庆习俗与礼仪、中西情人节的节俗演变,传统节日与中国古典诗词、节日与文化名人等。还可以举办形式多样的节庆学术活动,如节庆主题征文比赛、论文评选、节庆论坛等。

课程建设方面,除了在文科专业开设跟节日文化直接相关的《民俗学》、《中国传统文化》这样的课程外,还可以用公选课形式,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系列节日文化课程,系统讲授节日的内涵、形式、符号、仪式等,增加学生的知识储量,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同时在实践中,逐渐建立节日文化师资队伍,打造精品课程,编写相关教材。

3.2 利用节日平台,打造校园文化

节日与高校学生生活联系紧密,是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优质的节日文化更可以营造优良育人环境,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有灵活的头脑和较高的文化素养,他们通过策划与参与节日活动,组织协作和沟通交际能力、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等也会得到相应提高。同时,各类节日娱乐活动,也让学生从日常高强度的学习中解放出来,放松了身心,有利于提高下阶段的学习效率。

校园节日,并不涵盖前述的所有节日。主要节日除了全民共度的国家法定节日、传统节日和部分西方节日,另外还有学校根据育人需要而设定的各类校园特色节日:如校园文化艺术节、运动会、校园迎新会、宿舍文化节、广告节、传媒节、科技节等。这些具有个性化特色的校园节日,是建设大学校园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更是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增加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实践能力、提升大学文化底蕴的重要平台。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大学应通过各类节日平台,利用广播站、网站、微信微博、校报、校园宣传栏等广泛宣传,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文艺汇演,主题演讲赛、辩论赛、征文比赛、诗词诵读比赛,书法、绘画、摄影展览,登山赛、龙舟赛,及各类节庆传统手工艺作品制作活动等。这些节日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组织和参与这些节日文化活动,学生对各类节日文化的内涵有深切的认知,起到了应有的陶冶身心、拓展视野、提高能力的作用。

3.3 节日文化连接校园内外,服务社会

大学校园不是象牙塔,大学还肩负着服务社会的责任,大学生也终将走入社会。校园节日文化,要发挥服务社会的作用,必须走出校园,与当地文化结合,融入社会。

优秀的校园节日文化一定要与当地文化密切结合。本地的师生一直生活在当地文化氛围中,对这种文化熟悉而亲切,参与到当地的文化保护和建设中,会有自豪感和成就感。外地的师生而言,当地文化是别样的异地文化,会有好奇心,引导这种好奇心,有利于培养对他们第二故乡的热爱。

校园节日文化融入社会,就是搞校企合作,在教育部门、宣传部门、电视台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协作下,宣传节日文化,营造节日气氛,倡导节日新风尚。如春节参与写春联、制谜猜谜;清明节组织祭扫烈士陵园,宣传文明祭扫活动;重阳节造访敬老院,给孤寡老人送温暖;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问候孝敬父母长辈、开展形式活泼的亲子活动;艾滋病日参与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唤起社会的共同行动,共建健康社会等。引领大众健康幸福生活,唤醒社会责任,提升节日文化品位。

总之,塑造大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培养大学精神,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很关键。“大学精神是大学经过长期不断的积累而凝集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11]校园节日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一工程的完成,需要学校与社会的相互扶持。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文化
文化与人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