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国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2020-02-25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国化成型马克思主义

(安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32)

0.引言

提到近期内开展研究的历史文化变动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定属于较为热门、研究意义较为深刻的类别。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便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前行旗帜,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仍然为国家政治的重要参考概念,也是国民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但对当前国家治理中所展示和运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简单研究后发现,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明显属于融合了中国特色文化的混合型文化概念。这种混合形态的产生属于一种必然行为,但若要深入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将其与中国文化、时代发展特征相融合,便需要研究人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契机和主要形态展开更深层次的研究分析。

1.以中国文化为核心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根本意义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型依托于中国文化

人生活在文化之中,人们生活基础和生活习惯的形成,都是来自于文化。人的整体构成也可以看做是文化的构成,文化承载着人们存在的意义和发展的路程。文化实际就是普遍性的利益,只不过这种利益只针对人类自身而言。换言之,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所拥有的,约定俗成的文化体系,便是可以解释“人”,以及最大限度贴“人”潜在思想的关键。这说明要实现最高效、最稳定的文化研究,就必然要从已有的、已成型的文化体系入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发展历史中已经完成沉淀和渗透的文化体系,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是在其更加深入的发展中而成型的文化内涵,也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和应用的必然结果,其成型自然依托于中国文化。故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与中国文化本就具有的内容,具有相辅相成的互助作用。中国文化的成型,决定了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方向和深度。且对于中国而言,要实现文化自信就必须要以公众的思想风向为主,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目标作为核心,稳定公众的思想方向,重新激发其内心深处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这无疑奠定了“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互助关系。而这也正是以中国文化为核心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意义所在。

1.2 借由中国文化角度可升级马克思主义的应用价值

顺应时代要求,开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是为了研究这一适应于我国,且十分独特的文化产物的综合价值。也就是研究该理论体系对我国未来发展的潜在价值。已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人以及中国社会的价值观高度吻合,故其能够被长期应用。同时观察马克思主义成型和发展历史可知,马克思主义并非在中国被提出,却在中国被沿用至今。这说明除价值观上的契合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必然还存在其他的文化特征,与中国人的思维模式高度吻合。具体我们无需深究,但这种吻合一定处于正面状态,这一点从当前中国的发展质量中便可看出。针对此,如若我们国家在未来阶段仍然要利用马克思主义发展社会,就必然要将中国文化融入其中,用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可来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的契合度。这便是中国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中的现实意义。简而言之,既然其成型的内容中带有这一文化体系,那么从已经成型的角度,去分析两个文化体系在何种情境下相互适应,又是在何种情境下达到最优状态。就可以使用顺其自然的形式,研究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形态。不仅如此,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可将该文化体系为轴,将研究的视角向外拓展,直至对中国社会以及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所映射出的社会发展历程进行深刻认知。当确认二者相互依托,且借由中国文化可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用价值,便构成了此研究的根本意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现状

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突破研究限制

在以往,几乎所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而开展的文化研究,都将研究重点放置在了研究其过去的文化内涵上。而在当下,随着中国这一具有特殊国情的国家逐渐提升了自身的发展力度,在中国得以应用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内涵便逐步成为了研究核心。多数学者都认为,既然研究学界以提升中国发展质量作为研究背景,那么直接以中国作为考虑点更换研究方向也应该具有切实的转换价值。而这种转换刚好拜托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界的研究凝滞现状,为众多研究者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性思路。

著名学者朱志敏便曾经在其著作中表示,在中国范围内所开展的研究不能被限制在某一条件或范围内,要带有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目的去研究其中国化的发展路程。朱志敏学者还鼓励各个研究人员要摆脱当前的研究框架,要不断在过去的思想中发现新问题,开展新研究。故在这类研究方向下,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研究便彻底突破了以往的研究限制。突破限制对于研究进程而言大有作用,但方向的选用也十分重要。在突破限制后我国相关研究的改革大多集中于两个方向,其一是对研究方法的拓展。部分学者使用多视角进行研究,虽以中国文化为重心,但研究视角却多从东西方文化交融和世界历史理论入手。力求通过对比的方式,凸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征。其二是对所选理论范围的拓展。与视角不同,理论体系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庞大。我国学者多从社会学科、文化哲学学科入手,采用了跨学科协同研究的方法,试图在突破已有研究框架的同时,集思广益探寻真相。

2.2 中国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中国化”即代表着马克思主义在发展的进程中已经与中国的发展特色相结合,成为了正适用于和仅适用于在中国发展的特殊形态。中国相较于世界上其他国家自然是极特殊的,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以极为残破的身躯不断发展成现在极具竞争力的状态,一方面离不开中华儿女的不懈坚持与奋斗,另一方面也具有马克思主义引导的实际作用。若非抗战阶段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的革命人士起到了辅助和引导的作用,中国必然无法完美的找到适应于国家发展的基本形态。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当前在中国范围内被应用和传递于教育途径的文化内涵,就是由中国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共同创立的文化体系。因此当前多数研究人员在开展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时,都会将研究中国文化作为核心契机。他们认为,最终的中国化发展形态必然与中国的发展里程和发展特殊性相关。事实也是如此,中国抗战胜利一来所走的每一个政治、经济以及教育发展路径,都是不断选择和不断验证所得出的那一时代的最优路径。因此中国文化实际上就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人员,提供了深刻研究和查询契机的理论基础。研究人员所得出的研究定论只要符合实际的文化特征,便都能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得到验证。

2.3 他国文化也被包含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范围内

如若不提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以及文化地位,其实际上就是属于一种文化体系,与他国政治文化体系并无根本上的差别。而之所以马克思主义能够被中国应用至今,自然是因其具有更加适合中国发展特色和需求的文化内涵。这种“适应性”是当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人员的主要切入点。但为了更加全面性的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型特征,近年间也逐渐开始有研究人员选择从他国文化体系的角度入手。世界上研究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不在少数,而其他国家研究的方向也十分丰富。例如左翼学者、自由主义学者等等。虽然应用的方向并不相同,但他们在应用之余也都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综合性资料。例如,曾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核心理论思想的东德以及东欧世界,便对马克思主义的成型进行了集中化、系统性的研究,其研究理论中包含大量的评析以及借鉴内容,且研究视野相对开阔。单从学术性角度考虑,国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虽已拓展方向,但在“深度”上存在欠缺。因此,借由他国文化的研究范式填充我国研究范围,可以进一步拓宽我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的发展之路。即通过研究他国文化因何而不适用于中国,而去带着创新思维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契机。这一方向便属于当前比较新颖的研究方向,其可以通过比对中国传统古文化中的立场、学术、作风以及中国气派的特殊性,直接将研究进度打入中国文化“内部”,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建构。而这一手段,正是可以最快速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实回应的首要方式。

3.基于中国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形态分析

3.1 发散整合塑造“整体”文化形态

马克思主义的最大特色即为其具有强大的“精神力”与“生命力”。一般而言,文化体系都必须以某种条件作为依托而发挥其引导作用,但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便具有引导他人的文化效用,其能够看破国家与社会的本质,直接将人与人之间最为纯粹和最适应人类的发展机制加以阐述。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形态就在于,其直接属于文化。即其拥有最为完整的文化形态,无需依赖时代、国家或社会,就可以传递和保留其文化价值。且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曾因地制宜的加入许多其他体系的文化内容,而当二者结合之余,马克思主义却可以坚定核心不变,只是取其他理论体系的优势或范围,对其应用的范畴进行进一步圈定。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便是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加入了一些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的中国文化而成型,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具有“整体”特性,其既具有实际内容,也能够因其中国化特性而更加纯粹。分析我国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可知,我国初期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方针,但在具以沿用进程中却加入了“文化继承与传承”和“广泛吸收和借鉴”两种思想。思想的涌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合,更包含了许多文人志士所提出的发展性思潮。多种思想沿马克思主义这一轴心不断交汇,完成了文化从传统到现代,从保守到发散的转型。中国逐渐熟悉了这种结合了多方思潮的“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解方式,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也不断成型,影响着我国内部发展以及对外发展的对话与交往形式,更决定了中国未来阶段的发展走向。综合而言,基于中国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根本形态,就是从整体到发散再到整合的过程,这一过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更经过了时代验证。但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不是封闭在我国环境内,它更像是一种国际性质的世界思想文化思潮的高度碰撞。今日在中国显现的“中国化”形态,也可能是未来其他国家、其他社会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关键素材。针对此,我国更应该发挥大国思想,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路程加以学术化,尽力满足学术界对于这一现象演变的探讨的需求,更需要保留这一极具历史价值的学术体系。

3.2 文化“现象”成为佐证依据

从当前我们国家强烈要求落实文化自信的这一举动来看,我国人民明显需要一种更加稳定和更加民主的文化体系。这里的民主属于一种潜在行为,即民众认同与国家作用基本没有过多关联,某一种文化体系必须要在民众自发性和潜在意识认同的条件下才能成为引导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内容。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民众潜意识认同下而诞生的文化产物。换言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由民众的潜在需要构成,更代表了民众拥有的共同心理。

文化现象多指在某一时间段内被公众所认同的文化。文化现象的成型十分微妙,其干预点过多,故基本无法被干预,仅能以时代发展特征和民众内心的渴求为主得以成型。将历史追溯到抗战时期,当时的中国正被列强侵略,国门大开,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西方文化都逐渐涌入中国,并对中国的学士、学生和平民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文化影响。而事实上在时间推移下,这些西方文化却并未在中国长期逗留。因此在中国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作用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成型,故我们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的文化现象,明显不为过。以辩证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和运行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新思想的涌入必然与以往思想进行激烈的矛盾对抗。例如,民族思想和传统思想是独属于中国的特殊“需求”,而抗战和改革等历史事件又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综合时代的要求和民众的需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便不得不驶向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交汇共融的方向。这种动态的融合构成了一种文化现象,预示着马克思主义的可变动性。而在后期,外国学者也针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他们所释放出的想法和观点,在外围视角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进行了完善定义。例如,传播学鼻祖施拉姆教授就曾表示:“中国始终试图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独有的政治方针,并坚定不移的将马克思主义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其言论虽具有强烈的点评属性,但的确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而施拉姆之所以能够加以定义,也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才将国家的“思想”加以外显。

4.结语

综上,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背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现状以及中国文化与该文化体系的对应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前中国发展进程中的必然性文化产物,且中国文化的融合也能够令该文化体系更加贴近于中国人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历史中的重要文化产物,望各个研究人员通过本文,能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的成型和发展有着更加深刻的文化印象。致力或投身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过程中,为建构相关学术体系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中国化成型马克思主义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热成型零件点焊对碰撞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三向接头注射成型模具设计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快速成型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