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时代下审计发展趋势的分析

2020-02-25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电算化会计信息审计工作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01)

1.“互联网+”对审计的影响

“互联网+”概念一经提出,推动了传统行业创新发展,移动支付、线上教育等新兴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可以说,“互联网+”思维与技术对各行各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互联网+”对审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推动了审计发展的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服务的转型。传统审计模式下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企业与审计单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出于成本的考虑将企业的会计信息上传至云端,从而出现了云端审计服务。在“互联网+”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需要面对大量的会计信息与数据,审计数据更加的多样化,同时还需考虑到传统行业在此背景下衍生的新经济形态,这使审计工作更加的复杂化。面对这一情况,审计人员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互联网技术,才能更好地实现审计目标。

2.“互联网+”时代下国内审计发展现状

2.1 审计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

目前规范审计工作的法律法规人不健全,虽然对审计工作的流程与审计人员的能力做出了严格的要求,但对于“互联网+”审计工作仍远远不够。近年来,针对审计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出台了许多新的法规与准则,对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工作进行引导与规范,但由于缺乏微观层面的标准与细则,对审计工作的约束力较弱。在“互联网+”时代下,国内信息化审计工作缺乏较为完善的配套措施与法律支持体系,导致审计工作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影响了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与审计质量。

2.2 计算机审计风险较大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过程中需要面对较大的计算机审计风险,致使审计人员发表错误的审计意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信息,而这些存储在计算机上的会计信息由于企业内部管理不完善、技术管理手段落后等因素,导致部分会计信息比较容易被篡改,并且部分行为极其隐蔽,难以被审计人员发现。与此同时,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使审计工作软件更加多元化与复杂化,而各个审计软件功能与服务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容易造成审计结果的不同。倘若审计人员对审计软件缺乏了解,会对审计目标与范围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审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2.3 审计线索愈加隐蔽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会计信息的统计与整理也呈现电子化的趋势。一般情况下,财务人员通过会计电算化软件填写会计凭证,诸如资产负债表、银行日记账等账表,可以利用软件自动生成,即使误操作或篡改,也不会留下明显的痕迹。若不参考纸质的记账凭证,也难以判断这些财务数据的真伪。“互联网+”时代下,各种技术手段发展迅速。即使会计人员在会计电算化软件结账处理后,通过特殊的技术手段仍然可以取消并重新做账,甚至不会产生任何的痕迹,这使得审计线索愈加隐蔽。虽然大多数会计电算化软件可以对不同的人员赋予不同的权限,但是相关人员仍可以利用手中的权限修改系统的时间,在短时间内作出不同的账目,甚至出现经济犯罪的行为。

2.4 审计人员水平不高

在“互联网+”背景下,绝大多数企业、政府、第三方审计机构的审计人员计算机审计能力水平不一,整体看来,审计人员的水平不高。大部分审计人员对计算机不大熟悉,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有待提高。在企业、政府或第三方审计机构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审计人员大多数年龄较大,基本上是财务专业、审计专业出身,财务知识于审计知识丰富,但是对计算机知识不大了解。而部分年龄较小的审计人员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但由于缺乏审计经验,也难以进行实质性难度较大的审计工作。从现实情况来看,大部分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仅仅停留在计算机信息搜索资料、办公自动化等层面,难以使用计算机进行大量数据处理和程序编辑,熟悉审计工作与计算机应用复合型人才较少。除此之外,审计人员信息共享意识不强。由于审计工作的专业性较强,加之会计信息化带来的影响,故而各个环节的审计工作量较为繁重。然而,多数审计人员信息共享意识不强,没有及时对各个部门分散的会计信息加以管理,缺乏统一的信息共享管理平台或组织,容易出现重复劳动,不仅增加了人力与时间成本,也降低了审计工作的效率。

3.“互联网+”时代提升审计质量的建议

3.1 建立健全审计法律法规

面对“互联网+”时代对审计工作带来的挑战,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与审计质量,必须建立健全审计法律法规。第一,完善国内审计权限制度。现有的审计法律制度已经难以适应计算机审计的实际需要,为了加强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情况等经济活动的监督,有必要进一步细化相关规定,完善要求报送资料全等细则。第二,建立健全审计组织法,明确审计机关各个人员的职能。相关部门应该将审计机关的设置、人员的任免与岗位任职资格在法律层面上予以明确,颁布专门的审计组织法;同时在法律上明确要求审计长不能随意更换,同时应考虑合理延长审计长的任期,并要求各级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免与提名程序。第三,在现有法律法规基础上完善相应的惩罚细则。为了确保审计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与客观性,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对于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情节恶劣、不利于审计工作开展的行为,必须要从法律层面上予以明确,完善相应的处罚标准与惩罚措施,推动国内审计行业的发展,提高审计工作信息化水平。

3.2 加强计算机审计风险防范

“互联网+”技术为审计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其对审计工作带来的挑战。为了进一步控制计算机审计风险,必须要从思想观念上加强认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需在工作前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充分的调查,全方位、多手段获得足够的审计信息。日后将调查获得的审计信息,对比分析后进一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管理情况、经营状况等,要密切关注被审计单位纸质版的审计信息与电算化的相关信息,对被审计单位是否有财务造假等违规行为进行谨慎的调查与分析。在审计信息时,审计人员要通过多种手段半段审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确保审计结果无误。除此之外,审计能源在调查过程中还需要关注被审计单位计算机软件系统使用、信息数据备份等情况,从而使财务信息的行为能够及时被发现。要加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与事后审计相互配合。在审计过程中,要更为注重对过程的审计,只有对全过程实施审计,才可以及时发现入驻流程中的风险,提高被审计单位的运行效率。事前审计可以发挥风险预防的作用,而事中审计的实效性强,有助于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单位的意见及采取有效的措施改正问题,事后审计能够对已发生的经济业务的效益与真实性进行客观的评价。网络缺少事中审计与事后审计的配合,在为严格的事前审计也难以发挥其作用。因此,必须加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与事后审计的相互配合。

3.3 加大对审计软件与财务软件的研发与管控力度

在“互联网+”背景下,不同审计软件功能与程序的差异会对审计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更好的适应新时代下审计工作的要求,提高审计质量与效率,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大力支持通用审计软件的研发,加大对相关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与财税优惠力度,推动审计软件的更新。与此同时,要加大对财务软件应用的监管,进一步优化相关软件的反向功能。在设计会计电算化软件时,应该让审计人员参与其中,结合审计人员的意见进一步优化会计电算化类软件的功能与权限,重视软件防火墙的控制与相关接口的设计,避免财务人员利用网络攻击技术篡改财务数据。除此之外,还要对会计电算化类软件中的跨年度反结账功能加以限制,必要时可取消部分反向功能使用权限,尽可能地减少反向功能的滥用与乱用现象。

3.4 提升审计人员的水平

首先,要提高审计人员对信息化审计的认识。要通过宣传强化审计人员信息化审计意识,宁儿从整体上提高审计信息化水平,才可以更好地应对“互联网+”对审计工作带来的挑战,充分发挥信息化审计的作用。其次,要鼓励审计人员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要提升审计人员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互联网+”时代下审计工作更为复杂,审计人员要积极学习各类新兴技术,关注信息化审计的发展动向,加强对现在信息技术的学习,才能更好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审计工作中,提高审计效率。因此,审计机构要积极组织审计人员学习被审计单位的信息技术、信息软件等,并通过奖金和精神激励手段鼓励审计人员不断改进审计方法,提升工作质量。除此之外,国家也要充分发挥政策与资源优势,联合各大高校加大对信息化审计人才的培养,同时鼓励高校与审计机构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推动了审计行业内部的变革。目前,计算机审计风险较大、审计线索愈加隐蔽、审计人员水平有待提高是当前审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审计人员必须认清“互联网+”时代下审计发展趋势,转变思路,加强学习,更好地发挥审计的作用。随着国内法律法规制度不断完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与应用,国内审计逐渐向智能化、服务化、远程化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电算化会计信息审计工作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会计电算化系统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探讨
关于如何提升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研究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浅议电算化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