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2020-02-25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 罗定 527200)

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郑重宣布,“互联网+”已广泛融入各行各业,标志着“互联网+”新时代的全面到来。随着“互联网+”大潮的强势来袭,它以不可阻挡的态势重塑着社会经济结构,改变着社会生活方式,同时也给我国意识形态工作和网络文化安全带来极其重大影响。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正面战场和前沿阵地,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巨大变迁,厘清高校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现实意义,理性分析互联网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多重影响,探究高校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践路径,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1.高校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现实意义

意识形态是指在一定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为了维护其自身根本利益,反映现存社会关系而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体系。不同阶级推崇不同的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极大地体现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争斗中。国家统治阶级的思想意志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成为该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是构建一个国家信仰体系和价值理念的脊梁,是支撑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具有规范社会关系、巩固执政基础和增进价值认同的功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和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多次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1]

2.互联网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双重影响

2.1 互联网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积极影响

2.1.1 搭建了新的理论研究平台

科学的理论之所以能够大放异彩、长久不衰,一方面是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另一方面则在于其本身冲破了理论研究的局限,不再固步自封,停滞不前。我国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实际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恩格斯曾说过:“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状况,那么科学却在更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发展和需要”。[2]在互联网尚未出现及推广之前,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由于受到时空的双重限制,无法实现与其他意识形态进行广泛交流与碰撞。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强大的网络场域为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思想交锋提供了广大而自由的场所。任何思想论点、文化观念、价值理念等都能轻松、自由地聚焦于网络,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与其他思想文化进行交流与碰撞中,在互动与冲突中巩固自身优势,弥补自身不足,从而实现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2.1.2 优化了教育模式

“互联网+教育”,彰显了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区别于传统教育模式,在互联网模式下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通过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广泛利用线上和线下的教育资源,将“现实社会”与“虚拟空间”深度融合,最终实现教育理念的开放化,教育方式的人性化,教育资源的丰富化。

第一,实现了教育理念的开放化。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实质就是将既定的思想、理论和方法通过教师的简单说教强制性灌输到学生的大脑中。受教育者只是在被动地接收,极大地扼杀了受教育者的创新性和思维性。而互联网与意识形态教育的深度融合,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思维品质和思维模式的创新发展,即变单向接收为双向互动,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创新思维,从而达到意识形态教育的终极目标。

第二,凸显了教育方式的人性化。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受教育者更多的是作为被动的客体,在固定的时空条件下,被动地接受教育者所传输的信号和讯息,这无形中加大了受教育者的抵触心理,达不到理想的宣传教育目的。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能更加凸显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式的人性化,顺应了现代社会大学生群体自由化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化的心理诉求,更便于学生接纳和吸收。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高校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创造了更多机会。教师在移动教学、混合式教学等互联网教学过程中,通过微课、慕课、教育APP等现代教育平台的广泛应用,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克服了传统授课模式中抬头率低,课堂气氛沉闷等缺陷,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开发学生潜能和创造力。

第三,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丰富化。“互联网+”的到来,打破了原有教育体系中“资源壁垒”状态,促进了意识形态教育从封闭逐渐走向开放。过去,知识仅藏匿于教学楼、图书馆、阅览室等教学大楼中,是提供给象牙塔内精英人才的稀缺资源。如今,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进一步拓展了知识的传播渠道,形成了数条信息流,弥补了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缺陷,打破了知识垄断局面,创造了一个能够跨越时空、跨越区域的知识传播、知识创新、知识分享的学习型共享社会。

2.1.3 拓宽了传播途径

2018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中心发布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02亿,上半年新增网民2968万人,较2017年末增加3.8%,互联网普及率达57.5%”。[3]其中,在校大学生是中国网民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的“95后”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革新和发展共同成长的一代,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都充斥于网络之中,是名副其实的“网络新兴人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就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传播途径和推广模式上进行革新和创造。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除了可以依托课堂教学和组织活动等传统形式,还可充分利用多样化的网络载体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微信、微薄、微视频、微课等微平台和微应用以其方便、快捷、新颖等特点,很快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和推广开来。高校相关部门和人员可以积极借助以上微平台和微应用,发布具有主流意识形态引导作用的相关内容,实现对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的全覆盖,以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隐性的意识形态教育。

2.2 互联网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挑战

2.2.1 互联网模式加剧了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渗透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俨然成为西方反华势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熔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其掌握的网络话语霸权,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垄断地位,再利用网络信息管理不易等特点,肆无忌惮地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严重威胁到我国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他们凭借其得天独厚的网络信息优势源源不断地向我国民众尤其是青少年传播“普世价值”和西方思潮。他们大肆鼓吹西方的政治制度、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把“普世价值”描绘成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共识价值,不断破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信仰基础,不断冲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另外,西方媒体出于政治目的,不惜违背新闻媒体人理应遵循的客观、真实、公正原则对中国进行各种抹黑、歪曲事实的报道,严重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

2.2.2 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自由化不断冲击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唯物史观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给人类的社会实践方式带来巨大变革,社会实践方式的巨大变革进一步促进了人们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发展。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自由化赋予了社会公众更多的自由度和话语权。彰显个性,标新立异成为网络新兴人类的重要标志。他们不喜于被动地听命或服从简单说教和上级指令,他们更愿意用自己的认知方式和价值标准进行价值判断。另外,在网络时代下,个体观念中的功利化倾向会更加凸显。人们习惯于站在自我角度,考虑是否能满足个人需求,作出符合自身利益的价值判断。一旦这种实用性和功利化倾向不断蔓延更易助长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错误观念,这无疑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所宣扬的价值理念相违背。

2.2.3 网络媒介的发展加大了舆论调控难度

网络媒介的多元化和便捷化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于信息的绝对垄断地位,实现了网络信息传播的多样化和开放化,既开阔了视野,又迸发了思想的火花,但同时也给舆论调控加大了难度。一方面,涉及互联网的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为网络媒体管理制造了许多法律“盲区”,导致一些网络案件因无法可依、无刑可量而不了了之。网络信息技术更新日新月异,这无疑给网络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带来巨大压力,法律表现为一定的滞后性,最终给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另一方面,与传统的传播媒介不同,互联网作为一种高科技新型媒介,其最大特色就是信息的开放化和言论的自由化。为了能够保证网络信息的开放度和自由度,网络媒体不得不有意无意地弱化其“把关人”角色。海量的网络信息给信息的监管和审核工作带来巨大挑战。人工审核不切实际,但单纯依靠软件或程序审核也无法做到万无一失,必然会有“漏网之鱼”。

3.“互联网+”视域下加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践策略

“互联网+”时代,互联互通加速了思想意识、思维模式、价值理念的变化,不仅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带来一系列挑战,而且使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被推到风口浪尖之处。面对新时代新环境所带来的新挑战,高校应以“互联网+意识形态教育”新思路为基点,通过强化教育、提升意识、打造精品、加强监管,着力创新主流意识形态对策,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3.1 强化教育,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面对当前意识形态斗争错综复杂的形势,以及西方价值理念和错误思潮对我国咄咄逼人的态势,我们应该积极应对,主动出击,通过强化教育的手段,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1)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根本。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它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根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创造性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国际局势与中国实际,使我们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与历史现象中看清本质、明辨方向、把握规律,从而达到认识新高度。

(2)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任何阶级社会都有统治阶级推崇的核心价值观,它是维护统治阶级根本利益,凝聚社会整体力量,保证社会系统有序运作的精神支撑和价值内核。“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扭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4]当前,在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网络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价值引导、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有助于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为了帮助广大青年学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走好人生的第一步,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理念和基本要求渗透到教育教学之中,体现在日常管理中,影响辐射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真正让广大青年学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熟记于心,实践于行。

3.2 提升意识,增强高校师生防范风险能力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错综复杂,由于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理念的截然不同,我国与西方强权势力在意识形态战场上的明争暗斗频繁而激烈,双方为争夺国际话语权、道义制高点和文化影响力展开了广泛而正面的思想较量。而高校恰是意识形态双方进行思想斗争和文化较量的重要场所。面对愈来愈严峻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高校师生应主动提升意识形态警觉性,增强防范风险能力。

一方面,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应该扮演好“思想引路人”角色。“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5]高校教师要想扮演好“思想引路人”角色,肩负起“天地立心,铸魂育人”的重要政治使命,必须做好以下几点。第一,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主动向党中央看齐,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第二,要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心系祖国,心系民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第三,要有创新的思维意识。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创新的思维、正确的方法引领学生。第四,要有广阔的视野。过去我们强调“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如今在互联网时代下,教师仅有一桶水可能还不够。我们要比学生站的更高,看的更远,思考的更深入,见解更独到。第五,要有严明的自律性。真正做到为人师表,通过自我约束,自我表率,身先士卒地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第六,要有人格魅力。学识水平、个性情趣、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熔铸成教师的人格特征,这些人格特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以渊博的知识教育学生,亲切包容的态度感化学生,高尚的修养感染学生。

另一方面,高校大学生应该主动担负起“文化传承者”的历史重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和发展,这杆大旗需广大青年学子主动扛起,他们肩负的使命,承担的责任光荣而艰巨。首先,高校学生需提升甄别辨析力。面对网络上鱼龙混杂的海量信息,大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通过提升自我甄别辨析力,分清对错、辨别是非,自觉抵制错误思潮的渗透和入侵。其次,高校学生需提升内化自省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扎根于心中,真正从思想深处去理解和感悟。再次,高校学生需提升外化践行力。掌握理论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3.3 打造精品,建设优质的网络文化

文化性是意识形态的根本属性。意识形态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非制器,应凸显它的人文价值,做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互联网+”时代下,网络空间成为广大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这既是他们交流往来的精神家园,也是他们创新思维的重要宝地。为了切实提升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要求我们紧紧抓住高校网络文化这一切入点和着力点,把工作重心延伸到网络空间,把教育要求融入到网络空间,把文化阵地构筑到网络空间”。[6]

(1)搭建校园网络平台。加快高校网络文化的建设和推广,必须要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校园网络平台为基础。因此,国家政府及高校自身要加大对构建网络平台的资金投入。除了要逐步完善校园网、主题网站、学术网站等网络平台建设外,还要开发和利用微信、微薄、移动客户端等互动社区平台,加大对网络公开课、数字图书馆、网络文化工作室等教育资源的供给。

(2)打造优质的网络文化内容。面对当前网络信息无孔不入,网络资源良莠不齐的现状,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必须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内涵质量为核心,以宣传新思想、传播正能量为主要目标,肩负起传承文明理念的文化责任和引导价值判断的社会责任。坚持“以内容为王”作为打造优质网络文化的核心理念,紧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主心骨,扎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盘,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轴,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导向纳入到文化内容中,使之成为支撑文化作品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内在力量。

(3)构建适合大学生的网络话语体系。语言是承载和传播主流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为了能够扩大主流意识形态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号召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必须要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建构适合大学生的网络话语体系。首先,合理充分地使用网络流行用语,比如“厉害了我的国”、“接地气”、“给力”、“点赞”等。尽管这些网络用语属于网民首创,但只要它积极、正面,又能及时反映社会现实和时代变迁,我们当然可以充分利用和积极推广,更重要的是这些网络流行用语可以打破与大学生的隔阂,拉近与大学生的距离,能够充分激发大学生的思想共鸣和情感认同。其次,采用平等交互式的话语方式。以往,教育工作者经常抱怨与大学生群体存在代购,难以正常交流。其实,导致这种不和谐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我们总是以单向灌输的方式和居高临下的态度去与学生交流,自然收效不佳。如果我们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色,采用适合学生的话语内容和形式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可能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3.4 加强监管,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由于网络的开放化、自由化、虚拟化等特性所引起的网络信息泛滥、社会思潮多样、价值理念多元,不断给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性造成巨大冲击。为了改善网络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必须采取强制性措施,多管齐下,加强对网络场域的监管,完善网络监督管理体系。

(1)健全网络综合治理法律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7]法律是最有效的监管利器,通过充分发挥法律的引领、规范、约束、震慑作用,有利于维护网民的合法权益,保护网络知识产权,惩治网络犯罪,防范不良信息和网络病毒的大势传播,从而维护网络信息安全,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实现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

(2)完善政府制度监管。完善政府制度监管是对立法监管的有效补充,可以弥补立法监管的空白地带,建构更全面、更完善的监管系统。政府对网络空间的制度监管要遵循适度原则,即松弛有度,循序渐进,对网络言论的管控尤为如此。如果监管过度,会极大地打击民众进行网络参与的积极性,不利于政府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甚至会造成民众逆反心理,从而影响政府形象和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推广;相反,如果监管过松,容易加剧网络空间中的不良信息泛滥流窜,扰乱社会秩序,造成社会恐慌。

(3)加大网络信息技术监管力度。在网络场域内,为了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战斗力和防御力,必须要加大网络信息技术监管力度。要想加大网络信息技术监管力度必然对网络信息技术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国家政府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培养网络通信技术的高端人才,加强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构筑一道牢不可破、坚如磐石的保护屏障。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