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山非遗民歌与中山方言

2020-02-25尹喜艳龙梦君

关键词:客家话粤语山歌

尹喜艳,龙梦君

(1.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广东中山528437;2.中山火炬开发区党校,广东中山 528437)

一、中山非遗民歌概况

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2006年-2019年的十几年,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省、市级保护名录的项目共有39项。具体而言,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的共6项,中山咸水歌位列其中;被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17个,五桂山区白口莲山歌位列其中;被列入市级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16个,沙溪镇的鹤歌、火炬开发区的东乡民歌位列其中。

(一)中山咸水歌 中山咸水歌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咸水歌是疍民们口头传唱的民歌,是典型的水乡音乐形式,疍民具有“舟楫为家、捕鱼为业、弄潮而歌”的特点,他们终日劳作海上、放歌海上,“咸水歌”因而得名。中山咸水歌主要分布在中山坦洲镇,神湾镇、横栏镇、东升镇、黄圃镇、板芙镇、古镇镇、民众镇等区域也有一定的分布。中山咸水歌的歌唱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劳动生活、谈情说爱、姐妹出嫁、新人入堂、亲人去世、古今大事、天文地理,等等,还有很多触景生情的歌唱也是咸水歌的重要表现内容。

(二)五桂山区白口莲山歌 白口莲山歌是中山传统民歌,2007年被列入广东省非遗保护名录,其主要流传于中山市境内的五桂山镇、南朗镇、神湾镇等部分地区。客家人中古时期因避战乱等从中原迁徙至岭南地区,明末清初开始,大量的嘉应州(梅州)客家人迁入香山,聚居于中山的山区,他们在劳作和日常生活中,感于哀喜、因事而唱,即兴发挥,对唱山歌,逐步便形成了具有浓郁客家山歌特色的白口莲山歌。白口莲山歌歌词内容涉及谈情说爱、劳作生产等内容,依时、依事而歌,具有较强的即兴性。

(三)沙溪鹤歌 《香山县志》(同治版)风俗篇载:“元宵灯火装演故事,游戏通衢,舞者击鼓以三为节,歌者击鼓以七为节。又春宵结队彼此酬畣,曰唱灯歌,又曰唱鹤歌。”鹤歌流行于中山沙溪、大涌(这两个镇古称隆都)隆都人聚居的地区,是与鹤舞同时进行表演的传统民歌,一般鹤舞出演,鹤歌相伴。鹤歌2006年被列入中山市非遗保护名录,鹤舞2007年被列入广东省非遗保护名录。

(四)火炬开发区的东乡民歌 历史上的“东乡”以其在中山石岐以东而得名,位置相当于今天中山市火炬开发区,这一地区地处中山市东南面,东北邻近珠江入海口,面向伶仃洋。东乡民歌,是东乡村民在长期劳作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即兴演唱的民间歌谣,其歌唱内容主要包括叙事、哭嫁、哭丧、风俗、劳作等等。2008年东乡民歌被列入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中山方言概况

中山方言资源丰富,广东省的三大方言——粤语、客家话、闽语在中山的境内都有分布。中山粤语以石岐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中山的北半部镇区(黄圃、小榄、横门等镇)以及南部的坦洲、板芙等镇。中山粤语因内部差异,又具体分为六个小片:石歧话片(石歧区及郊区环城位置),下方话片(中山南部三乡、神湾镇的部分村落),水上话话片(中山境内各镇区的临水区域),顺德话片(中山北部的古镇、小榄、东凤、黄圃等镇),新会话片(近江门市新会县的古镇),三角话片(三角镇)。中山粤语具有以广州话为代表的广府粤语的共同点:古微母与古明母同念m声母;古溪母今读-f、-h;鼻音韵尾保留-m、-n、-ŋ;入声尾韵保留-p、-t、-k;等等。

中山闽语主要分布在沙溪、大涌、张家边、南蓢、三乡等镇。中山闽语因地理分布及语言特征的不同,又可以分为隆都话片(主要是沙溪、大涌2镇)、东乡话片(主要是张家边和南蓢2镇)、三乡话片(主要是三乡镇)。中山闽语具有闽语的共同特征: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多读不送气清声母;古知彻澄母今白读t或t‘声母;古非敷奉三母,保留唇音p或p‘;部分审母和心母字今读[ts]或[ts‘]。

中山客家话,主要分布在五桂山、南蓢、三乡等镇,中山客家话内部高度一致,东西南北没有显著差别。中山客家话保留了客家话的主要特点:古全浊声母今塞音塞擦音字,不论平仄大都读送气清音;有唇齿浊擦音声母v,主要来源于古影、云、匣母;有舌尖前不圆唇元音[ɿ],只出在[ts]、[ts‘]、[s]声母前。

三、中山非遗民歌与中山方言

非遗民歌与方言相互依存,方言是非遗民歌的传承载体和传播媒介,非遗民歌亦是方言的自然栖息地和呈现形态。中山丰富的粤、客、闽方言资源是中山非遗民歌保有自身地方特色与民歌个性的基石,非遗民歌如果失去了当地方言作为载体,也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必然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接下来本文从语音、押韵、词汇等方面分析中山非遗民歌与方言的紧密关系。

(一)非遗民歌以纯朴地道的方言口语传唱和流传

粤、客、闽方言语音是中山非遗民歌传唱的媒介。非遗民歌在演唱内容上多表达百姓共同的心声,演唱形式上以方言母语传唱不仅给听者带来了亲切感也更容易引发共鸣。中山咸水歌作为重要的岭南民歌品种,是广府民歌的杰出代表,其用粤语进行演唱,粤语特有的语音成为咸水歌演唱内容的重要呈现载体。白口莲山歌是客家人自娱自乐、口头传唱的山区民歌,用客家话进行演唱,当然在客家人与中山的水上疍民长期的交往中,受疍民咸水歌的影响,白口莲山歌用了咸水歌的歌调,但歌词则仍是客家人的口头白话。沙溪鹤歌的传唱融合了粤语和闽语两种不同方言,具体而言,是集广州粤语、中山石岐粤语和中山隆都话(属于闽方言)于一体的混合式方言——“省岐隆”方言进行演唱的传统山歌。东乡民歌以粤语石歧话和属于闽方言的中山东乡话进行口头传唱。

(二)非遗民歌因方音韵脚的和谐使用而通俗上口

非遗民歌为百姓喜闻乐见、演唱起来通俗上口,与方音韵脚的使用关系紧密。以白口莲山歌为例,通过客家话的押韵不仅使山歌本身通俗易记、朗朗上口,也增加了山歌本身的回环反复感。《采茶》:“春日采茶茶叶靓、采多采少采回家堂,仲夏采茶茶叶青,绣花绣出采茶姑娘。”“靓”“堂”“青”“娘”,四个字韵母都押[aŋ]韵。又如《阿哥情深妹情长》:“阿哥情深妹情长,好比日头对月光,好比牛郎对织女,好比金鸡对凤凰。阿哥情深妹情长,青松唔怕六月霜,行船唔怕大海水,骑马唔怕路途长。阿哥情深妹情长,两家相爱结鸳鸯,山盟海誓心不变,情比山高比水长。”“长”“光”“凰”“霜”“鸯”等字的韵母[aŋ]相同。再如白口莲山歌《送嫁》:“阿哥今曰嫁妹子,侄女回去当人妻,回到男家听听话,生男生女冇问题。“子”“妻”“题”读[tsi][ts‘i][t‘i],韵母i相同押韵。

沙溪鹤歌押韵的情况,我们以《斗歌》选断为例:“借问古时四美女,乜名乜姓告顽愚,貂蝉闭月乱董吕,昭君和蕃落雁儿。”“女”“愚”“吕”“儿”在普通中韵母分别为[ü]、[ü]、[ü]、[er],并不完全押韵,在沙溪鹤歌中读为[ni]、[i]、[li]、[i],押韵清楚,演唱朗朗上口。又如沙溪鹤歌《咏鹤》“霜翎雪服朱砂顶,展翅长空任远行,声动九州斜日影,妙舞松间向月鸣。瀛海蓬莱俱故景,瑶池旧约会仙朋。云游四海何憧憬,此身常记申明亭。祈望人如松鹤永,书香世代子孙荣。禽中谁寿千年永,人鹤双精万代情。”其中每一句句尾的“顶”“行”“影”“鸣”“景”“朋”“憬”“亭”“永”“荣”“情”,这些句子的尾字在普通话中有[iŋ][eŋ][uŋ]几种不同的韵母读音,但在沙溪鹤歌中用“省岐隆”方言演唱却是完全押韵的,都押[eŋ]韵,演唱起来歌内回环往复、通俗易记。

(三)非遗民歌因丰富生动的方言词汇而突显浓郁的地方特色

咸水歌中有着大量的粤语词汇。咸水歌《对花》:乜野花开蝴蝶样,豆角花开蝴蝶样;乜野花开四只耳,石榴花开四只耳……”“乜野”正是典型粤语词汇,相当于普通话的“什么”。咸水歌《虾仔冇肠鱼冇脏》中的“冇”是很多南方方言用来表示否定的副词,粤语中使用比例也非常高;“仔”在粤语中除表示“儿子、男孩”的意思外,常用作后缀表达“小”义,如“后生仔”“歌仔”“烟仔”“衫仔”“虾仔”“古仔”,等等,“仔”是一个非常生动的方言后缀。咸水歌《水乡情歌》:“我初初来到呢条涌,有班小妹摸虾公,摸得虾公来做餸,叫妹一声你笑容容。”其中“呢”是粤语的近指代词,相当于普通话的“这”;“涌”在粤语中常用作地名,表示“河叉”,如中山的“大涌”、广州的“豪涌”、番禺的“东涌”,等等;“餸”是粤语的特色词汇,相当于普通话的“菜”。咸水歌《海底珍珠容易揾》:“海底珍珠容易揾,真心阿妹世上难寻。海底珍珠大浪涌,我话知好哥呀啰嗨,真心阿哥世上难逢。筷子一双同妹拍档,两家拍档好商量。生食藕瓜甜夹爽,未知何日筷子挑糖。出海打鱼鱼打浑,有鱼打浑有人跟寻。虾仔在涌鱼在海,鱼虾沉水唔见游来。鸡跳麻场心里乱,不知何日结姻缘。”“揾”是典型粤语词汇,相当于普通话的“找”;“话知”也是典型粤语词汇,相当于普通话的“告诉”;“唔”在粤语中用来表达否定意思,在普通话相应的否定表达有“不”“没有”;“共”在粤语中表达与普通话“同、和、与”的意思。“生食”即普通话“生吃”的意思,粤语“食”可以搭配“饭、烟、酒、茶”等多种固体的、液体的、气体的宾语成分,要比普通话“吃”所能搭配的宾语多得多。“甜夹爽”这里的表达出普通话中“甜又爽”的意思。

白口莲山歌中的客家方言词汇也同样丰富生动。如《客家山歌》:“(男)听你唱歌系无行天星,怎好比月光,黄鳝同你泥鳅比,斩断一截都比你长……(女)你今莫逞山歌多,问你山歌有几多箩。罗浮虽然都高千丈,无亻厓昆仑都半节长。阿哥逞雄亻厓不惊,妹仔唱歌榜有名,你敢同亻厓来比赛,两人唱到北京城。”“亻厓”是客家话第一人称代词,也是客家方言的标记性方言词汇。普通话称“月亮”,客家话称“月光”,客家人最著名且流传最广的一首童谣《月光光》也正是用的地道的客家人对月亮的称呼。客家话“几多”相当于普通话的“多少”,用于表询问数量。名词头“阿”是客家话称呼亲属(多用于长辈)时常用的前缀,常见的“阿哥、阿爸、阿婆、阿姐、阿舅”等,还可用于排行前,如“阿三”“阿五”等。

东乡民歌多以粤语石岐话演唱,石岐话词汇入歌的现象比比皆是。如《一个花碗打开十三边》:“澳门顶上系前山,前山有个白石留人洞,伶仃对面系我地嘅大香山,香山阿姑真会个打扮,打起个胭脂水粉出街行。总系我爹妈贫穷读书少,我唔识边条系学宫街……”其中“系”是粤语的最高频词汇,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是”;粤语中人称代的复数表达不是加上词缀“们”,而是表达为“我地[tei]、你地[tei]、佢地[tei]”;“边”也是粤语的典型疑问代词,相当于普通话“哪”,“边条”在歌词中意即“哪条”的意思。又如《小隐寮蟹》:“小隐寮(鱼),一个钱一条。小隐蟹,平到唔使钱买。”粤语“平”,相当于普通话“便宜”的意思;粤语“唔使”,相当于普通话“不用”。又如《小隐好》:“竹扁担,软柔柔,八乡渡,靠码头。先挑货物走丰埠,再挑香蕉运广州……千走万走唔似小隐好,朝穷晚富有埗头。”粤语“唔似”相当于普通话的“不像”。

四、非遗传承与方言保护的路径融合

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地方方言二者关系紧密、不可分离,当下我们在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弘扬的同时,应同样关注和加强区域方言尤其是濒危方言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失去方言这一载体与根基,民歌等口头非遗项目将会面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尴尬局面;要使非遗民歌创新发展永葆活力做到“清如许”,唯有保持地方方言的源头“活水来”。中山非遗民歌传承,要在做好传承人培养、音像记录等工作的基础上,充分重视作为根基的区域方言的保护与传承,以破解根基不牢、无群众基础、甚至釜底抽薪的尴尬现实。

(一)濒危方言纳入非遗工程

方言不仅是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工具、媒介,其本身也就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年第42号主席令)将“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明确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的第一条。可见与口头非遗密不可分的方言,尤其是濒危方言完全有理由、有必要列入非遗保护名录。然而,从2006年至2014年国务院分四批共公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共计10个大类1 372个项目(3 145个子项目),没有一个濒危方言的项目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广东省从2006年至2018年分七批公布了省级非遗项目,共计10个大类的405项,这之中也没有一个方言项目被列入。另一方面,区域方言已经逐步进入市级、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比如,江苏的海州方言、湖南的湘乡方言、福州方言被列入市级或是省级非遗保护名录,等等。不难看出,在非遗的申报过程,方言本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可与重视,很多地区也正通过充分发挥区域方言的根基载体与源头活水作用,不断拓宽非遗保护传承的路径。

(二)口头非遗融入语保工程

2015年5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关于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通知》,简称“语保工程”,这是继20世纪20年代-40年代的第一次全国方言大普查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全国性、大规模的语言方言调查,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语言资源保护项目,该项目对我国语言资源保护和利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项目以方言的调查、保存、展示和开发利用为核心工作,计划在全国范围记录整理约1 500个地点的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实态语料。目前完成34个省市的1 154个方言点的调查,采录发音合作人7 498人;少数民族语言方面,完成8个语族329个语言点的调查,采录发音合作人861人。“语保工程”突破传统的纸笔记录形式(记录将近10 000条目),创设图片、语音、视频的记录形式,开创“文化照相”专项工作,开发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在线采录和展示平台”(https://zhongguoyuyan.cn/)为语保成果展示、方言研究成果查询、研究软件下载以及方言各类资料的采录提供了强大实用的平台。借助中国语保工程这一自上而下的巨大系统工程,各地口头非遗项目应积极融入,以“语保工程”中的“文化照相”专项作为切入点,将已挖掘和整理的口头非遗项目,通过这一全新平台实现文化的展示传播与传承弘扬。

五、结语

中山非遗民歌各具特色,以中山丰富的粤、客、闽方言进行演唱与传承。中山非遗民歌与中山方言密不可分,非遗民歌因方言语音与方音韵脚的使用而朗朗上口、极富传唱的感染力,同时也因为大量方言词汇的使用而充满浓郁的地方特色。在保护、传承中山非遗项目上,要充分重视区域方言与非遗项目的相互融合,以非遗工程带动方言传承,以中国语保工程助推非遗项目传播发展,不断探索区域方言与口头非遗项目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法,从而实现非遗项目与区域方言的协同式传承与共赢式弘扬。

猜你喜欢

客家话粤语山歌
山歌还要妹起头
广西客家话持续体标记的主要类型及历史演变
广府人
——粤语·女独·伴唱
山歌
《讯飞输入法》粤语直接翻译为普通话
有趣的客家话
石板滩客家话与成都话的对比
粤语对话庄文强 如何平衡双雄故事
浅谈广东惠州客家方言的变调
苗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