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围术期手术室护理及其临床研究

2020-02-25杨丽丽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无菌人性化手术室

杨丽丽

(白城中医院,吉林白城 137000)

下肢骨折是指下肢骨结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常见于儿童和老年群体。 手术是治疗下肢骨折的重要方式,但手术患者往往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应激反应,严重者会影响手术和麻醉效果及治疗效果。 手术室护士实施围术期整体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使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保证手术效果。 这要求手术室护士应从确定准备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结束时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即与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优质围术期护理服务,提高手术成功率,获得满意的护理和治疗效果。

1 围术期护理

1.1 术前准备

心理护理。 由于下肢骨折患者多为儿童或老年人,尤其老年患者会出现程度不同的恐惧感和对手术治疗的疑虑。 对于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且过度担心手术预后者,手术室护士应深入疗区,向患者及其家属交代手术目的以和术中注意事项,心理疏导焦虑严重者,讲解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身边手术成功案例,切实提高治疗依从性。

手术前一天查看手术通知单,基本了解患者病情及手术步骤、麻醉方案和医嘱等,有的放矢地复习相关手术解剖、操作步骤、特殊情况处理和手术配合要点及其注意事项。 必要时可参加病例讨论,利于术中配合,确保顺利完成手术。

术前访视患者时,要耐心解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和疑虑,缓解其恐惧焦虑心态。 确保患者已完成术前各项检查,告知手术区域皮肤准备情况,通知禁食时间。 询问患者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并检测血压和血糖水平。 检查心肝脾肺肾等脏器功能,确保可以进行手术。

手术开始前,手术室护士要指导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年龄较大者,利于术中和术后观察和治疗。要指导患者掌握抑制咳嗽和打喷嚏的基本技能,避免影响手术。

术日根据医嘱准备手术器械、一次性耗材、敷料等物品,所有物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照清单检查,查看是否有遗漏。 术日清扫手术间干净整洁,保持良好微小气候,之后接患者进入手术间,确保患者体位舒适,连接静脉通路。

刷手工作应在大手术前20 min、小手术前10 min进行。 刷手前检查无菌器械包名称、有效期、灭菌指示胶带是否变色,包布破损潮湿情况,按无菌操作流程打开无菌包包布,查看灭菌合格后将一次性耗材夹到无菌台上。 刷手前应剪短指甲,将头发和口鼻分别用帽子和口罩遮住, 卷袖过肩把上衣下摆扎到裤子里,按标准洗手法净手。 刷手后屈肘向上,双手在胸前做拱手姿势,进入手术间。 进入手术间后,互相配合穿着无菌手术衣,之后无触摸式佩戴无菌手套。 穿戴完成后,拿出3M 指示卡,整理器械台。

协助患者摆放体位, 时间较长手术需行束缚固定,需全麻手术者要协助麻醉师进行麻醉诱导或气管插管。

1.2 术中配合

手术开始前,最后清点并记录纱布、纱垫、缝针等物品种类和数量,防止遗留在伤口内。

按要求铺好无菌台,分类摆放手术器械,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询问手术医生有无特殊物品需要,并通知巡回护士准备。 与巡回护士核对临时添加的麻药和物品等,准确无误后方可使用。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保证使用器械物品清洁干燥,配合手术医生铺无菌单,监督其是否为无菌操作,并及时提醒不规范操作。

提醒医生规范使用器械,防止误伤患者。

术中要密切观察手术进度,判定并及时提醒手术医生是否按既定方案手术。根据手术进度提前准备并准确迅速传递所需物品,传递锐利物品时要注意避免误伤。

大手术要准确记录并仔细核对出入量,随时通知相关人员。

保管生物标本,严格遵循二人核对程序,避免遗失。

1.3 术后护理

协助手术医生包扎伤口。 全麻手术应提前准备吸引器,配合麻醉师拔出导管。 患者离开手术室后及时处理用过物品,清洁和消毒手术室。 清点术后器械,与器械室人员交接,要单独放置单独交接并处理精密器械和锐利物品,防止发生刺伤和损伤事件。

2 临床研究

2.1 人性化护理

许桃[1]按照手术护理方案不同将60 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分为参照组(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和观察组(人性化护理干预),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SAS、SDS 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和总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满意度高。

朱玉[2]将93 例患者分为接受手术室人性化护理的干预组和行常规护理的参照组,结果表明参照组满意度评分明显低于干预组而SAS 评分明显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行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效果确切, 可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不良情绪。

郭红杰[3]选择并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80 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分为数量相等且具有可比性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低体温、术中呼吸循环紊乱、术中皮肤黏膜损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入室前SA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护理质量。

黄绍昌[4]将42 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分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实施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20%,对照组为71.4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0%,对照组为28.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人性化护理应用于中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陈海玲等[5]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80 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治疗患者分为2 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组同时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14.78±2.59)d 短于对照组的(18.34±3.17)d,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的15.00%,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护理理念能优化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康复效果,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2.2 循证护理

梁秀婷[6]将76 例下肢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循证护理干预,结果表明观察组言语沟通、服务态度、专业技术、健康教育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循证护理干预可提高下肢骨折老年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

2.3 细节化手术配合护理和综合护理配合

沈小燕[7]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100 例行内固定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室护理措施,观察组同时行细节化手术配合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手术时间、 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行内固定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应用细节化手术配合护理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早日康复。

钮静松[8]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80 例下肢骨折患者,依据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分为常规护理配合组和综合护理配合组,结果显示综合护理配合组患者的愈合时间、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护理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配合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手术室综合护理配合效果较常规护理配合好。

3 讨论

在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手术室围术期护理过程中,还应做好环境护理。 每天应清洁消毒手术室,手术开始前进行循环风消毒手术后停止, 并行空气指标监测;消毒患者使用的所有治疗物品,护理操作需在无菌操作下完成;分类处理手术垃圾,术后带出手术室,防止污染空气和通道;术中严格执行手术室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密切配合医生完成手术的各项工作并做好记录。

要采取讲座、临床实践和视频观看等方式定期培训手术室护士,内容包括且不限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领讲解,目的在于强化护理知识水平,完善护理知识结构,提高护理知识的认知和实践能力,强化实践操作能力,针对性提高护理职业道德。 通过提供优质手术室护理服务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猜你喜欢

无菌人性化手术室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