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八)》札记四则
2020-02-25高佳敏
高佳敏
(西南大学 汉语言文献研究所,重庆 400715)
一、《治邦之道》简5:、
(1)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文之节制。(《荀子·议兵》)
(2)伏其锐士,寂若无声。(《六韬·兵道》)
(3)妄行则群卒困,强进则锐士挫。(《管子·制分》)
上述辞例中,“锐士”皆指武士、精锐部队。先秦文献中与此义相近的词还有“锐兵”“锐卒”“锐师”“锐骑”等,用例如下:
(1)武王即位,以六师伐殷,六师未至,以锐兵克之于牧野。(《吕氏春秋·古乐》)
(2)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孙子·军争》)
(3)我以锐师宵加于郧。郧有虞心而恃其城,莫有斗志。(《左传·桓公十一年》)
(4)军重踵高宛,使轻车锐骑冲雍门。(《战国策·齐策一》)
此段简文意在阐明国家合理任用人才的重要性,墨子认为尚贤乃“政之本”,贤人可治理国家、都邑,处理政务,征收税利,审听刑狱等,所以国家的人才不会仅指武士一个群体。因此,“锐士”训为“武士”,意义略显狭隘,“锐”字可能是假借字,有其他含义。
另,清华简这一用例可帮助我们反思过去对《墨子·尚同中》“赞阅”二字的训释。现将原文引用如下:
明乎民之无正长以一同天下之义,而天下乱也,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天子既以立矣,以为唯其耳目之请,不能独一同天下之义,是故选择天下赞阅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置以为三公,与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4]78-79
“赞”,注引《汉书·东方朔传》:“朔自赞曰:‘臣尝受《易》,请射之。’”颜师古注:“赞,进也。”进,有引进、举荐之意,《周礼·夏官·大司马》:“进贤兴功,以作邦国。”“阅”,《太玄经·太玄图》:“阅入庶物。”范望注:“阅,简也。”“简”有选择之意,《书·冏命》:“慎简乃僚,无以巧言令色,便辟侧媚,其惟吉士。”孔传:“当谨慎简选汝僚属。”
可知,以往是将“赞阅”视为动词,训为“选择”。从语法来看,“选择”已是动词,“赞阅贤良、圣知、辩慧之人”应是“选择”的宾语。从句意来看,若“赞阅”理解为“选择”,文意重复。因此,“赞阅”应做其他解释。“阅”可通“锐”,《吕氏春秋·审时》:“后时者,茎叶带芒而末衡,穗阅而清零。”许遹集释引毕沅曰:‘阅,《亢仓子》作锐。’综上,“赞阅”应与“贤良、圣知、辩慧”一样,为形容词,“赞阅”之人,即“锐士”。
二、《治邦之道》简9-10:还
整理者注:还心,即萦绕于心。《左传·襄公十年》“还郑而南”,杜预注“绕也”[1]141。罗小虎先生指出“还心”在古文献多表示“归还、归去之心”,且“营”“还”二字在古书中存在异文,故认为简文中“还”可释为“营”,“营心”即指心里迷惑[5]。
按:“还”字释读从罗小虎先生的意见,读为“营”,训迷乱、惑乱。从语音来看,“还”字古音在匣纽元部,“营”字在匣纽耕部。王念孙《读书杂志》:“营与还古同声而通用。”《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夫二子营君以邪,公安得知道哉。”吴则虞集释:“孙星衍云:《说文》‘: ,惑也。‘’营’与‘ ’声相近。”
简文此句有阙文,整理者释文作“……,则□□□母(毋)从(纵)欲以(枉)亓(其)道,(图)攵(终)之以(功)。”今从网友“汗天山”的意见,重新断句作“……,则□□□。母(毋)从(纵)欲以(枉)亓(其)道,(图)攵(终)之以(功)。”[6]联系整段简文来分析,此句的前后简文都是“毋……则……”的句式。“毋”后面说明了需要避免的状况,如“怀乐以忘难”等,“则”后面是避免状况所导致的结果,如“民改”“百官敬”“(患)不至”“身(信)长”“下不敢上”“众不(贱)”“请(情)可智(知)”等。由此,“则□□□”应是“母(毋)咸(感)于(令)色以还心,(称)亓(其)行之厚泊(薄)以吏(使)之”这种状况所带来的结果,故句子应在“母(毋)从(纵)欲”处断开。由此可知,“(毋)”后所描述的情况需要避免,这些情况应是不利于治理国家的。那么,此处将“还”改释为迷惑是可以的。因为依整理者的解释,“还心”意为“萦绕于心”,即是一个中性的描述,而下文“枉其道”“诈伪”“恶谣”等皆是消极情况。故而,“还心”应释迷惑于心,是“感于令色”导致的一种消极结果。
三、《治邦之道》简17:䈞
按:整理者认为“ ”作“熟”。后网友“东潮”指出“ ”可与“笃”通假,且郭店简中“ ”记録“笃”用例颇多,“笃问其行”亦符合古书用语用字习惯[7]。
笔者赞同东潮将“ ”释作“笃”的意见,在此将进一步论述“笃”的具体含义。语音上,《说文·亯部》:“ ,厚也。从亯,竹声。读若笃。”段玉裁注:“ 、笃,亦古今字。”语法上,“ ”在“问”之前,作副词修饰动词“问”。《礼记·中庸》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问”之“笃”与“笃行之”中的“笃”同义,即切实、专心。
句中“焉”字,可训为乃,《墨子·兼爱上》:“必知乱之所起,焉能治之。”王引之云:“言知乱之所自起,乃能治之也。”孙诒让:“焉训乃。”句中“貌”应指仪态。《谷梁传·桓公十四年》:“望远者,察其貌,而不察其形。”范宁集解:“貌,姿体;形,容色。”《墨子·尚贤中》:“夫无故富贵、面目佼好则使之,岂必智且有慧哉。若使之治国家,则此使不智慧者治国家也,国家之乱既可得而知已。”[4]55墨子主张要亲近有“义”之人,如果因为血缘、美色等因素登上高位,是不利于国家的。简文中的“善人”作为贤才的一种,亦符合此标准。如此,句中“貌”不宜理解为容颜,当训仪态、仪容。综上,此句文意可理解为:若想起用善人,必须切实地询问其言行举止,如是就要观察他的仪容举止,聆听他的言谈。已经听闻了他的言谈,便试探性地给予一个官职,以考察他的能力。如果考察合格,再以之佐身相家。
四、《心是谓中》简1:中
综上,此句断读从整理者释文,即“心,中。处身之中以君之,目、耳、口、肢四者为相,心是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