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目标、原则及路径
2020-02-25卢玉亮
卢玉亮
(山东管理学院 国际交流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7)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大势,对做好我国新时代教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明确将劳动教育确定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这一思想指引“历史性地把劳动教育从传统意义上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提升为重要教育内容”[1],对于高校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新课题,也预示着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需要新观念、新体系、新设计。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理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帮助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劳动者,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目标定位
劳动教育一直被看做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更应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内在统一,协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积极的劳动态度、培育优良的劳动品德、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扎实的劳动知识技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劳动教育旨在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并从内在热情、创造积极性等不同方面培育大学生的劳动素养,这也是劳动教育最首要、最根本的目标追求。思想决定行动,劳动价值观作为衡量劳动者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准之一,充分反映了劳动者的劳动素养和劳动情怀,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劳动者对于劳动的认知和在今后劳动实践中的现实表现。对于大学生而言,树立什么样的劳动价值观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他们对劳动的态度和行为,更关系到他们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的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明确定位。因此,要促进“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念在大学生心目中生根发芽,并自觉将思想观念内化为实际行动。
(二)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劳动态度
劳动态度是在一定劳动价值观支配下、在长期劳动情感体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对待劳动的心理倾向[3]。长期以来,在我国劳动教育进程中,“热爱劳动”一直被视为劳动者培养的基本劳动态度,并被誉为一种美德。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一词已经成为他讲话中一个重要的关键词。2019年,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告诫广大青年:“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奋斗精神一点都不能少,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4]由此可见,辛勤劳动态度的培养对于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来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需要不断强化。当前,各种社会思潮风起云涌,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正处于形成确立的不稳定期,极易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的消极影响。因此,加强对辛勤劳动态度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三)培育大学生优良的劳动品德
劳动品德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素养和行为规范,是一种对他人、对社会较为稳定的心理表现和态度表达。诚实劳动是成就梦想的基石,只有以诚实劳动引领社会风尚,人们才能把为社会发展而劳动作为应尽的职责和神圣的义务。培育大学生优良的劳动品德,首先要引导大学生做诚实的劳动者,以创新、创业、创造激情,积极践行新时代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在诚实劳动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抱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传统劳动伦理受到消解,劳动异化现象开始显现,部分大学生在价值取向和利益抉择上带有明显的自我倾向,更多地强调依靠劳动实现个人的目标追求和利益诉求,却有意弱化对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承担。因此,培育大学生优良的劳动品德,还要重视家国情怀的培育。我们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重中之重,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将个人成长、职业规划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联系起来,把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兴旺发达融为一体。
(四)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劳动习惯是指在劳动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个体从事劳动的一种需要的自主化行为方式。劳动教育不仅在于教会大学生如何生活和生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均衡发展。比如,将劳动和体育结合起来,可以实现体脑结合,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有效性。但也应客观认识到,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从来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朝一夕间形成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劳动实践过程,需要保持好平稳心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如帮助父母做家务、做好宿舍内务整理、勤工助学等等。另外,在大学生劳动过程中还要抓好劳动的开端,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先从他们感兴趣的劳动做起,让学生充分体悟到劳动的乐趣和意义,以此激发大学生自觉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五)帮助大学生掌握扎实的劳动知识技能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尤其是“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更加重视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研发应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将会发挥更大作用。在掌握扎实的劳动知识技能过程中,一方面要强化大学生对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知识无边界,学问无止境”。加强对学校开设的学科专业知识学习也是获取劳动知识的过程,通过学习实现学科专业知识与劳动知识技能的相辅相成。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大学生对劳动学科的了解认知。掌握劳动及与劳动相关的一系列学科,如劳动关系、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经济学等。可以通过双学位、设立在线开放课程等方式进行扩展学习。这些学科是人类对劳动规律的总结和劳动知识的创新,强化了对劳动问题的专业化、规范化、体系化研究,不仅使劳动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质量迈向更高水平,而且也深化了学生对劳动更为全面系统的认识,有助于进一步教育引导大学生懂劳动、爱劳动、会劳动,全面提升劳动素养。
二、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需要在明确目标定位基础上,结合新时代新要求和大学生群体思想行为特点,重点把握好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一)坚持思想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注重劳动教育的价值塑造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是系统提升受教育者的劳动素养,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过程。劳动是人的社会属性,从利于学生职业发展的视角来看,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技能以及具备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品德是最首要、最迫切的发展需要。因此,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要在重视劳动技能和劳动锻炼的同时,还应坚持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既要激励大学生努力学习劳动理论知识、提高劳动技能水平,还要加强大学生价值观念塑造、劳动情感培育,强化劳动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关键的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劳动教育的全过程,推出一批富有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的劳动实践项目,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以劳育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为成就大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基础[5]。
(二)坚持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相结合,体现劳动教育的人文关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的政策发展经历了不同历史阶段,通过梳理会发现,虽然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劳动教育的价值诉求侧重点各有不同,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就是我国劳动教育表现出明显的服务社会发展的外在目的取向,每一次都是来自教育系统之外的需要左右着劳动教育的走向[6]。这反映出我们对劳动教育的价值意涵把握不到位,忽视了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割裂了劳动与人的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尊重大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切实增强大学生在劳动活动中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在此基础上,引导大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去,建构个人与集体、个人梦与中国梦融合统一的命运共同体,实现新时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坚持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相结合,突出劳动教育的示范引领
劳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需要构建 “以生为本”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坚持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创新激励约束机制。例如,采取将考核评价成绩作为评奖评优、入党入团重要依据及设立专项奖学金等方式,有效调动大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劳动教育成效的评价,要满足多角度、多形式的多维要求,对于学生的劳动理论知识认知情况可以使用卷面测试、论文撰写等形式进行量化考查,而对于学生的劳动实践效果可以采取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进行质性评价。同时,在评价过程中,要科学对待大学生和教育者之间主客体关系的统一,既要评价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劳动纪律、劳动态度、劳动技能等,也要对教育者的授课能力、专业劳动技能水平等进行评价。
(四)坚持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拓宽劳动教育的路径选择
高校作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第一场所,其优越的人文环境和良好的硬件设施对于大学生的观念塑造、素质提升、习惯养成具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在发挥劳动综合育人方面作用突出,是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主要阵地。社会和家庭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二场所,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效果影响值得重视,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的延伸和有益补充。因此,需要把握高校、社会、家庭各方面的教育优势,建立校内与校外的协同育人机制,高校运用教学场景优势,突出观念塑造作用;社会依托实践场景优势,强调素质提升作用;家庭发挥劳动场景优势,强化习惯养成作用。劳动教育是实现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活动,必须打破高校的劳动教育话语权垄断地位,促进高校、社会、家庭三方优势资源的整合提升,共同推进大学生劳动教育取得实效,达到1+1+1>3的教育效果。
三、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教育发展规律,着力在思想观念、机制建设、实践平台、宣传引导四个方面创新实践路径,构建多元化、系统化的劳动教育体系,赋予大学生全面发展以新动能。
(一)更新思想观念,全面提高对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下,我国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正逐渐形成。但也应清醒地看到,高校在推进劳动教育落地生根方面成效不明显,劳动教育在整个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仍属于薄弱环节。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劳动教育所蕴含的价值认识不足。因此,高校必须更新思想观念,全面提高对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高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刻认识劳动教育在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与独特价值。其次,高校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崭新意蕴。今天的劳动教育不是过去放弃课堂去体力劳动模式的简单回归,而是让大学生通过劳动体验实现知识的内在建构、劳动价值的认同和技能水平的提高,并且依靠劳动不断进步提升,达到自我突破、发展、完善的目的,最终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最后,高校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德智体美劳的辩证关系。客观认识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不能将其视为是包含在其他四育之内的元素,而应将其看作是相对独立的重要平台,是对德智体美教育的有力支撑。
(二)完善机制建设,构建系统化的劳动教育保障体系
完善机制建设,构建系统化的劳动教育保障体系,是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落到实处的关键。高校劳动教育在机制建设包含三个层面。
机构设置层面,根据学校自身实际,设立劳动教育委员会负责统筹推进劳动教育相关事务,或者赋予业务职责相近部门劳动教育职能,构建形成课程教育、理论研究、实践开展“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体系。
经费保障层面,高校在进行经费预算及分配时,要加大劳动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为劳动教育有序开展提供强大动力。
制度规范层面,一是高校制定颁布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出台的规章制度应对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基本要求、实施方案、奖惩措施等进行明确说明,为高校劳动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法律依据和支持。二是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拓展课程内劳动教育内容。应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既要突出显性劳动教育功能,开设专门劳动教育课程,向大学生传授就业、择业及创业等与职业发展相关的劳动科学知识;又须强化隐性劳动教育作用,发挥“课程思政”育人作用,深入挖掘利用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各类第二课堂活动中所蕴藏的的宝贵劳动教育资源,如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加入相应学科劳模人物事迹宣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入劳动教育史讲授等。三是制定分层次的教育内容体系。不同年级学生在专业认知、身心发展规律等方面有所不同,劳动教育内容要根据学生年级不同分层次设定,以此激发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内生动力。
(三)扩展实践平台,不断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和载体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要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的各种实践载体,创新劳动实践方式和途径,让劳动教育走出课堂,走进校园、社区、农村、工厂、军营等。通过大力扩展各具特色的劳动实践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在劳动认知、劳动品德和劳动能力等方面产生“质”的飞跃,努力成为可堪大用、勤于奋斗的栋梁之才。
一是发挥社会实践主渠道作用。高校应以尊重学生个人兴趣为基础,以开展社会实践为主线,以提升学生劳动实践能力为目标,组织学生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业企业尤其是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开展劳动实践,多渠道、多形式推进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让学生在参与劳动实践过程中“受教育、增才干、做奉献”。同时,高校还应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爱心福利院等慈善公益单位开展志愿服务,引导大学生在公益劳动中自觉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二是充分发挥校园公共活动场所的作用。高校要注意挖掘各类校园公共活动场所中的劳动育人元素,重视发挥其对于学生劳动精神的培养作用。例如,在餐厅、学生宿舍、图书馆、体育活动中心等高校较有代表性的校园公共活动场所设置志愿服务岗位,学生在这些场所中学习生活,为了保持公共空间的整洁、美观,自然也会产生一些劳动动力。三是将劳动教育元素融入各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劳动教育的过程就是个体能够将劳动变为自觉意识、自觉追求和自觉行为的过程,它必须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7]。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须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并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融入劳动理念、劳动行为等元素。
(四)加强宣传引导,努力营造校园劳动育人良好氛围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传统媒体等各类媒体平台将劳动价值观的宣扬与高校宣传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宣传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教育引导大学生不断深化对劳动的认知并自觉践行劳动精神,着力营造“劳动气息满校园、劳动场景时时有、劳动活动人人上”的校园劳动育人氛围。
校园文化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实现途径,能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营造良好文化氛围。高校可将“生态理念”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将劳动元素融入校园内的花园、长廊、景观湖等自然场景中,如利用现有的花园打造劳动主题文化园地,形成“廊、场、塑、亭、馆、苑”等校园劳动文化格局,因地制宜营造劳动育人良好氛围,让校园的每一处景观都能“说话”,每一个角落都能润德,每一分气息都能熏陶。同时,形成邀请相关行业领域科学家、院士、大国工匠、劳动模范等先进人物进校园的常态化机制,充分发挥各行各业新时代劳动精英对大学生成长的引领示范作用,充分展现新时代高校对劳动精神的尊重与崇尚[8]。除此之外,在营造劳动舆论氛围上,要紧跟时代潮流,创新宣传方式,综合利用网站、宣传栏、校园广播、微信、微博、抖音短视频等各类媒体平台,充分发挥融媒体在营造校园劳动育人良好氛围中的舆论宣传优势,有效提升校园媒体的感召力,让学生对校园媒体所传播的语言文字“看得见、听得着”,真正使学生从内心认同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