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体系:核心要义、基本框架与完善路径
2020-02-25刘斌志吕静淑
刘斌志,秦 莲,吕静淑
(1.重庆师范大学 社会工作系,重庆401331;2.南通大学 社会工作系,江苏 南通 22601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工人队伍总量的不断扩大,职工队伍的组织结构以及利益分配格局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工会工作已经无法满足职工现代化和多样性的需求,迫切需要以人本化的理念、人性化的服务以及创新性的方法去满足广大职工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工会社会工作应运而生。一方面,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工会社会工作在服务设施、专业方法、服务内容、政策体系、人才队伍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青少年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等领域相比,工会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学术水平、学科与话语体系、服务优势与成效、专业能力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均有待提升,服务专业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均有待加强[1]。另一方面,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研究也不断深化,截至2020年,工会社会工作的相关研究成果已达近百篇,这些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工会社会工作的价值伦理、理论视角、方法技术、发展模式、实务领域、社会政策、域外经验以及地方实践等内容,但目前研究还处于实务探索阶段,没有形成核心的价值、理论、概念、方法、能力、学科以及话语体系[2]。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论断和战略任务,并且深刻阐明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基本原则,为新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3]。2016年12月9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工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最终落脚点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和工会社会工作事业。2018年10月,中国工会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工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扩大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推动纳入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体系。”[4]因此,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创新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体系,并及时回应群团工作改革和工会工作社会化的现实发展需求,成为新时代工会工作的重要命题和任务。
一、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体系的核心要义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的一个重要实务领域,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围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基于中国共产党的工人运动理论与具体国情,借鉴国际社会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经验,通过继承发扬和整合创新而形成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工会社会工作学术体系、学科体系以及话语体系的系统[5]。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体系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具体体现。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体系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6],并具体体现为以下四个核心要义: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和中国共产党领导
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2013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强调: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把广大职工群众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这是我们党的一个突出政治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鲜明特点[7]。因此,在构建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体系当中,应当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认真贯彻群众路线,以职工为本,切实面向广大职工开展好组织、宣传、教育、服务和引导工作。另一方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构建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体系的基本前提。我国工会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之外,还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性。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导核心和中坚力量。因此,党的领导是提升工会社会工作凝聚力的关键,离开了党的领导,工人阶级就会成为一盘散沙,而工会社会工作也无法体现其中国特色。
(二)坚持服务于国家战略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
社会工作是一个服务为本的职业。首先,要服务于国家的战略发展需要。不仅可以通过拓展涉外劳动关系协调来推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而且可以通过提升服务的质量、领域以及技术来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还可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组织内外产生的各种问题,及早预测、发现、控制和消除那些可能妨碍社会稳定的因素,促进劳资关系和谐,有效预防和化解重大社会风险。其次,要以人为本,服务于职工的生产生活需要。不仅要为广大职工提供物质帮助并协助困难职工摆脱困境,而且要为其提供心理疏导和权益保障服务,还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和休闲服务来促进职工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最后,要服务于企业生产和组织的长远发展。不仅要积极协助企业和组织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素质提升服务,而且要积极开展职业安全与健康教育服务,还要积极开展职工能力建设并实现社会的持续创新。
(三)坚持扎根本土的特色发展和创新性发展之路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会社会工作体系,就必须将本土化发展与创新性发展相结合,走具有本土特色的创新之路。一方面,要立足中国具体国情。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要始终基于中国特色,其中最大的特色就是工会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并服务于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大局。在此基础上,不同地区、不同组织、不同层次的工会社会工作可以结合广大职工的实际需要和组织发展的长远规划,探索出不同的组织方式、服务模式以及服务内容。另一方面,要在不断总结本土经验的基础上实现工会社会工作的创新性发展。社会工作最初起源于西方国家,相应的工会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模式也更多照搬照抄西方经验[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体系既要参考西方发展的经验,更要在工作理念、哲学理论、方法技术、服务内容以及具体框架方面扎根本土并有所突破。
(四)坚持面向群众、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服务内容要面向广大职工群众,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的理念,面向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特殊群体、家属群体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切实履行法律和工会章程赋予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职工福祉。其次,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服务框架要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关怀,既要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工会开展服务交流与合作,更要在职工服务、危机干预、权益维护以及劳资关系协调方面总结中国经验,并为国际劳工服务提供中国方案,尤其要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会社会工作服务的交流、合作与共进。最后,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服务范式要面向未来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既要服务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战所带来的职工发展与企业生产的挑战;也要注重通过工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来促进组织治理以及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还要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信息化时代的创新性发展,提升工会社会工作的文化软实力、社会服务力以及制度保障力。
二、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体系的基本框架
王思斌教授认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学科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服务或实践体系建设三个主要方面[9]。而基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框架,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体系建设集中表现为学术体系建设、学科体系建设和话语体系建设三大方面。其中,学科体系是基础,学术体系是核心,话语体系是发展,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构体系。
(一)学术体系
作为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内核和支撑,学术体系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既包括学科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知识原理等,还包括相应的研究方法论与具体技术[10]。综合而论,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的学术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本体论。有研究认为,工会社会工作是为应对和解决当前社会对于工会工作更加人本化、个性化以及人性化等各个方面不断增长的需求而产生出来的一个专门为职工提供更加丰富和多元化服务的专业领域。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的本体就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劳资互动、劳资关系以及广大职工生产生活的具体实践。其中,劳资互动以及劳资关系中出现的问题、矛盾以及需求是当下的焦点与重心。
二是认识论。作为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认识论着重于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的过程。对于工会社会工作来说,由于我国工会一直以来都是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因此工会工作也就成为了党治理国家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并伴随党的执政经验不断丰富而日益成熟。同样,工会社会工作则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职工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而逐渐延伸出来的一个专业领域,并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日益成型与发展。因此,可以从实务实践中认识和提炼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的主体和客体、内涵和外延、理论与方法。
三是方法论。方法论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理论体系或者系统。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的方法论既要继承和发展传统的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研究范式,更要不断探索和拓展人文主义、建构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研究范式;既要更加规范地使用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等成熟的研究方法,更要善于运用文献研究、叙事研究、行动研究以及跨学科研究的优势方法。
四是知识论。知识论关注的是学科的知识构成、内容以及知识的来源等。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不仅需要具备工人运动、劳动关系、企业管理、党的建设、公共管理、组织行为学以及心理学等方面的学科知识,更需要具备来自社会学、社会工作、文化学、民族学、伦理学、政治学以及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特别要更加熟练地掌握工会社会工作相关的个体、群体以及组织方面的知识。
五是价值论。作为衡量主客体价值关系及其满足机制的维度,价值论制约和决定着学科的发展状况与社会意义。建构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体系,就需要深入分析和探讨其对于个体、组织、社会、政府以及社会的功能、作用与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不同维度的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
六是实践论。贯穿整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形而上学的本质特征,更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精辟论述引领着当代中国迈向繁荣富强之路。同样,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体系建构也必须坚持社会实践导向,不仅要系统构建其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具体领域,而且要围绕职工福祉开展全人、全程、全时的工会社会工作服务,更要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开拓创新性服务领域,以实践证明其社会价值。深圳、佛山、苏州等地已结合当地具体的劳动关系需要,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与技术创新丰富和发展工会工作,并探索出了较为成熟的“佛山模式”“深圳模式”和“苏州模式”,增强了工会的社会影响力和凝聚力[11]。总体而言,马克思主义指导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就是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的中国风格,更是其服务实践与社会价值的力量源泉。
(二)学科体系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学科体系建设不仅要完善和扎实,更要聚焦新时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重大风险及其迫切需要,还要体现具体国情和中国特色[12]。构建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学科体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创新性和储备性发展的重要体现与必然要求,并具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学科对象与目标。工会社会工作将劳资双方在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劳资关系、劳资互动以及劳资纠纷等现象作为其研究对象,最终以其专业力量促进和谐劳资关系以及职工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可以将工作社会工作界定为是把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运用于企业的工会工作当中,以工会为载体,以广大职工为服务对象,发掘和评估服务对象在生活和职业中的困境和需求,制定专业服务计划并介入,最终实现维护职工权益、协调劳资关系、缓解职业压力和促进职工职业生涯发展等目标[13]。
二是学科属性与范畴。在当前的学科体系中,社会工作属于法学门类中社会学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而作为工会工作与社会工作结合的创新性学科,工会社会工作属于应用社会科学学科。随着未来劳资关系调整以及职工需求多元的发展趋势,社会工作必然全面融入工会工作的基本体系,并拓展出较为具体明确的实务领域,工会社会工作甚至会成为未来社会工作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因此,工会社会工作可以作为社会工作的一个应用学科,并具体包括工会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方法、伦理、历史、方法技术以及服务框架等具体内容。
三是学科溯源及历史。起初,工会社会工作仅作为企业社会工作的一个核心模式——“工会模式”,后来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大,逐渐形成为一个单独的工会社会工作领域。西方最初在1875年出现第一位福利秘书,在二战期间,社会工作者Bertha Capon Reynolds为美国海员工会提供社会工作服务,基于工会的福利也因此而开始普遍实施。因此,需要挖掘西方工会社会工作以及我国工人运动中社会福利服务的实务经验、历史传统、代表人物、经典著作等专业素材,为构建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历史而积极探索。
四是学科理论与知识。虽然目前工会社会工作并未被纳入学科体系当中,仅仅作为一个学科方向被广大学者所研究,但对于工会社会工作这个学科方向来说,依旧具有其核心理论基础与知识。首先,要掌握社会工作、工人运动以及工会工作的理念基础和主要知识;其次,要掌握社会工作与工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及伦理准则;再次,要掌握与职工福利相关的社会政策分析、社会问题调查及社会服务开发等方面的方法技术,并熟悉职工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主要方针、政策和法规;最后,要熟练掌握工会工作方面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包括劳资关系分析、劳资纠纷处理以及职工宣传与教育技术等。
五是学科课程与教学。作为一个学科方向,工会社会工作要培养具有基本的工会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较熟练的职工福利服务方法与技术,能在不同类型的工会部门与社会组织从事社会保障、政策研究、行政管理、社会服务以及督导评估工作的专业人才。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学科应该包括社会工作导论、微观社会工作方法、宏观社会工作方法、工会社会工作理论、工会社会工作技术、劳动关系学、职工社会福利、工人运动、工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以及劳资纠纷处理等课程,并根据课程的需要开展理论教学、案例教学、讲授教学以及服务学习等教学方式。
六是学科组织与评价。工会社会工作学科组织建设应当面向未来整个行业发展的需求来进行考量。一方面,要构建学科共同体,统一学科标准、行业标准和服务标准,为加强我国工会社会工作体系构建与核心能力建设做支撑;另一方面,还需要建立工会社会工作的学术团队和组织,与政府以及社会各界进行交流与合作,了解职工生产生活的需求,开展工会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研究,创办相关学术刊物,发表相关研究成果。同时,还需要建立专门的工会社会工作评价机制与评估标准,用完善的评估模式来反映实际的工作状况和工作成效,促进学科发展。
(三)话语体系
作为学术体系与学科体系建设的最终成果和具体表达,话语体系建设通过不断地开拓新思想、新理论,提出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来传播和弘扬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的中国气派与国际地位[14]。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话语体系:
一是政策话语体系,即党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中对于工会社会工作的论述与强调,以突出其学术与学科体系的社会应用水平。2016年底,中华全国总工会、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工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政策话语体系的良好开端。2018年底,山东省总工会、民政厅和人社厅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工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规定工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招聘录用、薪酬保障、考核管理、激励保障等方面的具体要求[15]。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工会、民政厅和人社厅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工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工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管理机制,推进工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规范化建设,力争到2020年,自治区、市、县三级工会系统均配备有工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16]。2020年1月,广东省总工会、民政厅和人社厅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工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规范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的招聘录用、薪酬保障、考核管理、激励保障、教育培训、职业发展等机制,建设一支规模为4000~5000人的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17]。除此之外,河南、贵州、上海、北京以及江苏等地都制定了工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法规,形成了“全国一盘棋、各地有特色”的工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话语体系。
二是学术话语体系,即学术理论界对于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理论与研究的了解、接纳、认可与参与。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的学术话语体系不仅要坚持其理论创新性,更要立足职工福利发展的实践需要,最根本的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自2006年以来,中国知网(CNKI)所收录的与工会社会工作相关的文献共有90篇,其中只有8篇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可见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的学术话语体系虽然有初步的基础,但未来仍然需要大力加强相关的概念提炼、理论探索、调查研究、数据分析以及成果发表,增强其学术发展的概念原创性、理论融汇性以及跨学科创新性发展,扩大其学术创造力和影响力。
三是学科话语体系,即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努力成为一个学科或专业的状态、水平以及发展趋势。最初社会工作中的工会领域是作为企业社会工作的核心部分存在,后来随着劳资问题的复杂化以及职工服务需求的多元化,传统的企业社会工作已经无法满足职工的多样性需求,迫使工会社会工作被剥离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因此,未来工会社会工作需要不断增强其学科概念、学科理论、学科框架、学科历史、社会价值以及研究方法的探索,增强其学科服务社会发展以及自身发展的能力。
四是公众话语体系,即企事业单位工会组织和机构、广大职工及其家属、社会大众以及大众传媒对于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的论述与认可状况,集中表现为社会认可度和专业形象度两个方面。总体来看,当前社会公众对工会社会工作的了解、认可和美誉度还不高,工会社会工作者大部分是由工会中的领导层,或者一些自学过相关知识、但并未取得国家认可的社工资格证的人员担任,其专业的社会形象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因此,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的公众话语体系建构,需要广大工会工作者积极融入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体系,通过服务的专业性、职业性、资质性以及创新性,促进职业的社会认可、社会形象以及社会地位的提升。
五是实践话语体系,即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能够服务于、服务到、服务好的群体、场域以及内容的相关报道与论述。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从“源头治理劳资纠纷试验区”的 “深圳模式”[18]到“工会+社工”联动的“东莞模式”[19],从国企工会社会工作服务的“东北模式”到“三资企业”工会社会工作服务的“苏州模式”,我国工会社会工作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探索服务经验,奠定了其实践话语体系的坚实基础。未来,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不仅要根据职工类型、职工年龄以及职工需求的不同拓展服务内容,更要根据不同地区特色与组织发展探索不同的服务方法与模式。
六是国际话语体系,即是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在国际社会发出的声音、讲述的故事、发展的理论、贡献的方案、探索的模式及其得到的认可。考虑到意识形态的差异,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目前主要处于内涵发展阶段,相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学术研究、服务国际事务的能力与成效还有待提升。在不断增强核心能力与理论内涵的基础上,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未来一方面要进一步配合我国扩大对外开放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拓展涉外与国际劳资关系的处理,服务好我国驻外职工以及企业内外国职工的需求;另一方面要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高度和国际视野,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事业中凝练出工会社会工作的本土理论与中国特色,并据此推动国际探讨、学术交流、国际合作以及成果发表,为国际劳动关系、纠纷调解、危机应对以及工人运动提供可行性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20]。
三、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体系的完善路径
自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来,我国工会系统开始了通过社会工作促进和谐劳资关系的实务和理论探索。十多年来,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但受限于相关专业学科、政策体系以及人才队伍发展水平,工会社会工作服务的人本性、专业性、实效性和创新性仍然亟待提升,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工会社会工作的问题聚焦、价值靶向、理论使用、服务对象、项目安排、介入领域以及服务成效不够精准。因此,需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和战略部署,推动相关学术共同体、实务共同体以及政策体系合作互动,通过“问题聚焦—理念更新—理论创新—服务实践”议程促进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最终形成其强大的社会服务力与理论生命力[21]。
(一)发现工会社会工作新问题
一是要关注新形势下职工权益保护中的新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不断升级,加之劳资主体及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元化,导致产业结构性“关、停、并、转、迁”的加剧,给劳资关系带来极大的挑战,相应的职工权益保护也出现了诸多新的问题,不仅包括传统的合同、工伤、保险、报酬、工时以及劳动保护等问题,更不断涌现出新的诸如心理压力、情感慰藉、休闲娱乐、福利服务、社会参与以及民主管理等方面的新情况,还有部分职工在权益受到重大侵犯时采取了一些集体维权行动、网络维权行动、过激维权行动等,给和谐劳动关系以及社会稳定带来潜在的社会风险。
二是要关注市场经济下职业道德与伦理的新问题。在市场经济与激烈竞争的双重压力下,我国职工职业道德与伦理总体取向规范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个人责任心、职业自豪感、组织归属感以及社会责任度方面有所滑坡,部分劳资主体在经济利益面前未能坚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工作守则和行为规范,甚至置人民生命财产与公共安全于不顾,在食品药品以及其他事关国计民生的产品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甚至弄虚作假,给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伤害[22]。
三是要关注经济全球化下劳动关系的国际化趋势。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经济战场的“走出去”与“引进来”战略并驾齐驱,并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强力推动下,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不仅有越来越多的外籍工人在我国从事生产和生活,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工人外派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就业,由此带来越来越多的跨国性与国际化的劳资关系、劳资互动以及劳资纠纷。如何促进外籍职工服务的精准性、如何推动外派职工服务的可持续性、如何促进职工服务与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传统有机融合,成为新时代工会社会工作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
(二)提出工会社会工作新观念
一是要积极宣传推动职工体面劳动的新思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劳资双方的主要矛盾也转变为广大职工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职工福利之间的矛盾,工会社会工作需要进一步回应职工在经济利益、心理支持、职业成就、社会关怀以及文化建设方面的需要,推行体面劳动的新思维,不仅让职工能够有就业的机会与体面的工种,而且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体会到被尊重和公平对待,还能够以体面的方式实现民主参与,最终获得体面的报酬与认可。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职工权益的真正维护。
二是要大力引导和培育职工的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工会社会工作不仅要继承历代劳模的优良传统,更要学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通过政策引导和舆论宣传,一方面培养职工的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职业价值观,引导广大职工树立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23];另一方面,需要在新时代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的劳模精神,通过文化建设、技能评比、教育培训等多种方式,引领广大职工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勇于创新、争创一流[24]。
三是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开展工会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坚持“尊重平等、公平正义”的基本价值,而将其运用到工会工作中,就是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尊重每一位职工的尊严与价值,而无论其国籍、性别、工种、经济状况、文化习俗与宗教信仰。
(三)探索工会社会工作新理论
一是要坚持劳工权益保障理论基础。工会社会工作是中国特色工运理论的组成部分,更是当代劳工权益保护的重要载体。劳工权益保障理论与政策则是工会社会工作的基本保障与政策支持,用以解决广大职工所面临的工时、劳保、职业安全与薪酬待遇等问题。因此,要深入挖掘和运用公民权或公民资格理论、文化视角、阶级视角、社会建构视角和后现代主义理论等新时代劳工权益保障的理论优势,拓展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的理论维度[25]。
二是要发展劳资共同体理论框架。所谓劳资共同体是指坚持劳动者与企业根本利益一致的基本前提,并在合作共赢、共享互助的目标基础上共同参与生产生活的全过程,具体表现为劳动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职业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因此,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要构建包括个体身心与社会关系在内的全人服务框架,坚持职工全人发展的理论自信,营造包括职工及其家属、组织及其相关利益人、社区及其产业系统在内的全域服务体系,涵盖职工职业咨询、职业评估、职业培训、职业指导以及职业规划在内的全程服务流程,最终建立线上线下、企业内外、国内国外一体的全息服务生态,真正实现和谐劳资关系的生命共同体目标[26]。
三是要促进多元文化主义理论运用。随着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我国工会社会工作也逐步迈入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境界。无论是对于外派职工还是外籍员工,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之下,其劳资纠纷、职业困扰以及生活困境等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在多元文化视角之下来合理应对,需要在充分了解两国文化差异之后来采取适宜的解决措施。多元文化主义的核心是在正式制度层面接受族裔文化的多样性,并尊重其差异化的立场、手段和诉求。在该理论视角下,人是存在于文化以及社会关系之中的,而目前国际上的劳资纠纷或者职工问题也多数是由于文化差异所引起的。多元文化主义理论要求工会社会工作者在助人实践过程中要正确对待自己的感觉、情感、行为及思想,在了解相关的族群文化后,在不违反当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前提下展开服务,既能有效地获得服务对象的支持和信任,同时也能够避免文化或语言差异所带来的误解。
(四)拓展工会社会工作新领域
一是要探索信访社会工作的发展,有效化解劳资纠纷与社会风险。随着职工的现实需求逐渐增多、职工结构日益多元化,劳动关系领域的信访数量不断增多、信访矛盾日益复杂、信访形势趋向严峻、信访诉求偏向多元、异常信访时有发生[27]。因此,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需要积极探索信访社会工作新领域,通过生态系统分析框架更加全面而人性化地尊重和了解上访职工,通过解困救难和资源链接更加有效地化解信访矛盾,通过社会支持和潜能挖掘更精准地促进信访职工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能力建设和环境改造从根本上促进信访职工的源头治理。
二是要实施发展性工会社会工作,全面提升当代职工的核心能力[28]。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企业不断提升职工的劳动技能和职业素养,传统工会服务的剩余性福利和制度性福利均面临着主客观的困境和挑战,如何从根本上提升职工的核心能力、工匠精神以及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和组织发展的重要任务与核心战略。因此,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需要积极探索发展性社会工作新范式,在强调社会工作介入职工发展的重要价值和功能的前提下,建立组织发展与职工福利息息相关的联动机制,着重探索职业福利促进组织发展的有效机制,超越单纯职工福利的边际效用递减的困境,通过采取人力资本投资计划、就业和自主创业计划、小额信贷计划、津贴补助工资投资计划、协助资产积累计划、社会资本重建计划以及营造平等发展机会计划等措施,促进职工的核心能力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福利水平[29]。
三是要开展多元文化社会工作服务,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进入21世纪,全球化的进程和技术革新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和万物互联的5G技术势不可挡,除了国际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与技术交流不断加强之外,全球范围内的人力资源流动更是促进了多元文化之间的深入交流。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要想适应这种全球化浪潮与国际视野,关注多元社会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职工相互交流并维护其合法权益、职业福利以及全人福祉,就必须创新性发展多元文化社会工作的新模式。作为一种强调哲学视角的工会社会工作新模式,多元文化社会工作提供了在不同国家和文化社会中处理不同种族文化冲突的基本逻辑框架,强调消除职业场所的种族偏见和社会歧视,促进不同国籍职工进行充分的社会参与和社会融合[30];强调消除不平等的国别对待与福利对待,促进不同国籍职工的职业身份认同、组织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强调消除工会社会工作者的文化偏见与狭隘民族主义,促进工会社会工作者的文化自觉意识、文化欣赏能力、文化反思能力以及文化重构能力;真正通过工会社会工作服务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面向全世界讲好中国发展的故事,体现中国工人运动的气派,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