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

2020-02-25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19期
关键词:合作方捐赠人受益人

刘 悦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 100048)

无论从广义还是狭义来说,建立这一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都有极具意义和价值。从广义来讲,2016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开始实施,该法律规范了慈善组织的资格认定、募捐活动的开展范围以及关联方交易的限制条件,加大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管。而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制,利于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管,提高非营利性组织的配置效率,减少公共资源的浪费。从狭义来讲,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一方面可以使非营利组织发现问题,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建立更加合理规范的运营体系。另一方面,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可以提高非营利组织的资金配置效率,用有限的资金帮助发挥更大的效果。

一、非营利组织绩效考评体系现存问题

许多非营利组织虽然在公益项目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困难群体带来了切实的利益,但是在内部管理方面,尤其是绩效评估体系存在明显问题。

(一)绩效评估与战略规划契合度不高

许多非营利组织并没有长期的战略规划,只是着眼于当前存在的问题。这样虽然可以解决燃眉之急,但是并不利于非营利组织的长期发展。非营利组织应该制定一个契合自身实际的愿景,并据此做出了一定的战略规划,如:这几年内要实施哪些公益项目,这些公益项目应该惠及哪些困难群体。

1.内部员工绩效考核。大部分非营利组织都会组织内部员工进行自我评价及部门负责人评价,考核员工一年来的工作状况及专业技术能力。但我们认为,大部分考核非战略规划导向,只能够告诉员工宏观方向的要求,不能指导员工具体要做什么工作以及做到何种程度。其次,许多考核不够具体,例如在对员工工作完成程度的考核中,没有将工作落实到具体事件时间,而仅对工作质量,工作完成程度进行粗略打分,这使得战略的执行大打折扣。

2.合作方绩效考核。大部分非营利组织规模较小,需要与不同领域的第三方进行合作来完成公益项目。但大部分非营利组织对第合作方的绩效考核也存在与员工考核类似对问题,在考核中更注重细节性、态度性的问题。

(二)缺乏与绩效挂钩的劳务报酬制度

大部分非营利组织实行的劳务报酬制度与绩效关联度较低。内部员工主要是依据担任的职位及工作量来发放工资。合作方也主要是依据工作量来发放劳务报酬,如:参与项目的数量,管理志愿者的人数。这就会使绩效考核无法调动员工及第三方的积极性,形同虚设。

(三)评价主体单一化

大部分营利组织在员工内部评价时,让员工与上级领导一起参与,使评价主体多元化,有利于更加全面的进行员工评价。但是在对合作方的考核中大多数情况下只有非营利组织参与,合作方承担的项目工作往往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而非营利组织成员对该领域并无深入了解,也不具备专业知识,会导致对合作方的评价不客观,评价结果也不能使合作方信服。

(四)对捐赠人关注不足

通过对非营利组织的调研,我们发现非营利组织对受益人的关注普遍较高,但其对捐赠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捐赠人放到重要的战略位置。大部分非营利组织仅仅按照约定交付捐赠人项目文书、费用明细等各种材料,但没有深入探究捐赠人的捐赠动机,既没有让捐赠人参与到公益项目当中也没有对捐赠人进行满意度回访。

(五)对社会影响力关注不足

许多非营利组织的公益项目已经日趋成熟,成果十分显著,使众多困难群体受益。但其对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后期宣传力度不足,网站、公众号等媒体平台更新缓慢,且并没有建立有关方面的绩效考核指标,导致难以打造出品牌效应,缺乏社会影响力。

二、非营利组织绩效考评体系的建立

(一)学习与成长层面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非营利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使命的基础是有高素质的执行人员。首先要保持内部人员稳定,如果组织内部本身人员流动率较高,会影响内部经营的稳定性,更会影响各个公益项目的连续性。其次要提高员工积极性。一方面要提高员工的能力,员工若有较强的使命感想要为公益活动贡献力量,但却没有相应的能力与之匹配,久而久之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并且高素质员工可以为非营利组织更好的筹资、实施公益项目、扩大宣传提供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要通过责任预算分解战略目标建立恰当的员工考核机制,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当然,非营利组织仅仅靠内部员工肯定不够,还要建设自己的志愿者队伍。志愿者是公益活动的主力军,建立志愿者队伍可以发动社会力量,也可以弥补非营利组织本身人员不足的缺陷。

(二)内部经营流程层面

许多非营利组织采取项目部主导委托第三方实施的运营模式,内部经营流程环节最重要的是强对合作方的管理。非营利组织应根据他们所承接的项目特色对其进行针对性考核并聘请相关专家参与,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此外还应当将绩效与报酬相挂钩,从而使第三方自觉加大投入,达到非营利组织想要的效果。

(三)捐赠人层面

筹集资金是非营利组织实施公益项目的必备条件,只有筹集到了足够资金,非营利组织的理念才能转变为现实,真正帮助到受益人。首先要提高现有捐赠人满意度,只有捐赠人认为非营利组织公开透明、公益项目对社会有益,捐赠人才会持续投资。其次,在提高现有捐赠人满意度的基础上扩大捐赠者群体,从而提高资助金额。

(四)财务层面

非营利组织与企业不同,不是以获得利润为最终目的,但财务也是其持续健康发展的必备环节。财务领域一方面要开源即提高收入,最主要的是提高捐赠收入,同时也包括投资收益以及拍卖收益等。另一方面要节流即降低费用,这一部分主要是指降低管理费用以及筹资费用,将钱花在“刀刃”上,用最少的钱达到最好的管理效果。

(五)受益人层面

受益人是非营利组织的核心。只有受益人得到了切实的帮助,才能证明非营利组织有效地履行职责。此外,非营利组织应该在现有受益人状况得到改善的前提下,扩大受益群体,使更多青少年在该非营利组织的帮助下获得情感表达能力的飞跃。

(六)社会影响力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捐赠人的慈善捐赠不仅仅是一种“馈赠”更多的是一种“慈善投资”,他们渴望通过捐款获取良好的社会形象。因此他们更加注重投资项目的结果与效用。对于非营利组织来说,要想获得持久的发展扩大影响力为重中之重。在社会影响力层面,首先要通过与电视台、社区和学校合作宣传扩大知名度。扩大知名度之后,要提高捐款的吸引力,让更多投资者积极主动地加入到非营利组织的公益行动中来。

猜你喜欢

合作方捐赠人受益人
成长相册
第二受益人是受益人吗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可转让信用证下第二受益人面临的风险及规避
共建“一带一路”需要正视居间合作方风险
转让信用证项下受益人比例剖析
受捐赠人特定型网络募捐的法律认可与合理规制
——兼论与证券公开发行行为的比较分析
民间公益组织与捐赠人的互动和成长——记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一个鸡蛋的暴走”公众评审会
生鲜品销售网络合作方优选方法研究
向“计划捐赠人”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