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法关系发展对中法人文交流影响的实践研究
2020-02-25王战张瑾
王战 张瑾
2018年6月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明确了国际局势新的重要概念--百年变局。他指出,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国际形势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实走深、行稳致远,推动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①参见2018年6月22日-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面对世界局势的深刻变化,“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六年来,在保持全球经济繁荣和维护世界和平进程中发挥了坚实作用,它是中国向国际提供的发展新思路,也是中国经验向全球的传播,它用中国的道路启迪世界,开拓发展路径,成为中国为世界的主要贡献之一。
1964年,在毛泽东主席和戴高乐将军的积极推动下,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建立外交关系,这成为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2019年是中法建交55周年,回顾55周年,中法两国秉承独立自主、求同存异、互利共赢的外交政策,加强战略对话,深入战略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治理,在妥善处理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等问题上成为了国际社会的中流砥柱。
中外人文交流是当代中国对外交流继政治交往、经贸合作后的第三大重要内容,它是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不同制度交往的重要保障。人文交流的实质是实现以“民心相通”为宗旨的人民交往。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作为中外人文交流的八大高级别机制之一,②张宁,赵卫星,罗晓舫,赵磊:《世界格局变化背景下中外人文交流》,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6期,45-52页。是值中法两国建交50周年之际于2014年习近平主席访法时,与时任法国总统奥朗德达成的重要共识,是推动中法关系进入全面提速的新时期的重要举措。
一、学界对中法关系及中法人文交流的认知
近年来,随着当代中国对外人文交流的不断推进,“人文交流”作为研究客体,学术界逐步呈现了多样的研究成果,研究的跨度较广,角度多样,展现出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研究视野。对人文交流的理论研究和效用研究也有论述。然而以八大机制分别为研究的内容数量相对较少,“中法人文交流”作为八大机制之一,多以微观角度或某具体领域为研究,鲜有对中法人文交流的机制理论研究。王战从中法非三方人文交流为例验证了人文交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加速器,它为构建和谐的生态社会、和平的国际事业、变革的全球治理体系、公平正义的国际新秩序起到了倍增作用。③王战,刘天乔,田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构建与践行—以中法非人文交流为中心》,载《江汉论坛》2019年09期,62-67页。程平采取他者视角,通过梳理法国主要国际关系智库对“中法人文交流”的认知,发现法国智库大多对“中法人文交流“的关注总体不足,表现为关注度低、关注面窄,以正面客观评价为主但不乏质疑和负面评价,此外法国智库对“中法人文交流”的认知普遍存在两个倾向,即“泛政治化”倾向与实用主义倾向。④程平:《浅析法国智库对“中法人文交流”的认知倾向》,载《法国研究》2019年02期,72-81页。
以“中法关系”为研究对象,其内容涉及面及来源均较为广泛。内容关注两国 1964年建交以来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当今世界环境下中法外交关系的局势,研究内容从两国建交背景研究、发展关系走向、影响两国关系的因素以及在某一具体领域的中法合作的可能性等展开研究。罗国祥从中法两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中“自由、平等、博爱”与“仁者爱人、求同存异“的共性,分析了两国关系成为世界大国关系典范的原因,中法两国是在不同层面上多样性之间的相互包容和和平共存,是“一”与“多”共存的宽容精神。①罗国祥:《义利并重:全球新秩序下的中法关系50年》,载《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年08期,30-39页。
“中法关系”的研究成果多侧重在国家层面上对中法关系进行解读与分析,从宏观上给国家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思路建议,另一层面上关注固定领域的合作现实,但是还未有研究从中法关系发展与中法人文交流的辩证关系及历史实践推演进行延伸。
二、18-19时期中法两国关系及人文交流的实践特征
中法两国历史上第一次接触始于 13世纪中叶,元朝奉行不断对外扩张疆域之际。当蒙古军队的铁蹄于1240年12月先后占领基辅、波兰、匈牙利,1249年,法国国王路易九世在塞浦路斯进行十字军东征时,他曾派遣使者前往东方试图顺服蒙古可汗与其建立同盟共同对抗马穆鲁克的统治并重新拿下耶路撒冷,这成为中法两国历史上直接交流的最早一页。②Marianne Bastid-Bruguière:itinéraire d’une rencontre.https://heritage.bnf.fr/france-chine/fr/editorial总体上,中法两国交往在17实际以前以非直接交流往来为主,间接经贸交流主要通过各条贸易通道进行,主要有途径中亚的古代丝绸之路和经印度和厄立特里亚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编译成为法语的马可波罗游记著作中对于美好东方的描述激发了中世纪法国、及其他欧洲地区文学,思想和艺术的想象力。但受困于交通等自然条件的极大局限性,中法两国彼此认识仅存在于模糊的认知之中。
早期中法两国关系是以西方传教士在华传教为主要推动力,人文交流的主要形式是以基督教在华传播为主。自16世纪末,罗马教廷发起传播福音,成立于1659年的以向东亚传播福音为目标的巴黎外方传教会成立于巴黎后,中法两国在传教士的联络下联系日趋紧密。传教士们通过多样的活动,促进了中法两国在自然历史、历史传统、饮食文化方面的相互了解。以传教推动两国在其他领域的多种交流成为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征。两国关系交往中政治、宗教、文化的分割总体并不明显,各类交流融杂其中,相互贯通,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相对宽松的文化交流氛围主要得益于清政府尤其是康熙皇帝对待基督徒的宽容和开明的态度。
1685年路易十四派遣六位数学家兼耶稣会士前往中国,为感谢在清政府各职能上的出色表现,即传教士们除向朝廷教授西学外,还通过翻译、篆书等其他工作,将西方较为先进的科技、医学等知识引入中国,其中最好的证明是康熙皇帝因注射奎宁而幸免于死。康熙皇帝授予传教士们皇城一隅之地,并允许修建图书馆、教堂。1692年,还特别颁布了基督教宽容法令。在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下,越来越多的法国耶稣会士来达中国,直到1775年耶稣会被镇压之前,这一数字已达到114人。
得益于传教士们举行的多样的科学活动和寄回的大量文件,法国乃至全欧洲对于中国的科学文化水平的了解得到了空前发展。1702年到1776年,传教士们的部分信函得以出版,其中包括赫德(Baptiste Du Halde)编著的被誉为“法国古汉学的不朽著作之一” 的《中华帝国及其所属鞑靼地区的地理、历史、编年纪、政治及博物》于1735年巴黎出版(共4卷);1737年由约瑟夫·德·梅亚拉(Joseph de Mailla)在北京完成并最终于巴黎出版的《中国通史》(共13卷)等。《皇舆全览图》较为详细地绘制了第一份中国地图,乾隆初年开始编撰的《割圆密率捷法》成为算术学的一大贡献,圆明园畅春园模仿路易十四时代的风格仿照法国宫殿而建成。此外,这一时期中法贸易有了初步发展。法国成为第三个中国的对外贸易国。1760年后每年卖出大量清漆、工艺品、缎布、茶叶、玉器、家具及余 30万瓷器等。中国物品风靡欧洲,以至于“每家壁炉上都陈设着中国物品”。①许平: 盛世之间的对视 两个世界的——18 世纪的中法文化交流,载《光明日报-理论周刊》,2014年8月20日,1-3页。
传教士人数的激增及商业贸易不断繁荣,将以传教为主要推动力的人文交流体量不断扩大,相对松散的人文交流形式逐步转变为有官方管理体制的形式。18世纪后期路易十六除为仍留在北京的耶稣会士提供了经济援助外,于1776年在广州开设领事馆,入华的船舶船长和顾客在进入和离开广州时必须向领事馆登记,并向他报告旅行情况。领事馆的开设成为中法关系进入官方联络新阶段的标志,它从机制上促进了中法双方在人文等领域的交往。
随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和共和制政体的建立,君主制的中国无法再次引起法国人的兴趣,失去了依赖的法国传教士们逐步没落,回国或逝世于中国,18世纪后期中法官方的联络及人文交流也因此出现断裂,戛然而止。然而拿破仑在1813年印制的《中文,法文和拉丁文词典》却成为18世纪中法关系及人文交流最好的时代印证。
不同于18世纪两国政治、宗教、文化交流分割总体不明显的特征, 19世纪中法两国在政治与文化上的交流形成了极大反差与矛盾。由于清政府与西方帝国之间战争的爆发,中法官方外交关系在政治上陷入困境,甚至停滞,而文化交流却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法国对中国的文化建立在了对地理,历史,政治结构,物质条件和居民日常生活的更加精确的了解基础之上,通过多渠道,例如新闻、流行插图的形式,保留这一时期中国文化交流的活力和独创性。路易十八世1814年在创立的法兰西公学院中第一次将中文纳入大学教学体系,并由第一任汉学主席雷暮沙翻译出版中文作品并培养汉学学生。法国文学界痴迷于中国工艺品,它成为伴随浪漫主义的虚幻美学、荒诞美学的一部分。通过审美对比,中国艺术助于古典艺术及学院派艺术传统的建立。法国文豪雨果更是为自己布置了装饰有各式各样中国工艺品和来自颐和园丝绸的房间。伏尔泰对中国的赞誉在其作品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他自始坚持世界历史自中国始的观点。至19世纪后期,约有800余名法国人居住在中国,他们在北京、上海、福州、广州等地纷纷开设学校、医院、教堂等。他们宣扬中国的人民拥有非同寻常的智慧和耐力实践,比欧洲拥有最崇高的美德更好,他们懂得如何以自己的方式以理性进行斗争。与此同时,清政府派出了第一批前往法国的留学生,其中陈季同被认为是政治与文学的先驱。此时的东方在面对西方先进的武器攻击之势下,开始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口号开始了通过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寻求御侮强国之道。纵观来看,19世纪中法两国的人文交流并未因为战争、政治关系的改变而走向终结,人文交流反其道而行之,达到了相对空前的规模。
三、当代中法两国关系及人文交流的实践特征(20世纪-2014年)
进入 20世纪,由于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虽然更多的中国人踏上法国的领土,但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衰落,中国文化逐渐失去了在欧洲极强的吸引力和统治力,中国所施加的文化影响也大不如前。与之相反,西方科技、军事、文化水平为东方中国带来了无限遐想,吸引着一批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他们在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也间接的带动了中华文化向外的传播。“向西看”找到中国发展的道路,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
20世纪上半叶中法人文交流以轰轰烈烈的中国有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为标志,它是中法两国在教育文化交流背景下的大事件,在促进中国革命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有力的促进了法国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在1900年官方派出来法的50名理科和法学学生中,由王寿昌与林纾合译的《茶花女》取得的极大成功大力推进了中国国内传统小说的写作变革,法国科学与民权思想逐步传入中国。勤工俭学的超过千名学生他们第一次在法国的工厂里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和布尔什维克文学,他们解读了《人道》、《共产国际》中关于工人罢工及工人运动的段落,多种形式的参与唤醒了他们的政治觉醒,对于信念的追求,一部分人选择离开法国奔向莫斯科。其中的一百余人后来成为中国革命的先驱,为中国革命而战,三十余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
此外,多名学生在纷乱的战火中选择离开故土只身前往法国,凭借其自身努力最终成为各行业的佼佼者和中国文化的使者,组成了中国留法艺术家群体,徐悲鸿、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程抱一,他们的作品向全球表达了中国艺术和文学的独创性,将中华文化的精华抛进了巴黎名人堆里,引起了轰动效应,使中华文化被认识,被熟知,他们是中法文化永不疲倦的摆渡人。这一时期中国留法的艺术家群体们也启发了法国当代画家、雕塑家皮埃尔·苏拉热、法国当代诗人、画家亨利·米修、法国诗人、翻译家、文学评论家伊夫·博纳富瓦的创作。中法人文交流在这一时期在“向西看”的主流下,随着更多中国人踏上法兰西的土地,也将更多的中华文化带到欧洲中心。
20世纪下半叶,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以戴高乐总统为核心的法国需要摆脱美国的各方限制,谋求在国际事物中发挥法国的大国作用,中国受美国的孤立、打压,在中苏矛盾突出的情况下,谋求在国际事务中的战略回旋余地,中法两国从国家利益的大局出发,审时度势,于1964年1月27日正式建交。自此,法国成为第一个同新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这成为中国外交史上的重大突破。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两国,自建交后建立了相互尊重平等共赢的外交关系。中法人文交流在双方确立以和平共处,平等交往,相互合作,共谋发展为原则的官方外交关系后,不同于19世纪外交与文化交流逆向而行的势态,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在这一时期并行,但交流形式以官方交流为主,官方合作先行是这一时期的最主要特点。
建交之初,法国与中国签订了第一个航空运输协定,开辟了巴黎至上海航线。1973年9月法国总统蓬皮杜访华、1975年5月邓小平访法,开启了中国建国之初的外交新局面。辽阳化纤厂是文革期间中国对外签订的最大工业合作项目,王朝葡萄酒厂是法国最早在中国开办的合资企业。大亚湾核电站是1983年密特朗总统访问中国时中法在民用核能领域第一次开展合作的范例,也开启了双方在科技领域的多项合作。
四、新时期中法两国关系及人文交流的的实践特征(2014年至今)
2004年,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法建交40周年之际同希拉克总统签署了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法国成为第一个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西方大国。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与时任法国总统奥朗德在巴黎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联合声明——开创紧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时代》,自此,中法外交关系迈入新的历史时期,开启了两国关系新的一页。
2014年在中法两国元首的推动下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建立于巴黎,这是两国政府在人文交流领域共同搭建的最高级别对话机制,与中法财金对话机制、战略对话机制共同构成双边关系三大支柱,成为中法两国人民增进了解,深化友谊的重要桥梁,它为构建紧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带来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初访法期间指出中法在人文交流方面,既要畅通政府间合作的“主渠道”,也要丰富民间交往的“涓涓细流”,除官方交流外,民间交流也成为中法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与主体。①参见习近平在2019年3月25日访法期间讲话。http://bjwb.bjd.com.cn/html/2019-03/26/content_11874582.htm中法人文交流作为中法关系的重要内容,自此开启了全方位的飞跃式发展,呈现出引领性、全面性、成熟性的多元化特征。
引领性特征。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是中国最早推动建设的八大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之一。在促进中法民众相互了解、相互认知、相互理解,不断拓展中外人文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在促进合作共赢和推动世界和平发展方面,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发挥着积极的引领性作用。新时期在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框架内,机制涵盖内容不断丰富,确立了包含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体育、旅游、青年、妇女、新闻媒体和地方合作等10个领域内容,教育是此交流机制的重点领域。机制建立五年来,中法双方先后签订了多项合作协议,涉及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学生交流、语言教学、人才联合培养、合作办学、教育督导等各个方面,成立了北京西山中法人文交流基地,启动了万名公派赴法留学人员项目和校园足球教练员赴法培训项目,落实了中国法文课程班项目,多个项目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中法合作办学方兴未艾,全国各地已有12个中法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机构分别获得了中国教育部和法国国家认证,成为与中国合作办学的第三大国,高校间的交流合作更是不胜枚举,中等教育、初等教育的合作也逐步纳入中法教育合作的重要板块。民间交流是中法新时期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2018年中国赴法留学生人数达到3万人,法国学习汉语的人已经超过10万,仅在巴黎市区已有26个小学开设汉语课。2018年中国赴法旅游人数达到230万人次,法国接待的中国游客数量在排名欧洲第一。
全面性特征。中法两国截止2018年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600亿美元,①商务部统计数据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9CaKrnKjcko创历史新高,商贸往来持续升温,合作领域与方式更加多元化。在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框架下,中法双方从航空航天、核能、高铁的传统合作逐步扩展至旅游业、农业、金融、科技创新、养老服务等多行业。科技部与法国原子能委员会共同成立中法聚变联合研究中心;中国作为展会主宾国参加法国图卢兹航天;两国签署关于银色经济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旨在推动养老领域合作的共识;中法企业家委员会首次会议在京举行,中法智库共办“一带一路”建设研讨会,为两国智库间增进了解、深化“一带一路”建设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法方的支持下,中国在武汉建设全国首个也是唯一的生物安全防护最高安全等级的 P4实验室,法国达索集团将在武汉设立法国达索系统华中区域总部,建立中法智能制造创新中心。中法人文交流与合作在各领域齐发力,为中法建立紧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持续助力,中法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此外,中法两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共同以实际行动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坚定支持和完全执行《巴黎协定》。
成熟型特征。中法双方在人文交流各领域已形成了成熟的系列活动。 “中法文化之春” 至2019年已连续举办十四届,通过视觉艺术和舞台艺术等表现形式全面推进中法文化的交流和互动。两国人文交流呈现出时间长、规模大等特点,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上的首次。 系 “中法文化之春”的系列活动了涵盖红酒、美食、电影、戏剧等多项内容,成为中法文化互动交流大平台。中法走向成熟的科技合作,目前中法正在执行的项目数百个,建立了8个国际联合实验室。
四、结语
回顾历史观照现实,中法关系与中法人文交流相伴而生,中法关系的健康发展从根本上促进了中法人文交流的丰富与繁荣,反之,中法人文交流内容的不断丰富有力的促进了中法两国政治、经贸关系的稳定发展。“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法两国人文交流的发展是新时期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促进两国人民民心相通建设的关键,也是完善全球发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世界大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法关系的稳定发展关系着全球政治平衡,中法人文交流的繁荣关系着世界人民的民心相通。因此,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法人文交流与中法关系发展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目标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