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画面意境解析《未选择的路》隐喻的哲理美
2020-02-25曹萌
曹 萌
(商丘师范学院 外语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诗歌是所有语言中最微妙完美的文字组合,以它独具一格的表达方式赋予情感最贴切的诠释,将它自身所体现的意境发挥到了极致。许多英文诗歌中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并闪烁着迷人的智慧之光。然而诗的美、诗的含义在一定程度上都会依靠隐喻来表达,这也往往使它更加难懂。本文将从一种简单却不失特色的角度分析如何挖掘英文诗歌的隐喻哲理。
许多英文诗歌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但我们理解起来不是那么的容易,一些研究者试图用最简单最适宜人们理解的方法去帮助人们理解英文诗歌。这其中有《图形—背景与英文诗歌赏析中的审美主义》[1]《英语诗歌隐喻的认知文体分析》[2]《文体分析与英诗鉴赏》[3]《如何理解英文诗歌中的隐喻》[4]《诗歌意象语言特征》[5]等,它们都是从文学角度来探析英文诗歌的。但是每个诗人在创作诗歌的时候一定是在看到哪一方面的实物才引发他们内心的情感,写出韵味深远、发人深省的诗来的。我们可沿波讨源,回到诗人写作时最原始的地方,重现诗中景物,从画面意境来探讨诗中所隐喻的最深层哲理。
一、《未选择的路》(The Road Not Taken)哲理分析的理论基础
(一)修辞格隐喻
隐喻是由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在其经典名著《诗学》(Poetics)中,他多次提到隐喻,包括定义、种类、功能等。亚氏是这样对隐喻下定义的:隐喻是通过将属于另外一个事物的名称用于某一事物构成的,这一转移可以是从种到属或从属到种,或从属到属,或根据类推。与此同时,亚里士多德其另一本著作《修辞学》(Rhetoric)中指出:隐喻可以看作是对语言运用能力与技巧的一种体现方式。当然,在文学作品中,特别是在诗歌中,隐喻的使用主要是起到修饰的作用。
(二)概念隐喻
概念隐喻理论首先是美国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提出来的。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他们指出: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隐喻是思维问题,不是语言问题;隐喻是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隐喻不只存在于我们的语言中,它还会活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认知思维中。
因为诗歌的特点是意在言外,只使用修辞格隐喻的方法不足以解读诗人的本意。只有把修辞格隐喻与概念隐喻相结合,重建情景模式才能解释文本,获取文本含义,从而破解诗人的本意[6]。
二、《未选择的路》画面意境隐喻哲理分析
从古至今,画和诗可以说是紧密结合,即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由诗去探讨它所蕴含的哲理往往不是那么的容易,若我们把诗看作是一匹千里马,把诗中所表现出的画面当作它的伯乐,那么我们会不会通过它的伯乐很容易探究出这批千里马自身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呢?
诗人罗伯特·佛洛斯特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最受欢迎的非官方桂冠诗人。他善于在平淡无奇的内容和简洁朴实的诗句之中阐释对人生深刻的思考,表达发自内心的情感与哲理。而他的名作《未选择的路》堪称是这方面的典范,把抽象的概念以具体的事物表达出来。我们以诗最原始的画面来分析它所隐喻的哲理。
(一)两条路,徘徊和选择
诗的原文和译文如下: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And be one traveler,long I stood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诗歌第一节描绘了“我”站在一条岔路口,不断地徘徊和张望,在为选择哪一条路而冥思苦相,远望其中一条,却蜿蜒消失在灌木丛的尽头。作者以“路”这个形象而具体的实物作为诗篇的引子,引出路上的行人以及行人在路上所做的事。简练的语言,如“two roads、the yellow wood、could not travel both、stood long”[7],诗人虽然使用了这样看似简单易懂的词,但一幅生动的情景却赫然在目:一个落叶满地的深秋的清晨,一位不知名的过路人在林中岔路口徘徊两难,无从选择,怅然若失。此种画面深深引导着读者的目光和思想。
(二)两条路,相似与不同
诗的原文和译文如下:
Then took the other,as just as fair
但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显得更诱人跟美丽
Though as for that passing there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诗歌第二节描绘了两条路的现状,“我”选择这条路是因为其荒草萋萋,充满了无限诱惑和想象,但文中单词“perhaps” (也许)和“claim” (宣称)[8]却又为文章平添了不同的味道。“perhaps”表示不确定的,也就是说对“我”选择的路只是一种表面的猜测;而“claim”的意思为没有经过证实的,也就是说这个理由并不完全可靠。只是被选择的那条路看起来更为荒凉一些。后面的画面描述了两条路有落叶,但都没有被踏足过。看似矛盾实则并不冲突的画面为我们设置了一个悬念,到底是这两条路截然不同,还是根本就没有什么差异。佛洛斯特曾说,“理解这首诗一定要小心,它非常容易被误解”。或许这两种可能都会出现,但到底是什么只是取决于读者的个人反应,而这也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三)一条没有尽头的路
诗的原文和译文如下: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Oh,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呵,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诗歌第三节描绘一个人走在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上,他内心的渴望和期盼,想着他没有走的那条路会是什么样的,眼看前方的路又尽是迷惘,想看到尽头却连绵无尽头。画面的浓郁,人物由近到远,尽显孤独与落寞。或许他在选择这条路的时候会想到有这种情况的出现,但绝不会是这么荒凉;他或许心情很平静,或者更是后悔不迭,这其中的心情体验只有自己才会知道吧。这一画面更加清晰地诠释了人物内心的情感。
(四)无能为力与那条未选择的路
诗的原文和译文如下: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也许我将轻声叹息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多年后在某个地方将往事回顾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and I—
以前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而我选择了人际更少的一条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诗歌第四节是整个画面意境的总结,也是彰显他对于自己选择的体会与多年之后想起自己至关重要的那一次选择的心境。其中“with a sigh,ages and ages,the one less traveled,made all the difference”[8]这些简单的词汇,就是来描述这位过路人多年以后对于选择这条路的感叹和心情,以及对那条没有选择的路的畅想,但却只能畅想,因为选择一条无法回头的路,无论结果如何都只能走下去,一副含义隽永的画面留在读者的脑海,引发了无数的思考。诗人运用了简单,易懂的文字,轻松地创造出画的意境,吸引着读者的眼球和心灵。
(五)全文画面,揭露人生哲理
全文作者以树林隐喻大千世界,以路来隐喻人生,以对路的选择隐喻对人生的选择,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在构思上非常巧妙。以借物喻人的修辞和隐喻的写作方式使读者得到一种领悟:每个人在其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都会面临很多岔路口,都要作出很多的选择。每当我们犹豫不决,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时,我们非常需要慎重思考,因为每一次选择都会决定你以后的人生方向。一个人的人生将会怎样度过,取决于他在人生的岔路口选择哪一条道路,选择不同,经历的人生旅程不同,命运就会不同。这首诗的画面背景使用的是意味深远的树林,一个面临选择的人和他进行选择时的心态则是诗人描绘的重点。至于选择的具体内容并没有提及,诗人把着眼点放在了选择本身。不同的读者能在这首诗中发现不同的自己,找到他们自己不同的生活体验,并体味其中的哲理。无限遐想的空间是这首诗留给读者的丰富内涵。作者捕捉每个人都会有的复杂心情,绘成了一首拥有人们共同情感体验的佳作。
诗人借助对自然之物的描述,其目的只是为了引出人的思想情绪,进而展现大自然对于表现人类最初的主观感受的非凡意义。因此,自然景物在他的诗中,只不过是把人的情感世界物象化的一种手段而已。他的诗往往取材于自然,归根结底人却是诗的主角和中心。在他这首诗的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之中,从始至终都流淌灌注着人的情绪,那是过路人面对选择时的寂寞孤单与踌躇难决。从此意义上讲,诗人对画面景色的描绘意图远远超越了它的表层含义,他其实追求的是一种更为深远的感情意境。反复研读诗歌,就会发现,不管是诗人还是读者都蕴于其中。此时,作者与读者的思想产生了碰撞,激发了同感。诗人通过这首诗里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表达出他对人的思想的层层解析。人类面对的选择太多样,理由又太复杂,但时过境迁之后又有谁在选择之余还会细细回想品味当初呢。
诗人从当代人徘徊两难的独特视角,把新英格兰农村的山、水、人带入诗中。在这里,诗人的语言就好比一支再普通不过的画笔,只需寥寥几笔,轻轻点缀,就将一副形象生动的画面慢慢呈现于纸上。面对此种画面,读者感同身受,不由自主地跟随诗人走入其中:一个秋日的清晨,黄灿灿的树林,满地的落叶,两条林中岔路,犹豫不决的路人,久久地凝望。这种画面的魅力使得读者的心境已经随着诗人的构思直线前行。此时我们好似听到了过路人的低声诉说,看到了他最终的选择,理解了他选择的理由,感受到了他的欢快和失落,并为他多年后回顾人生时的感慨和坦然而动容。直到诗人说出最后一句:“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
佛洛斯特曾经在演说中说道:“诗人的内在世界是他对往事的回顾,那是不同的脉搏在跳动,是与自然的交谈。诗人最伟大的思想在他写到最后一行诗的时候才会到来。”[9]思想的交流,心灵的对应,人生之路差别万千,感慨万千。人生如诗,诗如人生。
三、结语
该诗在一幅幅图景中表现着人文精神。诗歌、图景、哲理,看起来毫不相干,却一次又一次的完美组合,表面的文字隐喻画面不同的内涵,传授丰富的哲理韵意。对于诗人而言,生活本身是神秘莫测的,诗歌也许能帮助人们发现其中的奥妙,但永远也不可能揭示其全部的真相。由意象来浮现画面,由富有意境的画面来诠释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从而实现诗歌深厚意蕴的完美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