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的演进理路
2020-02-25郑士鹏
郑 士 鹏
(北京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4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1]4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以来,历经四十多年的努力奋斗,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发展硕果累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证明了这一伟大决策的科学性与正确性。我国迎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巨变。改革开放不仅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节点,更是党发展理念创新的宝贵思想成果。正是由于党对发展理念创新的执着追求,在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又使我国改革开放有了鲜活的灵魂。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不同发展理念,充分彰显了坚持党的领导在推进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本质特征和价值优势。
一、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创新的时代诉求与历史起点
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看来,发展特指人类进行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历史实践活动及其结果,是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也被称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为一个以物质生产和再生产为基础的实践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既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又要协调社会内部的关系,这两者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由于发展条件和发展理念的演变,发展的方向和重心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既有历史连续性,又有历史间断性和跳跃性,在某一特定时间既会出现停滞、曲折甚至倒退,又会出现快速发展和跨越性发展等现象。
发展是人类社会持续进步的强大动力。对我国来讲,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改革开放前,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在工业、科技、国防、教育等领域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本质未能充分体现。如若改变落后的面貌,唯有依靠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面对重重挑战和道道难关,我们必须攥紧发展这把钥匙。唯有发展,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唯有发展,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唯有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2]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立足自身国情,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然而,在优异的成绩面前,我们也应看到当前及未来发展中仍然暗礁重重,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都没有大的改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尚未解决,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等,解决这些问题唯有发展,也只能靠发展。
发展理念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实践中产生的认识成果,是发展观的精神内核。发展理念同发展一样,具有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的人类社会发展有不同的发展理念。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理念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发展理念,相反则是阻碍人类社会进步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的着力点的集中体现。”[3]29发展理念具有世界共性的特征,随着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各民族和各地区的联系交往日趋密切,其发展理念在某一方面具有可交流性与借鉴性,并基于一致的目标而形成共识。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文明程度的提高,发展理念作为实践的导向,对人类社会运行的指导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社会发展对发展理念的科学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我国而言,选择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正确发展理念十分关键。在新中国建立初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果,为创新党的发展理念提供了重要思路和宝贵经验。然而,由于时代原因,建国初期没能完全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采取了一些脱离实际、超越发展阶段的政策和措施,发展理念一度脱离基本国情,并造成严重后果。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时期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坚持符合中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发展理念并使其不断得到创新,才能确保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不走弯路,才能继续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推向前进。因此,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创新党的发展理念便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发展理念的新主题
在改革开放前,通过从思想层面的解放,纠正了“两个凡是”错误导向,彻底打破了教条式的思想束缚,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强调:“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4]143同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当时中国国情进一步提出转移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把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本质结合起来,进而把发展理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理念开始形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和毛泽东发展思想的基础上,在探索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发展为鲜明主题的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强调了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探索都要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展开。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党在关于发展重要性、发展内涵、发展路线、发展目标、发展办法、发展标准、发展动力等方面提出了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新发展理念,使党的发展理念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基础上有了重大飞跃。
在发展重要性上,邓小平在对我国国情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了科学分析,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5]255;“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5]265。在发展内涵上,邓小平指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4]163;“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4]314“关键是发展经济”[5]375。在发展路线上,邓小平提出“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5]326的党的基本路线。在发展目标上,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373在发展办法上,邓小平指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5]374;“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发展”[5]375。在发展标准上,邓小平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5]372在发展动力上,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5]274“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5]377。此外,邓小平还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作了深入思考,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邓小平还把全面可持续发展作为党制定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的重要科学依据。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规律及现实国情,提出了发展理念的新主题,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后发展理念的最实质内容,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境界,把党的发展理念提升到一个新阶段。
三、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化了对发展理念的认识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和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和复杂而严峻的挑战,实现发展理念的与时俱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向前是我们党急需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和发展需要出发,形成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将发展理念提升到了“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高度,进一步深化了党对发展理念的认识。
在发展重要性上,把发展上升到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理念。江泽民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6]118“发展是解决我们面临的所有问题的关键。”[7]432在发展方略上,江泽民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我们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6]200在发展目标上,江泽民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江泽民尤其重视人民的利益,他指出:“在整个社会生产和建设发展基础上,不断使全体人民得到并日益增加看得见的利益,始终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6]122在发展战略上,江泽民提出了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并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以及西部大开发等攸关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在发展方针上,江泽民指出:“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全面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6]117-118在人的全面发展上,江泽民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他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6]295实现了党的发展理念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关系上的重大创新。
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基于对“三大规律”的深入认识,把发展上升到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党的发展理念。
四、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升了对党发展理念的整体认识
进入新世纪以后,世界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我国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和矛盾凸显期,如何在特殊的发展阶段中牢牢地抓住宝贵的战略机遇,迎接更为复杂的挑战,需要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贯穿中国社会建设全局的基本问题,在继承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理念的重要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不仅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实现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还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反映了我们党在思想上的新解放、理论上的新发展以及实践上的新创造,使党的发展理念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和富于创造性。
在发展重要性上,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8]623“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9]95在发展立场方面,胡锦涛强调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他指出:“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9]4在发展的基本要求方面,胡锦涛指出:“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要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东中西部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9]5在发展的根本方法上,胡锦涛强调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深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在发展内容方面,胡锦涛重点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强国与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推动构建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等内容,提出了一系列的创新构思。此外,胡锦涛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提出了饱含传统人文哲学及客观规律的和谐社会建设理念,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8]285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党的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进一步赋予了党的发展理念以丰富的内涵,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必然结论,将党的发展理念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理念上升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大大提升了党对发展理念的整体认识。
五、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党的发展理念升华到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世情、国情和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线,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系统科学回答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提出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核心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凸显了在新时代党发展理念的战略性、纲领性、整体性与引领性,使党的发展理念实现了创造性的突破。
“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坚守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意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包含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党带领人民群众的伟大探索和实践积淀,体现了新历史起点上的科学发展理路、发展方向和目标归宿,也反映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重大历史性变化,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发展规律的自觉遵循与主动运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凝聚着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思考,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具有深邃的真理力量。”[10]“五大发展理念”使党的发展理念更加全面、系统、科学、合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层面的价值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新的突破,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11]773
“五大发展理念”创新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党的发展理念要回应和解决的系列问题。“五大发展理念从多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观,把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的理论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12]在发展动力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规律。习近平指出:“纵观世界历史,一个国家无论多么强大和富有,一旦它放弃改革创新,就会走进死胡同。几乎每一次重大社会进步,都必然伴随着一场重大变革。”[13]在发展结构方面,“五大发展理念”强调了“协调”对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意义,结合我国发展尚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等短板,强调要优化发展结构,补齐短板,增强发展整体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区域、城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在发展视野上,强调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把绿色发展列入发展理念体系,在遵循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促进全球生态系统安全稳定。在发展格局上,强调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提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世界发展观,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在发展目标上,强调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全民、全面、共建、渐进的原则,把中国在四十年来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发展成果共享于人民,突出了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公平和正义,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新时代需要新发展,新发展需要新理念,新理念又推进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把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核心的新发展理念上升到我国的基本方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14]21当前,世界领域局部冲突频发,经济复苏乏力,全球生态危机进一步加剧。加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涌现出的新问题、新挑战和新矛盾,使复杂的内外环境对统揽和推进“四个伟大”设置了诸多阻碍。因此,必须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在新时代新起点上用新发展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一步在新时代的发展境遇下推动改革开放向前发展。
总之,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党对发展理念的不断创新。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战略性、纲领性、整体性、引领性的新发展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不断结合时代特点,实现了再生与跨越,这些发展理念有力推动了党和国家事业全面新局面的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