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伪满洲国广告画的创作群体与作品风格

2020-02-25赵晨旭

关键词:伪满洲国宣传画抗战

霍 楷,赵晨旭

(东北大学 艺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4)

一、伪满洲国广告画

(一)伪满洲国广告画背景

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入侵中国东北地区,1932年扶植清末皇帝溥仪建立伪满洲国,首都设立在新京(今长春),伪满洲国成为日本所操控的傀儡政权,统治着中国东北长达14年,将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为了迫切地巩固其殖民统治地位、全面入侵整个中国,通过扶植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一方面掩盖其侵略本质;另一方面,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掠夺中国。事实上,伪满洲国成为日本统治和掠夺中国东北的帮凶,直到1945年战败投降后,伪满洲国宣告解体。

日本军方在统治伪满洲国期间,在军事上明目张胆的扩张,在政治上掌握主导地位,在经济上倾销日本商品,在思想上更是压制中国传统文化,大肆宣扬日本文化。为了消除人民对日本帝国的抵触心理及避免人民各种反抗行为,牢牢掌握了东北地区的新闻报纸等传媒行业,并且专门成立了“宣传建国及施政精神”“涵养民力及引导民心向善”为主要职能的思想宣传机构——弘法处。此后,伪满政府颁布并实施了《出版法》,对出版物的内容进行严格控制,所有出版物都要经过审查,确认没有“反满”“反日”的言论或内容才准许出版,违反法令的人员都要接受严厉的惩罚。伪满政府设立“伪满洲国通讯社”,并且禁止了所有中国人开设的通讯社,垄断了新闻的来源,让东北三省所有媒体都成为伪满政府的喉舌,甚至各报刊的主办人都要接受伪满政府的“新闻事业调查”,整个报刊的命运都掌握在伪满政府手里[1]。伪满政府广告画就是在伪满统治时期反动机构和相关法律的指导下应运而生的,类别包括政治主张、伪善宣传、战争宣传、经济活动、生活科普等,蔓延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日本军国主义的高压之下,东北同胞纷纷举起抗战大旗,抗战宣传画、抗战漫画、抗战版画、商业领域具有抗战精神和民族气节的商业月份牌广告纷纷以地下宣传、民间流传的方式出现,这是在黑暗的历史进程中,出现的革命和抗争的星星之火,显得弥足珍贵。

(二)伪满洲国广告画状况

广告画是伪满政府进行精神文化统治的重要方式之一。广告画在被出版印刷前都会被日伪政府部分所审查,严禁有“反日反满”的广告宣传画出现。广告内容主要可分为思想宣传、战事宣传、经济宣传等多领域。在伪满政府管辖范围内的广告宣传都是服务于伪满政府,服务于日本帝国主义的诉求,最终达到日本对东北人民的思想同化。

思想宣传的广告画大多表现出伪满洲国是一个国泰民安、会发展进步的国家假象,并且把功劳归于日本,宣传日本军方对“满洲国”的“帮助”,把日本包装成一个正义伟岸的国家。日本军方为了更好地控制“满洲国”,开始宣传日本民族优越论,强调日本国是上等国家和优等民族,日本人是最优越的人种,以及宣扬日本习俗文化作为时代潮流来同化民众思想,弱化东北人民的民族意识。大肆宣扬“日满一心一德”“日满和谐一家亲”,展现两国平等尊重和平的假象,实则树立日本对伪满政府绝对权威的宣传作用[2]。

在种种假象的思想宣传下,日本发动侵略战争都被披上了“正义”的外衣。日本军方对日俄战争、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发表追忆海报,这些战争称之为“大东亚圣战”,把日本宣传为一个拯救中国人民于水火之中的“正面”形象,极力洗脱侵略中国的罪名。这些纪念性的海报,成为给东北同胞洗脑、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立碑树传、记录功勋的工具。

在伪满时期,创办报刊的经济都来源于广告收入,大部分报刊的广告版面至少占据了全版面的1/3,如《哈尔滨五日画报》的广告版面占据了1/3,且广告内容丰富,侧面反映了当时日本统治下所谓的经济繁荣。《盛京时报》第一号第一版的11则广告就占据了大半版面,并且只有一家是当地的老字号中药铺,其余都是日本商家,而且存在于各行各业包括运输、制造和重工业;除此之外,另有《麒麟》《新满洲》等数十种杂志媒介刊载和传播伪满广告。商业广告的传播,一方面打破了东北落后的局面;另一方面,把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传播在大众心里,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人们对资本生活的向往。另外,在传播范围上,报纸杂志广告由于类别繁多、发行量大、宣传范围广,以及一些户外招贴张贴在街头巷尾,铺天盖地宣传,影像的范围和效果深远,对东北同胞精神造成了巨大伤害,这是同化的一种重要方式[3]。

对比之下,处于殖民统治高压之下的抗战宣传画,则处在地下创作和宣传的层面,东北爱国画家、东北抗联美术工作者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艰难地开展文艺创作。他们以最易获得的美术创作材料,采用木版画、漫画等艺术形式创作抗战宣传作品,虽然在制作工艺、画面效果和传播范围等存在巨大困难和障碍,但这丝毫不影响抗战宣传画对革命和抗争精神的巨大鼓励和推动作用,相反,在国统区、解放区的爱国画家纷纷创作宣传画声援、支持和配合东北抗战画家积极创作,投身文艺斗争,抗战宣传画的燎原之势不可阻挡。

二、伪满洲国广告画创作群体解析

(一)伪满洲国广告画创作群体

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文化入侵蓄谋已久。日本侵略者在日俄战争中取得胜利,在南满获得了铁路、煤矿等俄国拥有的权益;与此同时,以“满洲”为日本商品输出地的殖民商人正在摸索商业的掠夺和开发;并且将“满洲”制作成旅游杂志和画报,鼓舞日本人来此旅游或者定居,同时吸引大量的日本美术家慕名而来,进行写生和艺术创作,为日伪政府招募日本画家创作宣传画奠定了基础。

1.伪满洲国广告画创作群体

伪满洲国建立后,伪满政府为了维护和稳定政权、宣扬伪满洲国的新形象,在日本军国主义的操控下,实施各种文艺政策和手段,对东北人民进行思想专制统治。当时,东北人民的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广告画就成为日伪政府主要宣传方式。在伪满洲国成立之前,1931年11月,日本成立了自治指导队,并制作发行了一系列宣传“强国精神需自治”“改造新国家人人有责”等政策言论的广告画;1932年4月,伪满洲国协和党在自治指导队的基础上成立,同年9月,伪满洲国协和党被日军所操控改名为“满洲国”协和会,成为宣传其政策的广告画创作组织。此后,协和会在日军操控指导下成为唯一伪满政府官方组织。协和会利用广告画大肆宣传“日满一心一德”“王道政治,体恤民情”,奴化民众思想,构建“建国”精神。1936年“满洲国”协和会大部分成员更改为“日系”人员,并更名为“满洲帝国”协和会,与“满洲政府”互为表里,毛皮相依。“满洲帝国”协和会创作了大量的“日满同心同德,共存共荣”和战事纪念的广告画,成为殖民宣传的核心机构[4]。

除日本军国主义核心宣传机构协和会之外,还有其他辅助殖民宣传机构。1932年,日伪政府成立了弘法处,这是一个专门加强对东北地区人民的思想统治机构。弘法处发行大量的“建国”宣传画,在思想上让东北人民对伪满政府得以承认。另外,伪满政府的每个部门都为宣传伪满政府的“王道政治”创作了大量的海报,如治安部警务司、即位大典中央委员会、伪满洲国军政部、伪满洲国经济部;在地方上有奉天省公署、吉林省警备司令部,成为伪满洲国广告画的创作群体。除了上述政治机构外,伪满时期的日本商业和文化殖民机构也纷纷创作广告画,一方面加强商业掠夺;另一方面,配合政治殖民进行宣传,麻痹东北同胞思想,比较典型的是当时著名的南满铁路株式会社、满洲映画株式会社等。

2.伪满洲国广告画创作个人

伪满政府出台了很多文艺宣传政策,提倡用文艺的形式同化东北人民的思想。日本侵略者成立了许多组织对东北人民进行文化输出。伪满政府试图通过举办画展去炫耀这个不存在的国家的“国威”,在第一届的满洲美术展览会上,来自吉林的于鸳寿所作的《边关春色》其中所暗示的长城是伪满洲国的“边境”的概念,就是日本侵略者所希望看到的,并获得了展览会的最高奖项。同时,也有许多的民间画家用宣传画的形式对伪满洲国进行反抗。在伪满洲国时期正是上海的“摩登”时期,许多国际先进的绘画技艺流传到上海。以摩登女郎为主的月份牌广告画成为当时上海广告画的主流形式[5]。

谢之光是月份牌广告画著名的画家,许多商品公司邀请他来做广告创作。奉天太阳烟草公司邀请谢之光为其做烟草广告画,在伪满政府文化打压的背景下,他依然用中国传统典故岳母刺字作为烟草广告画的内容,来表现国人的爱国之情。日本军方扭曲中国传统文化为伪满政府统治做思想文化宣传,谢之光用中国文化隐晦表达爱国的政治理念,用广告画的形式反抗伪满政府。画家不仅在商业广告画上进行反抗,许多青年美术学生自发绘制宣传画揭发日伪政府的罪行。沈逸千在七七事变发生后便带领一群青年学生绘制宣传画,并张贴在引人注目的道路上。最著名的《日寇暴行写真》在其火车站展示,并被日军连夜盗走作为“排日”的证据。沈逸千创作了很多讽刺日军政府作为,揭露关东人民痛苦生活的宣传画,如国画《有家不得归的关东人》,用新的笔墨画法把不能回家的关东人情绪描绘得栩栩如生,使画面充满感染力[6]。

(二)伪满洲国时期东北抗战宣传画创作群体

伪满洲国是日本操控的傀儡政权,日本在此期间全部掌控了东北地区的新闻报刊行业,在宣传内容上绝不允许出现反日的言论与画报。东北抗战的宣传画创作群体主要为反日的爱国人士与共产党员。在日伪政府看不见的地方用隐晦的手法隐秘揭露日伪政府的罪行和宣扬抗战救国思想。

1.东北抗战宣传画创作群体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入侵东北,张学良收到不抵抗之策并宣布退出东北地区。许多爱国人士特别是当时的青年学生,组建了许多抗日组织流亡在中国各地。1937年,为扩大东北人民抗日战线,东北救亡团体被召集起来,在周恩来同志的关怀下成立了东北救亡总会。为了唤醒人民的抗战精神,成立东北救亡总会的宣传部并积极进行抗日救国宣传。宣传部在重庆加入了另一批东北爱国青年组建的宣传队,并改名为服务队,积极地为抗日战争做墙画,画宣传画,此后又创办《反攻》半月刊,发表各种抗战宣传画。东北救亡总会多次举办美术展览,用展览的形式宣传抗战精神[7]。

伪满洲国成立后,许多爱国人士不甘将东北让给日伪政府,便成立了南满游击队,在东北地区与日伪政府进行游击抗争。在东北沦陷期间不断扩大游击队伍,改编成东北义勇军、人民革命军等抗日队伍,最终成立东北抗日联军。在抗战期间不仅进行武装抗争,在宣传阵地上也积极抗争。从南满游击队到东北抗日联军,共创办了24家报刊,并积极创作发表抗战宣传画。其中《人民革命报》《人民革命画报》《东边道反日画报》《中华画报》是抗日宣传画的主要宣传阵地。在《人民革命画报》上创作了“民党一心,统一抗战”的宣传画,以动员民众,呼吁民众,达成统一抗日战线。

2.东北抗战宣传画创作作者

韩乐然是著名的抗战革命家、美术家。他多次去国外学习绘画,在了解法国抗战宣传形式后,毅然回国拿起画笔做武器,加入东北救亡总会,负责抗日宣传工作,为其宣传部创作了大量的抗战宣传画。多次为《反攻》半月刊绘制封面,并用木刻画的形式创作宣传画。木刻画制作简约,印刷方便,在当时是非常流行的宣传画创作手法。

东北救亡总会宣传阵地并不在东北地区。在东北地区进行反抗的是一批左翼文艺创作者,代表人物金剑啸。金剑啸是党的地下工作者,也是文艺爱好者,担任中共满洲省委秘密出版的《抗日救亡小报》的绘画工作。在被日伪政府所控制的报刊行业,成为《哈尔滨五日画报》的主编,金剑啸以此为阵地,秘密组织文艺创作者进行反抗。1936年,金剑啸第二次担任《大北新报画刊》,创作并发表了很多具有讽刺意义的漫画和抗战宣传画。

三、伪满洲国广告画家代表作风格

(一)伪满宣传画代表作

1.伪满宣传画代表作内容

伪满政府在建立初期创作发行了大量的宣传画,由于当时东北人民普遍教育程度不高,宣传画成为最有传播性和普遍性的传播手段。宣传画内容大多是围绕伪满政府“王道政治”“日满一心”“共存共荣”的政治口号,灌输“建国精神”和传输日本文化。从这些宣传画中看出伪满政府背后的操控者——日本,对东北人民的精神奴役和文化入侵。宣传画的代表内容:第一,创作大量的灌输“建国精神”和伪满政府“王道政治”的宣传画,加强东北人民对伪满政府的认可。例如,1934年3月1日爱新觉罗·溥仪即位时,由即位大典中央委员会制作的海报,构成“满洲国”的五个民族,现在正进入“满洲帝国”的门,经过“民族协和”和“王道政治”,走向“王道乐土”。第二,大肆宣传“五族和平”“日满一家亲”。实际上是日本想要掌控伪满政府的虚假言辞,以及为了排除东北人民对日本的敌对排斥心理,在宣传日本文化上大言不惭地吹捧自己是被上帝笼罩的国家。伪满将自己描绘成“五族融合”的“王道乐土”,勾勒出一幅幅和平恬静、繁荣昌盛的“现实乐图”,意在对民众进行“洗脑”“催眠”,以此来削弱他们的抵抗意志,甘当亡国奴。第三,日本用在日俄战争的胜利来美化自己入侵东北的行为,煽动制作大量的纪念“九一八”战争的海报,写有“日本对我们很慈爱”,以此来宣传日本是一个友好的国家。日本利用美术宣传的形式掩盖自己的罪行,粉饰太平,迷惑东北广大人民[8]。

2.伪满宣传画代表作风格

伪满洲国的宣传画是华丽、时髦、丰富、明亮的,把伪满政府用崭新的设计渲染出“灿烂”的形象。在色彩上多使用黄色、红色,较为鲜艳的颜色,一是体现“满洲国”国旗的颜色;二是增强视觉冲击。如由军政部制作的用黄色和红色的放射线展现光辉的“满洲帝国”海报,藏青色的“大满洲帝国万岁”“奉天承运军民共仰”的文字,粉色和绿色的树木。色彩鲜明,大色块运用是宣传画风格之一。伪满政府需要用饱和度较高的颜色来彰显自己政权的存在。

与此相对,伪满政府的资源调查海报是相对低调冷静的颜色,被大众化的“满洲人”怀抱着在“满洲国”产出的资源。这种冷清的设计风格与日本1930年后海报设计风格相符合。人物设计上没有写实,在构图上人物占据了大部分版面。“资源调查”宣传画是在伪满政府创作的宣传画中,鲜少的具有设计感风格的宣传画。

年画作为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是东北广大人民都知道的绘画形式。日伪政府为了对东北广大群众进行思想“同化”,运用中国传统年画的绘画风格进行“建国精神”及日本“光辉”形象的宣传。在财神画中整体风格是具有传统形式的年画风格,却在财神府上插了两只“国旗”,在对联中宣传的是“王道政治”和“民族和谐”[9]。

(二)东北抗战宣传画代表作

1.东北抗战宣传画代表作内涵

伪满洲国成立后,开始对东北地区进行白色恐怖镇压,左翼文艺团体受到威胁,不能直面的对日伪政府进行反抗。大多都是用漫画的形式来描绘日军的行为、东北人民的生活真实现状,以及用比喻的手法嘲讽伪满政府的傀儡政权。如著名的漫画家张仃创作的《春耕》描绘的是一个骨瘦如柴的农民在满是人骨的田地里耕作,描绘东北农民的疾苦和日伪政府对人们的剥削残害,与日伪政府所宣传的“王道政治”相违背,实为讽刺。《皇恩雨露深》描绘一个瘦弱憔悴的男子拿着破烂的碗,站在写有“皇恩雨露深”破烂不堪的村口,很是无助。张仃用写实的蒙太奇风格揭示了日伪政府统治下人民贫苦的生活,为民众呐喊。

在七七事变后,抗战宣传画的主要内容是唤起民众统一抗战及动摇敌人军心,争取日伪军。如《伪军弟兄请你仔细想想》海报,用漫画的形式描写一个穿着日军服的日伪军坐在地上思考,在画面上方浮现了三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自己身为中国人却在杀害自己的同胞;第二个场景是自己的家人在家里等在自己回家;第三个场景是在战场上日军拿自己作为挡箭牌,为日军卖命。宣传画所讲述的故事直击日伪军心里,让日伪军明白中国人应该团结一起统一抗日,为日服务不会有好下场的。

2.东北抗战宣传画代表作风格

在伪满洲国时期,东北抗战群体实力薄弱,经济上不富裕,在宣传画的创作上大多是木刻版画、漫画、油印画的形式。抗战前期的创作风格相比于伪满政府的宣传画大多是低调的,背白的漫画和木刻版画为主,用比喻、拟人、夸张的手法来暗讽日伪政府的罪行。在全国实行统一抗日战线后,创作风格逐渐高调,图文并茂,并且文字编排上占据视觉主导。以宣传共同抗战为目的进行创作,并且越来越注意对西方画中写实造型法、明暗色调、焦点透视等方法的吸收。同时,充分运用了对比、夸张、拟人等手法,使得画面简洁明快,通俗易懂,视觉冲击力强,雅俗共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伪满洲国时期的广告画主要是服务于日伪政府的殖民统治,通过宣传日伪政府的“王道政治”和“日亲和善”来奴化东北人民思想,削弱东北人民的民族精神。由于日伪政府掌握了东北地区的新闻报刊行业,控制报刊的内容,进而可以大肆地传播“满洲帝国建国精神”“日满一心一德”等政治题材广告画。其创作群体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政府各部门机构及商业团体;二是日本文艺人士组织的文艺团体。政府部门创作风格色彩明亮,用大面积的黄色突出伪满政府。文艺团体创作大量的日本文化广告画,对东北人民进行文化输出,同化东北人民的文化思想。东北抗战时期的宣传画在前期受到日伪政府的压迫,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爱国画家和美术工作者只能用漫画、木刻版画等简单的形式和比喻、暗讽的艺术手法来反抗,传播的范围不广。创作群体是在东北抗日联军和左翼文艺团体,在大量的东北左翼文艺同志遭到日伪政府压迫后迁到上海,便放开自己的画笔去战斗。在创作形式上更多样,创作风格受到上海左翼文艺团体风格的影响也发生了多样性的改变。

伪满洲国时期的广告画根据其宣传的目的不同,在创作风格上也不同。色彩的运用,人物形象的描写都是为占据视觉效果服务的。抗战时期的宣传画在受到压迫时就是低调的现实描写,多用暗讽的手法。离开东北地区的宣传画创作风格就相对多样。特别是在延安地区用最简单有效的绘画方式呼吁全国人民一同抗战。

猜你喜欢

伪满洲国宣传画抗战
2022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画(一)
2021年中国医师节宣传画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铁蹄下的东北——伪满洲国时期日本侵占东北罪行纪实
抗战音画
伪满洲国时期农产品价格变化及其影响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浅析伪满洲国傀儡帝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