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媒介视域下冯庸形象的生成与演变
2020-02-25赵士见
赵士见
(伪满皇宫博物院 科研中心,吉林 长春 130051)
冯庸作为东北军阀冯德麟之子,毁家纾难以办“冯庸大学”,遐迩于国内外,组建义勇军反击俄日,为时人所推崇。学界关于冯庸的研究也集中在其创办和领导冯庸大学及组织本校师生为义勇军抗击俄日,却忽视了民国媒体对冯庸形象的关注。民国媒体作为近代历史见证者和讲述者,以“他者”的视角勾勒冯庸形象的生成和在不同历史时期内的演变,有助于还原当时报人、民众对冯庸的认知变化。为此,笔者以冯庸的名字为关键词,在上海图书馆制“全国报刊索引”、中国香港公共图书馆制“香港旧报纸”、中国台湾政治大学制“民国38年前重要剪报资料库”、日本神户大学制“新闻记事库”等报刊数据库检索,并将所得的媒体报道辨析,剔除重复词条,然后将所得媒体报道进行分析。据检索所得冯庸的报道,目前所见最早的新闻是民国十七年二月二十四日(1928年2月24日)奉天省长公署发布第495号指令,该指令“表彰冯庸大学校长冯庸捐助县立师中学小校舍、捐赠校产复不受褒奖……此热心公益,良堪嘉尚”[1]。目前所见1949年前最后报道为1947年,此条报道中冯庸作为国民党东北行辕政务委员出席剪影仪式[2]。因此,文中选取1928年至1947年为时间段,检视冯庸形象的变迁。
一、冯庸形象的生成契合时代热点
冯庸形象的生成与冯庸大学密切关联。冯庸大学的建立,不仅将冯庸通过民国媒体推向公共舆论的焦点之中,也是冯庸个人理念贯彻的优良载体。民国媒体对冯庸大学的报道直接促生出冯庸形象。整体而言,冯庸所处的近代东北地区受到周围日俄等国不平等“特权”限制和华北、江浙等地区新思潮的影响,建立独立自主的军事强国是当时有志青年的迫切希望。因此,冯庸认为“教育主义就是救国主义、富国主义、强国主义”[3],“救国主义”是冯庸教育思想的总纲,富国和强国是总纲的两个面。“强国主义”是在列强多次入侵中国后,东北青年做出的“知耻后勇”应对之策。为此,冯庸在设立冯庸大学之初就组织校内外专家学者拟定《军事教育计划草案》,系统性地制定本校师生的军事化规范。该《草案》认为“本教育之要义,使青年学生了解国际间之情势、邻邦之军备、国境之情形、国防之重要、国军之概况”,这样才能“促成学校军事化、军事科学化,共达救国卫家之目的”[4]。
在“强国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冯庸按照《军事教育计划草案》设计大学课程,增设学生日常军事训练科目,每一项军事训练都有明确的指向性,如“军事学为了养成指挥能力,野外演习为了养成对敌观念,军事管理为了(学生)纪律化”[5]。冯庸大学学生日常学习中不仅进行“基本射击、行军警戒”训练,有时还要加强“野外操练、炮队操作、防空射击、飞行等科目”[4]的学习。除学生进行军事训练外,冯庸大学在校刊特设《军学》栏目,鼓励全校师生深入研究军学,践行军事教育。冯庸认为,经过严格的军事化训练,能够强化学生的体魄和精神,一旦战事发生,即可投入战斗。学生培养刚健热烈的国民精神,“犹如无形之国防,国家必定强盛”[6]。
冯庸大学“特殊之学风和特殊教育方法”使该校学生在体魄和精神面貌上有别于其他综合性院校学生的“文弱”形象,始终以孔武有力、朝气蓬勃且听从指挥示人,甚至可与沈阳城内东北军的东大营和北大营的正规官兵相媲美。为此,当时沈阳城内的市民将冯庸大学誉为“西大营”。由此可见,冯庸倡导的“军事治校”思想在冯庸大学的学生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除“强国主义”外,“富国主义”作为冯庸“救国主义”的另一个重要内涵,也在冯庸大学的创建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冯庸倡导“唯有工业足以救国,运用工业之力、以趋救国之途,使国家之富力”[5]。这与当时东北地区几乎沦为日本等国经济附属市场密切相关。1929年至1931年,中国国际贸易处于被日、英等国掠夺原料、倾销商品的极盛之年代,尤其是日本通过在华“互惠商品”贸易,大肆扩张市场。日本《经济杂志》统计“1929年日本输入中国贸易总额为三亿三千八百万两,占中国总输入额26.7%;此项输入中‘互惠品’价值一亿五千一百八十两,占全部互惠品总额53.5%。”[7]为了打破日本等国际市场对华经济的大肆掠夺,冯庸在设立冯庸大学之初,指出“工业救国,为本校教育主义之纲目,实亦救国之急务。现在我国工业不昌,技术人才缺乏,国穷民困”[8]。然而,想要以“工业的发达救国,必先造就工人人才不可”,所以冯庸创设大冶工科学校,是冯庸大学“工业救国”主义“最先实行的第一步”[9]。
如果说冯庸大学的设立使冯庸形象在媒介中崭露头角,那么冯庸率领本校义勇军在“中东路事件”中抗击俄国则使其名声大振。冯庸率领满怀报国之志的冯庸大学义勇军积极前往战争最前线,赢得海内外广泛赞誉。出兵过程中,冯庸大学义勇军乘车至哈尔滨、双城等地,皆有群众“热烈欢迎”[10],连远在南京的军事参议院也在机关杂志《军事杂志(南京)》发表《欢迎冯庸大学义勇军》诗歌,赞扬冯庸率领本校义勇军的抗俄之举为“欲雪国耻”,值得国人高喊“壮哉此义行”[11]。正是冯庸高举抗俄大旗,燃起了当时舆论中“反俄”的熊熊烈火。至事件发生后第二年,《冯庸大学校刊》发文总结本校学生义勇军在“中东路事件”中的影响时写道:“自去冬组织歼俄义勇军以来,各国团体及个人要求交换刊物,或寄赠书籍者络绎不绝,引起国际间之注意”[8]。
冯庸大学义勇军作为当时全国学校义勇军的佼佼者,一度成为各地报纸的头版头条。“中东路事件”引起当时全国各高校师生的强烈不满,纷纷组建本校学生义勇军,声称要讨伐俄国。冯庸作为校长,亲自带领冯庸大学义勇军携带枪支弹药开赴前线,受到民众的鼎力支持与赞扬。义勇军曾于哈尔滨火车站休息,义勇军学生旁边立着枪支,火车上存放战斗机,战斗机上面蒙有遮挡布。学生军登车之际,大批群众前来欢送,火车车身写有“冯庸大学学生义勇军专车”。时人多盛赞“冯庸设立冯庸大学,专训练军国民教育”,冯庸却说“(自己)并不是富有教育经验,因为社会混乱,欲以挽狂澜于既倒,所以破产兴学,以改造社会,造成新中国的青年”[12]。
冯庸大学义勇军军容及斗志被时人推崇。民国媒体派专门的记者深入战地,拍摄和刊发义勇军使用迫击炮照片。冯庸大学义勇军抗击俄国的举动,极大地鼓舞了国内其他在校大学生、高中生对国家民族危亡的关心。专注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学校生活》媒体,专门开设冯庸大学抗俄义勇军专题报道。该报记者“与冯庸大学金铁夫、咸壮怀、李殿甲,谈询赤俄犯境时之军人生活”[13],并配以金铁夫等人的戎装之像,向国内外青少年宣传冯庸大学抗俄义勇军的光辉形象。
冯庸大学在“中东路事件”中的英勇表现促使冯庸大学的师生反思此次抗俄战役,也引发东北民众乃至全国人民思考中国的政局走向。总体而言,抗击外国最容易引起国人检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因此,“消除内战、一致对外”的呐喊声成为东北及全国民众的心声,而冯庸带领本校义勇军抗击俄国军队的行为,使得东北民众看到仍有爱国志士致力于保卫东北、捍卫中国。为实现中国的独立自强,东北民众纷纷在报纸上以“中东路事件”为契机,“劝告各方消弭兵祸”。其中一些有识之士一针见血地指出,东北地区“自辛亥革命,迄今十又八载,兵祸频仍,国无宁日,以言内乱,则军阀割据,盗匪横行,以言外患,则强邻逼处,凶焰日涨,在此环境下,吾国国民消弭内乱,去国民中一致拥护和平,力图团结,伺俄既靖,在从长计议”[14]。冯庸大学教师王久恩在《冯庸大学校刊》发表《东北民众应有之觉悟与训练》,前瞻性地指出“东三省,是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产业,是我们衣食生息的所在,也是我们子孙繁衍昌荣的根据地。(东北)国防上的危机,更是令人不堪设想!东北与日本间国境的衔接,错综复杂,没有一个清晰的国防线,境内重要的地方,都是日本军队的驻屯。一旦有事,马上就可以兵临城下”[15]。不幸的是,王久恩在《冯庸大学校刊》预测日本可能进攻沈阳的战局在次年的9月18日变成事实。
二、民国媒介视域下冯庸形象的演变
纵览民国媒体报道,冯庸形象主要经历了1928年前的奠基时期,1929年至1932年的黄金时期,1933年至1947年的衰退时期。每一时期内,冯庸的形象都随着自己活动受到当时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在奠基时期内,冯庸教育主义不断落实与完善。冯庸作为传统中国儒家经典教授的子弟,教育主义内必不可少儒家教义,其中“八德八正”①“八德”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正”即正行、正业、正思、正言、正视、正听、正德、正容。即是冯庸教育主义的基本内涵之一。事实上,冯庸教育主义最为时人所关注的是冯庸大学标榜的“工业救国”“军事治校”“机会均等”等理念。民国媒体报道紧紧围绕冯庸大学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教育主义理念,甚至主动引导读者将视角定格于冯庸大学的“工业救国”思想。当然,冯庸教育主义中的“工业救国”“机会均等”“军事治校”等思潮不仅源于当时东北现状的历史反思,也吸收了众多知识精英对东北发展的有益建议。1916年,民国政府教育总长范源濂为调查农工商各公司对实科学生需求状况,给奉天省长咨文中指出(东北)振兴实业端赖人才,而收纳人才厥惟会社,故实科生与国内实业界必相因应,我国办理实业教育数十年来鲜有效果,其原因端在于是故必公司与学生得互济之道[14]。范源濂的建议在于将实科学生的学习与社会中的工厂需求紧密联合,实现“订单式”培养,无缝对接工厂对员工的需要。冯庸恰恰很好地解决了“公司与学生互济之道”,切实将“工业救国”思想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为了大力推动东北工商业发展和拓宽学生就业门路,冯庸还向张学良等人呈请设立工会事务所,负责奉天(即沈阳)乃至东北的商业和工业发展等事宜。冯庸强调“工商两业同为致富图强之基,奉天省以前工商两会本属分别独立乃主其事,现在经济事情变迁,本省工业日臻发展,自应组织临时事务所办理分设公会事,名曰奉天总工会筹办事务所”[16]。
为了全面践行奠基时期的各种教育主张和建立学生实践之所,冯庸在冯庸学校内设有五个实习工厂,即大学工厂、原动力厂、材料强弱试验厂、电气试验厂、机械试验厂等。实习工厂的建立和配套设施的购入,大大提高了冯庸大学内学生接触新式机器和动手的机会。除了一般的工矿业基础设备外,冯庸还在大学校内增设了一架实习使用的飞机,这在当时是全国其他各学校所没有的。飞机的增设,使得冯庸大学的学生可以近距离观摩和学习飞机修理和飞行,为之后抗俄、抗日义勇军战士提供重要的飞行经验。上述各项硬件设施离不开大量的经费支持。为此,冯庸先生不惜“毁家纾难”,将冯德麟等留下的钱财用于学校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冯庸大学每年经费约合当时国币20万元,全部由学校自己解决,由此可见,冯庸大学的财政压力较大。为了解决冯庸大学设施建设所需资金不足难题,冯庸向当时东北最高军政长官张学良求助。1930年7月14日,冯曾给张学良发出求助电文,指出“庸(即冯庸)破产办学,负重含辛,誓以此生为国服务。刻周转维艰,恳请援助。”接到冯庸电报后,张学良立即回电:“承嘱之件,兄必尽力帮助”,冯庸接电后又给张学良去电:“深蒙重爱,感激无报,庸誓竭弩钝,效忠乡国”[17]。正是有了张学良的鼎力支持,冯庸大学得以迅速发展。
1929年至1932年,媒介视域下冯庸的新闻报道达到黄金时期,其中“体育运动”“义勇军”“冯庸个人”三者是媒体报道的重点。冯庸大学注重体育教育,在当时中国众多高校中可谓一枝独秀。早在1928年,冯庸大学就协助举办吉黑奉联合运动会,运动会集中东北54所学校,参赛的运动项目900多余,实为“三省未有之创举”。1929年后,冯庸大学学生代表队不断应邀外出,参加体育比赛。如大连市举行联欢运动会,冯庸大学足球队代表东北参加华北球赛运动会[18]。冯庸大学学生代表队不仅广出比赛,还斩获颇丰,如篮球健将宫万育获得东北掷铁球冠军”[19]。冯庸认为“球类运动多锻炼躯体,敏活神经”[20],融合足球、棒球等特点,创设“冯庸球”新玩法。该玩法选择15人为一方队员,其中1名守门人、3名后卫、4名中锋、7名前锋,以攻球、守球、掷球、争球、罚球等方式得分。
除了“体育报道”之外,冯庸大学日常训练科目紧贴军事实战现场,尤其是“中东路事件”后,冯庸大学更加注重军事训练,训练科目增加野外操练、炮队操作、防空射击、飞行等科目。冯庸大学的义勇军飞行队在“中东路事件”中表现出色,尤其是冯庸作为歼俄义勇队的总指挥,率领义勇军的飞机编队深入敌后,刺探情报,经过媒体报道后,得到时人一致好评。九一八事变后,冯庸大学义勇军在校长冯庸的带领下,在北京的临时校舍誓师抗日。为了呼吁更多的民众和党派团结起来,共同抗日,冯庸联合王化一、阎宝航等人共同前往南京,向蒋介石国民党政府请愿抗日。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冯庸大学义勇军前往上海前线参加阵地宣传和救护工作,尤其是冯庸大学的女子义勇军亲赴淞沪战场参加抗日活动,获得全国爱国人士的高度赞扬。
1934年后,媒体关于冯庸的报道进入“衰退”时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日军占领东北,冯庸大学学生背井离乡,流散至北平等地。1933年6月,冯庸大学并入东北大学,所占的临时校址为原陆军大学校址。冯庸大学的绝大部分学生报考燕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校长冯庸致力于宣传抗日,在报纸发表“争取民族独立、击退日本列强”策论,并指出自己作为东北民众一员,感慨“东北事变,庸苟全性命,入面关中父老,惭甚惭甚”,并希望国内各种政党、战事平息,拧成一股力量,共同抗日。
抗战胜利后,媒体有关冯庸的报道在1946年出现新的高潮。这主要源于中美苏和国民党急于东北争夺,冯庸成为国民党政府拉拢的重要人物。为了获取东北政权的合法性,国民政府对1931年后在东北抗战的国民党籍将领进行紧急招抚。冯庸作为冯庸大学的校长,在抗战前已有巨大声誉,且在东北民众心中口碑甚好,自然成为蒋介石拉拢的重要对象。除此之外,冯庸在东北易帜中作为张学良的私人代表,多次与蒋介石会面,蒋介石对冯庸印象颇深。西安事变前,冯庸多次作为张学良的代表与蒋介石、徐世昌等军政要人商讨抗日事宜。加之,冯庸自身并不直接掌握军队,便于控制。综上,冯庸为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所熟悉,且没有握重兵割据之风险,因此国民政府认为“冯庸可用在东北”。随后,冯庸被任命为东北行辕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冯庸一方面履行东北行辕常务委员的职责,另一方面借助该身份积极开展复校活动。冯庸借原沈阳市内日本第一中学为学校复校校舍,并拟新设文法理三院,准备在秋后开学[21]。然而,此时东北争夺日益激烈,国民党政府派遣大军,试图建立东北地方政权,无暇顾及冯庸大学的重建工作。冯庸大学原有的师生也分散各地,有的已改做他行,种种原因使得冯庸大学成为秋后黄花。冯庸的形象失去冯庸大学这一重要载体后,逐渐被冯庸个人赋予的党派之争所取代,也无法最大限度地吸引民国媒体的广泛关注,渐渐退出历史舞台。随后,冯庸跟随国民党政府迁移至台湾。至此,冯庸形象在大陆地区的媒体形象落下帷幕,在中国台湾地区的形象变迁又是另一选题,备以新文论述。
三、结语
纵览民国媒体关于冯庸的报道,可知冯庸形象是由媒体报道的主角冯庸、参与形象传播的民国媒体和处于传播终端的大众合力促成,三者缺一不可。冯庸本人的言行,包括冯庸大学师生的表现是形象的发出者或主导者,民国媒体织就的传播网络是冯庸形象的加工者,而处于传播环境中的受众不仅是媒体加工后的消费者,也是推动媒体更加集中报道冯庸的潜在需求者,更是促使冯庸符合民国普通民众诉求的重要驱动力。
虽然民国媒体通过“冯庸”相关话题报道能够影响公众舆论,但是公众舆论也可通过诸如公共情绪等非正式渠道反作用于媒体话语。在“中东路事件”中,国民党政府借助媒体传播网络营造了一个“反苏”的战争环境,而处于这个战争环境中的受众则反之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战争环境。冯庸作为战争环境中抗俄的典型代表,必然成为国民党政府和民众关注的焦点,进而促进了冯庸形象的快速传播。
抗日战争中,媒体关于冯庸率领本校义勇军奋起抗日的报道,成为一种重要的政治仪式,具有多重含义,其中既有对外的象征含义,又有对内的实体意义。对外象征意义在于向国际世界展示中华民族不屈服于侵略者、誓死捍卫家国,具体言之,冯庸及该校师生成为中国鲜活的“爱国主义”象征之一。在日寇践踏东北大地的时候,冯庸能够出现在中国报纸上,就意味着“争取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完整”的根本尚存,元气未散。冯庸发布“誓死抵抗侵略”的通电,彰显“保家卫国”传统,成为中国抗战中不可忽略的精神力量。对内的实体意义在于冯庸及冯庸大学师生的抗日行为重新凝聚民众对政府的认同感,催生出强烈的国家身份意识,进而推动国民做出自我牺牲。国民党政府根据战时需要,对国家身份进行调整和重构,以适应战争动员的需要。
民国媒体是冯庸抗日形象与国民党政府外交走向互动的重要媒介。冯庸从日本回国后,通过《通电》《宣言》等形式表明抗日决心,不断影响政府的抗日步伐,渐进式推动整个中国各党派、各团体之间不断融入统一战线当中,客观上推动抗战胜利的到来。冯庸利用担任东北民众救国请愿团总指挥,带领从东北流亡的爱国学生和其他民众前往南京,向政府请愿抗日,逐渐形成民众抗日洪流。正是在冯庸等东北抗日武装领袖的影响下,不同类别的学校、学生团体纷纷成立援助会,发文支持东北抗日武装抗战,使得全社会营造出“全民抗战”的氛围,倒逼国民党不得不重新考虑如何应对舆论高压。
抗战胜利后,民国媒体和受众以自己的加工和需求,使得“冯庸”成为一个抽象化的概念,而抽象化的“冯庸”概念往往容易被媒体或其他政治力量随心所欲地诠释和解读,进而服务于自己的利益诉求。1946年后,国民党政府拉拢冯庸,企图抢夺东北的领导权就是国民党政府利用“抽象化”冯庸形象,试图获取民众对国民党设立的东北行辕认可的典型例证。然而,历史事实证明,抽象化的冯庸形象并未奏效,偏离了民众的意愿,最终国民党政府垮台,冯庸也随之退居台湾。因此,冯庸形象只有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引领民众主流思潮,才能够成为民国媒介关注的重心,才能够成为中国民众记忆中的闪耀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