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使命奋力前行续写泰兴档案事业新篇章
2020-02-24王向群凌长富
王向群 凌长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泰兴市档案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主责主业,务实争先,扎实奋进,取得可喜成绩。建成泰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被省档案局表彰为“十二五”全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
一、思想引领聚合力,在提高政治站位中激发档案工作强劲动力
1.坚定政治属性,扛好事业发展之旗。档案工作姓党,全市档案人深刻认识档案工作的政治属性和政治特点,坚持将讲政治放在首位,切实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市档案馆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及其常态化制度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政治标准、政治要求贯穿到档案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切实担负起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
2.坚守理想信念,凝聚事业发展之魂。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支柱和前進的灯塔,全市档案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崇高精神追求,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指导档案工作实践。市档案馆紧紧围绕“全省有位置、泰州争第一、泰兴树形象”的工作目标,积极打造“党建+档案”工作品牌,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为推进新时代档案事业发展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提振史志档案工作者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3.坚持思想引领,筑牢事业发展之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指引着行动的方向,全市档案人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省、市关于档案工作的有关会议精神和决策部署,充分认识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自觉为全市档案事业科学发展贡献力量。市档案馆坚持思想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档案工作“三个走向”的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党员干部扎实开展新一轮思想大解放讨论活动,赴苏南档案事业发展先进地区开展对标找差,查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寻求解决制约当前档案事业发展瓶颈的方式方法。
二、强本固基促提升,在推动事业发展中谋求档案工作转型升级
1.档案宣传呈现新力度。市档案馆一方面注重纵向条线宣传,近年来档案工作在省、市有声有位,各项工作常见于各级档案期刊和网站,连续数年荣获全省档案宣传工作一等奖。构建立体式宣传体系,每年国际档案日宣传期间,积极发动全市立档单位同步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将档案宣传覆盖至市级机关部门、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村(社区),营造浓厚的档案宣传氛围。为让全市基层立档单位能及时学习档案知识,了解全省档案工作动态,市档案馆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免费赠阅《档案与建设》500余份。另一方面重视横向点面宣传,围绕重大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举办国际档案日广场宣传、“古延书香——泰兴地方文献藏品展”“触摸档案珍品,感受历史魅力”网上展览、“档案见证改革开放”主题展览、“泰兴记忆”馆藏图片展览、“庆祝渡江战役胜利70周年”专题展览、档案馆开放日活动等,吸引数千人次参加活动,扩大档案宣传面,增强社会大众档案意识。结合“大走访大落实新风行动”“百村千户挂扶”“在职党员回社区”等活动载体,走进机关、农村、社区、校园、企业、军营等,深入开展档案文化“六进”活动,进一步提升档案社会影响力。
2.征集接收迈出新步伐。近年来,市档案馆集中接收进馆全市乡镇(街道)、园区到期文书档案19530件,机关到期文书档案40587件,婚姻登记处婚姻档案98519件,策应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接收全市16个乡镇(街道)22万户14556盒231770卷农村土地确权档案进馆,馆藏档案数量急剧增加。同时,市档案馆为了进一步加强馆藏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提高馆藏档案质量,还不断开辟档案资源建设新渠道,积极向民间、文艺界知名人士、离退休老干部征集珍贵档案。党的十八大以来,共征集专业志书9本,名人档案19件,个人档案资料48件,各类家(族)谱、资料366本。其中何世俊夫妇捐赠的我市首个国家级劳模何永乐同志的一套资料(包括一幅张爱萍上将的题词)尤为珍贵。围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面向全市征集“最美家庭档案”12份,其中许学远的家庭账本、朱光华的家庭报在省、市级档案媒体得到广泛宣传。为抢救保护乡村记忆,助推乡村振兴,专题开展“百村万户”口述史采集工作,赴姚王镇桑木村、宣堡镇郭寨村、曲霞镇印达村、济川街道三阳村采访党员干部、农户60多人次,形成28G的音像视频资料。
3.开发利用凸显新成效。市档案馆充分挖掘馆藏档案资源,加强编研能力,变“死档案”为“活资源”,提高利用效能。续编《泰兴市档案馆指南》,拍摄档案馆电视专题片《兰台颂歌》《兰台奇葩》,录制《解读档案珍品,感受档案魅力》视频,举办“古延书香——泰兴地方文献藏品展”等。深入挖掘馆藏红色档案资源,编辑出版《中国共产党泰兴历史(1949—1978)》《泰兴革命老区发展史》,配合中央、省、市各级媒体来泰取景,用档案的视角讲述泰兴红色故事。拓展挖掘馆藏地情档案资料,编撰出版《泰兴市志(1988—2005)》《泰兴年鉴》《泰兴大事记》,为部门志、名镇名村志编纂提供翔实资料。强化全面、全程、全效“三全”服务理念,推行电话查阅、网络查阅、预约查档等特色服务,每年接待查档者5000余人次,调阅档案万余卷次,为工作查考、编史修志、维护权益、解决矛盾等提供有力依据,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档案指导体现新特色。市档案馆注重日常档案业务指导,除每年年初定期举办全市档案人员业务培训班外,还联系实际,深入乡镇(街道)、园区,人社、卫健、公安、财政等系统,实施分层分类精准指导,确保业务指导的实效性。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将档案指导服务的触角延伸至村(社区),选择虹桥镇六圩村作为试点,积极探索村级档案室规范化建设模式,扎实推进全市基层档案室规范化管理。另外,市档案馆坚持以档案工作年度检查和星级测评为抓手,加强对立档单位档案工作的指导力度,不断提升全市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全市共建成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法院、中国人民银行泰兴支行、市供电公司、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区等7家省五星级档案室。泰兴高新区、虹桥工业园区(虹桥镇)档案管理服务中心挂牌成立。
5.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市档案馆以馆藏档案数字化项目建设为依托,扎实推进档案信息化进程。馆藏民国、革命历史等重要档案以及利用频繁的婚姻档案、照片档案、音视频档案全部实现全文数字化,并实现数字化应用。建成馆藏档案目录数据库,案卷级机检式目录11.38万条,文件级机检式目录139.77万条。馆藏档案数字化量突破90%,增量档案全部实现数字化。近两年,完成全市农村土地确权档案电子数据核对接收工作,接收目录163万条,全文扫描数据1.8TB;开展馆藏档案全文数字化“回头看”工作,累计核查校对完成40个全宗;建设完成民国档案、革命历史档案、史志谱类档案、知青档案等10个新专题档案数据库,进一步丰富专题档案的种类。配合省档案局完成全省民生档案系统泰兴客户端建设,并正常应用。启动实施国家重点档案开发与保护目录基础体系建设,完成21800条的馆藏民国档案目录体系建设任务。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重视,市智慧档案馆建设项目纳入智慧城市建设框架,已完成初步调研即将实施。
三、聚焦主业强担当,在服务中心大局中践行档案工作初心使命
1.聚焦资政,主动融入服务大局。市档案馆准确把握新时代泰兴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瞄准服务方向,围绕泰兴“三大战役”(新一轮“渡江战役”、新阶段“城建会战”和新时期“黄桥决战”)、党政机构改革、文明城市创建、生态环境保护、精准扶贫、科技创新等方面做好档案信息资政服务,让档案信息成为服务泰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让档案信息成为市委、市政府领导决策的重要参考。坚持把服务中心、服务大局作为档案工作的生命线,科学推进档案开发、开放工作,努力把“档案库”变成“思想库”“智囊库”。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充分发挥部门優势,深入挖掘馆藏档案资源,加大档案编研力度,用档案讲好泰兴故事,传播泰兴声音。
2.聚焦育人,充分发挥基地作用。市档案馆致力打造泰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响亮品牌,面向全市中小学生正常开放,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档案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经常性开展机关单位党建联盟活动,累计接待中小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千余人次,是全市传承红色基因的主阵地之一。市档案馆的丰富馆藏,以其原始性、真实性、生动性,触动着每一个参观者的心灵。新时期,市档案馆将利用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档案育人价值,做好“走出去”和“走进来”两项工作。一是让档案馆的工作人员走出去,讲好档案背后的故事,将档案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展示出来,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贡献力量;二是让社会大众走进来,打开档案馆大门,让更多的人走近档案、了解档案、关心档案。
3.聚焦民生,努力提升服务本领。市档案馆立足于更好地服务民生,坚持多措并举,不断完善硬件基础设施、升级软件平台、丰富档案资源、有序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及安全体系建设。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档案的需求越来越广泛,越来越迫切,市档案馆将紧盯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依法加大对涉及民生的现行文件、婚姻、产权、土地、公证等档案接收力度,同时推进民生实体档案数字化,建立民生档案数据库,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档案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