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时代媒体“拟态环境”建构的新模式及其发展趋势
2020-02-24孙玥
□孙玥
媒介融合时代,新媒体创造出来的环境对于媒体行业最大的影响就是改变了一直以来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即专业媒体工作者只负责生产与传播,而消费者只负责接收与消费。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封闭、垄断而单一的信息传播生产与消费方式,特别是当下的移动互联和未来的智能互联将大大削弱媒体行业的控制力而赋权给消费者,使他们变成“生产消费者”,他们可以将自己所拥有的和所生产的信息资源释放出来,通过新媒体环境下所创造的共享平台,传播给互联网上的所有人,供大家消费和使用。这就是社会资源的重新整合,而不经过传统媒体,从而实现了根据社会需求重新配置社会信息资源的过程。和过去传统媒体一家独大的情况相比,现在所呈现出来的“拟态环境”也正处于一个重新配置和重新整合的过程①。
一、拟态环境
“拟态环境”最早是由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在其著作《舆论学》一书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大众传播并不是对现实世界“镜子式”的反应,而是根据自身意图和传播目的需要通过过滤、筛选之后呈现在公众面前的新闻事实。在过去传媒不发达的时期,人们的信息获取主要是依靠自己的直接经验,但是由于活动范围和行为方式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因此人们获取的知识和信息也极为有限。随着大众传媒的出现,不再只是依靠原有的个人直接经验或者简单的人际传播或者少数人的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的方式去认识世界,而是通过大众传媒所发布的信息而形成对于现实世界更加广阔的认知。但是我们所说的大众传媒营造出来的这种现实世界其实并非是对于客观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大众传媒通过筛选、修剪、过滤之后所呈现给我们的“拟态环境”。由于大众传媒在信息生产过程中是有目的和意图的,因此在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局限性。大众传媒所塑造的“拟态环境”和“客观现实”会发生很大的偏差,从而也影响人们对于客观事实的认知,造成社会中长期以来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二、媒介融合时代下“拟态环境”的新模式
大众传媒的发展使人们从原有的直接经验获取信息转变为通过大众传媒所提供的内容获取更加广阔的信息,新媒体的盛行又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原有的单纯依靠大众传媒来获取信息的途径。在这种发展下社会也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状态,打破了传播者与受众间固有的分立。随之而来的是传播的主体多元化,受者拥有了传者的身份,传者削弱了自身的控制力。同时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化,接触的信息种类也更加广泛。这种媒介环境的改变,使“拟态环境”产生了新的模式。
(一)受众角度
1.受众权利提升。受众不再仅是单一的信息接收者。受众权利的提高打破了原有的受众和传播者之间的截然分立现象,过去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传播者其实是一个特定的社会阶层,也可以说他们是时代中的精英阶层,他们操控着舆论,主导着话语权,影响着社会生活。这种原本就与普通受众之间有很大的阶级区分和疏远的阶层,往往也是权力和利益的代表。在这种阶级情况下,受众的地位和权利是非常低的。他们都成为“无知的局外人”和“纯粹的消费者”。虽然受众欣然接受了传播者所营造出的“外部世界真实的景象”,但根本原因是他们误把这种“景象”当作是完全真实的景象,它们依然是少数精英阶层分子所操控下的“景象”。但是,在众媒时代下,移动客户端的兴起,微信、微博等的出现,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受众从原有的信息“消费者”转变为“生产消费者”,这就意味着受众成为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接受者。
2.受众话语权提高。技术不断发展,信息生产、传播、获取的介质不断多样化,新媒体的出现,让受众权利得以提升,让原本普通的受众拥有了话语权。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发布信息、传播信息、接受信息。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受众的话语权还会进一步扩大。社交媒体是受众话语提高的直接体现。获取新闻、发布新闻、发表观点都可以直接在社交媒体进行和展开,许多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也融入社交媒体之中。比如设置公众号,把新闻信息和内容发布在这些社交媒体上,通过社交媒体给受众传递信息。在这种社交媒体的影响下形成了更加庞大的信息传播和信息流动“圈”。现如今,我们几乎每天都会在社交媒体上交友、娱乐、获取新闻、发布新闻,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提高受众话语权的同时也正在帮助人们重新塑造一个大的网络环境和信息接受渠道。
3.受众分众化明显。在众媒时代下,新旧媒体并存,媒体的形式更是呈现出多样化。不同年龄、性别的用户对于媒体使用选择的情况也不相同。年轻的受众更加倾向于新媒体也就是移动客户端(手机),但是,老一辈的受众由于对新媒体接触较晚,并且受以前长期的传统媒体的影响,则更加倾向于传统的媒体,但也有一部分老年人正在向新媒体转换和过渡。ComScore发布的《2019年全球移动报告》显示,人们通过智能手机和PC端浏览的内容截然不同。在美国,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占数字媒体时间的比例超过3/4(77%),高于2017年的66%。PC端仅占美国人数字媒体时间的23%,低于2018年的34%。美国以移动设备为主的类别包括游戏(移动设备占94%)、社交媒体(移动设备占92%)和娱乐(移动设备占83%),其次年龄分层在18-24岁的消费者的大部分媒体访问时间是花在智能手机应用上(72%),13-17岁的青少年也将70%的数字媒体时间花费在智能手机应用上。另一方面,年轻的婴儿潮一代(55-64岁)将2/3的数字媒体访问时间(65%)花在智能手机应用上。这与44-54岁消费者的情况类似。55-64岁的消费者实际花在PC上的数字媒体时间份额(19%)比总体人口(23%)要少。即使是65岁及以上的人,也只有1/3的数字媒体时间花在PC上。可见,不同的年龄、性别的用户会选择不同的方式来获取信息。由于新媒体较传统媒体而言提供了大量的不同类型的信息内容,受众基于个人喜好和需求的不同也会再进一步对信息进行筛选,这种分众化也导致了传统媒体所营造的单一的、统一的“拟态环境”很难真正建立起来,无法再继续对受众产生较大的影响。
4.受众选择性增大。对比之前的单一的大众传媒,在全媒体时代下受众不仅可以从大众传媒获取信息,也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媒体、手机客户端等移动网络媒体来获取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拟态环境”的构建呈现出一种生活化和主观化的特点。生活化体现在我们现在所运用的网络媒体、移动客户端上,如微博、QQ、微信等社交媒体也成为人们发表个人观点的平台。人们获取的信息不再仅仅是传统媒体所提供给我们的部分有限的信息,这个时候,信息的分布更加广泛和多样,信息内容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人们也可以根据生活需求对信息进行选择,在信息的接收层面受众的选择性也就增大了。受众选择性增大所带来的弊端表现为人们观看信息的主观化,这种主观化体现在人们误把自己在这个信息大环境下所看到的信息当作这个社会全部的真实反映,实际上他们所看到的信息是经过自己的个人喜好筛选出来的“主观环境”。这种个人基础上的信息选择和筛选实质上和大众传媒构建的“拟态环境”是相一致的,都是依照自身利益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
(二)传统传播主体角度
1.社会控制力弱化。大众传媒时代,由于传播主体的限制,其传播的内容、方式都很有限,但是在这个基础上,大众传媒即是“把关人”,同时也为人们设置相关议题,信息几乎全部经由大众传媒之手,人们所看到的信息取决于大众传媒想让人们看到什么。众媒时代下,这种大众传媒强大的控制力被削弱,不再是大众传媒一家独大。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从而使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力弱化。
2.话语权降低。社会控制力弱化必然导致大众传媒的话语权降低。人们凡事不再依靠大众传媒提供的信息和发布的意见,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他们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并且可以及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传统媒体不再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受众可以对其进行反驳和批评。尤其是在网络这个大环境中,大众传媒想要稳固其原有的话语权将面临诸多挑战。
3.“把关人”向“弱把关”。“拟态环境”产生新的特点,不仅是因为社交媒体的盛行,还与“把关人”的缺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互联网的兴起和成熟,手机等移动互联网的盛行,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突破了原有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媒介形态的变化以及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使原有的媒介壁垒几乎完全消失,这使原有的“把关人”理论不再完全适应当下的新媒体传播环境。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和信息发布的自由化给把关带来了困难,尤其是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即便是大众传媒对信息进行了严格“把关”,但是他们所发布的信息也会被大量的信息所淹没。一些网络媒体为了增加浏览量,追求信息发布的速度和反馈,降低了把关的力度,导致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反转新闻”和“虚假新闻”。“拟态环境”的产生与传统媒体“把关人”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把关人”的行为标准也常常是传统媒体背景下所创造出来的“拟态环境”。当传统媒体面临挑战时,“把关人”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以往的人为“把关”无法适用于新媒体环境,“把关人”功能削弱,“拟态环境”呈现出一种“弱把关”的状态。
三、微信对“拟态环境”的重构
近年来,社交媒体占据我们生活中绝大多数时间,已经无形中渗透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并深刻影响着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新闻不断地在社交媒体中流动,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原有的拟态环境的构造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产生了许多新特点。社交媒体的盛行重塑了信息传播的生态环境,成为新闻的入口。传统大众传媒不再是受众接受信息的唯一途径而是途径之一,并且往往被人们在微信中运用个人“主观化”和群体意识来检验。
(一)传播内容
微信对拟态环境的重构很重要的一点体现在对传播内容的重构上。在这种“微”时代下,传播内容更加自由化。区别于传统媒体,微信生产信息主要以快速、简单、直接为主,让人们可以及时从这些简单明了的信息中获取最重要的信息,充分发挥个人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并且不受制于第三方。这种传播的自由性,相对于传统大众传媒,无疑给予了人们更多了解客观现实的途径和机会。与其他媒介相比,微信所建构的“拟态环境”则相对真实和透明。
(二)传播类型
微信是建立在好友关系基础上的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功能于一身的社交媒体平台。微信好友既有现实中的亲人,也有生活中的好友等。因此,微信各类好友之间文化背景、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等会有一定程度的契合。传统媒体对于拟态环境的构建是建立在国家、社会、文化等宏观层面上,而微信所构建的拟态环境是建立在价值观念、思想观念等微观层面上。
(三)传播效果
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包括传播媒介、信息的内容、信息的重复、受者接受信息的条件等。在微信里,这些因素发生了改变。传播媒介从单一的大众传媒转变为多样化的媒介机制,以微信为主导的社交媒体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信息的内容不再是经过传统媒体层层把关后所呈现的信息,而是更具多样化和广泛性。和其他社交媒体不同的是,微信发布内容为事后审查机制,因此所发布的内容更及时。人们在第一时间发布图片和信息,最大限度地排除对客观事件进行加工的可能。有时候一条消息在朋友圈被多人发表,这种朋友圈刷屏能极大地增强信息的传播效果,和大众传播信息的单一报道形成鲜明的对比。从传播类型来看,不同种类的传播形式,其传播效果也不尽相同。人际传播在各类传播中效果最好。微信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为一体,其本身的强大传播效果也是传统媒体难以超越的。微信凭借强大的传播效果,重构出更加广泛、真实的“拟态环境”。
(四)传播者
随着传播群体的扩大、传播类型的多样化,传播者不再局限于原有的大众传媒,人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在这种情况下,传播内容的针对性、具体性增强,反馈的质量、数量加大,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效果就比较模糊了。因而传播学家提出这两类传播只是有“适度效果”,即一次具体的传播活动对某一个受者来说,效果是有限的。其中的影响因素一是受者本人的思维,二是受者周围团体、个人的影响。但是,微信打破了这一“适度效果”论,微信的传播正是依据传播者本人的思想和传播者周围的“朋友圈”来进行传播,因此传播者身份更加真实化。在微信好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现实生活中的亲友,朋友圈的内容会直接呈现在他们面前,这也无形中提高了微信的自律效果,受众身份的真实化使受众能更加接近事实本身,其效果更加明显和清晰。微信使用者往往会主动处理信息、理解含义、建构意义达到再次传播,信息的碎片化呈现极大增强了受众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种传播者的转变打破了原有“拟态环境”下产生的“适度效果论”,微信对“拟态环境”的重构加强了信息传播的效果和真实性,增加了建构拟态环境的渠道。
微信发布的自由化程度体现了信息内容的多样化和广泛性,实现了传播的自由。即便在面对有国家权力和媒介霸权所营造的“拟态环境”时,微信也可以通过民间草根力量从多元渠道进行解构。传播权利的转变让过去由传统大众传播机构一手掌控的信息渠道得以释放,微信对“拟态环境”的重构使那些一心想要霸占社会话语权和社会控制力的媒介机构的想法成为空想。
四、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
拟态环境的发展呈现出真实化、透明化、碎片化等趋势。媒介融合时代下信息的涌现打破了原有传统媒体筛选过后发布的信息,整个信息社会所呈现的信息更加趋近于我们的客观世界,更加真实化和透明化。信息内容的增加、渠道的多样、传播者的不同,让我们所接触、能接触的信息范围扩大,信息内容增多。但人们很难将精力和注意力集中于一件事情上,每天过于将精力放在微信等社交媒体上,使人们的思考能力更多地停留在间断信息的表层。碎片化的信息导致了人们认知水平的下降。在众媒时代的大环境下,“拟态环境”则更加受其所在的环境的影响。
李普曼认为:“现代生活的重大真相不会自发地形成众所周知的形态,必须有人赋予它们形态”。“拟态环境”乃至媒介本身充当了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社会控制机制。即便身处全媒体时代,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力某种程度上也在削弱,但是“拟态环境”所构建的信息社会的强大力量依然存在,只不过换了一种呈现方式。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信息传播介质的改变,不变的仍然是信息的本质和价值。即便众媒时代下“拟态环境”发生了重构,但是“拟态环境”给民众带来的“幻觉时代”依然在延续,甚至四处蔓延。其背后的强大力量并没有削弱,只不过这种力量体现所依靠的介质在技术的推动下发生了改变,背后强大的控制力依旧是这个社会的“掌控者”。文中所提及的拟态环境的重构只是基于当下的社会显现。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5G时代的到来,这种阶段性的解读会发生改变,但是不变的是“拟态环境”内容本身所呈现的中心思想,人们所认识的世界仍然是信息环境下所营造出的“象征性现实”,只不过其呈现“象征性现实”的渠道随着技术的变革发生了改变。
注释:
①腾讯传媒研究院.众媒时代[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