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大学教授群体的基本特征分析

2020-02-24

山东高等教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大学教授学术教授

(江西师范大学 教育研究院,江西 南昌330022)

民国时期的大学产生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背景,其教授制度是西方的舶来品。教授在欧洲中世纪是作为学位称号,取得博士学位后就可以担任教授。后来逐渐演变为职务名称,教授是大学职务最高的教师。我国自从1912年大学设立教授职务至民国结束,在这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中,由于空间上分布广泛,时间上跨度较大,导致大学教授在留学经历、聘任制度、数量变化、区域分布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分析其群体基本特征,有利于我们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民国大学教授。就现有文献资料而言,有些成果涉及到对民国大学教师与教授群体特征的归纳,陈媛博士对民国时期大学教授群体的研究,分析了教授的要素结构、能级结构与个性结构,认为教授数量少、能量大,具有双重文化背景与自由独立人格。项建英归纳了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群体在人员结构、地缘结构、专业结构、职称职务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庞海江对民国时期大学教师群体的地缘结构、知识结构、性别结构、国籍结构进行了分析。这些成果从多个维度对民国时期大学教师或教授群体特征进行了归纳分析,为本研究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一、教授留学经历普遍

民国时期的大学教授尽管出生背景、生存环境等存在差异,但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出国留学,是很多教授的共同之处。很多大学教授家学渊源,来自书香门第,继承了父辈衣钵,成为文化的传承者。他们青少年时期大都接受了中国传统教育,文化底蕴深厚;之后接受高等教育,毕业于国内外著名大学,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倡导民主自由。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后,出国留学是获取功名,提升就业机会的有效途径,成为仕途升迁的最佳选择,正如胡适所说:“科举既废,进取仕禄之阶,惟留学为最捷。”[1]20他们出国留学或长或短,二三载、三五年,师从大师,通过专业训练,学有所长,获得学士或硕士、博士学位,思想开放,视野开阔,富有理想,充满激情。当时大学教授待遇较高,出国留学后一大批自由知识分子选择了高校工作,成为教授群体的主要来源,而且高校也把是否有留学经历作为教授聘任的一个重要条件。

从其家庭背景来看,绝大多数教授出身望族,家境殷实,有条件接受国内外高等教育。有学者对1909-1929年的36名留美学生的家庭履历抽样调查显示:“出身知识分子、商人、士绅、官吏、企业家者有32名;其余4名分别为农民、工人家庭”。[2]97-98由此可见,留学人员主要还是来自富有家庭,一般家庭难以支付留学费用。就教授留学的个体情况而言,主要是留学西方。如,吴宓、汤用彤、陈福田、赵诏熊等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叶公超获剑桥大学硕士学位,柳无忌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胡毅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莫泮芹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朱汝华获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陈嘉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耶鲁大学博士学位,马大猷先后获哈佛大学硕士、博士学位,陈衡哲获美国学士、硕士学位,钱钟书获牛津大学学士学位,冯文潜获格林奈尔大学学士学位,闻一多留学于芝加哥美术学院,袁家骅获牛津大学硕士学位,此外,蒋梦麟、胡适、郭秉文、陶行知、司徒月兰、谢婉莹、劳君展、林徽因等均有海外留学经历。

就高校教授中的留学经历而言,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09年起美国开始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用作留美学习基金。同年,在630名考生中,考取赴美留学的清华第一届学生共47人,学成回国后在大学任教的有王士杰、梅贻琦、王仁辅等20人。[3]191-1961926年,清华对历年留美学生的统计表明,清华留学美国归国者约800人,服务于教育界的有300人,约占38%。[4]343西南联大由于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与南开大学三所著名高校合并而成,因而教授云集,最能反映出教授的留学情况。留学的年龄分布情况是,50岁以上有12人,40-50岁之间有50人,30-40岁之间有24人,其中年龄最大是马约翰59岁,最小的是马大猷27岁。“联大179位教授中,97位留美,38位留欧陆,18位留英,3位留日,23位未留学。三位常委,两位留美,一位未留学。5位院长,全为美国博士。26位系主任,除中国文学及两位留欧陆,3位留英外,皆为留美。”[5]192由此可见,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教授中有过留学背景的占87.15%,而且以留学美国为主。1942年西南联大有教授162人(女教授1人),其中87人是留美教授(46人获得美国博士学位、39人获得硕士学位),占教授总数的53.7%。这些学者主要是在美国的著名大学留学,其中有23人在哈佛大学留学,他们接受了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这为他们后来的学术之路打下了基础、拓宽了视野。如,1909年梅贻琦,1910年胡适、赵元任,1914年金岳霖,1915年袁复礼,1916年吴宓、陈达、燕树棠,1917年查良钊、汤用彤,1918年刘崇鋐、叶企孙,1919年钱端升,1920年曾昭伦、萧公权,1921年浦薛风、李继侗,1922年闻一多、罗隆基、潘光旦、吴泽霖、雷海宗,1923年顾毓秀、施嘉炀,1925年汤佩松、李辑祥、庄前鼎、刘晋年,1926年任之恭、陶葆楷、贺麟,1927年柳无忌、丁佶,1928年陈之迈、赵诏熊,1929年张荫麟、王赣愚、沈有鼎、杨业治,[6]636-646他们均先后留学美国。据统计,“战时在昆明成立的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合办的西南联大,在其200名受过国外高等教育的教师队伍中,有170余名是教授。这170余名教授中有100名以上是在美国得过博士学位的。”[7]238教授中有出国留学经历的占92%,取得博士学位的10人,取得硕士学位的19人。教授平均年龄40.1岁。在美国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法国巴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有11人,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密歇根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知名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的达18人,教授占教师人数的37%。

以民国时期的大学教授是否具有留学经历为依据,大致可以分为旧生代与新生代,旧生代教授代表主要有刘文典、胡先骕、辜鸿铭、黄侃、陈寅恪、张伯苓等,尽管他们中有的人也有过欧美留学的经历,但他们长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知之深、爱之切,因而他们主要是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如,历史、哲学与文学。新生代教授主要有胡适、刘半年、钱钟书、费孝通等,虽然他们也接受过儒家经典文化,但其影响不及旧生代,相反,他们留学欧美后,深受西方教育熏陶,将西方的一些新兴学科引入中国,如,自然科学及心理学、社会学与教育学等。新生代中有过留学欧美经历的教授大多秉持自由主义思想,成为自由主义者,坚持个人主义立场,强调个人权力,维护个人尊严。他们追求西方教育理念,提倡教育独立,实行教授治校,倡导学术自由。

二、教授聘任制度严格

对我国来说,教授制度是西方的舶来品,是从日本转口输入的。京师同文馆作为清末第一所公办高校,校长为总教习,教师分为教习、副教习,这是我国最早的大学教师职务等级。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大学设正、副教员。正教员、总教习是我国教授的前身。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大学令》,规定大学设教授和助教授,这是我国高等学校第一次设置教授。1917年颁布《修正大学令》,规定大学设正教授、教授、助教授、讲师四等,其中教授又分本科教授与预科教授,而且不同职称与系列教师的聘任条件不同,教授的任用条件最为严格。1917年颁布的《国立大学教员任用及薪傣规程》对不同类型与级别的教授任职资格做出明确要求,根据学历、资历以及授课数量、学术贡献、社会声誉等进行定级、定薪。将正教授分为一到六级,级别不同,俸禄不同。1924年北洋政府公布的《国立大学条例》将教师划分为三级,分别是正教授、教授、讲师。1927年6月,政府公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将教师分为四级: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这个分类方法一直延续到现在。大学对于教授的聘任一般都有严格的标准,具有博士学位是一项基本条件。其副教授的资格是:外国大学研究院研究若干年,得有博士学位,而有相当成绩者;或是讲师满一年以上之教务,而有特别成绩者;于国学上有特殊之贡献者”。教授的资格是:副教授完满二年以上之教务,而有特别成绩者。[8]636-637教授职务聘任的任职资格与条件比较明确,由校(院)长聘任。其《大学教员薪傣表》规定大学教授分为三级:教授一级月500银圆,二级教授450银圆,三级教授400银圆。

1940年行政院颁布《大学及独立学院教员资格审查暂行规程》,其中教授聘任须具备下列资格之一:任副教授三年以上,著有成绩,并有重要之著作者;在国内外大学或研究院所得有博士学位或同等学力证书,继续研究或执行本专门职业四年以上,有创作或发明,在学术上有重要贡献者;其资格不合于教授的规定,但在学术上有特殊贡献,经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四分之三以上委员之认可者得任教授。[9]716-718其中的第八条《大学及独立学院专任教员薪体暂定》将大学教授分为九级,称为一级教授、二级教授……九级教授,等级更加具体,薪俸更细化,一到九级分别为600、560、520、480、440、400、370、340、320银圆。为了激励教授献身学术事业,激发其学术积极性,促进学术发展,1941年教育部决定设置“部聘教授”,出台了《教育部设置部聘教授办法》,由教育部直接聘任,名额是30人,任期5年,其聘任条件:任职教授时间超过10年;二是教学效果突出,成效显著;三是学术水平高,做出了重大贡献。期满后要求续聘者,通过学术审议委员会后可续聘。1942年经过学术审议委员会审议通过,特聘了29人为部聘教授。这些学者的第一个任期自1942年8月至1947年7月,经学术审议委员会1947年7月议决,29人一律续聘第二个任期,即自1947年8月至1952年7月。[10]180-181至此,教授不仅在校内具有等级之分,还有“部聘”与“校聘”教授的区别,其聘任条件、地位待遇等方面均存在差异。

三、教授数量差异明显

随着大学的发展变化,教授数量随之发生变化。由于受史料限制,无法统计出每年的教授数量,故只能简单归纳民国时期大学教授的变化情况。

不同历史时期教授数量不同。从全国高校教授数量来看,1931年全国高校教授2369人,占高校教师总数的33.6%;副教授781人,占11.1%。1934年,全国高校共有教师7205人,其中教授2801人,占教师总数的38.88%。1940年,教育部成立学术审议委员会,颁布学术委员会审议章程,它作为全国最高学术审议机构,主要是审查大学教师的职称与资格等事项,到1948年7月,共审查专科以上学校教员30批,审查教授2728人(合格的2702人)、副教授1332人(合格的1298人)、讲师2151人(合格的2118人),助教2903人(合格的2846人),合计9114人(合格的8964人)。[11]866合格教授占合格教师总数的30.14%。1949年与1947年相比,留在大陆的大学教授人数从6816人减少至4785人,减少了2031人,副教授也从2514人减少到2168人,减少了346人。[12]102

就各高校教授数量而言,不同高校教授占比不同,学术水平高、社会影响大的高校,特别是国立大学,教授比例相对较高。1934年北京大学有教授56人,清华大学87人,规模最大的中央大学有教授197人。根据《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三十一年度教员名册》统计,1942年西南联大有教师358人,其中教授162人,占教师总数的45.25%;按照1945学年第1学期的统计,西南联大教员总人数为378人,教授158人,教授占教师总人数的约41.8%。[13]3851938年武汉大学西迁乐山时有教授104人,1942年有114位教授,到1949年时有198位教授。国立浙江大学成立于1928年,有学者对1930年9月27日《校刊》登载的1930年度文理学院教职员名录统计后发现,文理学院没有一位教授,有副教授19位。1930年5月贝时璋先生初到浙江大学时,郑晓沧先生前往看望,提及“这里受聘的教授目前都是副教授名义,还没有正教授”,[14]334从侧面印证了浙江大学文理学院当时没有教授。直到1933年之后浙江大学文理学院才聘任了教授(数学系教授苏步青、陈建功),1936年4月竺可桢就任校长后,教授数量开始逐步增加,由此可见,浙江大学对于教授的聘任标准把握是非常严格的。成立于1940年10月的国立中正大学,发展到1944年4月时,校本部有专任教师203人,其中教授79人,副教授39人,[15]38教授占教师总人数的38.9%;到1948年时,学校有教师181人,教授65人、副教授46人、讲师17人、助教53人,教授占教师总人数的35.9%。

总之,不论是不同时期,还是不同高校,教授占比都不一样。

四、教授区域分布失衡

教授的分布结构与大学的布局结构是一致的,高校数量多的省份,其教授数量较多。抗战之前,我国高校主要集中于北平、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及沿海省份,这些地方是教授分布的主体。据1931年国民政府统计,高校数量分布情况如下:上海有22校,北平有15校,广东、河北两省各8校,湖北、山西各6校,江苏5校,浙江、江西、福建各4校,湖南、广西、云南、河南、山东、辽宁各2校,安徽、四川、新疆、甘肃、吉林、察哈尔各1校,其余十省则无一专科以上学校。[16]2到1936年,上海专科以上学校数增加到25所,北平仍为15所,河北9所,广东8所,江苏7所,湖北、南京6所。上海、北京、南京以及沿海诸省的高等学校数总计为70所,占本年高等学校总数(110所)的三分之二。[17]75抗战时期,为了保存高等教育实力,大学纷纷迁往内地,并进行整合、改组,高校数量减少。抗战结束后,这些高校又纷纷迁回战前所在地,高等教育得到发展,数量也随之增加,大学数量由1945年的141所增加到1946年的185所,教师人数也由11183人增加到16317人。由此可见,民国时期的大学教授群体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河北、广东、江苏与湖北等省市。特别是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与文化中心、上海是全国经济中心,它们是高校和教授的汇集地。

尽管教授主要分布于经济发达地区,但这些地方并不一定是他们的籍贯所在地,教授籍贯主要是来自广东、浙江等省份,它们经济发展,交通便利,重视教育事业。桑兵曾指出:清代学术以江淮为渊薮,学海堂时期粤学地位上升。可见,“清代文化事业主要集中于江南各省。[18]7随着科举制的废除,西学东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大批知识分子出国留学接受高等教育,广东、浙江沿海一带,其留学人数一直占主体,成为教授的主要来源。洋务运动时期,有120名官费留美幼童,其中有84名是广东人,占总数的80%,自费生也以广东为主。[19]13其次,江浙一带也是留学生的重要来源地。1909年到1929年的20年间,清华留学美国生源中,江苏、广东、浙江三省分别为274人、185人、157人,高居三甲,其他省份均未达到三位数。[20]50-55这些留学生大部分都是教授群体的主要来源。1927-1937年的10年期间,清华大学有江苏籍教师83人、浙江籍教师54人、河北籍教师32人、广东籍教师30人,广东、江浙地区籍教师占全体教师的二分之一。1918年北京大学已知籍贯的本国教授、讲师人172中,浙江籍58人,江苏籍33人,共91人,占53.5%。[21]345-3551923年度,北大共有教职员286人,其中浙江籍67人,占四分之一,居首位,其余依次为直隶55人,江苏48人,广东27人,安徽20人,湖北18人,江西11人,福建、湖南各9人,四川、山东各5人,河南4人,广西、山西各2人,陕西、贵州、甘肃、奉天各1人。[22]151而其他5个边远省份则没有北京大学的教师。西南联大时期,87人留美学者中,江苏籍18人,广东与浙江籍均是8人,有12个省份没有留美学者。据王奇生《中国近代人物的地理分布》中分析,1941-1944年经教育部审查合格的大学教授、副教授2458人中,江苏469人,占19.08%,浙江355人,占14.44%,广东298人,占12.12%,之后是湖南、安徽、和福建等省,由此表明,江苏、浙江与广东三省教授占比远高于其他省份。[23]79-80

民国时期大学教授群体所呈现的上述特征,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民国处于我国大学产生发展的阶段,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科技不发达,生产力落后,因此,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在此背景下,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出国留学。当然,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一般家庭是难以承担出国留学的费用,所以,出国留学者大都家庭背景优越,能够供养其求学生涯的费用。这些出国留学者回国后,由于废除了科举制,官场之路被堵塞了,因此,他们大都选择了高校教师职业。民国时期对知识分子比较重视,教授的薪水相对较高,他们可以过着无忧无虑的资产阶级生活,但与之匹配的是教授准入门槛高,聘任标准严格,只有渊博学者才可能被聘任为教授。另外,大学布局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结合的产物,政治文化中心,如南京、北平等,经济发达地区,交通便利,如广东、浙江等省份,这些地方高校数量多,特别是国立大学的集中地,其结果就是导致不同高校、不同地域,教授数量不同。总之,民国时期的大学教授产生于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他们熟稔中国传统文化,又有留学经历,掌握了西方的教育思想与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中西文化交融的知识背景,经受中西文化的洗礼,传统与现代、中方与西方有机结合,正是他们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步伐,引领中国学术发展,做到与国际接轨,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大学教授学术教授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授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深情躬耕海洋 促进人类健康——记天津科技大学教授徐仰仓
伟人都懒惰
恐怖的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