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后高校文科教育发展思考与建议
——兼谈文科审辨式思维与创新培养问题

2020-02-24

山东高等教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文科知识点疫情

(青岛大学 历史学院,山东 青岛266071)

随着武汉开城,全国各地陆续开学的学校越来越多,在疫情结束指日可待的大好背景下,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新冠疫情带给世界的影响,尤其是对教育的影响,正在以一种不可磨灭的方式,深刻影响着教育未来的发展,对于文科教育的影响尤其重大。

文科教育通常以人类、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在疫情肆虐的大趋势并没有彻底被遏制的情况下,疫情造成全球性经济衰退的同时,也促使民粹主义在一夜之间抬头,国际一体化进程面临终结的危机。除此之外,疫情之前即已开始的全球气候变暖、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显示2020年人类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并且这种挑战才刚刚起头,远未看到问题解决的曙光。上述问题不仅困扰着当代的人类,同样也困扰着中国的教育界,也带给中国高等教育,尤其是文科教育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的文科教育,在经过20世纪80年代大力提倡“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鼓噪后,即已处于劣势。在研究文科教育改革的专家看来,“高校文科建设长期以来得不到足够重视,社会上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的观念”,[1]“高校文科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学科与专业之间隔离严重,办学方向唯就业率是从,专业教育过程中不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学习中重技能轻理论等几个方面的认识误区”。[2]不仅如此,“我国高校传统文科教育模式束缚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3]高校文科教育改革应以教育创新为核心展开改革,文科高等教育创新不仅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灵魂,以实现高校文科教育的综合创新,而且文科高等教育创新的内容还应该包含观念创新、模式创新、内容创新、考核评价机制创新等部分,因为观念创新是先导,模式创新是关键,内容创新是核心,考核评价机制创新是保障。“伴随文化创意产业飞速发展,人的创造力成为最具有生产力价值的资源要素,创造性人才的多寡对科技创新和生产力的物化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4]这些学者们的呼吁对于我国高校文科的学科改革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一直以来,教育部致力于探索新时代新文科的健康良性发展路径,进入21世纪以后,教育部分期分批评估,就是希望通过评估促进学科建设,引导中国高等教育,其中也包括文科高等教育的良性健康发展。但时局的发展总是超过预期的想象很多,面对新冠疫情,以及后疫情时代的各种社会问题,文科教育不仅要回答“钱学森之问”,还要担当起探索社会未来发展的大道。

一、教学指导思想必须转变

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京式学堂”的创建算起,到今天的双一流名校工程,一百多年来,中国高等文科教育的指导思想大抵经历了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中心的发展历程。

私塾教育是以教师、教学为中心的典型代表,新式学堂教育完全不同于书院式的私塾教育,但也正因此,工业革命之后的现代化教育,属于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专才,并不在乎人作为“社会人”需要的通才属性。而这一弊端,在引入中国时,即被当作现代教育的组成部分,不加辨析地被全盘接受。这与近代“西风东渐”时致力于教育的有志之士,对近代西方现代化的向往和对帮助国家摆脱苦难的强烈追求有关。建国前,接受过六年教育、拥有高小文化就算知识分子,文盲占国民总数的80%以上。随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接受高等教育不再是少数人群的权利,至2010年,文盲率降为4.08%(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告)。然而,高等教育弊端仍然存在,如果再不解决这一现存问题,势必影响中国在未来世界变化中的竞争能力。

中国高等学校文科教育,如果想要有一个根本性变化,需要对现行培养目标进行改革。当前教育界普遍认为,教育的根本改革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创新能力并不是目前高等文科教育存在的根本问题,创新能力的缺失只是现代教育弊端的外在表现而已,强调培养创新能力并不解决根本问题。想要学生具有创新能力,首先要解决的是培养学生自主的审辨式思维。思维的“自主”意味着学生要意识到自己是思维的主体,有资格思维,有责任思维,有意愿思维,有能力思维,“审辨式思维”是高端思维,是科学思维,是人类思维文明的结晶,可溯源于中国先秦儒家的“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和古希腊苏格拉底的辩证法,是融合了近现代的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可概括为在思维时心态开放,全面辩证,推理严谨,合理质疑,明辨假设,谨慎判断。这些要求有利于新想法的萌发,又能防止胡思乱想,可让新想法、新实践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有坚实基础支撑的新想法、新实践才是真正的创新。人类历史上的各种创新是审辨式思维的产物,审辨式思维与创新成果尤其是重大创新成果是“鱼”和“渔”的关系。因此,在创新为王的时代,智育的核心应该是审辨式思维教育,而不是现成结论的灌输。

二、教学手段亟待变化

培养学生审辨式思维的能力,教学手段上要有变化。教学手段上的变化有主动变化和被动变化两大表现,疫情的出现,将教学手段的变化分成疫情前和疫情后两段。

疫情前,广大高校文科教师在授课中,技术上已经采用了诸如使用PPT、将线上教学视频植入课堂等方法;在课堂教学方面,采用课堂讨论、翻转课堂等形式,改变较为有限。疫情发生后,定点、定时的课堂教学被隔离彻底破坏,在短短几个月间,文科教学手段有了根本性变化。首先是网络平台代替了学校,其次是在线教学APP的大量使用,代替了原有的课堂。虽然翻转课堂、小组讨论仍然在使用,但教育在形式上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授课中的定时、定点、定人数的教学模式被彻底改变。直播、共屏讲解、更符合记忆和心理学原理的教学短视频大量出现和插入,使课堂彻底脱离了原有模式,技术层面上的弹幕互动、随机点名、批改作业、奖励打赏、视频插入等简单易用。各平台在目前技术允许的最大范围内,都在尽力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需要。

经过数月网络课程的学习,广大高校教师普遍接受了网络教育的方式,但这是一种被动接受,在疫情好转,逐渐复课的大背景下,可能会有很多老师不愿意再使用网络教学的方式,毕竟文科教师授课,无法与学生面对面,难以获得学生的情感反馈,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影响了教学效果。但对于教育管理者而言,即使疫情结束,也不可以放弃网络教学模式的建设,因为网络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保证学生拥有自主审辨式思维的基础。在目前技术前提下,网络教学的课堂黏着度不强,尤其是一些可以录播的课程,教与学均较为松散,教师对学生的控制能力相对减弱。被技术弱化了的师生关系,若能合理引导,将成为填补学生自主思考、主动学习的良机。只有能够主动思考,能理性思辨,具有审辨式思维模式的学生,才能真正具备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需要改变

从疫情下文科教育使用较多的网络教室、录屏功能、师生共屏和语音回放等教学手段来看,教学手段上的技术化,将促使教师不断更新一成不变的教案和教学内容。现在无论雨课堂;华文慕客;超星泛雅、博雅平台、丁丁教室等各网络教学平台,都提供授课、辅导、批改作业、答疑、考试等功能,超星泛雅、博雅平台还利用超星多年积攒下来的学术资源,扩充学生的阅读范围,华文MOOC则提供了大量的名校名师教学视频。教师授课不仅面临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表达思想,解决问题,学生也同样面临着领悟、主动执行教学的问题。

随着授课形式发生变化,传统的教学内容业已不再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后疫情时代,教学内容必须相应调整,首先,因为在线教学的内容要长久的保存在网络上,教学内容必须具有真实性特点。其次,教学内容须由传授知识向培养思维方式发展。因为文科各学科的知识点学生都可以通过自主查阅资料轻松获得,2020年初,一则科技信息引发关注,马斯克领导的特斯拉公司已经找到了实现高效脑机接口的方法。这意味着未来学生可以采用植入芯片的方式储备各科知识点,换言之,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直接跳过知识点的教授,在此背景下,教师的作用和地位都将发生巨大变化。

将知识点留给学生自学,对于高等文科教育而言并非不可实现,高校的管理者要为这种可能提供尽可能多的物质、技术和服务保障,高校教师要学会相信学生,只有相信学生,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高校的文科生就是要大量阅读,并在了解先贤的基础上,主动思考,培养有内涵、有广度、有人性和灵性的思辨能力。

四、评价机制急需改变

受疫情影响,在疫情隔离期间进行的教学评价,很难实现书面考试形式,于是教师会更加注重平时课堂参与度,加重作业成绩的权重,考题也会趋向于没有标准答案的论文撰写,思考题的解答,甚或更偏重动手与动脑能力的综合内容考察。这对于习惯了出书面试卷,在规定时间内闭卷考试的大多数教师而言,只是疫情下的权宜之策,大家等待复课后的重归考场。我们认为:具有标准答案的闭卷考试是摧残学生自主思考,制约审辨式思维形成的罪魁祸首。此论断并非空穴来风。标准答案出现在中小学的评价体系中,还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中小学主要以知识点和概念的学习为主,而无论知识点,还是概念都需要有一定的记忆,根据爱宾浩斯对记忆的认识,如果想要记住某一概念或知识点必须要反复记忆,而青少年又不具有相应的自控能力,所以,学校教育中可适当的增加强制背诵的考试内容。但在大学阶段,学生普遍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如果仍然以知识点、概念的背诵为主,势必培养不出能够适应未来世界的一代新人,古人尚且知道将科举科目分为:考策论诗赋的进士科和考背诵功夫的明经科,就是在选拔不同层次的人才,以服务国家的不同需要。放眼当今世界,公认高等教育实行比较好的美国,文科生不仅需要大量阅读,每周、每学期还有论文撰写的要求,而这一切都体现在学生的GPA(Grade Point Average)中。课堂参与度、作业、期末论文缺一不可,尤其是课堂参与度,不仅是出勤率、课堂讨论的体现,同时还是对平时作业态度的体现。而GPA又直接和学生的奖学金、升学、毕业挂钩,甚至可以决定学生是否能够继续拥有学生身份等等一系列问题。过低的GPA将无法完成学业。不同于我们现行的平时、期中和期末三点式评价模式,GPA的评价有一定的连贯性,通过GPA的管理,使得学生在拥有学籍的每一天都得到管理,不仅督促学生主动学习,还保证了阅读量和进取心,最后论文的撰写也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被孕育在每一次的作业当中,得到保障。反观我国高校文科教育,评估体制更偏向于考前突击式学习,这一评价机制对记忆力强的学生更“友善”,然而选拔出来的所谓人才普遍具有长于记忆,不善于规划,缺乏或没有创意的特点。疫情是危机,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发现,这正是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审辨式思维以及扭转现有教学评价体系的最佳时机。

疫情在戕害生命的同时,也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机会。现阶段疫情推动教学手段发生重大变化,新的教学手段倒逼教学指导思想要随即变化,以期适应新的社会和技术环境。而教学指导思想的变化,势必会带来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体系的变化,一场新的教育改革在所难免。

疫情是危机,“危”中亦有“机”。自2017年9月国家发布"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42所高校陆续公布一流大学建设方案。但有学者研究发现“一流大学建设存在若干偏差的迹象,主要体现为逻辑起点偏离、建设理念功利化、建设路径趋同以及国际视野不够。回归常识,夯实大学发展学术之基;回归初心,落实大学发展立德树人之魂;回归本分,厘清大学发展特色之路;回归梦想,明晰大学发展国际化之度是修复偏差从而确保中国一流大学建设目标顺利达成的可行路径。”[5]改变目前存在于“双一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就要抓住后疫情时代带给中国高等文科教育的机遇,要看我们今天的选择与行动。

猜你喜欢

文科知识点疫情
战疫情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