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课堂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对策

2020-02-24

山东高等教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师教学

(湖南工商大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 长沙410205)

“双一流”建设要求高等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落脚点必须回归到人才培养上来。人才培养,课程是载体。课程教学,课堂是主阵地。有什么样的课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和教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然而,不少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过于重视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忽视了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人为切断了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内在联系,从而导致教师疏于和羞于对课堂教学进行投入,课堂教学效果普遍不够理想。“水课”泛滥成灾已成为大学生选择逃课的重要理由,“金课”供应不足正成为大学校长们寝食难安的棘手问题。

近年来,随着现代教学观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化,“教学是师生双向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的观点被普遍认可,互动教学开始盛行。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也必须参与进来,形成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实现富有成效的教学结果。但现实运行中的互动教学仍有诸多缺陷与遗憾,如形式多于内容、资源要素闲置、学生参与不够、教师疏于调控等。因此,互动教学亟需向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转型。所谓“多维”,是指通过多层次、多因素、多样化的教学信息传递方式,促进形成课堂教学多向交叉、多层立体的网络结构;所谓“互动”,是指通过教、学双方的全方位参与,促进教学过程与情感交流的相互融合。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就是一种调动积极教学要素,创设多维教学情境,强调师生教学交往,突出学生学习中心,实现学生能力提升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强调师生相互影响,实现教学共振和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类型或形态,从行为动机角度,有认知层面的浅层次互动和能力层面、情感层面的深层次互动;从行为主体角度,有师师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行为内容角度,有主题式、问题式、案例式、思辨式等;从行为手段角度,有语言、非语言等。本文主要就高校课堂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应该主要开展哪些工作发表见解,与高教战线同仁进行交流与商榷。

一、牢固树立多维互动教学理念

观念的树立是构建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前提。“多维互动”教学是一种创新性教学模式,致力于构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新型关系,其基本理念是:充分调动一切积极教学因素,充分体现教学主体的平等性,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发展。

(一)体现教学主体的平等性

互动教学映射出时代的进步和教学思想的迭进,其本质就是人的平等。这种平等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它是使教育对象获得全面发展的充分条件。师生平等破除了千百年来存在的“教师中心”的清规戒律,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取得一方主体地位。没有师生平等,就没有师生互动的可能,就不可能有效地实现各项教学价值,其结果就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一句空话。学生全面发展包括诸多方面,以学生品格形成为例。学生主体品格的形成包括形成健全人格,培养民主意识,加快社会化进程等,这不仅是教学工作的一项关键任务,也是时代进步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没有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这样的任务和要求都不可能顺利实现。

(二)尊重学生主体的创造性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已有研究也表明,单纯强调学生为中心或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活动都是有局限性的。师生交流互动才是推进教学相长、促进学生成才的关键所在。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主体的创造性,在“共生性”对话中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因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创新速度不断加快,新旧知识交替的周期大大缩短,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及渠道也不断多元化,从而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想法思路有时可能比教师更为宽广。也就是说,教师应尽快转换师生角色,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工作,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与学生一起合作学习,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三)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句话明确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随着现代教育科学的不断发展,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断更新,多维互动教学越来越成为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科学气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是任何教学模式都无法替代的。同时,开展多维互动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学习、实践和创造的机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在高校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必须始终坚持创新教育、和谐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理念,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全面整合多维互动教学资源

多维互动教学资源很多,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进行深入挖掘、有机协调和全面整合。

(一)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教育主体

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知识的“搬运工”。而在多维互动教学中,教师乃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要具有真挚的感情,丰富的阅历,敏捷的思维,流畅的表达,使教学内容顺利转化为学生的经验,在交往互动中促成学生知识的学习,道德品质的养成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也存在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在师德师风、教学理念、学科知识、现代科技等方面不断加强学习和提升,从而更好地推进自己的教学工作。因此,高校选派和任用教师,应在上述诸多方面提出相应的规范化要求。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高校教师的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教师尽快实现向更高的“学习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转变,并将更多精力放在帮助学生解决个性化的问题上。

(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学习主体

传统教学中,学生一直处于“受教育”和“被塑造”的地位,师生之间仅仅是简单的“上下级”或“上传下达”关系,教师在上面传授或讲授,学生在下面被动接受或接收。教学的唯一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统一规格”的装载知识的“容器”。而多维互动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即一种共同学习、平等对话、相互启发的“共生性”关系。学生不再是“沉默的羔羊”,而是具有思想感情和主观态度等个性化特征的生命主体。正如建构主义理论所认为的,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因此,高校大学生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学习主体地位,彻底释放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自觉融入教学。

(三)教学内容具有适应性和新颖性

教学内容“是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的主要源泉”,是多维互动教学过程的实体性要素,具有很高的教育教学价值,我们绝不能为了互动而远离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必须具有适应性和新颖性特征,这是开展多维互动教学的前提。适应性包括适用性和开放性。适用性要求精心选择反映当代科技文化最高成就的教材,精心组织与课程和专业相联系的案例资料,精心设计符合教学目标与学生特点的教案课件;开放性要求打破传统的拘泥于教材和书本、拘泥于课内和国内的藩篱,注重从现实社会生活事件中挖掘教学素材,注重以学生生活经验为支点做好知识整合。新颖性要求教学内容反映学科领域的新观点、新体系、新成果,调整、充实与拓宽综合性知识,从而为学生的创新性学习和持续性成长缔造新的起点。

(四)教学环境具有外在性和刺激性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的行为与环境的“外部张力”关系密切。教学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情绪和学习行为的一个关键变量,一个开放、包容、宽松的教学环境无疑是多维互动教学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基础条件。构造多维互动教学环境要求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对各种要素进行必要的选择、组合、优化和集成,搭建教室、实验室、实训室等现代教学平台,改善互联网、大数据、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条件,并充分利用所处的物理和硬件设施,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实地观摩和模拟操作等方式,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场景和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方便教学活动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有条不紊地展开,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张扬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

三、合理选用多维互动教学形式

多维互动教学形式多种多样,不胜枚举,很难进行全面系统地介绍,以下简述几种常用的主要形式,供高校同仁依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

(一)提问式教学

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方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由于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位产婆,他借此比喻自己教学方法叫“产婆术”,他母亲的产婆术是为婴儿接生,而他的“产婆术”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在这里,提问的艺术值得推崇,“助产”是关键的一步。教师要在不断提出带有启发性问题的过程中,促使学生不仅会回答问题,更要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二)讨论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将师生作为学习共同体,即师生围绕某个重要主题,平等讨论,共同进步,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相互学习和创新创造能力。讨论式教学法在国内外都相当盛行,在教学法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明显体现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它主要包括设计问题、提供资料、开展讨论、得出结论等环节。一般是划分成若干个小组,围绕某一议题在组内展开讨论、争论并达成大体一致,在各组之间开展对抗、竞赛并形成等级,在班级内进行展示、交流和思想碰撞。这一教学方法,在加强师生互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了生生互动,从而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全国高等院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会议强调,全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坚持“以本为本”,切实推进“四个回归”,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校教育内涵式发展。我们非常清晰的领悟到,当下的教育工作要以继承优良传统为原则,赋予符合新时代意义的全新教学观念。德育为本,既要传承,也要创新,既要提升,也要回归,既要立德,也要树人。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三)案例式教学

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它起源于“哈佛大学”的情景案例教学课,后从美国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案例教学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之中,通过回顾、分析、思考、抽象从而更好地对某一方面的理论和知识予以学习和掌握。案例式教学法包括典型案例选取、阅读分析、撰写报告、小组讨论、课堂交流、教师总结等环节。通过案例教学,学生不仅可以熟练掌握有关概念、知识和理论,而且可以触类旁通,发展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即可以促进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使隐性知识外显或显性知识内化。

(四)模拟式教学

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模拟扮演某一角色进行能力提升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客观条件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近似真实的训练环境,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如由于设备、场地、资金等条件的限制,学生很少能到实际工作岗位上实习,从而削弱了学生实际技能训练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设置一定的情景,组织学生扮演事件中的角色,能生动再现实际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具体活动,进而展开讨论和分析。模拟式的思想源于行为导向,可延伸出行动学习、体验式学习等。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创设一种高度仿真的教学环境,构架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增强教学的互动性、认知性和实战性,努力促进学生领会和感悟能力的快速提升。

(五)合作式教学

是指由一名主讲教师和另一(或多)名教师自愿联合,共同开展教学的一种形式。两位教师在课程的讲解上稍有分工,一位教师在讲台上演讲时,另一位教师与学生一起听课,但讲到重难点时,坐在下面的教师会进行补充或者发表看法,吸引学生参与讨论。有时对同一个观点或者问题,两个教师会扮演正反两方进行争论或辩论,不仅活跃和丰富了课堂气氛,而且会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这种在我国称作“合作(式)教学”的形式,在欧美国家称“合作授课”,在前苏联等国家称“合作的教育学”,与传统教学形式有着许多质的区别,明显表现在更加注重师师互动对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带动、传导和影响,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多维互动教学形式其实还有很多,小到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大到集多种教学形式于一身的“三明治”教学、混合式教学等,都可以在课堂上起到意想不到的互动教学效果。

四、精心设计多维互动教学环节

任何一种形式的多维互动教学模式都有其基本环节或操作程序,并构成一个前后相续和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它可以是一次(节)课的整体设计,也可以是对一次(节)课中某个重(难)点的突破或详解。

(一)确定目标,问题导向

多维互动教学模式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开课就讲的不良习惯。首先就是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次(节)课应完成哪些任务和达到什么标准,旨在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促成学生的心理倾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互动教学目标开始由教师制定,但在课程中后期或针对高年级也可由学生讨论商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产生强大的内驱动力。为了实现学习目标,除了陌生和较难的概念与知识以外,还有哪些具有思考性、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有效设置问题是多维互动式教学的关键环节。提出的问题,既要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又要有一定的专业性;既要超越学生现有水平,又不能离得太多;既要有一定的发散性,又要有明确的指向性。问题导向方能“开其意,达其辞”。

(二)思考探索,寻找答案

围绕学习目标及其相关主要问题,学生必须运用大量的课内外时间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这也被看作是多维互动教学的核心所在。在思考与探索中,教师要做的工作主要是启发、点拨和引导,并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教给学生相应的策略;学生是主角和主体,主要是进行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关键是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体系、纵横知识结构,建立内在联系,制造认知冲突,形成独到见解。尤其是通过广泛的搜集和深入的探究,旁征博引、立体思维,不断寻找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敢于向教材质疑,向权威(包括向教师)问难,但要围绕中心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层次性;教师要在教学方式上作出科学安排,巧妙设疑、张驰有度,但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路,形成思维波澜,促进“潜伏”向“活跃”的转化。

(三)小组讨论,集中交流

每个学生的认知和见解是否成立,接下来要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和集中交流进行“检验”。小组讨论是一种有纪律的协调对话,需保持适度的紧张感。讨论前须在此前各自有所准备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一个或多个主题。围绕这些主题,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相互启发,充分调动各自的思维,产生的任何想法(猜想、设想、梦想甚至幻想)均可畅所欲言,但一定要其言之有“理”、自圆其“说”,从而发展其思辨、创新和表达能力。教师在必要时可以直接参与讨论,一般情况下只负责引导和组织。集中交流是集中展示每个小组自主学习成果和展开各种思想相互碰撞的重要步骤。教师不要心存顾虑,也无须越俎代庖,正可以借此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自信和享受成功的愉悦,从而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四)课堂小结,当堂评价

对于每一次多维互动教学来说,课堂小结是“点睛”之笔,当堂评价是“收官”之作。前者是对本次(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概括和归纳,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小结应体现所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和逻辑结构,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理顺相关知识体系。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要大包大揽,极力提倡课堂小结由学生集体形成,教学效果将更接地气。后者是对当堂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思想状况、行为表现等做出综合评价。教学评价建议以鼓励为主,赞扬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独特观点的表达;对于存在的不足,给予友情提醒或善意提示。再辅之以学生的自我评价效果会更好,因为学生有纵向比较和横向沟通的切身体会,因而其在互动教学中得以成长与发展的感触更深。

上述这些环节并非一成不变。一堂成功的多维互动教学课既依赖于这些基本环节,又不能局限于这些基本环节,还须依据学科、课程性质和具体教学内容的不同作相应的调整、改变和创新。

五、实时调控多维互动教学节奏

“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学节奏是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规律性和重复性的教学变化形式。除了教学内容之外的一切教学形式上的变化,几乎都可以归入教学节奏的范畴。适宜的节奏,有促进教学、提高效率、增强感染力的积极作用。

(一)教学进度上的调控

主要体现在教学流程的安排和调节上。一般地,教学流程由“导入、铺陈、高潮、终结”四个阶段构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想准确把握这一脉络,就要求全面把握教学内容和了解学生,突出重点、合理剪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需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其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并在互动过程中不断制造讨论和争论的焦点,促成教学高潮的到来。当教学达到高潮,学生思维处在最集中、最兴奋的时期,教师要适时运用启发诱导、提问点拨、演示暗示等教学手段,积极引导学生将动脑、动口和动手有机地协调起来;在教学进行到一定阶段之后,当学生思维处于相对静止、停顿和休整的状态,可以让学生自由支配一些时间,使他们有回味和思考的余地,从而避免“囫囵吞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教学速度上的调控

主要体现在教学时间的把握和调节上。由于每次(节)课的教学内容容量相对稳定,教学时间相对固定,因而就要十分注意合理安排教学速度,对互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所占时间进行因势利导、实时调控,让课堂教学进程合理、科学。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教学速度应该是快慢相间的,若速度太快,急如骤雨,学生反应跟不上,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若速度太慢,蜗行牛步,学生分心走神,从而导致效率低下,即虎头蛇尾的“超前”或草草收场的“滞后”都是不可取的。注重教学速度的“抑扬顿挫”,能有效调整学生的思维状态,使其张驰有度、身心愉悦:在教学非重难点处宜快,使学生思路清晰、若有所思、融会贯通即可;但在教学重难点处宜慢,要让学生能充分地交流、透彻地理解和深刻地领悟。

(三)教学程度上的调控

主要体现在教学“火候”(或“分寸”)的把握和调节上。疏密相间,深浅适宜。中国画讲究空间艺术,有“疏可走马”和“密不透风”的说法,课堂教学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说,课堂教学也应注意“布白留空”,即有意留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的成分,达到一种“流连忘返,意犹未尽”、“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教学效果,以激发学生困惑、联想、注意的心理状态。其次,教学要符合学生思维品质具有一定深度的特点,使教学深浅适宜。“一方面,要保证学生不会无事可做;另一方面,又要保证后进生不会掉队。”既要强调基本目标的达成,又要促进学生发展,重视学生直觉思维的延伸利用,培养学生思维拓展的深刻性和创造性。所以,教师在课堂互动教学中要尽力做到结构紧凑。

(四)教学温度上的调控

主要体现在教学情感的把握和调节上。多维互动教学离不开一个“情”字,在课堂中有各种不同感情的转换和变化,如激昂、愉快、得意、紧张、平静、悲观、遗憾、同情等等,这种鲜明的感情节奏,能使教学内容的内在表现力得到充分的外显,使学生的情感在律动中融入教学活动,最终使课堂教学的艺术效果和美育效果得到充分实现。换言之,在教学中,师生双方以及学生之间在思想感情上总是相互影响、相互感染,形成生理上的体验、心理上的互助和情感上的共鸣。因此,通过教学情境和教学气氛的创设来形成教学节奏,是一条“看不见的战线”,它能激活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引导他们的想象和参与,形成一定的互动引力场,并在一种和谐平等的环境下,促进学生人格的释放、自由与全面发展。

此外,教师要善于捕捉有价值的各种信息反馈,如学生的面部表情、动作、眼神或反应等,根据学生思维所处状态,及时调控教学节奏,灵活变通教学形式,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六、跟踪评估多维互动教学效果

多维互动教学效果可通过判断教学价值的实现程度加以检验。但由于教学价值的“内隐”性,因此,实际效果不能依教师直接主观判断而定,必须经由一种“外显”的方法才能判断,即学生主体对教师传递的教学价值的“内化”程度做出判断并加以反馈的方法。检验多维互动教学效果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即时反馈法、作业反馈法和评教反馈法等,其中美国斯坦福大学“教学与学习中心”启用的与学生积极互动,通过期中问卷、聊天访问、观察咨询、团体评估等多途径反馈,跟踪评估教学效果、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检验多维互动教学效果的主要内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展开:

(一)多维互动教学在主动性方面的评估

多维互动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多极主体间的交往活动,在这种交往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着频繁而密切的联系,这些交往与联系是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始的。多维互动教学在主动性方面的评估主要包括是否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是否真正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色彩;是否营造出充满激情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否真正让学生有一定自主选择的权利,是否充分发扬了教学民主等。

(二)多维互动教学在开放性方面的评估

教学过程本身具有开放性,多维互动教学更是如此。它要求在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手段的开放,尤其是教学思维的开放等。多维互动教学在开放性方面的评估主要包括是否将学生的学习心境调适到开放自由、不受压抑的状态;是否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既不拘泥于教材,也不局限于教师的知识视野;是否能做到既不轻率地否定学生的探索结果,也不完全“听命”于课本、权威所给的所谓标准答案等。

(三)多维互动教学在过程性方面的评估

多维互动教学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让学生在课堂上动眼观察思考,动耳感知体会,动脑思维创新,动口表达议论,动手操作体验……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因此必须强化教学的过程性和学生的参与性。多维互动教学在过程性方面的评估主要包括是否改变过去把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给学生的简单做法;是否把教学的重点由教学生记忆现成结论为主转变到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为主;是否积极开展思维训练,着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等创新性思维能力。

(四)多维互动教学在挑战性方面的评估

多维互动教学如果没有"挑战性",将会同时失去它存在的价值。因为没有挑战性,教学怎么能令学生心动呢?没有挑战性,教学怎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并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呢?多维互动教学在挑战性方面的评估主要看通过互动教学过程,学生的挑战能力是否提高了,一是向老师挑战,学生是否敢于质疑问难,发表与教师不同的观点;二是向课本挑战,是否能提出与课本不同的看法;三是向权威挑战,学生是否能根据自己的探索,否定权威的结论等。

(五)多维互动教学在差异性方面的评估

我们要能够允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路径差",因为解一道题或表述一个观点不一定按照统一的方法或模式;允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时间差",因为分析或解决一个问题也不一定是完全同步的。多维互动教学在差异性方面的评估主要看多维互动教学是否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个体差异发展的需要。因为学生是具有差异性的个体,表现在学生的基础背景、智慧类型、学习能力、个性特征等多个方面,课堂教学再也不能运用“一刀切”和“齐步走”的做法。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